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126  
标签:粤教版 高一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26]
广雅中学2004-2005学年度高一语文第三模块
"广雅中学2004-2005学年度高一语文第三模块
综合检测
一、基础部分(33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盛饭(shèng) 搭讪(shàn) 露出破绽(zhàn) 倏来倏去(shū)
B.浣洗(huàn) 骤雨(zhòu) 羽扇纶巾(guān) 雕栏玉砌(qiè)
C.褴褛(lán) 攫取(jué) 毛骨悚然(sǒng) 踌躇满志(chóu)
D.瘐毙(yǔ) 拗开(niù) 步履踉跄(cáng) 忍俊不禁(jì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报仇血恨 抱头鼠窜 抱怨不休 暴戾恣睢
B.不径而走 不可思议 不落窠臼 不蔓不枝
C.兵慌马乱 秉公处理 并驾齐驱 并行不背
D.长驱直入 超出范畴 陈词滥调 陈规陋习
3.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出奇致胜 锄强扶弱 啜泣不止 穿流不息
B.非份之想 蜚声文坛 匪首伏法 分道扬镳
C. 故伎重演 故弄玄虛 顾名思义 呱呱坠地
D.耳濡目染 耳提面命 翻云复雨 诡计多端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全神惯注 惹是生非 人才倍出 人才荟萃
B.莫衷一是 漠不关心 目不暇接 南辕北辙
C.礼上往来 李代桃僵 沦落街头 络驿不绝
D.克守不渝 脍灸人口 竭泽而鱼 绞尽脑汁
5.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苏轼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他称赏的诗人是多才多艺的初唐四杰之一王勃。
B. 盛唐诗人王昌龄擅长七绝,被称为“七绝圣手”,他的《从军行》组诗原为乐府旧题,内容多叙述军旅战争之事。
C. 白居易,字乐天,世称白香山,中唐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D. 柳永,世称柳屯田,北宋著名词人,大力创作慢词,打破了小令垄断词坛的局面,《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其代表作。
6. 下面是苏轼的词《念奴娇•凭高眺远》,横线处的句子缺失了,填入横线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甲)__________。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乙)__________。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A.甲: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乙: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B.甲:凭高眺远,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乙: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何夕?
C.甲:凭高眺远,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乙: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D.甲: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乙: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何夕?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一生仕途坎坷,仅当过类似于稗官野史的小官,根本无从施展抱负。
B.病人的身体每况愈下,当初表示乐观的主治医生都有点束手无策了。
C.灯光明灭的舞厅里正播放着靡靡之音,老人板凳还没坐热就听不下去了。 
D.在那场动乱中,的确有不少人浑水摸鱼,乘机捞了不少好处。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从某种意义来说,玛蒂尔德的悲剧命运可以说是欠缺____造成的。
②微风起来,吹动华大妈的短发,____比去年白得多了。
③____毛驴,顶多是个黑色幽默派的小丑,难当大用。
A. 沟通 反而 对于 B. 勾通 确乎 至于


浏览完整试题C. 沟通     确乎 至于 D. 勾通     反而 对于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9~10题。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9.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做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1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11.对下面这首宋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注】浙东是鲍浩然的故乡。
A.上阕运用了比喻和设问两种修辞手法,点明了别者所去之处是山清水秀之地。
B.一“横”一“聚”,不仅是写山水,而且隐含着词人送别友人时沉重的心情。
C.下阕点明了送别之意与送别季节,暗示别者是紧跟着春天的脚步而去的。
D.这首送别词一反悲春伤别之情,想象奇特,用词新鲜,风趣俏皮。
二、文言文阅读(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6题。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续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时白已醉。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遂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贫不自振    振:振作  B.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  辞:告辞
