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2185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85]
汉沽一中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汉沽一中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部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部分,请把所有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试卷共12页。
2、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一、基础知识:(12分 每小题2分)
1.下列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慰藉(jiè) 坍圮(pǐ) 绽(zhàn)开 绵亘(gèn)
B.绮(qǐ)丽 炫(xuàn)耀 窠(kē)臼 百舸(gě)
C.发酵(jiào) 枯槁(gǎo) 恪(kè)守 遒(qiú)劲
D.召(zhāo)唤 叫嚣(xiāo) 隽(jùn)永 河畔(pàn)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渺茫 虚无缥缈 义气 意气用事
B.招聘 游目骋怀 搏击 脉膊微弱
C.国粹 鞠躬尽瘁 坚韧 坚忍不拔
D.苍白 历尽沧桑 暮霭 和蔼可亲
3.填入下列各句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马丁·路德·金说:无愧的良心是床上最好的枕头。是无休止地 ,还是不间断地付出,更能让你找到最好的枕头呢?
②清朝诗论家刘熙载说过:“诗品出于人品”,意思是诗的 优劣全然来自诗人品德之高下。龚自珍进一步强调了近似观点:“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
③今天的人们已经习惯于“丢弃文化”,在他们所 的生活中,已失去对物品的怜惜之情,任其发展下去,类似于人际关系这样珍贵的东西,都将不可避免地被随手抛弃。
A.索取 品位 崇尚
B.攫取 品位 崇拜
C.索取 品味 崇拜
D.攫取 品味 崇尚
4.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写文章经常一段到底,且文不加点,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
B.升到中学,就应该遵守中学的一切规章制度,学好中学的课程,做一个名不虚传的中学生。
C.新产品的试验已到了关键时刻,大家应作好充分准备,功败垂成就在此一举了。
D.长期以来,学生们对学校自来水龙头常自流水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要求他们自觉地节约用水,还要做很多的工作。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今年,十三个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分配到了我校,从事教学工作。
B.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观点受到广泛的批评,我认为是对的。
C.当今文坛出现了一些格调不高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某些作家丧失立场、随波逐流、媚俗竞利。
D.山区那些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等我,我必须尽快赶回去。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浏览完整试题
A.《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代表作为《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春》《背影》等。
C.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计130篇,鲁迅评价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战国策》是一部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的编年体史书。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7~8小题。(4分,每小题2分)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选自《我与地坛》
7.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中的“它”是指地坛。本段对地坛的描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突出了我与地坛的感情。
B.“最狂妄的年龄”是指对未来充满自信,满怀幻想,对幸福充满渴望的年龄。
C.本段写出了地坛的荒芜、破败、冷落、古旧,这样写的目的是表现作者当时的心情颓败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D.愈见苍幽的“老柏树”和茂盛得自在坦荡的“野草荒藤”是顽强的生命力的暗示。
8.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剥蚀了……淡褪了……坍圮了……”一组排比句描写出地坛的变迁,有一种沧桑厚重的历史感。
B.“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是写地坛的厚重苍幽给“失魂落魄”的我提供了感悟生命的空间。
C.“这时候”是指在地坛弥漫于沉静光芒之中的时候。用“沉静”一词描写“光芒”突出了地坛的幽静。
D.“想必我是该来了”一句中的“想必”和“该”写出了我与地坛的缘分,在作者心中,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
9.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0~18小题:(18分 每小题2分)
(一)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0.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贰于楚也 贰:从属二主 B.又欲肆其西封 肆:扩张
C.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成功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侵损
