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1178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78]
天津市和平区2006年高三第一次质量调查
"天津市和平区2006年高三第一次质量调查
语文试卷
第I卷(共42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妩媚 欺侮 趋之若鹜 宁缺毋滥
B.歼灭 值笺 间不容发 缄口不言
C.翘首 诀窍 春寒料峭 金蝉脱壳
D.枢纽 倏忽 殊途同归 自出机杼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脉膊 作弊 坐收渔利 寥若晨星
B.演绎 班驳 黯然消魂 义愤填膺
C.砥励 缅怀 欢渡良宵 兵慌马乱
D.炫耀 辖制 金榜题名 英雄辈出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问题,它与社会各领域有着________的联系,因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②去年,41家大型企业派人专程到西安翻译学院,表达了对210名在校大三学生的预聘________。
③_______职业教育能将科学技术与现实生产力结合,使科技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_________备受重视。
A.千线万缕 意向 由于/因而
B.千线万绪 意向 因为/从而
C.千线万缕 意见 由于/因而
D.千线万绪 意见 因为/从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据有关专家介绍,就目前掌握的情况看,禽流感对人类的影响,要比动物小得多。
B.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已经明确地认识到通讯的畅通与否,是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
C.《中学生实用学习法》语言生动浅显,内容科学实用,不仅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好帮手,也是中学教师必备的参考书。
D.厂领导在新年来临之际亲自带领各级中层干部以及各种慰问品,深入贫困家庭慰问职工。
二.(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生命建筑的概念是1994年底来自15个国家的科学家在美国讨论时提出的。而在此之前,已有不少科学家在努力研究试验,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如:美国的彼得•弗尔教授把光纤直接埋在建筑材料中作为建筑物的“神经”,通过感知光信号的相对变化特征,来反映建筑物变形和振动的情况;英国南加州大学的罗杰斯研究小组,则在建筑物的合成梁中埋植记忆合金(SMA)纤维,由电热控制的SMA纤维能像人的肌肉纤维一样产生形状和张力变化,从而根据建筑物受到的振动改变梁的刚性和自动振动频率,减少振幅,使框架结构的寿命大大延长。
浏览完整试题
此外,生命建筑还应具有“大脑”,有自动调节和控制功能,让建筑物内的无数光纤维传感器驱动执行器有条不紊地工作。为此,科学家们为它们设置了一种计算程序,这个程序模仿一个真实的神经细胞,它能在突发的建筑事故中,具有判断能力,并由神经网络作相应处理;同是生命建筑还设置了自动适应系统,以便在必要时自动接受各自的传感器,达到防御灾害的目的。t
由于地震和风灾会造成建筑物大幅度震动,导致崩塌摧毁,因此生命建筑有极好的自我保持功能。日本开发成功的智能化主动质量阻尼技术就有显著作用。当地震发生时,生命建筑中的驱动器和控制系统会迅速改变建筑物内的阻尼物的质量,从而改变阻尼物的自动振动频率,以此来抵消建筑物的震动。美国则研究在地震发生时如何让生命建筑之间能自动伸出自己的驱动阻尼器,并连在一起,就像人在摇晃的船甲板上手拉手一样不易跌倒。至于生命建筑的自我康复,英国科学家已找到了好办法,它的执行元件是充有异丁烯酸中酯粘结剂和消硝酸钙抗蚀剂的水管。当生命建筑有裂缝时水管断裂,管内物质流出,形成自愈的混凝土结构。
让建筑拥有生命。不久的将来,生命建筑将可能在公路、桥梁上首先实现,从而造福人类社会。
5.根据文意,对生命建筑的功能概括全面的一项是( )
A. 能感知建筑物变形和振动从而作出判断,调节建筑物框架结构使之寿命延长。
B.具有“大脑”及自动调节和控制功能,在突出事故中能做出判断和相应处理,防御灾害。
C.能感知建筑物的状态,并能及时作出判断反应,一旦灾害发生能及时进行自我保护和修复。
D.具有大脑,能感知和判断建筑物状况,一旦灾害发生能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
