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 都江堰:清明放水节 秦代以前的岷江水患无常,沿江两岸的人民苦不堪言。为乞求"河神"保佑风调雨顺,岷江沿岸百姓自古以来就有杀猪宰羊以"祀水"的习俗。公元前256年,蜀郡守李冰率众修筑了举世无双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从此使得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人们为了纪念李冰,将“祀水”改为“祀李冰”。 每到冬天枯水季节,在渠首用特有的“杩槎截流法”——将6根杩槎用竹绳绑成三角型,树于江中,稳定可靠;将装满卵石的竹笼倒进杩槎内外,起阻水拦洪作用;再将黄泥倒进卵石表层,起隔绝流水作用——筑成临时围堰,岁修外江时拦水入内江,岁修内江时拦水入外江,清明节内江灌区需水春灌,便在渠首举行既隆重又热闹的仪式,拆除拦河杩槎,放水入灌渠,这个仪式就叫“开水”。 唐时清明节在岷江岸边举行的“春秋设牛戏”,就是最早的放水节。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官方正式将清明节这一天定为放水节后,放水节的隆重更盛于以前,开始宰牛杀羊作为祭祀的主要内容,同时开展相关的商业活动。 宋代以后,清明放水节的仪式一般由四川高级官员担任主祭官,主持大典。放水前一日,主祭官从成都启程,途中要先到郫县“望丛祠”祭拜古蜀国治水有功的望帝和丛帝。次日清晨,开水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大型鼓乐队和仪仗队在前面引路,主祭官坐轿,随从抬着丰盛的祭品先到伏龙观,再沿着玉垒山古驿道,出宣威门和玉垒关,来到二王庙,祭祀李冰父子。祭拜之后,官员们就来到堰功祠,瞻仰历代修堰有功者的塑像。最后来到杨四庙前江边的彩棚内正式开水。主祭官一声号令,“咚、咚、咚”三声礼炮,顿时锣鼓喧天,火炮齐鸣,几个彪悍的堰工纵身跳上内江拦河杩槎,挥动利斧,砍断杩槎盘杠结点的竹索,用大绳系住“杩脑顶”。河滩上十余名大汉接过扯杩大绳拉倒同栋杩槎。拦河杩槎解体了,碧蓝的江水犹如脱江野马,从决口处涌入内江,堰工们一边吼着开水号子,一边手执竹竿向水头打几下,告诉水头:不要打坏良田,不要冲毁桥堰,安流顺轨,为民造福。此时,两岸群众面对滔滔江水,欢欣鼓舞。年轻人拼命沿江奔跑,欢呼雀跃,不断用小石子向流水的最前端掷去,名为“打水脑壳”。老人们则争舀“头水”祭神,认为这样可以消灾得福,进而求得神灵庇佑。开水后,主祭官必须立即坐轿或乘车,飞奔成都,赶在“水头”前到达,若落在水头之后,当年便有水不够用之危险。有一首《灌阳竹枝词•放水》生动描写了旧时放水节的盛况: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开时涌岸边;喜看杩槎频拆处,欢声雷动说耕田。 1950年的清明节举行了建国后的首次放水典礼。1957年之后,都江堰岁修措施改进,修建了电动钢制闸门,可以随时启闭,以往的"放水仪式"也就不再举行。1990年,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传承李冰精神,都江堰市决定恢复传统的"放水节"。 它完整地复原了古代的祭祀仪式。1994是都江堰建堰2250周年,举办了规模宏大的都江堰国际清明放水节,更是盛况空前。 清明节在都江堰举行的放水盛典,是川西平原源远流长的传统习俗,在都江堰人心中,放水节比春节还重要,节日气氛比春节还要隆重和热闹。都江堰市也因此而成为世界上惟一一座拥有放水节的城市,都江堰放水节因此也成为了富有巴蜀特色的旅游观光项目。而都江堰风景区也在2000年,与附近的青城山一起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5.下列对“杩槎截流法”的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 杩槎截流法无论是施工技术,还是建筑材料的选用都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用料、施工均不危害环境,是一种生态型的截流工程。 B. 杩槎截流法是为了让江水在枯水和丰水季节各行其道,清明节内江灌区需水春灌,便拆除拦河杩槎,引外江水入内江灌渠。 C. 将装满卵石的竹笼倒进杩槎内外,起到了稳定杩槎的作用,进而阻水拦洪,隔绝流 水。现在的杩槎已经废弃,仅供表演时使用。 D.杩槎截流法已沿袭2000多年,历史悠久,是当地群众的智慧结晶。这项传统技术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6.下面对都江堰清明放水节的传统习俗活动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蜀人自古以来就杀猪宰羊以"祀水",为乞求"河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B. 