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2505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505]
初二课外阅读提纲15
初二课外阅读提纲15
忆 先 生
按现在的规矩,应该称呼“老师”,我也的确这样叫他;但我心里却总以“先生”称呼他。
他就是我上高一时的语文老师——张子清
先生是在后排几个“混混生”的哄笑中出场的。——并不是他扣错了扣子或是忘了打领带,而是因为衣着的笔挺整洁,使那几个“不修边幅”的同学感到不适应。――他轻轻带上门,把几本泛黄的书摆上讲桌,给我们上高中语文起始课。他如数家珍,几千年的文史经哲侃侃而谈,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画卷,使我们如沐春风,引领我们进入语文的殿堂。我日后的迷恋文学,这节语文课便是一个发端。
我默默地注视着先生,猜想那灰白色的中山装里,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先生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正是黄叶纷飞,秋雨连绵的日子。我们沉浸在作品优美的意境中。有一个同学突然提出问题:“老师,什么叫孤独?”他说:“深秋,静夜,冷雨轻轻拍打落叶,灯泡幽暗朦胧,独自倚窗沉思,那感觉就是孤独。”鸦雀无声,我们欣赏着完美的诠释。
有一段时间,我作文专喜欢以玄吓人,许多半懂不懂的诗文,被生吞活剥地搬到自己的文章中,以至于满篇的前后引号此呼彼应。我交了一篇《走近余秋雨》。发还后,我看到的评语是:“拟给九十分:起笔新颖,给两分,收束照应开头,给三分,抄写给五分;其余的分,都给余秋雨。”一向自负的我不禁哑然失笑,欣然接受了这别致的批评。
那天晚自习,评析《为了忘却的记念》的练习。我对文中一段话的理解,与“教参”明显不同。先生用反常的眼神看了我一眼,宣布以“教参为准”。我“嚯”地站起来,用一种挑衅的口气问:“老师,在鲁迅先生的文章前,我和他们(“教参”编写者)地位平等,凭什么用他们来否定我!”他一愣,随即赞赏地点头微笑,那神情足以让我感到自豪。课后,他对我说,类似的问题,许多年来,他提了无数次;我这样的反问,他等了好多年。
此后,我成了先生家的常客。他过得近乎清贫。有人说先生孤身一人,家里冷冷清清。我进他家,却总觉得是入芝兰之室,满庭芬芳。“孤芳一品自清高”的条幅,字体潇洒飘逸,很熨帖地挂在写字台前的墙上。旁置一盆兰花,清秀淡雅,脉脉的清香沁人心脾。先生一任我翻动他的东西,就是不许触摸那兰花。后来我才听说,病逝的师母,是他大学同窗,和他同为高才生,单名一个“兰”字。
高考填报志愿,从不干涉我们自由的先生,执意动员我报考上海的名牌大学,说那里浓厚的文化氛围,会促使我更快地成长。我敷衍了他,志愿表上出现的净是省内的大学,――因为我缺乏自信。
报到前,我去看望先生,得到的是鼓励。但也看得出,他笑得很勉强。道别出来。脸上湿湿的,是泪。
几天前,我怀着惊喜,捧读先生的来信,看着那熟悉的飘逸的字迹,铭刻在记忆里的影像又鲜活起来。虽然我令他失望,他却一直记挂着我的成长。我该如何报告先生呢?
1、第三段描写先生既用了外貌描写,又用了 ;既有正面描写,又有 表现出这位先生的特点是
2、先生对“孤独”的解释,表现了他的什么教学特点?
答:
3、谈谈你对先生所写作文评语的理解。
答:
浏览完整试题
4、画线的句子表现了先生是怎样看待“教参”和学生的?
