"命题人:石家庄一中 魏平 第Ι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每对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 芥蒂•芥蓝 侥幸•矫正 骁勇善战•销声匿迹) B 皦日•缴税 轻佻•挑拨 暴殄天物•不腆之田 C 麻痹•裨益 摈弃•鬓毛 伧俗粗野•沧海横流 D 辞藻•蝉噪 囹圄•瘐毙 咋舌不语•啧啧称赞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 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如此构成 的人生境界,这是我的说法。 ② 若是不管这些 的差异,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 ③ 电视剧《八路军》把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虚构结合起来,描写了恢弘壮观的战斗 ,再现了当年八路军浴血抗战的历史 。 A 个人 各人 场景 场面 B 各人 个人 场面 场景 C 个人 各人 场面 场景 D 各人 个人 场景 场面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 如果不想错过这个机遇,我们的社会就必须与时俱进,我们的社会要与时俱进,我们的文化就必须进行必要的革故鼎新。 B 假如我当上了学生会主席,我将以“奉献校园,服务同学”为宗旨,真正做到为同学们服务,为校园建设殚精竭虑。 C 冯梦龙笔下的赵匡胤,力敌万人,气吞四海,专好结交天下豪杰,任侠任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D 主持人宣布他获奖时,傅彪说了一段让他颐指气使的话:“申奥成功了,WTO入关了,中国足球出线了,傅彪抱‘金鸡’了。” 4.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 无论是中国内地还是香港,认识和尊重企业家的巨大贡献和作用,并营造适合企业家的成长和创业,仍然是一件任重道远的、意义重大的事情。 B对于有悠久的蔑视商人(企业家)和仇视财富传统、信奉‘不患寡而患不均’理念的中国文化来说,要把企业家的力量看作是国家力量,可能仍然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C 2004年是邓小平先生100周年诞辰、中国改革开放的25周年,同时,也是中国内地一批著名企业家创业的20周年。 D 本书以大历史的视角、以宏大叙事的手法,将主人公的命运经历和创业经历放在国家和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下来叙述和解读他充满传奇的人生。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怎样看待贫困人口增加 国务院扶贫办近日透露,去年我国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80 万人。这个消息似乎让人们感到遗憾。但如果用更加理性的眼光看,这个消息更应该引起人们的思考。事实上,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是世界性的难题。比较起来,中国政府的做法在第三世界国家里还是不错的,常常受到国际机构的赞誉。那么,问题究竟在哪里?
浏览完整试题对此做出回答,需要注意这样几个事实: 第一,脱贫致富方面的投资,如同一切投资一样,也存在一个所谓“边际效益下降”的规律,越到最后效益越低,工作越困难。正由于这个原因,就是发达国家也有一部分绝对贫困(生存贫困)人口不能被轻易“消灭”。 第二,一部分绝对贫困人口居住在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地区,对于他们,开发性的扶贫支持不仅在直接经济效益上是低下的,在社会效益(环境保护)上也是低下的。对于这部分人口的脱贫致富,投资越大,越意味着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三,由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总有一部分人口在一定时期里不接受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世界各国都是如此。一般来说,这些人口的后代最终会接受现代文明,但过程比较缓慢。政府对他们如果采取急于求成的政策,反倒“欲速不达”。 第四,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政府扶贫投资的运作方式本身,也有一个效率问题。在扶贫资金的总量中,总有一部分被扶贫工作的“传递渠道”所消耗。如果考虑到腐败现象和监管的难度,扶贫资金的效益会更低。我们可以算一笔账:近几年, 国家的、民间的和国际机构三方面的扶贫资金每年都在300亿元以上 , 如果直接发放给3000万贫因人口,那么,平均每人每年可获得1000元,这已经大大高于贫困线并足以使他们解决温饱问题了。 以上事实的存在迫使我们考虑扶贫工作的理念、方式和效率问题。第一,不能希望通过所谓“开发性扶贫”使所有的人口都能摆脱贫困。