拜祭者须瞻仰历代修堰有功者的塑像,祭拜古蜀国治水有功的望帝和丛帝。 C. 主祭官先朗读祭文,歌颂李冰及其儿子的功德,然后举行砍杩槎放水仪式。 D. 年轻人用小石子向流水的最前端掷去,名为“打水脑壳”;老人们则争舀“头水” 祭神。 7. 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唐时清明节在岷江岸边举行的“春秋设牛戏”,就是最早官方规定的放水节。北宋以后开始宰牛杀羊作为祭祀的主要内容,同时开展相关的商业活动。 B. 拦河杩槎以前能起到临时围堰的作用,随着都江堰岁修措施改进,修建了电动钢制闸门,拦河杩槎失去功用,但现在都江堰水利工程仍然在为蜀地百姓造福。 C. 都江堰市决定恢复传统的"放水节"既是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传承李冰精神,同时也是借独有的“水文化”资源提升城市在世界上的知名度。 D. 清明节在都江堰举行的放水盛典,是川西平原源远流长的传统习俗,都江堰风景区因此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烈女姓窦氏,小字桂娘。父良,建中初为汴州户曹掾。桂娘美颜色,读书甚有文。李希烈破汴州,使甲士至良门,取桂娘以去。将出门,顾其父曰:“慎无戚,必能灭贼,使大人取富贵于天子。”桂娘既以才色在希烈侧,复能巧曲取信,凡希烈之密,虽妻子不知者,悉皆得闻。希烈归蔡州,桂娘谓希烈曰:“忠而勇,一军莫如陈先奇。其妻窦氏,先奇宠且信之,愿得相往来,以姊妹叙齿,因徐说之,使坚先奇之心。”希烈然之,桂娘因以姊事先奇妻。尝间曰:“为贼凶残不道,迟晚必败,姊宜早图遗种之地。”先奇妻然之。 兴元元年四月,希烈暴死,其子不发丧,欲尽诛老将校,以卑少者代之。计未决,有献含桃者,桂娘白希烈子,请分遗先奇妻,且以示无事於外。因为蜡帛书曰:“前日已死,殡在後堂,欲诛大臣,须自为计。”以朱染帛,丸如含桃。先奇发丸见之,言於薛育曰:“两日希烈称疾,但怪乐曲杂发,昼夜不绝,此乃有谋未定,示暇于外,事不疑矣。”明日,先奇、薛育各以所部兵噪于衙门,请见希烈,希烈子迫出拜曰:“愿去伪号,一如李纳。”先奇曰:“尔父悖逆,天子有命。”因斩希烈及妻子,函首以献,暴其尸于市。后两月,吴少诚杀先奇,知桂娘谋,因亦杀之。
展开余下试题 请试论之。希烈负桂娘者,但劫之耳,希烈僭而桂娘妃,复宠信之,于女子心,始终希烈可也。此诚知所去所就,逆顺轻重之理明也。能得希烈,权也,姊先奇妻,智也,终能灭贼,不顾其私,烈也。六尺男子有禄位者,当希烈叛,与之上下者众矣,岂才力不足耶?盖义理苟至,虽一女子可以有成。 (杜牧《窦烈女传》) [注释]李希烈:唐燕州辽西人。唐德宗时为淮宁节度使,奉命讨伐割据淄青的李纳,反而与李纳同谋,并与叛乱的河北藩镇朱滔、田悦勾结,自称天下都元帅、建兴王。建中四年底攻入汴州,旋称楚帝,年号武成,不久为刘洽所败。逃归蔡州,后被部将毒死。 8.下列各组加字词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桂娘因以姊事先奇妻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 ①欲尽诛老将校,以卑少者代之 ②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C. ①且以示无事於外 ②臣死且不避,赀酒安足辞 D. ①于女子心,始终希烈可也 ②故内惑于郑袖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表现桂娘有谋略的一项是( ) ①凡希烈之密,虽妻子不知者,悉皆得闻 ②姊宜早图遗种之地 ③希烈暴死,其子不发丧 ④以朱染帛,丸如含桃 ⑤但怪乐曲杂发,昼夜不绝 ⑥终能灭贼,不顾其私 A. ①⑤⑥ B. ②③⑤ C. ①②④ D. 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窦桂娘出生于官宦之家,是一位容貌美丽又很有才气的贞烈女子,她在被李希烈逼抢时忍辱负重,已经心怀杀贼宏愿,言谈掷地有声,颇有男儿之风。 B. 李希烈死后,大计未定之时,桂娘表面上主动为李希烈的儿子献计策,暗中却以巧妙的方式将叛贼府内的真实情况告诉陈先奇,为最后灭贼成功立下大功。 C. 李希烈僭越称帝而封桂娘为妃,又宠信她,可是桂娘还是机智、不顾自身地使叛贼覆灭,她的才力超过了那些在李希烈叛乱时与李希烈相处的朝廷官吏。 D.在作者看来,一般的女子不能明晓逆顺轻重的大道理因而甘愿受命运主宰,而桂娘却能根据具体情况权衡轻重利害,明白自己应该追求的大义。 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忠而勇,一军莫如陈先奇。其妻窦氏,先奇宠且信之,愿得相往来,以姊妹叙齿,因徐说之,使坚先奇之心。”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