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1850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50]
200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200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贻人口实 克勤克俭 曲意奉承 秘而不宣 B.未雨绸缪 按步就班 相濡以沫 闻过饰非
C.明知固犯 倚老卖老 席不瑕暖 并驾齐趋 D.破釜沉舟 合盘托出 枕戈待旦 作璧上观
2、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行政机关凭借契约手段,可以灵活 行政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复杂变化和难以预见的社会问题。
②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 事故灾害的能力不足。
③老戴 不是生于四川,长于四川,对道路 极稔熟。
A、应对 抵抗 即使∕也 B、应对 抵御 尽管∕却
C、应付 抵御 尽管∕却 D 、应付 抵抗 即使∕也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国产大片《英雄》在我市上映时,电影票极其难买,电影院内中途退场的观众也是凤毛麟角。
B.随着《党内监督条例》的出台,反腐力度的制度化,少数腐败官员怕被人揭发受处分,就金蝉脱壳,把大量财产转移到国外。
C.巴金老人走了,我们失去了一个文人的楷模。巴老一生倡导“真”,不仅在作品中认真表现“真”,而且在生活中也一直身体力行着“真”。
D.校长十分关心贫困生,三顾茅庐了解张三的家庭情况,想法解决他的生活问题。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遨游太空的“神舟号”宇宙飞船,是我们国家自行研制的,国人不能不为它所骄傲。
B.您这次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并获得大奖,的确是一件值得可喜可贺的事情。
C.我们要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注重培养学生诚信、善良、敬业、的 精神。
D.我们必须清醒认识:更大教育投入,形成良性的发展机制,实现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太阳能具有无污染、永不枯竭等优点,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为此,太阳能建筑应运而生,开创了绿色能源利用新形式。而太阳能的劣势在于其非连续性,且稳定性差。每天有昼夜变化,天气会时阴时雨,太阳能并不能保证在人们需要能量的时间和地点出现,而当今的能量存储技术还无法大范围地大量存储电能。
人们发现,由两个氢原子结合而成的氢分子,是一种优越的能量载体。氢燃烧时,会释放出热量,并生成水,不产生矿物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大气保温气体,也不产生其他污染物质。氢能可由燃料电池转化为电能,这种转化能量利用率高,噪声小,稳定性好。但如果采用传统方法制氢,制取单位氢所花费的电能要远远超过该单位氢转化为的电能,这显然没有实际意义。而利用太阳能这种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来制氢,使氢成为一种“可再生能源载体”,这样就解决了太阳能稳定性差的问题,从而实现可再生能源稳定地按居住者要求随时提供电能的愿望。可见,太阳能和氢能是一对真正的“黄金搭档”。
浏览完整试题
美国纽约技术学院研制成了一种新颖的太阳能—氢能住宅。其屋顶和向阳侧都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电池板产生的电能被输入一个“专用电解器”,该“电解器”从水中分离出氢,然后氢被输入专用的贮存器。根据居住者的需要,氢通过燃料电池和其他装置转化为电能和热能。设计者对房屋的结构、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及其他装置的布局都进行了精心的考虑和巧妙的安排,尽可能缩短能量传输的路程,减少能量损耗,提高能量利用率。
这种太阳能—氢能建筑,能量可以自给自足,也不会产生大气保温气体等污染物质,还具有安全、无噪声等优点,是太阳能建筑的发展。如果在这种建筑中再增加收集和储存雨水装置、地热调节装置、热能回收装置、废水循环和再生装置,以及采用可再生的建筑材料,那么,其生态效益就更好了,使用价值就更高了。
上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把建筑学和生态学结合起来,首先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概念。“生态建筑”应该是从设计、建设、使用到废弃的整个过程都做到无害化,具有节约能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的特点,是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研究热点,将成为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而这种太阳能—氢能住宅向着“生态建筑”又迈进了一大步,可能将成为建筑设计的新追求。