11.下列加点的“之”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之”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邻之厚,君之薄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12.下列加点的字与“晋军函陵”的“军”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一狼洞其中 B.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C.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D.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13.选出不属于让秦伯退兵的理由的一项是:( )
A.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B.邻之厚,君之薄也。
C.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14.对文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展开余下试题
A.晋、秦围郑的原因是郑国在晋文公出亡时没有礼待他,并且从属于楚国。
B.烛之武去见秦君的原因是郑伯向他道了歉。
C.秦伯被烛之武说服了,不仅解除了郑围,而且派将军帮助郑国守城。
D.晋文公不去攻打秦国,表现了他的仁义和明智。
(二)
杨 烈 妇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寇来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库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官员任职期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皆笑。有蜚箭集中侃之手,侃伤而归。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谁人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上。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其帅,希烈之婿也。——贼失势,遂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
15、对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怎么办
B、遂相与散走:一同
C、虽然,岁满则罢去:虽然这样
D、有以弱弓射贼者:“有以”与“无以”相对,指“有用来…的办法”
1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是 ( )
①与之千钱 ②兵与财皆无
③刺史上侃之功 ④与其死于城上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17、下列语句中“其”不作代词的是 ( )
A、盖将掠其玉帛 B、仓禀皆其积也
C、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D、其帅,希烈之婿也
18、下列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全文写李侃在杨氏开导、鼓励、协助下,率领群众,坚持抵抗,保住了项 城。
B、全文写杨氏面对强敌,毫不畏惧,开导鼓励李侃,并协助他发动群众,坚持抵抗, 保住了项城。
C、全文写李侃能接受杨氏的主张,在抵抗斗争中由软弱到坚强的过程。
D、全文写杨氏在抵抗斗争中,有勇有谋,与软弱无能的丈夫形成鲜明对比。
第Ⅱ卷
四、翻译文言语句(7分)
19.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2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智。(《烛之武退秦师》) 3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无长少必周而均。(《杨烈妇》)2分
译: 。
五、默写:(8分,每句1分)
22、 ,鱼翔浅底, 。(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
23、恰同学少年, ; ,挥斥方遒。(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
24、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毛泽东 《采桑子·重阳》)
25、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郑愁予 《错误》)
26、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朱自清 《荷塘月色》)
27、月光如流水一般, 。 。(朱自清 《荷塘月色》)
28、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 。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29、令初下,群臣进谏, ;数月之后, 。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六、阅读下面文章,完成30~33小题:(16分)
生命的出口
林清玄
坐在窗边喝茶看报纸,读到一则消息:一个高中女生为情跳楼自尽,第二天,她的男友从桥上跳入河心,也自杀了。
这时候,一只小黄蜂从窗外飞了进来,在室内绕了两圈,再回到原来的窗户,竟然就飞不出去了。
可怜小黄蜂不知道世上竟有①“玻璃”这种东西,明明看见屋外的山,却飞不出去,在②玻璃窗上撞得“咚咚”作响。
忙了一阵子,眼看无路可走了,它停在③玻璃上踱步,好象在思考一样,想了半天,小黄蜂突然飞起来,绕了一圈,从它闯进来的纱窗缝隙飞了出去,消失在空中。
小黄蜂的举动使我感到惊奇,原来黄蜂是会思考的,在无路可出之际,它会往后回旋,寻找出路。
对照起来,人的痴迷使我感到迷茫了。
对于陷入情感里的男女,是不是正像闯入一个房子的小黄蜂,等到要飞出去时已找不到进入的路口?是不是隔在人与生活中的情感④玻璃使我们陷入绝境呢?隔着⑤玻璃看见的山水和没有⑥玻璃相隔的山水是一样的,但为什么就走不出去呢?
在这样的绝境,为什么人不会像小黄蜂退回原来的位置,绕室一圈,来寻生命的出口呢?
是不是人在情感上比小黄蜂还要冲动?
是不是由于人的结构更细密,所以失去像小黄蜂那种单纯的思维?
是不是一只小黄蜂也比人更珍惜生命呢?
对这一层一层涌起的问题,我也无力回答,我只知道人在深陷绝境时,更应该懂得静心,懂得冷静地思维。在生命找不到出路时,要后退一步,观照全局。或者,就在静心与观照时,生命的出路就显现出来了。
展开余下试题
昨日当我们年轻时,在情感挫折的时候,都会想过了结生命,以解脱一切的痛苦与纠葛。
但是今日回观,并没有必死之理,那是因为情感的发展只是一个过程接一个过程,乃是因缘的幻灭,如果情爱受挫就要自尽,这世上的人类早就灭绝了。
何况,活着,或者死去,世界并不会有什么改变,情感也不会变得深刻,反而失去再创造再发展的生机,岂不可惜复可怜?
