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2280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80]
湖南省郴州市2006届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湖南省郴州市2006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语 文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部分(一至三大题),非选择题部分(四至六大题)。时量150分,满分150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
A、 眼眶kuàng 当真dàng 头晕目眩xuàn 瞠目结舌chêng
B、 投奔bèn 绯闻fěi 徇私舞弊xùn 麻痹大意pì
C、 狩猎shǒu 追溯sù 咬文嚼字juě 卷帙浩繁zhì
D、 熟稔rěn 下载zǎi 奇葩异草bā 赧颜汗下nǎ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笑靥 侯车室 提纲挈领 识世务者为俊杰
B、凑和 负增长 察言观色 行成于思毁于随
C、赝品 烟幕弹 对簿公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切蹉 堪误表 即景生情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据我所知,有关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案还在探讨中,目前还没有推出明确的时间表。”一位接近管理层的税收专家________________。
②随着奥运会对组织运行水平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移动通信技术在奥运会中的_____________必将更加广泛,成为成功举办奥运会的重要技术保障。
③印度和巴西_________没有历史包袱,____________与中美德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势力差距,因此,“入常”前景并不看好。
A、透露 运用 即使/也 B、披露 应用 即使/也
C、披露 运用 虽然/但是 D、透露 应用 虽然/但是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在这次印度洋地震海啸发生时,10岁的英国女孩蒂利凭借着她从地理课上学到的风浪知识,说服父母和100多名游客撤离海滩,终于使大家与这场灭顶之灾失之交臂。
B、 颁奖晚会上,一位满头银发的嘉宾动情地说:“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来自五湖四海,职业不同,工作不同,经历不同,但他们的所作所为感动着公众,感动着中国。”
C、 奥斯卡著名影星凯奇的出色表演让导演发现了这个满脸苦相的男人原来也有戏剧天赋。虽然他一人分演两角,所扮演的挛生兄弟性格又判若两人,却能说变就变,迅速入戏。
D、 五一黄金周期间,各大城市家电市场热闹非凡,商家都摆出了积极应战的姿态,除了大打新品广告战外,还纷纷推出降价、抽奖等促销活动,引得众多消费者慷慨解囊。
浏览完整试题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波音公司预计,未来20年内出售给印度市场的飞机的销售额可达350亿美元以上,印度有望成为增速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市场。
B、 “神州六号”飞天成功,不仅增强了我们民族的自信心和国家的凝聚力,更唤醒了中国人沉睡了一千多年的科学精神。
C、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抗战三部曲”等作品,不但反映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个人的命运沉浮,更激励了无数青年走向抗日救亡甚而追求自由与个性解放的道路。
D、 公安部和信息产业部的消息,为打击手机短信犯罪,中国即将对手机用户实行实名制管理。该政策实施后,所有预付费用户都要重新登记身份证号,此举将涉及两亿多用户。
6、把下列分散的语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例如,鼓掌欢迎,举手为礼,挥手送别,伸舌表示惊讶,这些都是常用的身势。
② 西方人摊手耸肩,表示不知道,据说源于法国。
③ 用手指刮着脸皮羞人,是汉族人特有的动作。
④ 在这些情况下,如果用语言来表达,甚至还显得有点笨拙。
⑤ 我们平常说的“察言观色”“眉目传情”等等,都是不用语言的一些特定的交际方式。
⑥ 在一定的条件下,身势、神态等伴随动作还可以脱离语言而独立完成一些交际任务。
A、⑤①③②⑥④ B、①②③⑤④⑥
C、③②⑤④①⑥ D、⑥①③②⑤④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火星探测凭实力
火星探测素来以难度大、失败率高而著称,是否拥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决定着各国火星探索的成败。常人对火星探测的关注往往仅限于探测器的发射、探测器登陆火星以及探测器在火星上的新发现等。事实上,探测火星过程中的上述几个关键阶段,是对大量高精尖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考察与总结。轰轰烈烈的火星探测活动背后,是人类在航天、遥测、人工智能等尖端科技领域长期艰苦卓绝的探索。一个国家只有在这些领域的技术过硬了,它勾勒的火星探索蓝图才可能顺利实施。美国“勇气”号火星车的成功登陆再次向我们作出了证明。
41年来,在人类发起的30多次火星探测活动中,美国占了约一半。虽然其中多数以失败而告终,但科学家在探测器发射、探测器能源供应、探测器着陆方式和技术以及火星环境探测等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为“勇气”号成功登陆火星奠定了基础。相比之下,欧洲宇航局的“火星快车”探测器和日本的“希望”号火星探测器就显得有些“根基不稳”。
过去,欧盟航天业一直专注卫星制造和商业火箭发射,避免参与美俄载人航天、外太空探测等项目的竞争。近些年来,尽管欧洲航天局在探月以及木星和火星探测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经验上都与美国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去年6月发射的“火星快车”探测器也只不过是欧洲航天局在火星探测方面迈出的第一步。从这个意义上讲,“火星快车”携带的“猎兔犬2”号登陆器遇到挫折并不意外。与此同时,日本“希望”号火星探测器的“半途而废”,也同样暴露出日本在技术与经验上的差距和不足。另外,环境监测卫星“绿色2号”报废和H2A火箭发射间谍卫星失败等也说明日本在航天技术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科学研究纵深发展的今天,任何一项重大成果的出现都离不开强有力的经济支持。在高成本的航天研究领域,各国技术上的拼抢,实际上也是经济实力的竞争。高投入并非意味着绝对的高成功率,但成功的背后一定少不了足够的资金支持。
