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289  
标签:苏教版 高一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89]
江苏省宿迁中学高一期中试卷
"高一语文试卷
第Ⅰ卷
一、选择题(36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粗糙(cāo)    袅娜(nuó)     翘首(qiáo)     自艾自怜 (yì)
B.残骸(hái)    苔藓(tāi)      饿殍(piǎo)     羽扇纶巾(guān)
C.岑寂(cén)    朱拓(tà)      熨帖(yùn)      气息屏窒(bǐng)
D.炮烙(páo)    蛰居(zhé)     窒息(zhì)      别出机杼 (sh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诡秘          历尽沧桑        沉思瞑想         铩羽而归 
B.恪守          蓊蓊郁郁        钩心斗角         鼓惑人心
C.寒喧          以逸待劳        沸反盈天         亘古不变 
D.氤氲          焚膏继晷        凝眸远眺         忐忐忑忑
3.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下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旧事、成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简直)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没有)             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           少不更事(经历)
C.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挂)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慰问)
   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形体和容貌)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趣味)
D.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边际)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亲附)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趋向)       君子生非异也(禀赋)
4.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的、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做“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足,用他冰冷的手这儿碰碰那儿摸摸。  
B.恺撒、西塞罗、马可•奥勒留的胸像复制得惟妙惟肖,深黄的颜色,古希腊、古罗马的气派,威严地靠墙一字排开。
C.——“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句名言的创作者是楚霸王项羽,但他自己功成名遂,并没有让自己的话成为现实。
D.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助长了人们对远方的幻想。前方使他们兴奋,使他们行动,使他们陷入如痴如醉的状态。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
B.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欲落下泪水。


浏览完整试题C.八年不是一个小数目,八年内的一切,难道你只凭一双肉眼,就都能辨别出来吗?
D.不论怎么说,我的亲生儿子当上大尉和炮兵连长了,这可不是马马虎虎的!而且还得到了那么光荣的勋章。
6.下列对语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鲁迅《祝福》) A.表达了“我”认为祥林嫂活着无依无靠,受苦受穷,死了倒是一种解脱的想法。
B.这是反语,表达了“我”对祥林嫂的悲惨遭遇虽同情却又无奈的内疚之情。
C.这是反语,表达了“我”对祥林嫂的同情和对鲁镇那些阔人、麻木的人的愤恨。
D.这是“我”对造成祥林嫂悲惨命运黑暗社会的憎恨而发出的激愤而沉痛的反语。
阅读《我与地坛》中的一段文字,完成7、8题。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身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候,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哪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有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风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史铁生《我与地坛》)
7.下列对划线的句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不能理解古园的人指一些不懂得古园积淀的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人。
B.“谁也不能改变的东西”指的是在古园这一特定环境中自然和人文因素构成的文化氛围。
C.不能理解古园的人只能改变古园外表的装饰,而不能改变它的建筑总体结构和布局。
D.历史上保留下来的文化遗迹不能因时代变迁而被任意改变,因为人们在它的原貌中能够得到历史文化的感悟。
8.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意在表达古园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有着重大的启迪作用,蕴含着“人生易老天难老”感慨。
B.作者分别用春夏秋冬四季景物来表现大自然按照它的时间规律循环往复,体现“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道理,用以观照自己的心灵。
C.作者以古园悠久的历史变迁来暗示人生道路和命运的变化,诠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历史规律。
D.作者认为,从太阳、动物、植物、天气和人的活动构成 “天人合一”的古园特有的浓厚文化气息看,地坛是进行人生思考的极好场所。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9.根据文意“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句中四处“后人”之所指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0.指出下列“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取之尽锱铢
B.独夫之心                      多于南亩之农夫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怅恨久之
11.下列句子间的语意关系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
A.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B.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D.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12.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展开余下试题A. 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 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 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的同情。
D. 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第Ⅱ卷
二、填空题(26分) 
翻译下列各句(9分) 
1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14、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歌鉴赏(8分) 
