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122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22]
成都铁中高二语文下期期初测试
成都铁中2005—2006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初检测
语  文
本试卷包括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气氛(fēn) 粗糙(cāo)    鳞次栉(zhì)比
B. 屏藩(fān) 押解(jiě) 沸(fèi)反盈天
C. 偈(jì)子 鞭笞(chī) 钟灵毓(yù)秀
D. 雉(zhì)墙 汇兑(duì) 觥(gōng)筹交错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联袂     独当一面     威摄       越俎代庖
B. 枢纽     纷至沓来 桎梏 拾人牙秽
C. 揠抑 过犹不及 猾黠 作茧自缚
D. 敷陈 殒身不恤 桀骜 不瘟不火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 假日里,我们来到民俗村,__________这里风味小吃的滋味。
② 诵读诗歌,有助于欣赏它的优美意境,感受并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接受艺术_________。
③ 许多探险者和旅行家描写极光时往往显得语竭词穷,只好说些“无法以言语形容”之类的话作为__________。
A. 领会 熏陶   遁辞
B. 领略 熏染   托辞
C. 领会 熏染 托辞
D. 领略 熏陶 遁辞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报纸的编辑说:为了方便人们按图索骥,不遗漏每一个精彩的瞬间,报纸特别登出了选手们进行比赛的时间。
B. 别人送给我的东西,即使不值钱,我也敝帚自珍,因为礼轻情义重嘛!
C. 他是一位乐于助人的青年,只是因为欠缺某种能力,以致有时有劲使不上,感到爱莫能助。
D. 为本刊撰搞,一定要针对具体而微的问题,能有亲身体会更好,切忌空泛冗长。
二、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2002年12月份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睡眠呼吸障碍学习研讨会给人们提了个醒。据会上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中国3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4%的人患呼吸暂停综合症(SAS),考虑到我国的人口,这一比例代表的人数是极其庞大的。近年对SAS的研究有了个重要的发现,包括该症会诱发高血压,导致冠心病;会对精神、脑血管等造成损害;还会引致精神异常、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等一系列的并发症。近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院以及美国研究人员还发现,睡眠不好或太少易患糖尿病,因为人在睡眠不好或睡眠太少的时候,体内的皮质醇和肾上腺素将变得更加活跃,从而从多方面影响到人体吸收糖分,进而带来患糖尿病的后果。此前,英国的一项研究显示,上夜班会使患心脏病的危险增加3倍.睡眠不足引发的交通事故与饮酒引发的一样多。每年有5 万英国人因司机疲劳驾车而死亡或严重受伤。经常缺乏睡眠与精神错乱之间的联系已经得到证实。不良的睡眠习惯还可能导致感冒、抑郁症、肥胖和癌症等。 