C.遁还,客巴西  遁:逃走  D.帝爱其才,数宴见    数:屡次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 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①召入,而时白已醉 ②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C.①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D.①遂擿其诗以激杨贵妃  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1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其中不能分别表现杜甫“热衷功名”和李白“放荡不羁”的是
A.①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 ②遂擿其诗以激杨贵妃
B.①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 ②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
C.①伏惟天子哀怜之  ②益骜放不自修
D.①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②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年少时生活贫困,但是很有才能。他客居在吴越等地,李邕很看重他的才能,第一个去看望他。后来他参加进士考试没有中,滞留在了长安。
B.李白诗名远扬,被贺知章称为“神仙下凡”。后李白得到玄宗的厚爱,被授予官职,可是他狂骜不驯,常常和酒友到闹市上喝得烂醉。
C.杜甫为了摆脱贫困,一心想“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而“数上赋颂”,一方面这是古代文人欲就功名事业、积极进取的表现,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杜甫郁郁不得志的愁苦思想。
D.李白文采出众,志向高远,然而政治头脑过于简单,壮志终至成空。在宫中,李白竟“使高力士脱靴”,表现出他性格的天真、孤傲。后来他云游四方,还经常旁若无人地身穿宫廷的锦袍坐在船中。
16.下列杜甫和李白的诗句能分别体现出原文所表现出的两人的政治遭遇的一组是
A.①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①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C.①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②安得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D.①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②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三.诗词默写和鉴赏(14分)
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①诗中首联用了“白地”“栖鸦”“冷露”“桂花”几个意象,请结合全诗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3分)
答: 。
②作者是如何表达别离之情、思聚之念的?(3分)
答: 。
18.补写下列诗词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四小题,共8分,每题2分)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余下试题④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寻寻觅觅, ,________________。
⑦曾经沧海难为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衰兰送客咸阳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壶口走笔
汽车刚转过一个山坳,便听到一种声音在轰鸣,嗡嗡隆隆的,如同大风劲吹,沉雷飞驰……我知道,那是壶口瀑布的回声。
其实,那个山坳离壶口还有两公里。
山崖一侧有一块相对平坦的所在,汽车紧傍着灰褐色的岩石停下,那位置和壶口瀑布平行。悬崖石阶二百多米处便是壶口瀑布:应当看得很真切的,但我的眼睛却突然模糊起来,看到的只是一片黄,深深沉沉的黄,浑浑厚厚的黄。河滩是黄的,河床是黄的,对岸的山是黄的,从那巨沟里翻滚下来的水也是黄的。它们组成一帧以黄为底色的硕大无朋的画,镶嵌在两山夹峙的河谷中,浑然天成,那般神奇,那般独具魅力。没有人能想到,黄河曲曲弯弯流淌几千里之后,能在山西和陕西两省间的峡谷中,把原本宽阔的河面猛然收缩,使松散的力猝然凝聚,经年累月:一条巨沟形成了,滚滚而来的黄水倒悬倾注,于是便有了惊涛骇浪,有了如雷的吼声……
在人们的意象中,大地是有魂灵的。魂灵在哪里?魂灵是什么?此时,我真切地感受到黄土地恩赐的灵光,这灵光饱含着血脉;血脉中激荡着清冽的水和浑黄的水。多少年来,灵光在闪烁,黄土地上有欢歌,也有悲歌;而这一切,作为黄土地的魂灵,最终奏出的都是动人的曲子。
那天本来是有太阳的。汽车在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黄土坡上行驶时,阳光把满坡的绿照得层次分明。然而壶口瀑布那一方的太阳却黯然失色,像一个很大的蛋黄悬在高空。有趣的是,浑黄的浪涛溅起的水花却白得耀眼,白得晶莹,从巨沟中飞起,又如同白色的珠子撒向空中。于是奇迹出现了:在河对岸浑黄的天宇下,一条彩虹隐约可见。
我注视着彩虹,再听那如雷的涛声,猛地想起那首雄壮的歌:“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像我这般年龄的人,对那首歌是相当熟悉的。当年我们的抗日将士们出征,以黄河为背景,是一种象征。尽管他们不可能从壶口瀑布显出雄威的那一方域踏上征程,但他们的心境和气度却完全可以同翻卷咆哮的壶口瀑布相比照,黄土地的魂灵,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铁血男儿的意志与魂魄、勇气与智慧、坚强与剽悍、信心与力量在黄河吼声的伴奏下,一股脑儿凝聚,又一股脑儿迸裂……正是在那血与火的交织中,他们杀出一个新天地。使黄土地的魂灵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庄严和神圣!
