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2061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61]
中山等五校高三年级第二次联考试题
"五校高三年级第二次联考试题
语  文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和字形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 颀(qí)长    呕(ǒu)心沥血       吁(xū)寒问暖     强弩(nǔ)之末
B. 症(zhèng)候   焚膏继晷(guǐ)    独棹(zhào)兰舟   严惩不贷(dài)
C. 纰(pī)漏    讷(nè)言敏行       屡见不鲜(xiān) 悄然无声(qiāo)
D. 对峙 (zhì)     舐(shì)犊情深  积腋(yè)成裘     不系之舟(x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此次中国外长李肇星应邀访美,如赴鸿门宴。面对美方的不情之请,李外长从容不迫,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
B.他三天两头到厂长办公室磨洋工,希望厂里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C.以每人分发一百元钱然后遣散的方式来应对民工集中追索欠款,这种做法只能是扬
汤止沸,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
D.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一句是
A.与刚刚上映的《无极》无所不用其极的宣传,甚至导演陈凯歌老婆陈红不惜出书抖露自己的往事,以增加公众对《无极》的关注程度,张艺谋对新片《千里走单骑》的宣传却显得低调得多。
B.随着现代社会学习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许多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心理问题,但是却讳疾忌医。其实,在需要的时候,应该大大方方地向心理医生伸出求援之手。
C.在读者中有“怪才”、“歪才”之称的当代作家王小波,很像《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小孩,别人也看见皇帝光着身子,但宁愿相信皇帝的伟大而不愿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却不但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且把自己所看到的如实说了出来。
D.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13日在吉隆坡与东盟首脑会谈时,各国首脑都表达了对中日关系从“政冷经热”到“政冷经冷”的担忧。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事实上我们都需要忏悔,因为在现实社会中,不怀有歧视的人并不多。而这又是个不可解决的矛盾:一方面人类社会不可能,也不应该取消价值标准;另一方面价值标准又是歧视与隔离的原因。
B.生命到底有没有意义,只要你这样问了,答案就肯定是:有。因为这疑问已经是对意义的寻找,而寻找即意味着意义的诞生。
C.人们爱说好的山水画有咫尺千里之势;离开了欣赏者,咫尺的山水画,哪里来的千里之势的效果呢? 
D.关于读书的境界,最好的表述莫过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了(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不过,不要忘记,这句话前面的一句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人类嗅觉之谜
嗅觉是指嗅觉感受器对气态化学物质刺激起反应时产生的信息,经大脑嗅皮质处理形成称为气味的感觉。能够引起嗅觉的化学刺激物称为嗅质。大部分自然形成的嗅味,实际上是几种嗅质分子的混合物,然而这些嗅味是作为一种单独的感知信号而被感知的。这种复杂的单独感知是嗅觉的显著特征。


浏览完整试题人类嗅觉系统包括由嗅上皮、嗅神经、嗅球、嗅束、嗅皮质等结构所组成的嗅觉传导径路,以及由大脑边缘系有关结构参与组成的嗅反射径路。
科学家研究发现,嗅觉感受器即嗅细胞,是惟一源于中枢神经系统,且能直接接收环境中化学物质刺激的神经元。嗅细胞是双极细胞,位于上鼻道及鼻中隔后上部的嗅上皮中,两侧纵面积约5平方厘米。嗅上皮由嗅细胞、支持细胞、基底细胞核粘液腺组成。每个嗅细胞顶部有6-8条短而细的纤毛,埋于粘液腺所分泌的粘液中;细胞的底端是由无髓纤维组成的嗅丝,穿过筛孔直接进入嗅球。嗅上皮纤毛膜上存在着特异性受体,称为嗅觉受体(olfactory receptore OR)。研究发现,嗅觉受体与嗅质的相互作用,是对气味识别的开始;嗅觉受体分子决定嗅觉信号传导的特异性。研究证实,每个受体可以探测数量有限的气味。嗅觉受体被嗅分子激活后,就会产生电信号,从而沿着嗅觉传导通路,传向嗅觉中枢,引起嗅觉。
在理论上,1000个嗅觉受体可以检测到的气味有10亿种,而实际上人类只能辨别约1万种不同嗅质的气味。物理化学性质可能是最基本的限制因素,因为化学物质必须具备一定的挥发性、可溶性和稳定性,才能作用于鼻腔内的感觉组织。
