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2277  
标签:2006年湖北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77]
2006年湖北省襄樊市高三语文三月调研测试卷
"2006年湖北省襄樊市高三语文三月调研测试卷
2006.3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枯萎 估计 骨骼 沽名钓誉 失怙无依 
 B.雕琢 啁啾 凋零 风流倜傥 未雨绸缪
 C.纤巧 纤夫 忏悔 歼灭顽敌 安土重迁
D.监管 请柬 信笺 缄默无言 草菅人命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耗废  侥幸  励精图治   金榜提名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B.妨碍  缜密  养尊处优   温柔敦厚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C.陷井  沿袭  兴利除敝  寄人篱下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D.厮守  嬉戏  憨态可鞠   谙于世故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表示,如果目前在核问题上采取的合作政策不能_____伊朗
   的相关合法权利,伊朗将修改这一政策。
    ②这些严密的防范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禽流感的发生,杜绝了它      的可能。
     ③无论社会和人们的精神世界如何变迁,春节____是中国人集体遵循的习俗和心灵归宿。    
A.保护    蔓延    一直    B.保障    曼延    一直
   C.保障    蔓延    始终    D.保护    曼延    始终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敦煌石窟每天都迎接各方宾朋,这些参观者中有的对壁画并不在行,却也都仰着头,非常认真地作壁上观。  
B. 发生在约旦首都安曼三家豪华酒店内的自杀袭击事件造成了重大伤亡,现场尸体横陈,惨不忍睹,令人叹为观止。
C.在强调环保时却对当下的生存环境不屑一顾,不能不说是极大失误,也表明环境意识的启蒙如此迫不及待。
D.来我们这里办工厂,你放心好了,只要符合政策法规,政府一定开绿灯。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十一五”期间,西藏将以公路建设为重点,统筹发展铁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
  方式,建设四通八达、安全通畅、经济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B.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一经面世,便大受欢迎,但可曾知道,它的图案设计、
  色彩运用,都凝结着美术工作者们的辛勤劳动成果。
C.2005年10月19日11点,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召开,东盟各国政要和
    我国几十个省、市、自治区的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D.雨果和巴尔扎克具有不同的写作风格,然而他们有着很深的友谊。在共同的创作生活
   中,他们成为至交的朋友。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基因污染——新世纪的忧患
基因污染是环保新概念。这个概念的形成和提出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反映了人类的预警意识,生物繁殖的本质是基因复制,而基因污染是在天然的生物物种基因中掺进了人工重组的基因。这些外来基因可随被污染生物的繁殖得到增殖,再随被污染生物的传播而发生扩散。因此基因污染是惟一一种可以不断增殖和扩散的污染,而且无法清除。这是非常特殊又非常危险的。


浏览完整试题现在已推广的几十种基因工程作物在审批时都认真考虑过它们的安全性,但事实证明过去的认识有局限性,更缺乏长期的数据。为了争夺市场,各生物工程公司过早的向田间释放转基因作物,来不及充分考虑和进行对人体、特别是对环境长期影响的研究。发展中国家则寄希望于转基因食物能够解决所面临的粮荒问题。有人认为发达国家在企图利用发展中国家进行新作物的安全试验。
自从掌握了对生物基因进行手术的技能,人类就学会了被一些人斥之为“任意篡改上帝作品”的本领。这些“作品”已经不只是密封在实验室的试管内,它们早已散播在几千万公顷的土地上,那就是基因工程农业作物。的确,我们现在所有的传统栽培作物和家养动物,它们与原先的生物种类都已有很大的不同,基因都有所改造。从这个意义上讲,基因改造并非是什么新鲜东西。人类的远祖从几千年前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开始,就不断地对作物和家畜、家禽进行基因改造,但这并不能说明基因工程农业生物与传统农业生物没有本质区别。传统农业生物通过染色体重组发生的基因交换基本上是按生物自身许可的规律进行,而基因工程作物或动物则是“移植”了人工设计和装配的与某些特定性状有关的基因,使它们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获得预期的新性状。基因工程生物还有一点非常特别,就是“移植”的基因可以来自任何生物,完全打破物种原有屏障“强制性”“移植”,这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是极少可能或根本不可能发生的,在自然状态下,西红柿绝对不会有鱼类的基因,玉米也绝对不会有萤火虫的基因。因此从生物安全性这一角度分析,基因工程生物与传统杂交生物是不能划等号的,而过去对基因工程食物所得出的“实质等同性”评价原则是不全面的。
地球现在已发现和未发现的生物物种有一千多万种,其各自独特的基因是在30亿年地球生命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的生物基因库是人类的巨大宝藏,也维系着人类自身的命运。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现在还能守住这个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吗?