壶口瀑布的气势动天地,泣鬼神,那可是对倒下的将士的祈祷与祝福、呼唤与抚慰?如果他们真的魂兮来归,此时此刻,他们一定会同大地的魂灵相拥相吻,那是怎样一种境界啊!
我带着一腔情感上的满足离开壶口瀑布,踏着河床坚硬的石和松软的沙,回到西岸灰褐色的山石旁,蓦然回首,那帧浑黄的画又呈现在我眼前,太阳仍在照着,隐约中又见彩虹,颜色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竟是那么谐调,那么美!留下的几张照片,背景是黄的;黄天,黄地,黄水,还有黄皮肤的我。我很自豪,也很骄傲!
19.作者说:“此时,我真切地感受到黄土地恩赐的灵光。”“灵光”在这里指什么?文中又提到“黄土地的魂灵”,从全文看,“黄土地的魂灵”又指的是什么?(4分)
答:(1)“灵光”在这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土地的魂灵”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当年我们的抗日将士们出征,以黄河为背景,是一种象征。”结合黄河的人文特点与本文的主旨,分两点来说说“象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4分)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最后一段说“我带着一腔情感上的满足离开壶口瀑布”,作者为什么“满足”?(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紧扣一个“黄”字,并着力描写黄色的河滩、河床、山和水,意在烘托黄河壶口瀑布惊涛骇浪和如雷吼声。
B.本文以听壶口瀑布的吼声、看壶口瀑布的浪涛和想黄土地的魂灵为顺序组织材料,笔墨主要落在黄土地的魂灵上面。
C.这篇散文在感情的脉络上由雄壮而趋于恬淡,在意境上阔大雄浑,在情感上深沉含蓄,在语言上铿锵有力。
D.这篇散文借黄河壶口猝然凝聚的壮观景象,歌颂了以意志与魂魄、勇气与智慧、坚强与剽悍、信心与力量为特征的民族精神。
E.文章的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都提到了一帧以黄色为底色的画,这样写的主要目的是使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五.语言运用(12分)
23.下面两个句子有语病,请判断其所属的语病类型,然后进行修改。(4分,每题2分)
语病类型:A.搭配不当  B.成分赘余  C.语意歧义  D.语序不当
①老师是前天才从深圳调到我们学校的,许多同学还不认识。
②在繁忙的环市路口,年过半百的一位老人正手持小旗指挥着过往的车辆和行人。
①语病类型【    】
  修    改:
②语病类型【    】
  修    改:
24.节日赋诗是古代文人雅事,请尝试从以下节日中选择一个,模仿例句,前半句自创,后半句引用诗句,用一句话表现其特点。(2分)
重阳节:拄杖登山,老夫聊发少年狂。
春  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明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下面是南京名园瞻园的一幅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按照对联的基本常识进行适当的调整。(2分)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阁?
下联(已被打乱):红雨树边 小苑西回 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 此间有尧天舜日
答案:
26.请根据下面给出的上联写出下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内容相关,平仄可不论。(4分)
    上联:越秀山头镇海楼,看珠江碧波滚滚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60分)
2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风景。请以“借”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所写文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
 
2004-2005学年高一语文第三模块
综合检测答题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三.诗词默写和鉴赏(14分)
17.①诗中首联用了“白地”“栖鸦”“冷露”“桂花”几个意象,请结合全诗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3分)
答: 。
②作者是如何表达别离之情、思聚之念的?(3分)
答: 。
18.补写下列诗词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四小题,共8分,每题2分)


展开余下试题①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寻寻觅觅,     ,________________    。
⑦曾经沧海难为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衰兰送客咸阳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16分)
19.(1)“灵光”在这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土地的魂灵”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2.【    】 【    】(4分)
五.语言运用(12分)
23.下面两个句子有语病,请判断其所属的语病类型,然后进行修改。(4分,每题2分)
语病类型:A.搭配不当  B.成分赘余  C.语意歧义  D.语序不当
①老师是前天才从深圳调到我们学校的,许多同学还不认识。
②在繁忙的环市路口,年过半百的一位老人正手持小旗指挥着过往的车辆和行人。
①语病类型【    】
  修    改:
②语病类型【    】
  修    改:
24.节日赋诗是古代文人雅事,请尝试从以下节日中选择一个,模仿例句,前半句自创,后半句引用诗句,用一句话表现其特点。(2分)
例句:重阳节:拄杖登山,老夫聊发少年狂。
春  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明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下面是南京名园瞻园的一幅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按照对联的基本常识进行适当的调整。(2分)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阁?