那么,这些决定嗅觉功能的受体是怎样产生的呢?科学家运用分子生物技术,破译了受体嗅觉基因。研究得出结论:每个嗅觉受体细胞,都只由某一种特定气味的受体基因表达。实验发现,每一个细胞只对一种或两种特殊的气味其反应;而且嗅球中不同部位的细胞,也只对某种特殊的气味其反应。嗅觉系统也与其他感觉系统类似,不同性质的气味刺激有其专用的感受位点和传输线路,各种基本气味是由于它们在不同的传输线路上引起不同数量神经冲动的组合,在中枢引起特有的主观感受。真可谓专线专用的“条条大道通罗马”,“罗马”这个中枢把所得到的全部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形成一种模式。因此,人们能在夏天闻到茉莉花的清香,并在其他时候能够记忆起这种香味。
                                            
5.对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其显著特征表现在,嗅觉感受器对气态化学物质刺激起反应时产生的信息,经大脑嗅皮质处理形成称为气味的独特感觉。
B.其显著特征表现在,能够引起嗅觉的化学刺激物,大部分都是自然形成的。
C.其显著特征表现在,引起嗅觉的大部分自然形成的嗅味,实际上是几种嗅质分子的混合物。
D.其显著特征表现在,嗅味中的各种嗅质分子是作为一种单独的感知信号而被感知的。
6.从原文来看,以下研究最能揭开“人类识别气味的原因”的一项是
A.发现了人类的嗅觉系统,包括嗅觉传导径路和嗅反射径路。
B.发现嗅觉细胞是惟一源于中枢神经系统,且能直接接收环境中化学物质刺激的神经元。
C.找到了嗅觉受体,并破译了嗅觉受体细胞都只由某一种特定气味的受体基因表达的秘密。
D.运用分子生物技术,找到了嗅觉功能的受体是怎样产生的。
7.结合全文,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嗅觉受体与嗅质的互相作用,就会产生电信号,这种信号通过嗅觉传导通路传向中枢神经,引起嗅觉。
B.人类只能辨别约1万种不同的气味,除了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还有其他的因素的限制。
C.“条条大道通罗马”,是指不同性质的气味刺激有其专用的感受位点和传输线路,但它们都连接着人的中枢神经。
D.人们夏天闻到的茉莉花香味,能在其他时候记起来,是人的记忆被再次唤醒的结果。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郡人也。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缺,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
或劝谧修名广交。谧以为“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①,然后为名乎”。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或有箴其过笃,将损耗精神。谧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
城阳太守梁柳,谧从姑子也,当之官,人劝谧饯之。谧曰:“柳为布衣时过吾,吾送柳不出门,食不过盐菜,贫者不以酒食为礼。今作郡而送之,是贵城阳太守而贱梁柳,岂中古人之道?是非吾心所安也。”
时魏郡召上计掾,举孝廉;景元初,相国亦尝诏之,谧皆不应。其后武帝频下诏敦逼不已,谧上疏自陈,辞切言至,遂见听许。自表求帝借书,帝送一车书与之。太康三年卒,时年六十八。所著甚多,并重于世。(《晋书•皇甫谧传》)
【注释】①鞅掌:事务繁杂。
8.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修身笃学,自汝得之       笃:重视,专心
B.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   稼穑:种植和收割,泛指农业生产劳动
C.耽玩典籍,忘寝与食       耽玩:潜心玩味
D.自表求帝借书          表:表达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何尔鲁钝之甚也
甚矣,汝之不惠
B.心不入道,无以慰我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C.当之官,人劝谧饯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D.所著甚多,并重于世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0.以下八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皇甫谧专注学业行为的句子是
①修身笃学,自汝得之
②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
③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
④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
⑤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
⑥“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
⑦自表求帝借书,帝送一车书与之


展开余下试题⑧其后武帝频下诏敦逼不已,谧上疏自陈,辞切言至
A.①③④    B.②⑤⑦    C.③④⑥    D.⑤⑦⑧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甫谧原来不好学,游荡无节制,经过叔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诲,终于受到感激,从此勤学不辍。