浏览完整试题  许多睡眠专家一致认为,我们睡得越来越少。在电灯泡发明以前,睡眠周期与昼夜更迭周期的联系要紧密得多。人们在冬天的睡眠时间甚至更长。自70年代以来,西方人的睡眠时间大大下降。“极昼社会”、夜班、电视和网络都是其原因。旅行虽带来了相对悠闲,但也使夜间出行和做事变得更为普遍。许多成年人还因健康原因,如睡眠时呼吸暂停造成睡眠质量不高,进而导致睡眠不足。如今,人们觉得要在有生之年做更多的事,因此睡觉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不管睡眠不足的原因是什么,结果都是一样的。睡眠不足的直接影响人所共知。白天昏昏欲睡,思路不清晰,不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精神无法集中,动作无法协调……儿童变得易怒,因此可能在学校惹是生非。人们过去认为这种影响可能只是暂时的,好好睡上一觉后就会恢复正常。科学家过去也一直只关心睡眠不足的短期影响。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睡眠不足的影响会积累起来,最终严重危害健康。 
  睡眠不足的影响绝不可小视。然而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表明:睡眠疾病在世界上是一个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认真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约有27%的人正遭受睡眠疾病的困扰。              
(摘自《新华文摘》2003年第五期,略有删改) 
5、下列对“SAS”这一概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是指会诱发高血压导致冠心病,对精神和脑血管会造成损害,还会引起    精神失常、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等一系列并发症的一种呼吸暂停综合症。 
  B.是指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对人的精神会产生影响,会带来一系列综合症,并且易使人染上糖尿病的一种呼吸暂停综合症。 
  C.是指容易引起多种疾病,会增加患心脏病的危险,并会引起大量交通事故的一种呼吸暂停综合症。 
  D.是指会导致精神错乱,并可能导致感冒、抑郁症、肥胖和癌症等疾病的一种呼吸暂停综合症。 
6、下列关于引起西方人们睡眠越来越少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极昼社会”、夜班、电视和网络。 
  B.悠闲的人们把做事和出行普遍选择在夜晚。
  C.因睡眠时呼吸暂停等健康原因造成睡眠质量不高。 
  D. 人们对睡眠的重要性缺乏充分的认识。 
7、根据原文,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已有4%的人患呼吸暂停练合症(SAS),如此高的比例决定了其代表的人数是极其庞大的。 
  B.每年有5万英国人因司机疲劳驾车而死亡或严重受伤,这与睡眠不足有很大关系。 
  C.在电灯泡发明以前,睡眠时间的长短更多地受昼夜更迭周期的影响,人们的睡眠时间比现在长。 
  D.无论什么样的原因引起的睡眠不足,都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12分,每小题3分)
  苏则字文师,扶风武功人也。少以学行闻,举孝廉茂才,辟公府,皆不就。起家为酒泉太守,转安定、武都,所在有威名。太祖征张鲁,过其郡,见则悦之,使为军导。鲁破,则绥定下辩诸氏,通河西道,徙为金城太守。是时丧乱之后,吏民流散饥穷,户口损耗,则抚循之甚谨。外招怀羌胡,得其牛羊,以养贫老。与民分粮而食,旬日之间,流民皆归,得数千家。乃明为禁令,有干犯者辄戮,其从教者必赏。亲自教民耕种,其岁大丰收,由是归附者日多。
  征拜侍中,与董昭同僚。昭常枕则膝卧,推下之,曰:“苏则之膝,非佞人之枕也。”初,则及临淄侯植闻魏氏代汉,皆发服悲哭,文帝闻植如此,而不闻则也。帝在洛阳,尝从容言曰:“吾应天而禅,而闻有哭者,何也?”则谓为见问,须髯悉张,欲正论以对。侍中傅巽掐则日:“不谓卿也。”于是乃止。文帝问则日:“前破酒泉、张掖,西域通使,敦煌献径寸大珠,可复求市益得不?”则对曰:“若陛下化洽中国,德流沙漠,即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帝默然。后则从行猎,槎桎[注]拔,失鹿,帝大怒,踞胡床拔刀,悉收督吏,将斩之。则稽首曰:“臣闻古之圣王不以禽兽害人,今陛下方隆唐尧之化,而以猎戏多杀群吏,愚臣以为不可。敢以死请!”帝曰:“卿,直臣也。”遂皆赦之。然以此见惮。黄初四年,左迁东平相。未至,道病薨,谥曰刚侯。(选自《三国志》)
  [注]槎桎(chá zhì):拦截野兽的围栏。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以学行闻  学问品行    B.辟公府,皆不就  躲避
  C.求而得之,不足贵也  值得  D.德流沙漠  指西域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得其牛羊,以养贫老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B.文帝闻植如此,而不闻则也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C.所在有威名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D.亲自教民耕种,其岁大丰收,由是归附者日多。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则年轻时曾谢绝了朝廷的征召,后来由平民出任酒泉太守,几经调任,所在之处都传颂他的威名。
  B.苏则很有管理才能,他体恤百姓,安抚异族,赏罚分明。他还亲自教导百姓耕种,使他们丰衣足食,颇有政绩。
  C.苏则反对魏氏废汉自立,面对魏文帝的指责,他非常紧张,想用正当的理由辩解,后被别人阻止。
  D.苏则为人正直,无论对朝臣还是对帝王,他都表现出鲜明的爱憎。因而,他的谥号为刚侯。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2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8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三、语言理解运用题(24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干犯者辄戮,其从教者必赏。(2分)