5.最能说明“太阳能和氢能是一对真正的‘黄金搭档’”这一说法的一项是
A.太阳能无污染且永不枯竭,而由两个氢原子结合而成的氢分子,是一种优越的能量载体。
B.氢燃烧时,会放出热量生成水,和太阳能一样,都不产生大气保温气体和其他污染物质。
C.氢能可由燃料电池转化为电能,这种转化能量稳定性好,弥补了太阳能稳定性差的劣势。
D.利用太阳能制取氢,使氢成为“可再生能源载体”,就可以按居住者要求稳定地随时提供电能。
6.下列不属于太阳能—氢能住宅优点的一项是
A.改进了太阳能建筑的不足之处,开创了绿色能源综合利用的新形式。
B.房屋结构好,布局合理,能量传输路程短,能量损耗小,利用率高。
C.不受昼夜变化、天气时阴时雨的影响,能量自给自足,有连续性。
D.能量安全无噪声,不产生污染物质,生态效益胜过太阳能建筑。
7.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太阳能建筑的发展受到了两方面的制约:一是太阳能本身的劣势,二是当今能量存储技术的缺陷。
B.太阳能—氢能住宅中“专用电解器”的功能是接收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并将氢输入专用贮存器。
C.太阳能—氢能住宅还没有专门装置来收集雨水、调节地热,建筑材料还是不可再生的,因而使用价值不高。
D.按照“生态建筑”的概念,太阳能—氢能住宅代表了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正成为建筑设计的新追求。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周昌者,沛人也。其从兄曰周苛,秦时皆为泗水卒史。沛公立为汉王,以周苛为御史大夫,周昌为中尉。汉王四年,楚围汉王荥阳急,汉王遁出,去,而使周苛守荥阳城。楚破荥阳城,欲令周苛将。苛骂曰:“若趣降汉王!不然,今为虏矣!”项羽怒,亨周苛。于是乃拜周昌为御史大夫。
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昌尝燕时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于是上笑之,然尤惮周昌。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上以留侯策①即止。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既罢,吕后侧耳于东厢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是后戚姬子如意为赵王,年十岁,高祖忧即万岁之后不全也。高祖独心不乐,悲歌,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赵尧年少,为符玺御史。赵尧进请问曰:“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卻邪?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高祖曰:“然。吾私忧之,不知所出。”尧曰:“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乃可。”高祖曰:“然。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尧曰:“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独昌可。”高祖曰:“善。”於是乃召周昌,谓曰:“吾欲固烦公,公强为我相赵王。”周昌泣曰:“臣初起从陛下,陛下独柰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乎?”高祖曰:“吾极知其左迁,然吾私忧赵王,念非公无可者。公不得已强行。”于是徙御史大夫周昌为赵相。
高祖崩,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使者三反,周昌固为不遣赵王。於是高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周昌至,谒高后,高后怒而骂周昌曰:“尔不知我之怨戚氏乎?而不遣赵王,何?”昌既征,高后使使召赵王,赵王果来。至长安月余,饮药而死。周昌因谢病不朝见,三岁而死。
(《史记•张丞相列传》)
注:①留侯策:张良的计策,指请出“商山四皓”来辅佑太子,以巩固太子的地位。
8.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破荥阳城,欲令周苛将 将:将军,将领
B.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卻邪 卻:嫌隙,仇怨
C.昌既征,高后使使召赵王,赵王果来 征:征召,被征召
D.微君,太子几废 微:若非,不是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周昌“为人强力,敢直言”的一组是
①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强相 ②陛下即桀、纣之主也
③而周昌廷争之强 ④臣期……期……不奉诏
⑤陛下独奈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乎 ⑥周昌固为不遣赵王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展开余下试题
A.周昌和堂兄周苛在秦时都曾担任过泗泅水卒史。在沛公被封为汉王后,又双双为沛公效劳。周苛在留守荥阳城的战斗中被项羽烹杀,周昌后来则被汉王任命为御史大夫。