B.有人规劝皇甫谧追求美名,到官府广交朋友,皇甫谧则认为身处田园也可享受尧舜的思想,不必因看重名利而走向仕途。
C.皇甫谧与梁柳有亲戚关系,当梁柳要去就任城阳太守的时候,有人劝皇甫谧为梁柳饯行,而皇甫谧仍然遵守古人的做人之道:贫者不把酒食作为礼节。
D.官府、相国和皇上都多次征召皇甫谧出来做官,皇甫谧都没有应召。在皇上下诏敦促催逼不止的情况下,皇甫谧上奏不做官,结果不但被允许,还赐给一车书。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7分)
四、(21分)
12.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
译文:                                                                      
(2)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
译文:                                                                       
(3)今作郡而送之,是贵城阳太守而贱梁柳,岂中古人之道?是非吾心所安也。
译文:                                                                       
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填空并回答问题。(9分)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①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②学不成。
【注释】乐游苑:长安东南名胜,地势很高,可俯瞰长安全城,是当时仕女节日游赏之处。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既销魂,言花之色香使人心醉神摇。② “饿损纤腰”暗含“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的典故。
(1)这两首唐诗按诗歌体裁分类都是           ,按内容分类都是            (2分)
(2)古典诗歌讲究炼字。前一首诗中的“逐”字和后一首诗中的“绊惹”在用法上有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3分)
(3)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柳”的形象?请简要分析两首诗中的“柳”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4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人生得意须尽欢,                            。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                        。(司马迁《屈原列传》)
(3)眼看他起朱楼,                   ,                        。(孔尚任《哀江南》)
五、( 21分)
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 21分)
回    家
章  珺
在羁留异乡的日子里,回家是一种感觉。
茫茫人海,鳞次栉比的楼群,无意间听到的一个声音,或是偶然间瞥见的没有别人注意到的情景,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在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
我们突然间感到很孤独,又突然间知道自己不是孤身一人,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上,我们来去匆匆,却不会无影无踪。那一刻,我们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又是那么的坚韧无比。
难以用语言表述的感觉,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那是一种没有来由的触动,既可以让人喜极而泣,又可以让人欲哭无泪。如果它能发出声音,那声音一定是微弱而固执的;如果它能行走,那步履一定是蹒跚而执著的。可是它无声无息,短暂的刺痛,还没有伤口,就被异乡的声音和风景抚平。
虽然,我们早已属于他乡。在异乡人的眼里,我们早已属于这里。我们跟他们一样,操着同样的语言,追逐着同样的时尚。我们甚至比他们更像这里的主人,因为我们更关注这里的变化,小心翼翼地藏匿起外乡人的痕迹。在他乡我们又有了另外一个家,漂亮的房子,富足的生活,想到自己曾背井离乡的时候,庆幸也许远远多于伤感。可被我们淡化了甚至遗弃了的故乡,又注定会在某一天清晰无比。我们曾经用生命的第一声啼哭和稚拙的童音呼唤过的土地,又注定会在某一时刻穿透时间和空间,呼唤着我们回家。
于是,我们回家。背着沉甸甸的行囊,和已经疲惫的心,一起回家。无论我们早已功成名就,还是我们正在为生计奔波,当我们踏上回家的归途,我们会有着同样的冲动和期望。也许我们需要蜷缩在拥挤不堪的车厢里,也许我们要跋山涉水远渡重洋,只有在回家的那一天才发现,我们离开家已经走得太远。
我们回到了这里,我们和我们的祖先繁衍生息的地方。纤细的秋雨,细碎地敲打着破旧的古筝,我们听到了久违的乡音。尘封的窗户,却打开了遥远的记忆,我们曾站在这扇窗下,梦想着外面的世界。我们生在这里,却命中注定要离开这里,这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不幸?