阅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上片,完成16~18题。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6、上片写了哪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诗人写这两个历史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怀古(含咏史)诗词惯常用典,请结合对本词的的阅读理解,说说应如何正确鉴赏怀古(含咏史)诗词的用典(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句默写 (9分) 
19、看万山红遍,           ;           ,百舸争流。           ,           ,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0、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                               ,破灭之道也。(苏洵《六国论》)
21、                              ,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2、不积跬步,        ;        ,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三、 现代文阅读题。(18分)
说 树(吴冠中)
童年的故乡本有很多高大的树,孩子们谁也不与理会树有什么美,只常冒险爬上高枝去掏鸟窝。后来树几乎被砍光了,因为树干值钱。没有了大树的故乡是多么单调的故乡呵,也似乎所有的老人都死去了,近乎凄凉。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最珍惜老树,因树比人活得久长,抚摸老树,仿佛抚摸了逝去的故旧亲朋,老树仍抽枝发叶,它尚活着,它自然认识世世代代的主人,至于千年古柏古松,更阅尽帝王将相,成为读不尽的历史卷轴。
人们到树下纳凉,摆小摊,四川的黄桷树阴更是挑夫们中途最佳的歇脚处,那里还往往有小姑娘卖茶水。“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如果没有了古柳,盲翁失去了卖艺的好场所。夏木阴浓固具郁郁葱葱之美,而冬天的树,赤裸着身躯,更见体态魁梧或绰约多姿之美,那纯是线结构之美,进入抽象美的范畴了。不少人沉湎于人间丰腴,不爱着冬天的树,因其荒秃。宋代画家郭熙几乎专画冬天的树,郭熙的画面充满强劲的筋骨,郭熙的世界是树之精灵的世界,是人之精灵的世界。
作为郭熙的后裔,我永远在探寻树的精灵。到江南写生,要赶早春,杨柳枝条已柔软,才吐新芽,体态袅娜,一派任东风梳弄的妩媚风韵,远看如披了轻纱,诗人说:柳如烟。黄山松背靠石壁,无地自容,为了生存呵,不得已屈身向前伸出臂膀,生命的坎坷却被人赞赏,说那是为了迎客、送客、望客。美国的尤色美底大森林有我见过的最大的松树,笔直参天,高树仰止,汽车从树基裂开的水洞间穿行。如何表现其高大,画家煞费苦心,最大最大,未必最美最美。六十年江湖生涯,老树最是莫逆之交。滨江的大榕树,遍体垂挂着气根,蓬头散发,永葆婆娑风范;冰天雪地,白桦无寒意,回眸秋波,以迎稀客;四月天,北国的枣树依然光秃着乌黑、坚硬、屈曲的干枝,瘦骨嶙峋,傲视群芳。天南地北,我见过的树,爱过的树确乎不少,但大多叫不上名,相逢何必曾相识。有一回在贵州凯里地区的原始森林里爬坡,背着笨重的画箱,全靠两只手攀着前进,有些树看来躯干结实,不意一抓却成灰,我摔跤滚下,几乎丧生,这是初次见到站着死去的树,寿终正寝,真正享受了天年。
能享天年的树毕竟不多了,人们懂得了植树的重要,“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是人类的美德,为子孙造福的职责。毁尽了树,人类自己也将毁灭,于是地球上只剩下高昌、交河、楼兰……树不仅是生命的标志,也是艺术的标志。生命之树长青,其实是艺术生命长青,人总是要死去的,艺术才能跨越时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作者永存在艺术中。然而艺术极难成活,比树难活多了。人们说风格是人,也可说风格是树,像树一样逐渐成长。树的年轮是一年一年添增的,而风格的形成还往往不一定与岁月成正比,未必越老越有风格,但却绝对需要长年累月的耕作。众目睽睽,空头美术家满天飞舞,君不见在花篮簇拥的展厅中,有最长、最大、最小及用脚、舌、发制作的符咒。作者往往是三年、二年、一年成才的俊彦或美女。雨后多春笋,更多杂草,哪里去寻夏木荫浓处?天坛[1]、太庙[2],依傍的是祖荫。
注:[1]天坛:在北京。原为明清两代帝王“祭天”和“祈谷”的场所。
[2]太庙:古代帝王的祖庙。
23.从文章的第二段看,作者为什么欣赏冬天的树?(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依据最后一段文字,如何理解“天坛、太庙,依傍的是祖荫”这句话?(4分)


展开余下试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作者从哪些角度写了老树的可爱和值得珍惜之处?请依据文章,加以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下列对这篇散文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故乡的老树几乎被砍光了,因而,对于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来说,故乡已没有值得珍惜的东西了。
   B.江南早春的杨柳体态袅娜,任风梳弄,北国四月的枣树瘦骨嶙峋,傲视群芳,两者各具风韵,各有其美。
   C.作者引用“前人种树后人凉”这句话,是为了说明“毁尽了树,人类自己也将毁灭”的道理。
   D.享受天年的树寿终正寝,虽然可以作为老树的代表,但最终还是无法体现其艺术价值。
   E.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将人、树和艺术联系在一起,说明艺术风格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年累月的耕作。
四.作文(20分)
一片纯白的羽毛,在熠熠生辉的金色阳光中,悠然飘落;
一瓣落红,在清幽深邃的池水中回旋漂浮;
一颗流星,在黛蓝色的天幕中,一瞬而逝;
一滴晶莹剔透的露珠,在青嫩新绿的草叶尖,悄然滑落。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景,请以《美,无处不在》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景物描写作文。
第Ⅰ卷
一(36分,每小题3分)
1、A(苔tái   熨 yù  杼zhù )                 2、B、D(A暝、C暄)
3、B(A莫:同暮;C趣,通“趋”,往,赴;D际:交会)
4、C(“功成名遂”当为“功成垂败”)           5、B(缺主语“我”)
6、D    7、C (不能改变的是历史文化底蕴,而非结构与布局。)    8、C (本段未谈及历史演变。)
9.C     10.  B 11.  D      12.   C
第Ⅱ卷
二、填空题(26分) 
翻译下列各句。(9分) 
13、一个人希望得到的,也正是千万人所期盼的。
14、使得天下的人民,不敢说话而只敢含怒,独裁者的心日益骄横顽固。
15、假使秦国也能够爱惜六国的人民,就可以传至三世以至万世而做皇帝,谁又能消灭它呢?
诗歌鉴赏(8分) 
16、写了孙权和刘裕。他们都是能够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事业都是在京口走向辉煌的。(2分)
17、表明了自己力争抗金和决心恢复中原的伟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3分)
18、①了解史实,熟悉历史人物,明确典故的内容。②了解诗词作者的简历,知人论世。③从相似或相反的方向抓住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与时局及诗(词)人身世之间的连接点。(3分)
名句默写(9分) 
19、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0、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苏洵《六国论》)
2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2、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荀子《劝学》)
三、现代文阅读题(18分) 
23.(1)第一点:冬天的树有一种线结构的美,进入了抽象美的范畴。(2)第二点:冬天的树充满强劲的筋骨之美,是树之精灵,人之精灵。(4分)
24.(1)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为子孙造福是我们的职责。(2)我们要继承我们民族的传统。(4分)
25.(1)老树是寄托着我们对家乡故旧亲朋的思念,是一部历史卷轴。(2)老树是我们的莫逆之交,是我们最好的朋友。(3)老树是艺术长青的象征。(6分)
26.DE(4分)
四.作文(20分) (218.93.248.163)" 
标签:苏教版 高一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宿迁”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8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