6.下列对“基因污染”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基因污染是人类对环境的预警意识的环保新概念。
B.基因污染是在天然生物物种基因中掺进人工重组的基因。
C.基因污染是唯一可不断增殖扩散且无法清除的污染。
D.基因污染是天然物种掺进人工重组基因而不断增殖扩散的污染。
7.不属于“任意篡改上帝作品”范畴的一项是:
A.散播在土地上的基因工程农业作物。
B.物种移植了人工设计和装配的某些与特定性状有关的基因而在短期内获得预期新性状。
C.人类从远古到今天,不断对作物和家畜、家禽进行基因改造,致使所有传统栽培作物和家养动物与原先的生物种类都已有很大不同。
D.使西红柿具有鱼类的基因,玉米具有萤火虫的基因。
8.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解决粮荒问题进行基因工程作物对人体和环境影响的试验,这已被广泛确认。
B.基因污染来源于人类破坏了生物的原有基因,因此防止基因污染的关键是让基因移植在自然状态下进行。
C.按生物自身许可的规律进行基因交换和强制性移植任何生物基因,是基因工程农业生物与传统农业生物的本质区别。
D.地球上的环境净土正在遭到污染,这种情况是令人担忧的。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悼惠王之子孝王将闾,将闾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父丕,博学,号为通儒。 
     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除东平陵令,以仁惠为吏民所爱。母疾,弃官去。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迁拜会稽太守。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征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老叟,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对曰:“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它守时发吏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 
     转为宗正、大鸿胪。延熹四年,代黄琼为司空。以阴雾愆阳免。拜将作大匠,复为宗正。建宁元年,代王畅为司空,频迁司徒、太尉。二年,以日食策①免,归乡里。 
     宠前后历宰二郡,累登卿相,而清约省素,家无货积。尝出京师,欲息亭舍,亭吏止之,曰:“整顿洒埽,以待刘公,不可得止。”宠无言而去,时人称其长者。以老病卒于家。 
 注:①策:古时用于计算的小筹,常用于卜卦。(《后汉书》卷七十六•循吏列传)
 9.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明府下车以来  下车:到任 B.年老遭值圣明 值:遇到  
  C.宠简除烦苛   简:选择 D.或狗吠竟夕   竟:整个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刘宠仁惠、严于律己的具体行动的一组是:
     ①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②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  ③人赍百钱以送宠
     ④为人选一大钱受之   ⑤狗不夜吠,民不见吏    ⑥清约省素,家无货积
     A.①④⑥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宠是齐悼惠王的后代,父亲刘丕是一个很有学问的大儒。他年轻时跟随父亲学习,      因精通经学被举为孝廉 。
  B.刘宠两任太守时,禁察非法,简除烦苛,使郡中大化,更深得当地百姓爱戴。


展开余下试题  C.刘宠两次免官都是因为发生自然灾变:一次是浓雾阴重,阳春迟来;一次是发生了日食。
  D.刘宠从京师外出,想到亭舍去休息,亭吏制止了他,他虽然很不高兴,但仍“无言而去”,因此当时的人称他为长者。
试题卷  第 Ⅱ 卷 (共114分)
四、(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 除东平陵令,以仁惠为吏民所爱 (3分)
   译文:         ▲            。
   (2) 它守时发吏求民间,至夜不绝 (3分)
   译文:         ▲            。
   (3) 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 (3分)
   译文:         ▲            。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下列问题。(8分)
鹊桥仙 夜闻杜鹃
陆 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这首词是南宋乾道九年以后,作者在四川时所作。
  ②惊残,惊醒。  ③故山,即家乡。
(1) 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象?诗人描绘这样的
景象的目的是什么? (4分)
答 :         ▲            。
(2) 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一种思想感情?( 4分)
答:          ▲            。
15. 古代诗人在诗词中常以“烟”来烘托意境。如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的“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再如贺铸《青玉案》中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请另举四句以“烟”来烘托意境的诗词名句。(4分)