我们用心触摸这里的一切。在遥远的他乡,我们曾用音符去编织她;我们曾用泪水去打磨她;她的每条小路应该铺满红叶,燃烧着诗情画意;她的空气里应该弥漫着醉人的酒香,浸染着离愁别绪。我们本来可以自然而然地走到她的前面,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学会了刻意地寻求她感受她。可是,朴素的土地没有那么多的乡愁,对于那些依旧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他们甚至已经忘记了这里是他们的故乡。我们与我们的故乡之间,已经有了那么多格格不入的东西。在那么一天,一路风尘之后,倚在故乡的门槛边,也许会伤心地告诉自己:我离开了这里,再也无法回到这里。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轻轻的一声叹息,却沉重得让人无法喘息。
我们在茫然中再次告别故乡。没有太多的依依不舍,我们甚至已经巴望着尽快离去。我们还未实现的梦想,被我们留在了他乡,还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等着我们归去。
可是,当车轮启动的时候,我们便开始筹划起下一轮回家的行程。回家的感觉,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故乡的景色还近在眼前,我们不知道,我们是舍不得离开这里,还是在盼望着再次回到这里?我们回家,毕竟不仅仅是为了成全那种感觉。


展开余下试题什么时候,对故乡的回忆里,夹杂了苦涩和痛楚,可是想起故乡时,我们还会有割舍不断的感动。
也许在某一天,我们在故乡埋藏了最后一个亲人,我们不再有理由回到那里。可是在不经意间,我们还会拾起那种感觉。回家的感觉,细碎的、温暖的、潮湿的感觉,穿透了我们已经麻木而冷漠的心。回家不再是一种行动,它越来越虚化成为一种感觉。细腻而绵长的感觉,连缀着我们的一生一世。
我们回家,独自一人,或者带上我们的浩浩荡荡的子孙。也许是在梦里,风雨飘零,我们又踏上了没有尽头的归途。
15.(1)“那一刻,我们是那么不堪一击,又是那么坚韧无比”,句中的“那一刻”指什么时
候?为什么不堪一击又坚韧无比?(2分)
(2)“我们早已属于他乡。在异乡人的眼里,我们早已属于这里”句中的“他乡”“异乡”“这里”各指什么地方?(2分)
16.“纤细的秋雨,细碎地敲打着破旧的古筝,我们听到了久违的乡音。”“她的每条小路应该铺满红叶,燃烧着诗情画意;她的空气里应该弥漫着醉人的酒香,浸染着离愁别绪。”这两段文字都是描写家乡的,有什么不同?作者为什么这样写?(5分)
17.(1)请具体解释“我离开了这里,再也无法回到这里”的含义。(3分)
 (2)综合文章后6段,说说为什么“我们在故乡埋藏了最后一个亲人”后,我们还会经常地想起家乡?(3分)
18.结合全文,说说文中“我们”回家的感觉。(6分)
六、(15分)
19.为下面一段话拟一个概括性的标题。(不超过18个字)(5分)
从《聊斋志异》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可以看到,蒲松龄将魏晋风流性情层面的“真”发展为更加执着的“痴”,并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系列痴男痴女的形象;其次,蒲松龄使魏晋风流自我层面的“狂”具有了审美的浓厚意味,以高扬的自我精神傲视一切不合理的世态人情,通过《聊斋志异》塑造了一系列狂生的形象;最后,对魏晋风流超我层面的旷达自然,蒲松龄又通过笔下的人物为其理想的境界加入了和谐浪漫、平凡而又超凡的爱情因素。
标题:                                                                    
20.下面是“感动中国——2003年年度人物”评委会为巴金写的颁奖词(略有改动),情感色彩浓郁,思想内涵丰厚,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你从下面所给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个作为陈说对象,仿写一段话。要求:结构基本相同,语言风格一致,运用排比手法。(6分)
巴金: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袒露的真诚,扣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在文学和生命中坚守的热情、忧患、良知,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所给人物: 屈原    杜甫    苏轼    
21.理解语言的过程是一种包含着猜测和想象的积极互动的过程。仔细揣摩下面一段话,注意话语中的暗示,根据要求填写下列表格中的问题。(4分)
我是个夜猫子,一到晚上就倍儿精神。一般我下午六七点钟上班,早上三四点钟回家。你不是不知道,我特别爱凑热闹:听别人说话,和别人逗乐儿,再打听点事儿什么的。有些常客可就好我给他们的那一口。比方说,上个星期,那个长头发老外,下午四点就来了,候着我,嚷嚷着给做“秋日海风”。他还操心我不会呢!哪有我不会的呀?甭说书上有的,就是书上没影的,我都能调出来。得!也有烦心的。一进来,就特别乱,嘈嘈极了。打桌球的、看录象的、聊天的,一锅乱。回家的时候,一身的烟味儿。一抱我那小子,他就说我是根烟!但我还是喜欢这活儿,没辙儿。
性别 男 所在城市      北京 理由  话语中有很多儿化音
婚姻
状况
已婚 职业 性格
爱好
不满
七、(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这句名言,并经常用它来教育学生,培养出了许多非常优秀的人才。
你心中的“水仙花”是什么?请根据这句名言,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能写成诗歌)。 (61.191.97.180)"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中山等五校”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6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