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中考试卷
阅读:1135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5]
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2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 B、
C、 D、
2、下列各句子中画线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他皮鞋擦得油光可鉴。
B、汽车在望不到边的高原上奔弛,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缘错踪的一条大毡子。 ( )
C、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如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绝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D、 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鹰;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辨过人。
3、下列句子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李老师读起课文来,声音抑扬顿挫,十分动听。
B、加入世贸组织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
C、对于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广大群众是深恶痛疾的。
D、“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清华大学采用网络测试的方式,让考生在网上与教授“高谈阔论”,然后由多名教授投票推荐,最后学校决定是否录取。
B、中国要加入WTO,参与国际竞争,急需把保护知识产权和执行商标法管理好。
C、微软拼音、双拼、全拼、五笔、智能ABC及郑码等输入法,是电脑用户中很受欢迎的中文输入法。
D、鲁迅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文艺创作,他指出:儿童的命运便是将来的命运。
5、填在下面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得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 !碧波粼粼,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恋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 ②那儿的景色真美
③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 ④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6、选出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
A、沙鸥翔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B、一鼓作气(动词,击鼓)
C、多助之至(到)D、帝自捉刀立床头(古代的睡具) ( )
7、下列句子与“诸葛孔明,卧龙也”一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
浏览完整试题
A、时人莫之许也 B、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C、辍耕之垅上 D、贤能为之用
8、按要求默写:(10分)
(1)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文中,不少句子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思。请写出两句: , 。
(2)中秋佳节,几个朋友相聚小酌。此时,月上中天,清冷的光辉洒向大地。家在外地的小李不禁触景生情,说道:此时此刻,我想起了古人的两句诗: , 。我也只能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感了。”
(3) 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中,赵朴初先生借用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云》中的诗句为“冰心馆”题了词。你觉得最有可能的一句
(4)、清代郑板桥的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描绘了一幅听竹的画面,我们学过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也有一句描绘类似情景的句子是 。
(5)、纵观古今中外,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士,他们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始终保持着:“ ”的良好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名言填空)
(6)、《蒹葭》中曾被台湾女作家琼瑶引为歌词的一句是 《关雎》中男主人公思念淑女的诗句是: 《君子于役》中最能表现妻子对丈夫的牵挂的一句是:
二、阅读理解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9、解释下列词的意思:(2分)
(1)弗: (2)狱: (3)牺牲: (4)徧:
10、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文中哪件事最能“取信于民”?(原文回答)(4分)
11、翻译:(6分)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二)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文后各题。(20分)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脑科学及许多相关科学成果提供的证据表明,人的神经系统高度分化,人类的智慧具有多元性。现代心理学有一种提法,至少有七种智能在个人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它们是:语言、数学逻辑、空间、音乐、身体运动、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能力。在现行的学校教育和教育评价中,往往只偏重于前三种智能,不利于多方面、多角度地发现和培养人才。人的心理和智能结构的发展水平,事实上无法单纯用纸笔工具准确地测量出来。传统的考试,主要是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单项测量,由于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以此对学生做出或优或劣的判定。考试的效力是有限的,考试结果——分数并不能代表学生全部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应当尽可能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教育的内容、形式、要求都必须具有多重性,教育评价主体、评价的指标也应当多元化。“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这正是一些地方、学校和教师在素质教育实践中涌现的好思想。掌握知识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但不是评价的重点,更不是评价的全部内容。素质教育要全面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态度和情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多元评价体系,评价项目多一点,就可能多出一批各有所长的好学生。在改革考试的同时,还要探索实践测评、成果展示、讨论答辩等多样的评价形式和手段。良好的自我评价能力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使评价者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在自我反思性评价中看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更有益于发扬成绩,矫正问题。对学生来说,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养成责任感的重要方法。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之间应当形成一种交互式的评价网络,形成各主体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改的群体关系,各方共同进步。此外,评价主体还应包括家长和社会部门,使评价系统更为开放,从而为学生的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展开余下试题
12、本文所要阐明的观点是: (2分)
13、“人的心理和智能结构的发展水平,事实上无法单纯用纸笔工具准确地测量出来。”怎样理解这句话中的“纸笔工具”? (2分)
答
14、文中加双曲线的“此”指代什么内容? (2分)
答
15、传统教育的评价项目比较单一,主要评价的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往往忽视了对学生 、 和 的评价。(3分)
16、文中列举了哪些评价形式和手段? (2分)
答
17、教育评价网络系统应该由哪些要素组成? (2分)
答:
18、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2分)
答
19、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理解。(5分)
三、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二选一)
1、“墙,推倒了就是桥。”人与人心灵上的距离,就如一堵厚厚的墙,我们只有用真城去推倒它,才能建造一座沟通彼此的桥。
请你以“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见闻、看法、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和”字,字祥义丰,意味深远,寄托看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对人和善、和蔼,对己平和、气和;家和万事兴,邻和胜亲人;商场上和气生财,困难时和哀共济;人类向往和乐,世界向往和平……请以“和”为话题,选择你最擅长的一种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60.164.123.74)"
上一篇:
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下一篇:
龙山中学2005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试卷
相关:
关于“2006年中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