答:
5、作者从学识、 、 、等方面回忆了张子清先生,抒发的思想感情是
陌 生 的 故 乡
相距两年之后,今天春节,我又回到了故乡海南岛。
步出海口机场,我差点辨不出东西南北。几年前,这附近还是一片冷冷清清,马路两旁杂草丛生,污水浸溢,随处可见临时搭建的矮小棚屋,给人一种杂乱无章的印象。这一次,却是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我的眼前:道路宽阔平坦,气势不凡;四处高楼林立,千姿百态,气象万千。走近市中心,则更是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夜晚时分漫步街头,满眼椰树夹道、霓红闪烁,满耳是粤语喧哗、粤曲高扬,正可谓歌舞升平。俨然一派充满浪漫情调的南国风光。
1 故乡的人真是富了,却又富得让我感到陌生。 2 原先一角钱都要算了又算才用的人,如今放起鞭炮来动则成千上万元;原先一年到头饭桌上见不到葷腥的人家,如今为了生个男孩子便可摆上几十桌上百桌的宴席。 3 “大款”们心血来潮时,也舍得花上数千元请城里的戏班来演上一场,与乡邻们同乐;但另一方面,村里的小学校舍却东倒西歪,烧香拜神之风又死灰复燃,趁势而起。 4 他们似乎并不认为发财致富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反把希望寄托在神灵的庇佑之上,好象世间真有一个“财神菩萨”一样。 5 他们透过“钱眼”看我,我俨然成了“外人”;我想和他们亲近,却又隔着地层“钱”的无形障碍。 6 这确实令我尴尬而又悲哀,更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7 那种陌生感便格外地沉重起来。
故乡令我感到陌生的又岂止这些。无论在海口市任何一个墟镇上,“发廊”、“按摩保健”则早已不是秘密。诸如此类的现象固然并非海南所独有。它们的出现,使我记忆中的故乡失去了少女一般的圣洁和清纯,也少了一份令我难忘的朴实和真诚。
在故乡住了一个月之后,我又怀着一种交织着喜悦和忧虑的心情离开了她。有时候,陌生倒恰恰寓示着某种变化,标志着事物的发展。我当然希望故乡愈变愈好。
1.下面四个判断,正确的是( )。
A、文中的“南国风光”是就“道路”、“高楼”、“霓红”、“粤曲”等而言的。
B、“那种陌生感便格外地沉重起来”一句,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完全失望。
C、“好像世间真有那么一个‘财神菩萨’一样”是一个比喻句。
D、本文主要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
2.下面是对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故乡过去贫穷、脏乱的厌恶和对今日故乡繁荣的喜悦。
B、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陌生感:因为故乡已失去了少女一般的圣洁和清纯。
C、本文表达了作者极为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对故乡日渐富裕的喜悦,也有对故乡种种畸形、变态的忧虑。
D、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的陌生感和对故乡的将来寄予厚望。
3.请概括一下故乡令我感到陌生的原因。(从三、四两段去概括)
答:
4.“我”离开故乡时,为什么“怀着一种交织着喜悦和忧虑的心情”?
答:
5.将文章第三段分成三层,划分正确的是( )
A、 1 / 2 3 4 5 / 6 7 B、 1 2 / 3 4 / 5 6 7 C、 1 / 2 3 4 / 5 6 7 D、 1 2 / 3 4 5 / 6 7
6.本文和鲁迅小说《故乡》都写了与故乡的人隔着一层障碍,请分析一下,两文的障碍各是什么?
答:
雨 荷
1 有一次,雨中走过荷池,一塘的绿云绵延,独有一朵半开的红莲挺然其间。
2 我一时为之惊愕驻足,那样似开不开,俗语不语,将红未红,待香未香的一株红莲。
3 漫天的雨纷然而又漠然,广不可及的灰色中有这样一株红莲!像一堆即将燃起的火,像罐立刻要倾泼的颜色!我立在池畔,虽不欲捞月,也几成失足。
4 生命不也如一场雨吗?我曾无知地在其间雀跃,你曾痴迷地在其间沉吟――更多的时候,你得忍受那些寒冷和潮湿,那些无奈与寂寞,并且以晴日的幻想度日。
5 可是,看那株莲花,在雨中怎样的唯我又忘我!当没有阳光的时候,它自己便是阳光;当没有欢乐的时候,它自己便是欢乐!一株莲花里有这么完美与自足的世界!
6 一池的绿,一池无声的歌,在乡间不惹眼的路边――岂只有哲学书里才有真理?岂只有研究院里才有答案?一笔简单的雨荷可绘出多少形象之外的美善,一片亭亭青叶支撑了多少世纪的傲骨!
7 若有荷在池,若有荷在心,则长长的雨季何患?
1.“似开不开,欲语还语,将红未红,待香未香”分别从哪四个方面描绘了池中的红莲?