 (1)         ▲            。   (2)         ▲            。
 (3)         ▲            。   (4)         ▲            。
五、(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水•凤凰•沈从文
沈从文曾说过:“我情感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受业的学校,可以说永远设在水边。我学会思索,认识美,理解人生,水对于我有极大关系。”
的确如此。且不说14岁以前的沈从文是在故乡凤凰小城的一条沱江里泡大的,即便14岁以后到20岁离开湘西去北京“碰运气”以前,他也一直流浪于沅水上下游的各个大小码头。他最留连忘返的是那里的一条条湿漉漉的河街,最看不厌的是那些水上人的作息,最不能忘情的是这些水上人相吵相骂相爱相谑的言行。
对沈从文性格塑造起决定作用的,是他的故乡——凤凰的那条清丽秀美的沱江。他在这里的日光下,认识了大千世界稀奇的色,微妙的光,以及聚汇百物的动与静。他在这里尤其学会了思索与想象。为了能同这里的自然亲近,他学会了逃学,学会了游泳,甚至学会了撒谎。逃学、撒谎被学校或家庭任何一方发现后,少不了都是一顿体罚,但他却从不因此而懊悔。因为体罚虽限制了他“乱跑”的自由,想象却生出了翅膀,使他凭经验想到了河中鳜鱼被钓起后泼刺的情形,想到了满天放飞的风筝,想到了山里歌唱的黄鹂,想到了树上累累的果实……他认为他的一生,之所以“不安于当前事物,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都应当溯源于这份因为要亲近自然而养成的逃学习惯,以及在逃学的处罚中炼就的爱思索爱幻想的品性。
15年前,我第一次来到凤凰,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便是那一川藏着梦幻般美丽的沱江水。15年后的今天,为寻梦我又来到了凤凰城东门沱江转弯处的沙湾水面旁,沿着被堆翠凝蓝的崖岸染绿的河水,我走进沈从文故居的仓屋,我仿佛看到被雨水浇得如落汤鸡似的小从文,正被罚跪在这房中的一个角落。可他竟能从檐溜的滴沥声中做着横海扬帆的美梦,口中还喃喃自语:“孤独一点寂寞一点算什么,在你缺少一切的时节,你才会发现,原来还有一个你自己。”或许是拥有了这份倔强,这份自主与从容,这个生长于偏僻小城里的野精灵,20多年后,才奇迹般地震动了中国的文坛,成了“京派文人的重镇”。
走完了86年艰难坎坷的人生旅途,沈从文又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凤凰故里。他的骨灰一半抛到了沱江的沙湾,一半撒在了沙湾不远处的高崖边。这里没有墓圈,没有坟丘,只有一块从山崖上掉落下来的五彩石,周围生长着杂树绿竹和虎耳草,地面上是一片散落的鹅卵石。就着五彩石两侧不大的光面,一面刻着根据沈从文手迹略略放大的四句偈语:“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能认识‘人’。”另一面刻着沈从文的妻妹张允和女士撰写的一首诔辞:“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这首诔辞其实是一首“藏尾诗”,把句尾的四字连起来,就是“从文让人”。是的,沈从文从来都是“让人”的,从来都是默默的承受着加于他头上的一切不幸的。但沈从文又是极为坚定极为自信的,他生前手书的四句偈语,分明明确地警示着世人:谁如果不按照他的思索,去思索他和他笔下所描绘的人,谁就别想真正地理解他和认识他所塑造的“人”!伫立于这块最不像坟墓的坟墓前,我的耳畔似乎响起了沈从文如下的话语:人生是一本永远翻看不完的大书,我只是翻看得太快,看到了许多不该看到的内容,我得好好地休息一会了。于是这位一生都在歌颂自然生命的自然之子,又回到了自然的怀抱,永远与高崖为伴,聆听着沱江那美妙动人的水声。
水造就了沈从文,水赋予沈从文水的性格。水似乎最柔弱,其实最刚强。它既能随方就圆又能决堤溃防;既兼容并包又泾渭分明。它在温柔平静中隐伏着澎湃的热情。它能粘合住最卑微的人生,又能幻化出多彩的云霞。水就是沈从文。
    [注]诔辞,列述死者德行功过的文字。
16.文章开篇引用沈从文曾说过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
答:          ▲           
17.请概括回答:清丽秀美的沱江怎样成就了少年沈从文的品性?(6分)
    答:          ▲           
18.文章结尾说“水造就了沈从文,水赋予沈从文水的性格。”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          ▲           
1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进述了沈从文人生的三个阶段:14岁前在沱江里泡大,14到20岁浪迹于沅水上下游,20岁后离开湘西闯荡文坛。强调了凤凰的那条沱江对他性格的影响。 


展开余下试题 B.本文兼取引用和叙述的写法,时而让沈从文站出来评说、讲述自己的人生感悟;时而从作者角度陈述沈从文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述”中有评论,“述”中有观点。
C. 沈从文从小倾心自然,一生都在歌颂自然生命,死后又魂归自然,所以作者说他是“自然之子”。
D.“最流连忘返”“最看不厌”“最不能忘情”,作者连用三个“最”字,既写出了沈从文对故乡之水和水上之人的挚爱;同时,也概括了沈从文一生文学创作的内容。
E.作者想象沈从文的少年生活,深情地描写他的墓地,讴歌他如水的个性,既展示了“水、凤凰、沈从文”之间的相契相容,也抒发了作者对沈从文由衷的敬仰之情。
六、(14分)
20.请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5个字。(4 分)