展开余下试题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应天而禅,而闻有哭者,何也?(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臣闻古之圣王不以禽兽害人,今陛下方隆唐尧之化,而以猎戏多杀群吏,愚臣以为不可。敢以死请!(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分)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注]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4分)
   答:                                                                     
                                                                           。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4分)
   答:                                                                    
                                                                        。
13、默写。(两大题任选一大题来做,6分)
(一)补写出下列诗文的空缺部分(每小题1分,共6分)
 ①                      ,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②出师未捷身先死,                      。(《蜀相》)
 ③想当年,金戈铁马,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④夫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
 ⑤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在己为有悔;                               ,
                      ,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⑥真的猛士,                         ,                           ,这
 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记念刘和珍君》)
(二)(琵琶行)《扬卅慢》《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有描写月亮的句子,补写出空缺的诗句。
(每小题2分,共6分)
  ①《琵琶行》                           ,                            o
  ②《扬州慢》              ,                    ,                 。
  ③《梦游天姥吟留别》                    ,                         。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22分)
阳台上的遗憾      
    韩少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筑是人心的外化和物化。南方在古代为蛮,化外之地,建筑上也就多有蛮风的留影。尤其到海口一看,尽管这里地势平坦并无重叠式的山峦起伏,但前人留下的老街几乎很少有直的,正的,这些随意和即兴的作品,呈礼崩乐坏纲纪不存之象,总是令初来的北方人吃惊。可以想象,种种偏门和曲道,很合适隐藏神话、巫术和反叛,要展示天子威仪和官府阵仗,却不那么方便。留存在这些破壁残阶上的,是一种天高皇帝远的自由和活泼,是一种封建正统文化的稀疏和涣散。虽然免不了给人一点混乱之虞,却也生机勃勃。它们不像北方四合院,俨然规规矩矩的顺民和良仆,一栋一檐的定向,都严格遵循天理和祖制,不越雷池。
当然,南北文化一直在悄悄融汇。建筑外观上的南北差异,并不妨碍南方的宅院,尤其是一些富宅,其实与北方的四合院一样,也是很见等级的,有一些耳房或偏间,可供主人安置侍卫和女佣;很讲究家庭封闭与谐和的,有东西两厢,甚至有前后几进,可供主人安排儿孙及其宝眷,包容儿孙满堂笑语喧哗的节日大团圆。在那正厅大堂里正襟入坐,上下分明,主次分明,三纲五常的感觉油然而生。倘若在庭院中春日观花,夏日听蝉,箫吹秋月,酒饮冬霜,也就免不了生出一种陶潜式的冲淡和曹雪芹式的伤感。汉文化一直也在这样的南国宅院里咳血和低吟。
这一类宅院,在现代化的潮流面前一一倾颓,当然是无可避免的结局。金钱成了比血缘更为强有力的社会纽带,个人成了比家庭更重要的社会单元,大家庭开始向小家庭解体,小家庭又正在被独身风气蚕食,加上都市生活一胎化,已使旧式宅院的三进两厢之类十分多余。要多家合住一院,又不大方便保护现代人的隐私,谁愿意起居出入喜怒哀乐都显示在邻居的众目睽睽之下?
如今高楼大厦正在显现着新的社会结构,展拓着新的心理空间,但一般来说缺少个性,以其水泥和玻璃,正在统一着每一个城市的面容和表情,正在不分南北地制定出彼此相似的生活图景。人们走入同样的电梯,推开同样的窗户,坐上同样的马桶,在同一时刻关闭电视并在同一时刻打出哈欠。长此下去,环境也可以反过来侵染人心,会不会使它的居民产生同样流行的话题,同样的购物计划,同样的恋爱经历以及同样的怀旧情绪?以前有一些人说,儒家造成文化的大一统,其实,现代工业对文化趋向的推动作用,来得更加猛烈和广泛,行将把世界上任何一个天涯海角,都制成建筑的仿纽约,服装的假巴黎,家用电器的赝本东京——所有的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