B.高帝骑着周昌的脖子,还问周昌自己是怎样的君主。周昌不畏强权,仍挺直了脖子骂皇帝。“昌仰曰”三个字,把周昌耿直、刚强、不屈不挠的性格刻画得非常突出。
C.周昌本来就口吃,再加上是在非常气愤的时候,所以就口吃得更加厉害,作者以“期”、“期”的口吃声来写当时周昌的情态,很确切地表现了他憨厚,正直的性格特点。
D.周昌坚强耿直,从吕后、太子到满朝文武,人人对他都一直敬畏。因此,尽管周昌不愿意离开高祖,但高祖依然提拔了他,让他辅佐赵王,去担任赵王的相国。
第 Ⅱ 卷(共120分)
四、(24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若趣降汉王!不然,今为虏矣!(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高祖曰:“吾极知其左迁,然吾私忧赵王,念非公无可者。公不得已强行。”(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早寒有怀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①时作者漫游在长江下游一带。 ②襄水,古属楚国。
⑴诗人是如何写出“早寒”的特点的?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诗的第二、三联是如何抒发作者的思乡之情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小题,6分)
①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②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
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声声慢》)
④ 三五之夜,______________,桂影斑驳,风移影动,______________。(归有光《项脊轩志》)
五、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17题。(22分)
倾听滴水
何羽
我常常因幻觉中的滴水声响而惊悸。在睡梦中,在清醒的白天。
少年时为了复习迎考,我想出了一个方法(灵感来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的勤学故事),在洗手间,我将水龙头关至仅能滴水的程度,下面摆放一只水桶。滴嗒,滴嗒,然后,我跑回房间,练字,背书。间或在凝视的瞬间,在绷紧的心思稍一松弛的瞬间,我便听见那滴水的声音在催促。我知道,这会儿,水桶底部已铺上一层水膜,且正以极难觉察的速度攀升。
乃至睡梦中,我也常被幻觉中的滴水声惊醒,猛然坐起,冲进洗手间,胡乱擦了把脸,又坐回书桌前,却两眼发懵,茫然无措。只好倒头又睡,总不敢睡深,半梦半醒之间,思维一片沉重的混浊。
而那滴水的声响却异常清晰,粒粒分明,坚定,固执,扣人心弦。
这滴水的声音就这样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地追逐着我。
听,这滴水是有生命的。
将滴水控制在一秒钟两滴的速度,这水声听起来就像十六七岁的我,年轻,矫健,朝气蓬勃,勇往直前,滴,滴,滴,滴,来不及看清楚什么,来不及后悔什么,细细密密的日子就这样过去了;稍慢了一些,就像中年的我,矜持,沉稳,稍作停留,但也不及多想,被身后一大摊琐事杂务推着向前;再慢一些,那就是老年的我,慢慢地渗化出来,汇拢,凝聚,像一颗盈盈欲滴的泪,又像一颗思维的结晶体,饱满,丰硕,而后,“咚”的一声,落入耳膜,凝重,庄严,掷地有声,像一句古代的誓言。
这滴水的声音,是存在的宣告。而后,一切又归至于沉默的虚无。
你说,这一条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是由多少颗这样微弱而真实的水滴汇成的呢?生命投入时间的长河,如一滴水跃入无边的汪洋。世间万物的历程,又与一滴水的生命有什么不同?
我常常无言以对滴水的责问。
这滴水工夫,地球上,抑或宇宙间正演着多少出剧目呢?这滴水之舟,究竟承载多少的笑与泪,悲与喜,生离与死别?
一滴水,谁都可以掬之于掌心,然而,谁也无法掂出一滴水的分量,谁也无法将一滴水永远留住。
天地之间,万籁俱寂,惟有滴水声,如珠玑,如佛音,点点滴滴落心头。
神龟虽寿,犹有尽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水滴,石穿,更何况是脆如蝉翼的生命?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有多少智者,倾听滴水之声,浊心因此而明净,他们顿悟后的长叹落在历史之河中,激起滴水的层层回音,至今不绝如缕。
漫步田野,一颗颗露珠正凝于叶尖。无色,无声。
一忽儿,太阳从地平线升起,光芒四射。
露珠们开始闪烁不定,窃窃私语,如忽明忽灭的萤火。
光线慢慢移过来,移过来。在一个恰当的角度,聚集。瞬时,灵犀一点,心领神会,回应着阳光的这滴水珠便折射出炫目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雍容富丽,金碧辉煌,如梦如虹……与平生的素朴纯净形成反差。
任何生命拥有的色彩它都拥有,一切大红大绿,大喜大悲,都消融其间,默默包涵,而自身却是剔透无比,通体明亮,这是一种何等气度的生存智慧?
甚至,这一滴水的华美比之一颗罕世的钻石更无价,因其转瞬即逝,而更富有灵性,富有生命的绚丽的喧响,因而,美得异常触目惊心,无与伦比。
或许,这一滴水一生的期待,只为了这瞬间的辉煌?
此时,谁敢鄙视,谁敢漠视,这一滴水的存在?
此时,谁还能说,无色与沉默是一种苍白与单调?