6.“生命建筑还应具有大脑”对这句中的“大脑”解释准确的一项是(tx )
A.指在建筑物内埋植了由无数光纤维组成的传感器和执行器。
B. 指为传感器和执行器设置的一种计算机程序,这种程序具有判断力。
C.指自动适应系统,在必要时自动接换各自的传感器。x
C. 指能模仿真实的神经细胞的计算机程序,具有判断力和相应的处理能力。
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本文以美国、英国等科学家对生命建筑的研究实验结果,说明了当今对生命建筑的研究和进展情况。
B.“让建筑拥有生命”这一课题于1994年底提出,至今虽然只有11年,但科学家已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
C.赋建筑以生命,是为了保护建筑物使之有效地延长生命,预防突发事故。
D.不久的将来,让建筑拥有生命就可能变为现实,生命建筑首先可能在公路、桥梁上实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象外有象
象外有象,景外有景,是创造作品意境的原则之一。而这一原则是诗歌美学家司空图在《与极浦谈诗书》一文中提出来的。我们读某一作品,感到其中的形象描军非常生动、具体,能不能说这就是意境的艺术形象呢?不能。因为它只是使读者感到有“象”,还没有使读者感到“象外有象”。凡是有意境的作品,它能够使读者感到在艺术作品所描写的具体形象之外,还可在自己想象中萌生出一个与此相关的新的形象境界,它远远地超出了作品已经表现的部分。“象外有象”中的第一个“象”,是作品已经描写到的切实的形象体;第二个“象”是借第一个“象”的比喻、暗示、象征作用,由读者发挥想象力来获得的,它是没有直接描写的虚幻的形象体,是在已经描写出来的切实的形象体的指引下产生的。这便是刘禹锡在论到意境时所说的“境生于象外”。比如画云中飞腾的龙,画家画出露在云雾之外的一鳞半爪,使读者由局部的实象想象出腾跃舒卷的全龙整体的虚象。
不但如此,“象外有象”还可以由象征性的实象,萌生出指向性的虚象。如鲁迅的散文《秋夜》着重描写的是枣树的形象。枣树护着底下细小的粉红花,把果实奉献给孩子而默默护盖着他们用打枣的竹竿造成的伤痕,同时不屈地把铁似的枝干刺向黑暗的夜空。《秋夜》所刻画的枣树实象,由于它的隐喻和象征作用,能够使读者在想象中幻化出一个富于人生经验的坚强斗士形象,甚至化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身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形象。总之,有意境的作品能够用各种艺术方法使读者产生象外有象、景外有景的审美感受。
8.“象外有象”中,第二个“象”指什么?选出说明不正确的一项(3分) ( )
A. 指读者根据作者的描军而想象出来的虚幻的形象体。
B. 指读者在作者描写的实象指引下产生的虚幻形象体。
C. 指在作者自己的想象中萌生出来的新的虚幻形象体。
D. 指在作品中实象的比喻、暗示、象征作用下,由读者发挥想象力产生的虚幻的形象体。
9.要使创造的作品成为具有意境的艺术形象,最根本的是(3分) ( )
A. 实象必须非常生动、具体、形象。
B. 实象必须具有或比喻、或暗示、或象征的作用。
C. 实象必须具有指引人萌生虚象的作用。
D. 实象必须能使读者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10.画龙只画出云雾之外的一鳞半爪,就能使读者想象出全龙的形象,这是因为“一鳞半爪”的实象具有(3分) ( )
A.比喻作用 B.隐喻作用 C.象征作用 D.暗示作用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进士及第,为隰州军事推官。州民常聚博僧舍,一日,盗杀寺奴取财去,博者适至,血偶涴①衣,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后果得杀人者。徙仪州推官,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会久雨,粟麦渍腐,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之翰怒,欲劾奏之。奎徐曰:“用兵久,人疲转饷,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之翰意解,凡民所失,悉奏除之。
展开余下试题
知并州,改秦州。州宿重兵,经费常不足,奎务为俭约,教民水耕,岁中积粟三百万。知益州,秦民与夷落数千人列奎治状,请留,玺书褒谕,不许。成都民妇讼其子不孝,诘之,乃曰:“贫无以为养。”奎出俸钱与之,戒曰:“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其母子遂如初。尝夜宴,有戍卒杀人,人皆奔走,奎密遣捕杀之,坐客莫有知者。临事持重明决,多此类也。