下联(已被打乱):红雨树边 小苑西回 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 此间有尧天舜日
答案:
26.请根据下面给出的上联写出下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内容相关,平仄可不论。(4分)
    上联:越秀山头镇海楼,看珠江碧波滚滚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4-2005学年度高一语文第三模块参考答案
1.C
A.盛(chéng)B.砌(qì)D.拗(ǎo)跄(qiàng)禁(jīn)
2.D
A.血,雪;B.径,胫;C.慌,荒;背,悖。
3.A
A.致,制;穿,川;B.份,分;C.正确;D.复,覆。
4.B
A.惯,贯;倍,辈;C.上,尚;驿,绎;D.克,恪;灸,炙;鱼,渔。
5.B
A.应该是王维。C.应该是现实主义诗人。D.《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其代表作。
6.A
7.A 稗官野史:指记载逸闻琐事的作品。
8.C
“沟通”,使彼此相通;“勾通”,勾结串通。
“确乎”,的确,表示强调;“反而”,表示转折。
“至于”,介词,引出另一个话题;“对于”,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或相关的人或事物。
9.B  “少邻并”是说李凝闲居处少邻居。
10.C  首联不能反映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11.B
“隐含着词人送别友人时沉重的心情”不正确,该词轻松活泼,友人归家,并不沉重。
12.B  辞:文辞,文章。 
13.A.因:连词,表承接;B.①而:连词,表转折;②而:连词,表承接。C.①其:副词,表反问;②其:代词。D.①以:连词,表目的;②介词,表手段。
14.A.①是杜甫少时情况,②是高力士的行为,不是李白性格的表现。
15.D“后来他云游四方,还经常旁若无人的身穿宫廷的锦袍坐在船中”不正确,应是曾经一次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时身着宫中锦袍坐在船中。
16.C
文言文翻译参考:
杜甫字子美,少时家贫,不奋发振作,旅居于吴、越、齐、赵之地。李邕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奇,先前去见他。参加科举考试落第,困居长安。天宝十三年,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祭祀天地和祖宗,杜甫进献了三篇赋。皇上对这几篇赋感到惊奇,让他在集贤院等待诏命。命令宰相考试文辞,提拔为河西尉,杜甫没有接受任职,后来改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杜甫)多次献上赋和颂(两种文体),于是就自己大力赞扬自己,并且说:“臣的先祖恕、预以来,继承儒学保有官位十一代,等到(祖父)审言时,凭文章显扬于中宗时。臣依赖继承的祖业,从七岁开始写文章,将近四十年,然而衣不蔽体,常常靠人接济生活,私下里担心会死在荒郊外,还希望皇上同情、怜爱我。如果让臣继承先祖的旧业,改变地位低下的长时间的屈辱,那么臣的著述,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极为含蕴深刻、感情抑扬,切合时宜、文思敏捷,可以企望赶得上扬雄、枚皋。有这样的臣子,陛下怎能忍心舍弃呢?”
李白字太白,他的先祖因罪流放西域,神龙年初,逃跑回来,客居于巴州之西(四川一带)天宝年初,李白前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赞叹道:“你真是贬谪下凡的仙人啊!”(贺知章)对唐玄宗述说。唐玄宗在金銮殿召见李白,李白谈论当世之事,进献了一篇颂。皇上赏赐美食,亲自为他调和羹汤,有诏命为供奉翰林。李白仍然和酒友们在闹市中喝酒喝得烂醉。皇上坐在沉香亭中,心中有所感,想找李白写作乐章,传召入内,但李白当时已经醉了。稍微酒醒,拿起笔
标签:粤教版 高一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广雅中学20”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2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