      《语文的诗意》让我再一次想到语文教育的三重境界,“人技教育”“人格教育”和“人生教育”。“人技教育”侧重于给学生以生活技能,“人格教育”注重将语文养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人生教育”则引导学生最终把“语文素质”与自己的人生融为一体。如果说“人技语文”给学生以“真”, “人格语文”给学生以“善”,那么“人生语文”则将学生引向生命之“美”。
答:                ▲                  。
21.业主委员会是监督物业管理,维护业主合法权益的组织。最近,一家权威媒体就“成立业主委员会”这一话题在北京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请根据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图表二:
(1)据表一,目前北京各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的现状是           ▲           (1分)
(2)据表二,解决业主委员会成立难的问题,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不超过35个字)
   答:           ▲            (3分)
22.根据要求在横线处仿写(6分)
日常生活中常见以“人体部位”为喻的词语,取义各不相同,使用恰当可以增加表达的情趣。例如:期末考试已经迫在“眉睫”。取眉毛和睫毛距离眼睛极近之义,形容事情已经到了极紧急的关头。
请参照例句,再仿写两个句子(用“眉睫”以外的例子)。
    (1)        ▲            
    (2)        ▲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木里藏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紧连青藏高原。这里群山环抱,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的地面上只有9个人。全县29个乡镇有28个乡镇不通公路,不通电话,以马驮人送为手段的邮路,是当地乡政府和百姓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唯一途径。全县除县城外,15条邮路全部是马班邮路,而且绝大部分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王顺友作为一名普通邮递员,冒着生命危险跋涉在人迹罕至的高寒深山,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寂寞邮路,为各族群众送信送报,确保全县所有乡镇通邮。那些被挖掘出来的感人事迹,都被他用一句话解释了,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正是这种非凡的责任感,使王顺友成为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之一。 
请以“责任”为话题,自定文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巻(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 案 C B C D A D C  C C B A D
1. C(其余的选项的读音分别为A .kū  gū  gŭ gū  hù B . diāo zhōu  diāo tì  chóu  C. xiān  qiàn  chàn  jiān  qiān  D.  jiān  jiăn  jiān  jiān  jiān)    
2. B (A耗费 金榜题名;C陷阱 兴利除弊;D憨态可掬 万事俱备)
3.C(①保护,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保障,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②蔓延,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曼延,连绵不断。③一直,表示动作始终不间断或者状态始终不变;始终,指从开始到最后。)
4.D(开绿灯:比喻准许做某事。A.作壁上观:比喻坐观成败,不给予帮助。B.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尽善尽美,无以复加。 C.迫不及待多指人的心情,改为“迫在眉睫”较好。)
5.A (B动词“凝结”与宾语“成果”搭配不当。    C“几十个省、市、自治区的领导”有歧义。D“至交”与“文友”重复。)
二、(9分 每小题3分)
6.D(A.概念重复,未解说基因污染内涵。 B.缺少“不断增殖扩散”的特性。 
C.缺少“掺进人工重组基因”基因污染实质。)
7.C(是自然状态下按生物自身许可的规律进化变异,而非基因工程篡改。)
8.C(A. 文中说“有人认为”可知并未广泛确认。 B. “移植”,这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是极少可能或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D.不是环境净土,而是指天然生物基因库。)
三、(12分 每小题3分)
9. C(简:减少)    
10.B (第一“之”是助词,的;第二个“之”为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焉
标签:2006年湖北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06年湖北”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7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