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993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3]
湖南省2006届高三百校大联考第二次考试
"湖南省2006届高三 百校大联考 第二次考试
语 文 试 卷
总分:150分    时量:150分钟     2006年4月8日上午
长郡中学;衡阳八中;永州四中;岳阳县一中;湘潭县一中
      醴陵一中;澧县一中;郴州二中;益阳市一中;桃源县一中    
第Ⅰ卷(36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各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伛偻      觊觎       揶揄       瑕瑜互见        向隅而泣
B.啁啾      调配       惆怅       风流倜傥        未雨绸缪
C.鞭笞      偌大       挞伐       唯唯诺诺        整饬纪律
D.闲逛      诳语       喟叹       跬步千里        功亏一篑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沉湎    哈密瓜    闻过则喜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B.安详    撒手锏    一愁莫展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C.狙击    押轴戏    娇奢淫逸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D.焕散    莫须有    好逸恶劳    天网恢恢,疏而不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这幅画是我在大学读书时恩师               的,多年来,虽四海漂泊,但我一直珍藏着它。
②馆中的蜡像,有坐的,有站的,有仰天大笑的,有怒目而视的,每一尊都               。
③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各级党团组织及广大党团干部更是               。
④酒泉原是一片沙漠,现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地方,它          是一个绿洲,一个生态城市,               中国太空飞行所需要的卫星发射中心。
A.馈赠          意态从容        义不容辞       既是/又是
B.惠赠          惟妙惟肖        责无旁贷       既是/又是 
C.惠赠          惟妙惟肖        责无旁贷       不仅仅是/还是


浏览完整试题D.馈赠          意态从容        义不容辞       不仅仅是/还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日本理应
深刻反省军国主义侵略历史,认真汲取历史教训,妥善处理历史问题。
B.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组的官员警告说,中国需要采取紧急行动防止艾滋病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在今后10年还会有1000万人成为感染者。
C.《阿Q正传》描写贫苦农民阿Q投向革命,而假洋鬼子等却不准他革命,最终被送上断头台的悲剧。
D.湖南省教育厅、财政厅把完善和建立扶困助学制度作为践行“三个代表”、为教育办实事的重要举措。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汉语“新词”漫议(节选)
在中国近代新观念的引进中,由于日本对“西学”的译介远胜中国、大量中国学生留学日本、中日“同文”等诸多原因,使译自日文的书籍在甲午战争中国为日本所败后突然后来居上,迅速超过原来的中译西文书籍。梁启超到日本不久,即写下《论学日本文之益》一文作为《清议报》的社论,力论应向日本学习,从中可见当时知识界心态之一斑。一年后,他更回忆说在日年来的经历使他“脑质为之改易,思想言论,与前者若出两人”。细查这几年梁启超等人的论文,的确发生了重大转变,不仅对“西学”的了解突飞猛进,而且所使用的重要术语从原来基本上都是中国术语转为几乎全用日本术语。从1900年后,中国“新知识”的翻译工作几乎就集中在日本,甚至当时差不多每一种日本中级教科书都被译成了中文,连一些教员的讲义也被翻译。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几乎已被人遗忘的范迪吉译编的《编译普通教育百科全书》,当时广为发行,影响不小。“全书”包括了“知识”的各个领域,共分八大类:宗教和哲学六种,文学一种,教育五种,政治法律十八种,自然科学二十八种,实业(包括农业、商业和工业)二十二种,其他两种。“全书”使用的是标准的日本术语,对中国各类学科术语的规范起了重要作用。
通过这种大量的翻译引介,一大批日语词汇融入到现代汉语之中。有意思的是,这些词汇甚至迅速取代了“严译”的大部分术语。这些几乎涉及各类学科的新词汇或是现代日本新创造的,或是使用旧词而赋以新意,现在又被广大中国知识分子所引进,这大大丰富了汉语词汇,并且促进了汉语多方面的变化,为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奠定了一块非常重要的基石。现在我们学用的一些基本术语、词汇,大都是此时自日本舶来。如当我们顺口说出“为人民服务”、“加强组织纪律性”、“讲政治”、“永远革命”、“申请入党”、“解决问题”、“学习理论”、“学好哲学”、“坚持原则”……时,这服务、组织、纪律、政治、革命、党、方针、政策、申请、解决、理论、哲学、原则等等,实际全是来自日语的“外来语”,还有像经济、科学、商业、干部、后勤、健康、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封建、共和、美学、美术、抽象、逻辑……数不胜数,全是来自日语。
语言如同流水,也是高往低流,难以人力阻止。“普通话”之所以“普通”,就在于它能广纳“方言”,博采“外语”。其实,近代中国的大门先于日本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因此“西学东新”也先于日本,所以在明治维新前后,日本恰恰是通过中国了解西方、“西学”,将中文“西学”书籍大量译成日文出版。这期间的许多“日本新词”却是来自汉语,如铁路、铁道、新闻、国会、权利、主权、公法、选举、化学、植物学、细胞。。。。。。不一而足。但当近代日本全面超过近代中国后,日语新词便开始大量、迅速注入中国。
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中,日本从“新词”的“输入国”一跃而为“输出国”的重要原因是“西学”在日本遇到的阻力比中国小得多。这种“师生易位”的历史说明,若想以保守封闭来维护民族文化传统,用心可谓良苦,但结果不仅无裨于事反而更加被动,“弘扬民族文化”云云则更无从谈起;相反,只有开放的文化才能赢得主动,民族文化才能真正弘扬。
5.下列关于第四段中“师生易位”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指的是明治维新前后,还是通过中国了解西方、“西学”的日本,在近代用开放的文化赢得主动,使其民族文化得到了真正弘扬的现象。
B.指的是近代日本全面超过近代中国后,日语新词便开始大量、迅速注入中国,差不多每一种日本中级教科书都被译成了中文这一现象。
C.指的是明治维新前后,还是通过中国了解西方、“西学”的日本,在近代已全面超过中国,从“新词”的“输入国”一跃而为“输出国”的变化。
D.指的是近代日本全面屏除保守封闭的民族文化传统,采取开放的文化而赢得的对民族文化的大力弘扬的变化
6.不属于造成“甲午战争后,译自日文的书籍突然后来居上,迅速超过原来的中译西文书籍”这一情况的原因一项是                 (    )
A.在中国近代新观念的引进中,日本对“西学”的译介远胜于中国。
B.中日“同文”,加上当时知识界名人梁启超等的大力宣传、倡导。
C.范迪吉译编的《编译普通教育百科全书》,包括了“知识”的各个领域。
D.在中国近代新观念的引进中,大量中国学生留学日本,作用自然不可忽视。
7.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
A.跟日本比较起来,我们中国因为先遭受了西方诸列强的入侵,所以,随之而来的便是“西学东新”也先于日本。
B.现在我们学用的一些基本术语、词汇,如“服务”“纪律”“政治”“革命”“党”等全是来自日语的“外来语”
C.通过大量的翻译引介,一大批日语词被广大中国知识分子所引进,大大丰富了汉语词汇,并且促进了汉语多方面的变化。
D.通过翻译引介的一大批日语词,几乎涉及各类学科,它们均为现代日本所新创,为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奠定了一块非常重要的基石。
8.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展开余下试题A.中国人要使本民族文化真正得到弘扬,就必须屏除保守封闭的民族文化传统,采取开放的文化心态,吐故纳新。
B.中国从曾经的“新词”的“输出国”一转而成“输入国”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西学”在中国遇到的阻力较日本要大。
C.中国人曾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借口,用保守封闭的心态来维护民族文化传统,心虽可谓良苦,但结果却更加被动。
D.“‘弘扬民族文化’云云”,暗含了作者对用保守封闭的心态而不采取开放的文化心态来维护民族文化传统这一做法的痛惜和无奈。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12题。
 
