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1116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16]
高三古诗词曲专题训练
"高三古诗词曲鉴赏专题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山    中    王  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1)从一、二两句中的哪两个字,可以看出诗人的思乡感情?
    答:“悲”、“念”、“归”等三字选其二。
       (2)三、四两句的写景有何作用?
    答:这两句所写之景是对一二两句所写之情起映衬作用,以景喻情。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既用来映衬旅思愁,也用来比拟诗人的萧瑟心情、飘零旅况。
  2.清人陈熙晋说:“临海少年落魄,薄宦沉沦,始以贡疏被愆,继因草檄亡命”(《骆临海集笺
  注》)。这四句话大致概括了骆宾王悲剧的一生。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子易水送人一绝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诗作运用的典故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表达的作用是反映诗人蕴蓄着一股难以遏止的愤激之情,借古慨今,为下面的抒情准备条件,酝酿气氛。    
    (2)“今日水犹寒”一句的抒情特点是什么?
    答: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抑郁难申的悲痛。
  3.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峨嵋山月歌  李  白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①。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②。
    注:①平羌,即青衣江,源自四川芦山县,流至山县人岷江,在峨嵋山东北。半轮,形容上弦或下弦月。②清溪,即清溪驿,在四川犍为县。渝州,今四川重庆一带。
    (1)这首诗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诗中提到的五个地点依次是什么?
    答:峨嵋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一三峡。
    (2)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答: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七首(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注: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
    (1)这是一首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作铺垫。那么,诗人选用了哪些意象,层层深入地刻画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的?
    答:戍楼百尺,黄昏独坐,海风劲吹,一片秋意。关山之上,一轮明月,聆听羌笛。烽火城西, 地处偏远,秋季黄昏,冷气侵人。羌笛呜咽,像亲人的呼唤,又似游子的叹息。一系列精织的意象,共同勾画出思念亲人的征人形象。
(2)“无那金闺万里愁”,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情感,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这种手法,在抒发情感上起到怎样的作用?
    答:(2)诗人从侧面写乡愁,比直接抒写乡思更动人心弦。在表达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浪淘沙  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1)这首诗的前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强烈地表现了诗人不畏诬陷,不甘消沉的意志。


浏览完整试题    (2)这首诗的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后两句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艰苦的磨炼,终将显现自己的可贵品质,表现了诗人刚直不阿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
6.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早  梅  张  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I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诗人“错”把“梅枝”作“雪枝”,在表达上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试简要分析。
    答:不仅写出了梅花的早发,而且写出了梅花的晶莹如玉,皎洁似雪。
7.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1)从这首诗来看,李白诗歌的特点是什么?
    答:清新、俊逸。
    
    (2)从这首诗来看,杜甫对李白怀有怎样的感情?
    答:对李白无比喜爱,十分钦仰,赞扬备至,同时也体现了他们的诚挚友谊。
8.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题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1)诗歌抓住哪些景物描写西湖的秀丽风光?描写的顺序是什么?
    答:乱峰、翠松、波月、早稻、新蒲。由总到分,由整体到局部。
    
(2)“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眷恋、喜爱之情,以己之所感增强西湖的魅力。
9.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海    棠    苏  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潆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后人评价本诗“恐”字用得非常精巧,请你说出自己的看法。
    答:生动地刻画出诗人爱花的心理活动和留连赏玩,依依不舍的情态。
  10,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过宝应县新开湖    杨万里
天上云烟压水来,湖中波浪打云回。
中间不是平林树,水色天容拆不开。
    (1)全诗描写了一幅水色与天空交融的图画。
    (2)“中间不是平林树”一句在意境的创造上有什么作用?
    答: 增加了意境的深度,,打破了水、云的单调,开拓了视野,增添了情趣。
  1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  游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这首诗的前两句,“三万里河”指黄河,“五千仞岳”指华山——,这两句在意境上的特点是什么?
    答:阔大深沉。
    (2)“南望王师又一年”的“又”字好在何处?
    答:这“又”字,扩大了时间的上限,遗民苦盼,年复一年,抒写北地人民的哀痛和诗人的愤切。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此词是元丰五年十二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居黄州时所作。    
    (1)“漏断”指夜深(夜深时,用来计时的铜壶的水减少,仿佛断了。“省”指领会、意会。而“寒枝”、“冷”点明季节是冬季。
    (2)本词上片以疏桐挂月、漏断人静、幽人独至营造了一个夜深人寂的环境,给人以凄凉之感。下片上承“孤鸿”,用比兴  之法,借孤鸿衬托,来表达其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
    (3)陈廷焯评此词说:“寓意高远,运笔空灵,措语忠厚,是坡仙独至处”。那么,对孤鸿惊起频回首、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形象的刻画,主要是表达什么寓意呢?结合全词,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3)本词下片的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恨,拣尽寒枝,都不肯栖息,只得归宿于荒冷的沙洲。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心境与处境的写照。通过对孤鸿形象的刻画,抒发了其个人幽愤寂苦之情,曲拆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文字狱对人才的摧残。
13.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这首词以一个狂字贯穿全文,“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这句话中
  “孙郎”是指孙权,全句的意思是快告诉全城的人,跟随我去打猎;看我像当年孙郎那样,亲自弯弓射虎吧!
    (2)词中的“老夫”和“太守”都是指词人自己,试结合全词,谈词中所表现的人物形象。
    答:(2)词人为自己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
  14.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运用了什么手法?
    答:郁孤台下的清江水啊!中间不知道有多少是行人流下的伤心眼泪啁。比兴。
    (2)末尾一句“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试谈“愁”在何处。
    答:①感叹个人身世的愁苦情怀,②中原久未光复的国仇家恨
  15.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如梦令  严  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1)这首词运用的典故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答: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凌盛世俗、高洁。
    (2)这首词描写的是什么植物的花朵?从怎样的角度进行描写?
    答:红白桃花。从颜色的角度;用梨花和杏花作陪衬
  16.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讯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1)这首词开头以“愁肠断”三字奠定了哀婉凄切的抒情基调。
    (2)“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一句运用的是一种怎样的修辞格?好在何处?
    答:比喻。诗人以物喻情,春草之喻,既贴切,又生动,还具有意蕴的多层性。春草之一望无际,象征离恨之绵绵而远;春草之细密浓碎,象征离恨之盘曲郁结;春草之随处而生,象征离恨之浩渺无垠。以春草巧喻人情,将取喻之物与被比之物的几层相似之处充分挖掘出来,做到生动、曲折多变和充分传情。 (222.214.179.1)"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高三古诗词”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1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