正如一只山上飞来的黄蜂,如果刚刚撞⑦玻璃而死,山林又有什么改变呢?现在它飞走了,整个山林都是它的,它可飞或者不飞,它可以跳舞或者不跳舞……它可以有生命的许多选择,它的每一个选择都会比死亡更生动而有趣呀!
第一次情感失败没有死的人,可能找到更深刻的情感。
第二次情感受挫没有死的人,可能找到更幸福的人生。
许多次在情感里困苦受难的人,如果有体验,一定会更触及灵性的深度。
我这样想着,但是我并不谴责那些殉情的人,而是感到遗憾,他们自己斩断了一切幸福的可能。
我的心里有深深的祝福,祝福真有来生,可以了却他们的爱恋痴心。
可叹的是,幸福的可能是今生随时可以创造的,而来生,谁能知道呢?
【选自《读者》2004年第一期 】
30.作者在文章中认为人如果因为情爱受挫就自尽“岂不可惜复可怜?”,请说明“可惜复可怜”是因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4分)
31.“玻璃”一词在文中共出现7次,请分类,并归纳“玻璃”在文章中共有哪两层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4分)
32.作者在文中说“但是今日回观,并没有必死之理”,联系全文,请分类说说作者认为没有必死之理的原因是什么?(答出4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3.下面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本文由高中女生跳楼自杀写起,用小黄蜂的举动和人类进行对照,劝诫人们在陷入绝境时要冷静思考,寻找生命的出口,不要轻易放弃生命。
B、作者说“小黄蜂的举动使我感到惊奇”,是因为作者没有想到小黄蜂在无路可出之际,竟然仍能执着地寻找出口。
C、作者对小黄蜂陷入绝境时的举动细加描绘,是为了表明小黄蜂的选择以便和某些人类的选择加以对照。
D、“现在它飞出去了,整个山林都是它的。”作者意在说明小黄蜂从绝境中出去了,就会享有更多的自由。
E、作者以朴素自然的语言娓娓道来,像一位长者,言语中透出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类的祝福。
七、语言运用(3分)
34.阅读下面一则消息,为其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4个字。
央视名牌栏目《同一首歌》将首次采用冠名权拍卖的方式,对演唱会进行市场化运作。
2004年4月24日,《同一首歌》将在上海举办“上海健康主题音乐会”。组委会委托上海东方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对此次演唱会的冠名权公开拍卖。据悉,本次冠名权拍卖的参考价为300万人民币,拍卖所得款项将全部用于演唱会的制作,企业得到的宣传回报将达21项。
该演唱会将是《同一首歌》栏目创立4年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观众最多、演出阵容最强的主题晚会,拍卖公司预计,此次演唱会将吸引4.5万人在现场观看,电视观众将超过3.5亿人。
。
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分)
在洛杉矶的一家旅馆里,正值就餐时间,有三个黑人孩子却在餐桌上埋头写着什么。好奇的人走上前询问,得到的回答是在给妈妈写感谢信,并且说这是他们每日必做的功课。再细看内容,纸上写的是诸如“路边的野花开得真漂亮”、“昨天吃的比萨饼真香”、“昨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之类的简单语句。原来他们是在记录自己幼小心灵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他们对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也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上面的这则小故事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唤起你怎样的记忆?请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题目自拟。
4.700字以上。
5.不得抄袭
汉沽一中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答题纸
第Ⅰ卷
请把第1——18小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栏内:(每小题各2分,共计36分)
第Ⅱ卷
四、翻译
上一篇:
重庆市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参考答案)
下一篇: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试题(原创)(辽宁考生)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汉沽一中20”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8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