 义 田 记 
 [宋] 钱公辅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婚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馀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其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昔晏平仲敝车羸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晏子日:“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馀人。如此,而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于是齐侯以晏子之觞而觞桓子。予尝爱晏子好仁,齐侯知贤,而桓子服义也。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次第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今观文正之义田,贤于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 
    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钟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而入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壶瓢为沟中瘠①者,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
    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其世云。
         
【注释】
  ①沟中瘠:指饿死在沟渠中。瘠,通“胔”,没有完全腐烂的尸体。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          隅:角落
   B.而力未逮者二十年                逮:及,达到
   C.声色之多,妻孥之富              富:众多
   D.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    负:背靠着,这里有“靠近”意
10.下列各组句子里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
A.①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②是皆公之罪人也        
B.①今观文正之义田,贤于平仲  ②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
C.①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      ②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         
D.①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      ②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11、全都能体现作者“高其(范文正公)义”的一组是    (    ) 
① 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
② 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
③ 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
④ 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婚葬皆有赡。
⑤ 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
⑥ 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⑥
12.下面是对这篇文章的具体分析理解,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
   A.首段写义田的作用、管理方式及具体养济之法。作者写这些繁琐的事情,简洁利落,有条不紊,无形中正体现出范仲淹设置义田,是何等悉心尽力,慎重其事。
   B.文章的第二段是对前文的补充,先追叙范仲淹早有此志,再补充说明所设置的义田实现之艰。接着用子孙们能够“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来画龙点睛。
   C.末段称颂范仲淹“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而偏偏只取他设置义田一事来写,“独高其义”,这也是把他平生的大功大业,与设置义田这件小事作对比,从而更加突出这件事不寻常的意义。
   D.文章主要运用三组对比:一是范仲淹自己“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与族人受到救济而生活安定相对比;二是与古人晏婴相对比;三是与一毛不拔的当代公卿、大夫、士相对比。通过比较,突出了范仲淹设置义田“好施予”的美德懿行。
 
第Ⅱ卷 (114分)
四、(21分)
   13.把原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 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
   译文:
                                                             
                                                               。
    ⑵ 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
   译文:
                                                                
                                                               。
  (3)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其世云。
译文:
                                                             


展开余下试题                                                             。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访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①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①蔡家亲:这里借指两家是表亲。
两首诗都是写到了外弟带给作者的欣喜,司空曙的诗写诗人贫居遇外弟留宿而自道近况的;李益的诗则是与外弟忽然相逢又要别离而写。他们的“喜”分别体现在诗中何处?请用自己的理解性话语做扼要分析。(3分)
                                                                                                                                   。
(2)两诗中都是名诗,但写法有异。请问:“异”在何处?司空曙的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为读者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 (3分)
                                                                                                                                   
                                                                。
15.古诗文默写。(6分,每小题1分)
(1)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            。 (《诗经•氓》)
(2)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            。(陶潜《归去来兮辞》)
(3) 但见悲鸟号古木,          。            ,愁空山。(李白《蜀道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湖南省2006”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