展开余下试题
答:
2. 5 段“一株莲花里有这么完美与自足的世界”一句中“完美与自足的世界”指的是
3.第3段中“像一堆即将燃起的火,像一罐立刻要倾泼的颜色”,这两个比喻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前者 ,后者
4.“生命不也如一场雨吗?”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 ,请结合文段用一句话说明其含义
5.“一池的绿,一池无声的歌”中的“绿”和“歌”分指 和
6.文章开头的“雨中”和结尾的“雨季”中的两个“雨”的意义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
梧 桐 的 悲 哀
1 在初春的暖风里,满天飘着毛茸茸的黄色的飞花,像天上落下了奇异的雪。
2 这不是蒲公英,是梧桐的种籽。光秃秃的梧桐树枝上那些小铃铛,在严寒中寂寞地度过了冬天,此刻,它们在春风里欢快地解体了,脱落了,变成了漫天飞花。
3 它们是数不清的小生命啊!它们在春风里飞呵飘呵,像一只只小蝴蝶,像一顶顶小降落伞。它们要寻找自己的土壤,它们要在大地的怀抱里生根,发芽,有朝一日也长成一片亭亭玉立的梧桐树林,它们要用水灵灵的新绿覆盖大地……
4 然而在城里,到处是冷冰冰的水泥地,它们终于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土壤,只是在街头墙角无可奈何地积累成一堆堆一团团,心灰意懒地滚动着……
1.给下边的词各配上一个同义词。
奇异( ) 严寒( ) 欢快( ) 漫天( )
2.为什么小铃铛对“解体”、“脱落”感到“欢快”?
答:
3.第 3 段中“一只只”、“一顶顶”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它们和本段中哪个词相呼应?
答:
4.这篇短文叠音词较多。有的表达了一种孤寂,如“ ”;有的表达了漂亮,如“ ”、“ ”;“(冷)冰冰”、“(一)堆堆”、“(一)团团”则表达了
5按照文章层次,找出描写梧桐种籽心情、情状的词语。
答:
6.“梧桐的悲哀”指什么而言?这篇文章反映了一个怎样的社会问题?
答:
7.本文是( ),最能体现这种文体特点的一项是( )
A、童话 B、神话 C、寓言
D、文章篇幅较短,情节不太完整。 E、虚构的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
F、以物(树、树籽)喻人,用拟人化手法叙写。 G、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充满想象。
[记叙文参考答案]
忆先生 1、行动描写 侧面描写(或“间接描写”) 仪容整洁(或“注重仪表”)学识渊博 2.善于启发引导(或“善于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方法”) 3、要点:(1)对优点稍加肯定,主要指出过多引用余秋雨文章句子的问题;(2)婉转而诙谐。 4、要点:(1)不迷信教参。只是把它当作参考资料;(2)尊重沉重,鼓励沉重独立思考。 5、教学工作 对待学生 尊敬、感激、怀念
陌生的故乡 1、D 2、C 3、要点:(1)故乡人忘了节俭,大手花钱;(2)故乡人崇尚迷信,不重知识;(3)故乡兴起了颓废之业。 4、故乡变富裕了,我喜;故乡人变俗,我忧。故有两种感情杂糅。 5、C 6、鲁迅小说《故乡》中人的障碍是指地位,本文的障碍是对“钱”的不同心理。
雨荷 1、情态、神态、颜色、香气 2、在雨中惟有我又忘我,没有阳光时,自己便是阳光;没有欢乐时,自己便是欢乐。 3、前者突出了红莲旺盛之气势;后者突出了红莲的蓬勃生机。 4、承上启下,说明生活之道充满坎坷,应以乐观精神对待。5、绿色的荷;荷的蓬勃的生机,面对风雨不折的傲骨,内质的善美。 6、不同。前者指自然界雨水,后者指人生的艰难困苦和坎坷遭遇。
梧桐的悲哀 1、(略) 2、生的冲动 对成长为大树(林)的渴望 3、表示很多、极多; “数不清” 4、(光)秃秃; (毛)茸茸、亭亭(玉立); 梧桐的悲哀失望 5、寂寞 欢快 找寻 无可奈何 心灰意懒 6、失去了扎根成长的沃土;不仅是梧桐的悲哀,更是人类的悲哀;人口膨胀,乱占耕地、绿地,森林面积锐减,人类面临的将是一个荒凉寂寞的世界。 7、A G
上一篇:
初二课外记叙文阅读提纲14
下一篇:
初二课外阅读提纲16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初二课外阅”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50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