事实上,火星探测起步于原苏联。1962年苏联发射的“火星1号”探测器被公认为人类迈向火星的第一步。此后,虽然苏联和后来的俄罗斯不断在火星探测方面进行尝试,但终因国家财力不如人,被美国甚至欧盟抢了先机。反思2003年航天领域的“屡屡败绩”,日本也得出相似结论。日本专家认为,该国每年约为1500亿日元的宇宙开发预算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要在航天技术上追赶“先人”难度可想而知。
如同载人航天,星际探索一方面显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另一方面也推动着各国科技和经济实力的提高。探测火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无论成功与失败都只是暂时的,都挡不住人类迈向宇宙更深处的步伐。目前,美国、俄罗斯、欧盟等已进行过火星探测的国家正积极筹备新的火星探测计划,中国科学院学部也已批准火星探测计划,中国研究人员已设计出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可以预见,在不太久的将来,以人类登上火星为标志的星际探索浪潮必将掀开人类进军宇宙的新篇章。(据2004年1月6日新华网)
7、下列围绕“火星探测”的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常人对火星探测的关注仅限于探测器分发射、探测器登陆火星以及探测器在火星上的新发现,而并不深知火星探测活动背后长期艰苦卓绝的探索和相关尖端科技领域的竞争。
B、 美国在航天、遥测、人工智能等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过硬技术,从“勇气”号
火星车的成功登陆中再次得到证明。
C、 在多次火星探测活动中,美国科学家在探测器发射、探测器能源供应、探测器
着陆方式和技术以及火星环境探测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
D、 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和中国等已进行过火星探测的国家正积极筹备新的
火星探测计划,这些探索必将掀开人类进军宇宙的新篇章。
8、下面属于欧洲宇航局“火星快车”探测器和日本“希望”号探测器显得“根基不稳”的根本原因的一项是( )
A、41年来,在人类发起的30多次火星探测活动中,美国占了约一半,说明欧洲宇航局和日本探测活动太少,因而“根基不稳”。
B、由于在探测器发射、探测器能源供应、探测器着陆方式和技术以及火星环境探测等方面经验不够丰富,因而“根基不稳”。
C、由于一直专注卫星制造和商业火箭发射,避免参与美俄载人航天、外太空探测等项目的竞争,因而欧盟宇航局的探测器“根基不稳”。
D、“猎兔犬2”号登陆器遇到挫折、“希望”号火星探测器的“半途而废”等、“绿色2号”报废等都说明欧洲宇航局和日本探测技术根基不稳。
展开余下试题
9、下列说法不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要取得高成本的航天研究领域的重大成果,前提是必须有高投入的资金支持,否则就不会有高成功率。
B、像美国“勇气”号火星车的成功登陆这样的重大科技成果的出现,没有个强有力的经济支持是不可能的。
C、被公认为实现人类迈向火星的第一步的苏联,终因财力不够,火星探测的科学技术反而落后了。
D、日本专家认为,日本航天技术已经落后于其他国家,应该加大投入资金,否则要赶超别国是很困难的。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A、为了使火星探测活动顺利进行,人类在航天、遥测、人工智能等尖端科技领域还必须进行长期艰苦卓绝的探索,还要在探测中积累经验。
B、由于航天研究领域的高成本,各国要想在这一领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必须加大投入,哪怕是投入很大的美国,也会在投入上有增无减。
C、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取得了可喜成就,火星探测计划已被批准和首个火星探测器已经设计出来,说明中国综合国力正在不断增强。
D、人类登上月球已经成为现实,因此,人类同样也能登上火星,在这一过程中,尽管会有许多失败,但都挡不住人类迈向宇宙更深处的步伐。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移树说 李东阳
予城西旧茔久弗树。比辟地东邻,有桧百余株,大者盈拱,高可二三丈,予惜其生不得所。有种树者曰:“我能为公移之。”予曰:“有是哉?”请试,许之。
予尝往观焉。乃移其三之一,规其根围数尺,中留宿土。坎及四周,及底而止。以绳绕其根,若碇然,然其重虽千人莫能举也,则陊①其坎之稜②,绠树腰而卧之,根之罅实以虚壤。复卧而北,树为壤所垫,渐高以起,卧而南亦如之。三卧三起,其高出于坎。棚木为床横载之,曳以两牛,翼以十夫。其大者倍其数。行数百步,植于墓后为三重。阅岁而视之,成者十九。则又移其余,左右翼以及于门。再阅岁而视之,其成者又十而九也。于是干条交接,行列分布,郁然改观与古墓无异焉。夫规大而坎疏,故根不离;宿土厚,故元气足;乘虚而起渐,故出而无所伤。取必于旦夕之近,而巧夺于二十余年之远,盖其治之也有道,而行之也有序尔。予因叹夫世之培植人材,变化气习者,使皆得其道而治之,几何不为君子之归也哉?族子嘉敬举乡贡而来,予爱其质近于义,留居京师,与之考业论道,示之向方,俾从贤士大夫游,有所观法而磨砺,知新而聚博。越三年,志业并进,再诎有司,将归省其亲。予冀其复来,以成其学,且见之用也,作《移树说》以贻之。
注:①陊:duò毁坏 ②稜:léng边沿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城西旧茔久弗树 树:树林 B、中留宿土 宿:以前
C、曳以两牛 曳:牵引 D、俾从贤士大夫游 俾:让,使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予惜其生不得所 生亦我所欲也
B、曳以两牛 作《移树说》以贻之
C、其大者倍其数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D、我能为公移之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说明种树者“治之有道”的一组是( )
①有桧百余株,大者盈拱,高可二三丈 ②规大而坎疏
③根之罅实以虚壤 ④植于墓后为三重
⑤乘虚而起渐 ⑥干条交接,行列分布,郁然改观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④⑤⑥ D、②③⑤
1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的题目是《移树说》,全文紧紧围绕“移树”展开。第一段写移树的缘由;第二段写移树的经过和移树成功的原因;第三段写移树给人的启发,勉励族孙嘉敬成就学业。
B、 本文详于叙事,略于议论,叙议结合,因事见理,以亲历之事,引出深刻道理,水到渠成,令人信服。
C、 要想移植大树让其成活是很难的,但种树者办到了,在作者眼里,种树者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他平日已经积累了移树的经验,而在移树过程中又很有条理。