召为龙图阁学士,遂参知政事。帝谕曰:“先帝尝以为卿可任,今用卿,先帝意也。”俄迁给事中。帝尝谓辅臣曰:“臣事君鲜有克终者。”奎曰:“保终之道,匪独臣不然也。”历数唐开元、天宝时事以对,帝然之。
奎性刚不苟合,遇事敢言,真宗时数宴大臣,至有沾醉者。奎谏曰:“陛下即位之初,励精万机而简宴幸。今天下诚无事,而宴乐无度,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真宗善其言。
(《宋史卷二百八十六·列传第四十五·薛奎》)
【注】①涴(wò):玷污。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 讯:消息
B.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 部:率领
C.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 纵:放归
D.悉奏除之 悉:详尽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凡民所失,悉秦除之 /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B. 秦民与夷落数千人列奎治状 / 秦伯说,与郑人盟
C.贫无以为养 /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D.历数唐开元、天宝时事以对 /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13.下列句子中,表现薛奎刚直敢谏的一组是( )
①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
②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
③凡民所失,悉奏除之
④奎密遣捕杀之,坐客莫有知者
⑤若复失养,汝不贷汝矣
⑥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薛奎断案明察。有个赌徒衣服上有血,在案发现场被捕,且已招认,但薛奎却觉得案情可疑,力请缓决,最终抓获了真凶,避免了冤狱。
B.薛奎体察百姓疾苦。他能体谅因雨造成军粮毁损的民夫,请求上司停运。上司欲弹劾他,但最终被他说服,并免除了民夫赔偿损失。
C.薛奎深得百姓爱戴。在秦州,他力求节俭,教百姓改进耕作方法,发展生产,因此,在他调任时,百姓极力挽留他,写信赞扬他,但百姓的要求没得到允许。
D.薛奎为政恩威并用。对于因贫穷无力赡养母亲而被告不孝的儿子,他以财相赠,对杀人造成社会危害的戍卒,他果断下令严处。
请把以上14道题的选项,填入下面表格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第II卷(共108分)
四.(18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事君鲜有克终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 日 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1)此诗的前两句写的什么内容,请描绘一下这幅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诗的后两句突出的艺术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2)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山围故国周遭在,_________________。淮水东边旧时月,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石头城》)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寒山寺 谢宗玉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相传这诗是晚唐诗人张继在秋闱落第后夜泊姑苏所作。二十几年来,这首诗如同一股挥之不去的意绪,一直缭绕在我心头。对于我这才华平庸的愚人来说,风雨相伴的自然多是失意,而每每失意之时,我必会反复吟咏此诗,把诗中的一切景致都看作是哀婉的象征。就算偶有疏狂偷欢之时,但只要一面对残月、啼鸦、寒霜、寺庙、渔火,或者是恰逢夜半,甚至是看到姑苏这个词,我都会立刻陷于一种莫名的凄婉之中。浸淫在这种意境中久了,竟是不想出来,就当在参一种苦禅,浮世的种种功利声名都幻成了过眼烟云,而心灵在这种冷冽清远的意境中也变得透明纯粹起来。
正因为这样,多年来,我一直有一种参拜寒山寺的意愿。后来终于在世纪末最后的那个月,那个名副其实的“夜半”,我去了寒山寺。那时的心情呢,更有一种万事皆空的感觉,那时我刚从医院的手术刀下出来。
但谁能料到,寒山寺居然会是这样的呢?