无色是至色,沉默是绝响。
也许,人的一生,还不够用来守望滴水升腾为云的历程,但我不能不信奉这滴水之音。
14.结合文章1-5自然段,理解为什么“幻觉中的滴水声响”会让作者“惊悸”。(4分)
15.作者从阳光下水滴的光彩,领悟到了“生存智慧”,这“生存智慧”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16.理解“一滴水,谁都可以掬之于掌心,然而,谁也无法掂出一滴水的分量,谁也无法将一滴水永远留住”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
17 简析文中引用诗句的具体作用。(6分)
六、(14分)
18.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方框内写出四个关键词。(4分)
展开余下试题
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关键词:□□ □□ □□ □□
19、阅读下面四则广告词或道路警示语,回答问题。(4分)
①不溶在手,只溶在口。(某巧克力豆)
②自12月31日起,大西洋将缩小一半。(美国某客机)
③一毛不拔。(上海梁新记牙刷)
④事故多发路段,小心驾驶。(某事故多发路段)
(1)从①②③中选一则,对其创意或效果进行评价。(2分)
(2)第④则是从直接警示的角度拟写的交通安全广告。按要求变换角度改写这则警示语。(任选一题作答)(2分)
A、从委婉警示的角度:
B、从幽默警示的角度:
参
20. 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揭晓。此次获奖人物的事迹,带给人们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展示了中华民族朴素而真挚的人性之美。获得本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奖项的分别是:
在麦莎台风中,为救落水者三次跳入巨浪的打工青年魏青刚。
身患重病,仍然坚持助学的歌手丛飞。
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学成回国,夺得连续空缺六年科技大奖的学者黄伯云。
坚守在贵州深山,为村民健康付出青春的赤脚医生李春燕。
连续12年自强自立,带着妹妹上学的大学生洪战辉。
为一句承诺,在北大荒为烈士守墓37年的上海知青陈健。
听不到声音,但是却用美丽舞蹈打动观众的残疾艺术家邰丽华。
保家卫国,为打造雄狮锐旅而鞠躬尽瘁的司令员杨业功。
20年行走在马班邮路上,成为世界邮递员楷模的王顺友。
在太空中遨游五天五夜,再次见证中国实力飞跃的神六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感动中国特别奖颁给了青藏铁路建设者,以表彰他们不辞辛苦、连年奋战,在生命禁区建设世界上最伟大铁路的奋斗精神。
请你为其中一人写一段颁奖词,100字左右。(6分)
七、(60分)
25.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不知从何时起,“底线”一词开始在媒体上频频露面,如道德底线、伦理底线、人格底线、学术底线、官德底线、教育底线、忍耐底线、让步底线、做人底线……我们从大量的运用中不难悟出:“底线”是最低的限度,不可再逾越一步的界限,简言之就是“最低界限”。关于“底线”,你也许不无见闻和体验、感受和思考。
请以“底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但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之内。
200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江西)参考答案
1 A 〔 B文过饰非 C 明知故犯 席不暇暖D 和盘托出 作壁上观〕
2 B(“应对”有“应答,对付”之意,既可用来对答问题,也可用来处理问题;“应付”只用在对事情的处理上,且多含贬义,①句该用“应对”。“抵抗”义为“用力量阻止对方的进攻”,“抵御”义为“抵挡,防御”,前者多用于人为进攻时,后者多用于自然灾害时,②句该用“抵御”。“即使/也”用于表假设的让步,“尽管/却”表示先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再表转折之意;③句无承认某种事实之义,该用“即使/也”)
3 C(A中的“凤毛麟角”比喻罕见而珍贵的人或事物,用以形容“中途退场的观众”不恰当;B金蝉脱壳: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句中无此意。D中的“三顾茅庐”是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人家的意思。)
4 D(A为……所表被动,故应删去“所”才对B.应删去“值得”,因与“可”意重复C.“诚信、善良”与“精神”搭配不当)
5.D(应从太阳能与氢能的结合上理解“黄金搭档”,A、B、C侧重于氢能,未能结合到太阳能的利用。)
6.B(结合原文第三节最后一句话看,“尽可能缩短”并不等于“能量传播路程短”,“减少能量损耗,提高能量利用率”也不等于“能量损耗小,能量利用率高”)
7.A(B遗漏了“分离出氢”的功能;C结合第四节第二句看,生态效益和使用价值并不是“缺乏”,知识不“更好”、“更高”;D将未然说成已然。)
8.A将:带兵,为将领。此处用作动词。
9.D
10.D“提拔了他”不对。高祖说:“我非常了解这是(左迁)降职,但是我私下里又实在为赵王担心,再三考虑,除去您之外,其他人谁也不能用作。真是迫不得已,您就为我勉强走一遭吧!”
11⑴你应该赶快投降汉王!不这样的话,很快地就要做俘虏了!
⑵高祖说:“我非常了解这是降职,但是我私下里又实在为赵王担心,再三考虑,除去您之外,其他人谁也厂能胜任。真是迫不得已,您就为我勉强走一遭吧!”
⑶吕太后派使臣召赵王入朝,他的相国周昌让赵王推说身体不好不能前往。
12.⑴①树叶飘落,大雁南飞,通过深秋的典型景物突出“早寒”;(2分)②用“北风—呼啸渲染“早寒”。(2分)(一层意思点出寒之“早”,一层意思突出“寒”意。合在一起说明也行。)
⑵①用“遥隔”两字表明了作者离家遥远,不能归去,透露出思乡之情。②用游子泪“尽”他乡这—典型细节,反映出作者思乡之情的强烈。③假托家人遥望“天际”的”归帆”,也在想望着自己的归去,巧妙地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每答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即给满分4分。)
13.①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②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nb
上一篇:
荣县城关中学七年级(下)期中检测题
下一篇:
省淳中2005~2006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06年高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5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