展开余下试题这种高楼大厦的新神话拔地升天,也正在把我们的天空挤压和分割得狭窄零碎,正在使四季在隔热玻璃外变得暧昧不清,正在使田野和鸟语变得十分稀罕和遥远。清代张潮说:“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而想得意诗文。”如此清心和雅趣,似乎连同产生它的旧式宅院,已经永远被高楼大厦埋葬在地基下面了。全球的高楼居民和大厦房客们,相当多已习惯于一边吃快餐食品,一边因雪想堵车,因花想开业,因酒想公关,因月想星球大战,因山水想开发区批文。当然,在某一天,我们也可以步入阳台,在铁笼般的防盗网里,或者在汽车疾驰的沙沙声里,一如既往地观花或听蝉,月下吹箫或霜中饮酒,但那毕竟有点像勉勉强强的代用品,有点像二胡拉贝多芬,或者是在泳池里远航,少了一点真趣;这不能不使人遗憾。这遗憾常常是历史进步后寂寞的影子。
14、第一节中说,“南方在古代为蛮,化外之地,建筑上也就多有蛮风的留影”,那么,古代南方建筑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又体现了怎样的蛮风?(6分)
(1)古代南方建筑特点是(不超过20字)

(2)体现出的蛮风是(不超过30字)


15、第3段说:“这一类宅院,在现代化的潮流面前一一倾颓,当然是无可避免的结局。”其原因是什么?请列出三条(每条不超过14字)(6分)
答:①





16、联系第四节的内容,说说“人们走入同样的电梯,推开同样的窗户,坐上同样的马桶,在同一时刻关闭电视并在同一时刻打出哈欠”这一段话,表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第一小节将南北方不同的建筑特点和其折射出的不同的心理进行对比,从而充分证明了作者“建筑是人心的外化和物化”观点。
  B.古代南北方建筑外观上虽存在着差异,但南北文化在某些方面却有融汇。 
  C.现代建筑正在改变社会的结构,改变人的心理,使人少了清心和雅趣。
  D.文章以“阳台上的遗憾”为题,意思是现代建筑缺少了古代建筑的特点实在令人遗憾,表明了作者对现代建筑的不满,对古代建筑风格的追思与推崇。
  E.现代建筑是现代文明、现代文化的外化,是历史进步的表现,但它也存在弊端。
五、语言运用题(15分)
18.把下列各句连接成一段通顺连贯、音韵和谐、流利畅达的文字,使之与第一句衔接紧密。(只填序号)(4分)
    书斋外面是阳台,                          。
    ①是山  ②山是青郁郁的连环  ③阳台外面是海  
④山外有山,最远的翠微淡成一袅青烟  ⑤海是碧湛湛的一湾
19.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按要求做题(5分)
    据新华社北极点5月6日电,4月24日出发,战胜严寒、风雪、冰裂、冰移考验的七名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在异常复杂的冰面地形中,行走了350公里,经过13天的艰难跋涉,在格林威治时间6月22日55分胜利到达北极,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北极点。这是中国科学考察工作队战胜重重困难之后,首次抵达北极点。
(1) 这则新闻拟一个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的标题。(不超过10个字)(2分)
 
  (2)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内容。(不能遗漏要点;不超过20个字)(3分)
 
20、仿照下面句子,另写两句富有意蕴的句子。(4分)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歌是             ,                      。
故乡的歌是             ,                      。
六、作文(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1)《韩非子•五蠹》中有一个“守株待兔”的故事:传说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了,他便放下手里的农具在那里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2)遇到无法抵抗的时候,静静地等待机会,真是要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成都铁中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2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