想象中的寒山寺一定是在一座山上,山上有古树参天,冷石嶙峋,一年四季,林石间都飘渺着隐隐雾气。但真实的寒山寺却在一处毫无坡度起伏的平地上。四周给一堵黄墙围着,附近不见一棵稍有古意的树。而寒山寺之所以得名,只不过是寺中曾有一个老和尚叫寒山罢了。怪只怪自己的肤浅了。
想象中的江枫渔火,一定是遥遥相对,江面很宽很阔。残月虽然西沉,但满天星斗倒影江面,夹杂着闪闪渔火,就算诗人以愁眉相对,也至少可以开阔心境和梦境罢。但谁知现实中的江面已经窄成了小河,驾舟其中,长篙在握,就可以抵点两岸。而且水流浑浊,根本映照不出星星和残月。所谓枫桥,也只是江南一座普普通通的石拱桥。或者有些典故吧,不过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我要的是一些感观的东西。
展开余下试题
寺庙有名或无名,一般是以香客的多寡、香火的旺衰来判断。但寒山寺因诗出名,照例说应该保持清幽的诗意,寺庙中经年只有几个和尚,在闲扫落叶,清煮茗茶。可现实中的寒山寺,由于城市的扩建,已不再地处郊外,早与闹市杂合了。慕名而来的芸芸众生,不远千里赶来,把大把大把的檀香投入香炉,以求升官发财,福泽世代。殊不知寒山寺仅仅是失意文人参悟浮世苦味之地,前来寒山寺应该是乞求解脱功利,皈依清苦,而不是现在的这样啊!
冒着醺眼的烟雾在寒山寺转了一圈,只有旁庭五百怒目而视的罗汉与我心有戚戚焉。面对满目俗人俗物,不怒目才怪呢。免去了听导游讲解《枫桥夜泊》的诗意,免去了排队敲寒山寺钟,免去了寺前留影的机会,我在唇角挣扎出一朵苦笑,然后嗒然离去。
同车的一个陌生人看出了我的闷闷不乐,便笑道:“如果你是冲着那首诗而来,来是一种遗憾,不来是更大的遗憾。世事变化,沧海桑田,诗中的意境只存在诗人一刹那间的意念之中啊!”
我心一怔,胸境顿时开阔。是的,假若诗人当年弃船宿寺,恐怕就写不出那份意境了,何况是千年后的我前来寻踪呢?既然现实中的寒山寺已充满了世俗杂气,我更应该珍惜心中那份圣洁的意境,以此来对抗俗世粗砺的创伤,就像久抿一杯苦茶,抿到最后,苦味渐失,清爽自然而来。
我原以为在寒山寺会碰上一些心仪心近之人,萍水相逢,便可呼酒买醉!然而没有。独宿姑苏,我只好举杯邀月了。万物皆异,惟月独古。酒到酣处,我恍惚听见“咣啷”一声,我猜,应该是那个叫张继的诗人随月光魂魄,从时空隧道中伸出手来,同我碰了一杯。 (选自《新散文周刊》,有改动)
18.“这首诗如同一股挥之不去的意绪,一直缭绕在我心头。”作者的心头为什么一直缭绕着这股意绪?这首诗对作者产生怎样的影响?(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但谁能料到,寒山寺居然会是这样的呢?”作者游览寒山寺,在哪些方面感到出人意料?请根据文章加以概括。(答案文字不超过40字。)(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陌生人”的一席话,使”我心一怔,胸境顿时开阔”。作者从“陌生””的一席话中领悟到了什么?请用你自己的话来回答。(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本文是一篇游记,以游踪为顺序生动描绘了寒山寺的景物,细致记叙了自己在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见。
B.作者用大量笔墨写自己想象中的寒山寺,是要与现实中的寒山寺作对比,突出在与世俗抗挣中,我们应该珍惜心中那份美好的诗意追求这一主旨。
C.作者参拜寒山寺是
上一篇:
张掖二中2006年高考模拟考试(4月)
下一篇: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一)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天津市和平”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7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