D、 本文语言特色鲜明,闳深肃括,雍容浑穆,整饬庄重,表现出一种太平宰相的富贵风度。
四、(21分)
15、将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16、阅读下面两首诗歌,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柳 咏柳
李商隐 曾巩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乱条犹未变初黄,
乐游春苑断肠天。 依得东风势便狂。
如何肯到清秋日, 解把飞花蒙日月,
已带斜阳又带蝉! 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
⑴两首咏柳诗中,李诗以柳自喻,重在抒情,以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表现对秋柳也是对自己的悲叹之情;曾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余下试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两首诗都很注意“炼字”。李诗中的“逐”字用拟人手法,本来是东风吹动柳枝,用一“逐”字,说柳枝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可爱,表现了柳枝的蓬勃生气。曾诗中的“依”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补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①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② 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蜀相》)
③ 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④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⑤自胡马窥江去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姜夔《扬州慢》)
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27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
失根的兰花 陈之藩
⑴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一首诗,也像一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⑵花圃有两片,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在如大海般的树丛里,还有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呀!
⑶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样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落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⑷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事物,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从未因异乡事物不同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我也曾在蜀中看到与太庙中同样老的古松,我并未因而想起过家,虽然那些时候,我穷苦得像一个乞丐,但胸中却总是有嚼菜根用以自励的精神。我曾骄傲地说过自己:“我,到处可以为家。”
⑸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到,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尚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⑹美国有本很著名的小说,里面穿插着一个中国人,这个中国人生在美国,然而长大以后却留着辫子,说着不通的英语,其实他英语说得非常好。有一次,一不小心,将英语很流利地说出来,美国人自然因此知道他是生在美国的,问他为什么偏要装成中国人呢。
⑺他说:“我曾经剪过辫子,穿起西装,说着流利的英语,然而,我依然不能和你们混合,你们拿另一种眼光看我,我感觉痛苦……”
⑻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之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八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父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图。
⑼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才显得淳朴可爱。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可歌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是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静肃墓庐,把它点缀得美丽了。
⑽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流可藉。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万紫千红的春天。
⑾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行枯萎了。
⑿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忘”。
(选自《20世纪中国散文》2003年9月版)
18.本文时代背景是_________________时期,显示背景的词句有_________________。
第⑶段中作者说“我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9.作者在第⑷段中说“我可以到处为家”,而在第⑸段却又说“到处均不可以为家了”。这
上一篇:
2005-2006顺昌县统考试卷八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
下一篇:
2006年春学期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湖南省郴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8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