一个社会总会有一部分绝对贫困人口,他们需要政府救济,特别是他们的子女需要在教育方面得到慷慨帮助;第二,在自然条件很差的地区,国家要帮助那里的人口迁移到其他地区;第三,对于由文化原因造成的贫困,政府也不必在扶贫帮困方面操之过急,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促进那里的经济开放;第四,更重要的是应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切不可搞那些浪费钱财的项目。 5. 对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边际效益下降”是指扶贫工作越是到了老少边穷这些边际区域,效益就会越低的现象。 B.“绝对贫困人口”是指那些低于贫困线的、靠其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生存需要的人口。 C.“开发性的扶贫”是指不把扶贫资金直接拨给贫困人口,而是对当地进行经济开发,使当地贫困人口从经济发展中受益的扶贫方式。 D.文中的“传递渠道”是指使用扶贫资金进行开发和发放扶贫资金的各级机构及其人员。 6. 不属于对扶贫工作“用更加理性的眼光看”的一项是 ( ) A. 并不是所有的贫困地区都一概可以采用“开发性扶贫”这种先进的扶贫方式,这类地区的贫困人口更适合救济性的扶贫方式。 B. 由于“边际效益下降”的规律,贫困人口的脱贫,总会有一些是缓慢的。 C 对于因文化原因造成的贫困人口,不必在扶贫帮困方面操之过急,而是积极创造条件, 促进经济开放,使他们逐渐最终接受现代文明。 D. 扶贫是世界性难题,发达国家也有一部分绝对贫困人口是不能“消灭”的,所以,应该允许我们国家存在部分贫困人口。 7. 对中国扶贫工作现状描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 第三世界国家里,中国政府的扶贫工作还是有成效的,常常受到国际机构的赞誉。 B.截至去年为止,我国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0万。 C.来自国家的、民间的和国际机构三方面的扶贫资金足以使3000万贫困人口走出绝对贫困。 D 部分扶贫资金被扶贫工作本身消耗掉了,称之为“传递渠道”的消耗,政府扶贫投资的运作方式存在效率问题。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力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人劬(qú)力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yǔ)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亭人心恶粱亭之贤己,因往夜窃搔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 梁亭觉之,因请其尉,亦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尉以请宋就,就曰:“恶!是何可?构怨祸之道也。人恶亦恶,何褊①之甚也。若我教子必每暮令人往,窃为楚亭夜灌其瓜,勿令知也。”于是,梁亭乃每暮夜灌楚亭之瓜。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亭也。楚令闻之,大悦,因具以闻楚王。楚王闻之,惄②然愧,以意自闵也。告吏曰:“征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此梁之阴让也。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故梁楚之欢,由宋就始。 语曰:“转败而为功,因祸而为福。”老子曰:“报怨以德。”此之谓也。夫人既不善,胡足效哉! 注释:①褊:biǎn狭溢;②惄:nì忧惧。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梁之边亭与楚之力亭皆种瓜,各有数 数:数量 B 亦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 窃:偷偷的,暗中 C 楚亭怪而察之 怪:感到奇怪 D 梁王以为信 信:信义 9.以下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宋就“以大局为重”的一组是 ( ) ①梁亭觉之,因请其尉 ②是何可?构怨祸之道也 ③窃为楚亭夜灌其瓜 ④楚王闻之,惄然愧 ⑤此梁之阴让也 ⑥转败而为功,因祸而为福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②③⑤ D ①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这个故事既表现了宋就的广阔胸怀,宽以待人,也说明了楚王的明达事理,勇于改过,他们都是值得钦佩的。 B 宋就在做边区县令时,教导属下的人不要破坏楚人的瓜,使魏楚的关系得以重新修好。 C 楚国县令因看到梁国的瓜甜美而怒斥楚亭;楚亭人厌恶梁亭胜过自己,因而在夜里到梁亭瓜园去搞破坏。 D 本文通过魏人浇灌楚瓜的故事,赞美了以德报怨的美好情操。 第Ⅱ卷 四、(23分) 11.把下面的一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