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1010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0]
2006年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
"2006年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
卷I 选择题(42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18分 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假若 偌大 箬竹 诺言
B、芬芳 氛围 忿忿 纷飞
C、獠牙 缭乱 瞭望 镣铐
D、烙印 落色 奶酪 络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付出 入不敷出 浮浅 认识肤浅 B、沿袭 沿木求鱼 恬静 恬不知耻
C、涣散 焕然冰释 叠翠 高潮迭起 C、截流 开源截流 启示 征文启事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英国女作家罗琳所写的长篇系列小说:《哈利、波特与密室》和《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创造了出版史上的神话。
B、人们为什么偏爱竹?有一种解释是,“为植物中最高尚之品,虚心,直节”,(《三希堂·竹谱序》)所谓“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
C、钟南山在讨论中指出:“政府工作报告第6页提到去年抗击非典的顽强斗争,我个人认为,‘非典’这两个字是用得不正确、不科学的。”
D、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日本的东京、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教、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特大城市,都有申办奥运的实力。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那青青的嫩竹,或一两株临窗,或三五丛傍水,为生活平添许多情趣。郁郁葱葱的万竿碧竹,更透出一派清韵,让人难以释怀。
B、随着社会审美力的不断提高,现代青年都希望自己拥有魅力,魅力几乎是每个年轻人的梦想,但魅力却并不衷情于所有的年轻人。
C、曾破微书世界纪录的周新生,新年伊始,又萌发了书写《澳门基本法》微书的念头,近日正在紧张地筹划和润笔,希望再创佳绩。
D、当前滞留在广州市的流浪乞讨儿童有50多人,年龄从几个月到12岁不等,并以8至10岁的儿童居多。其行乞点在主要的交通路段。
5、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书法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在我国很早就跟绘画并驾齐驱,书法家的优秀作品一直被人们当作珍贵的艺术品来收藏。
B、张晓东实在看不惯贾辉那既不学无术又好为人师的样子,便说:“行了,对于这方面的知识我自认要比你半瓶醋强得多。
C、昨天晚上,那小偷可真够猖狂,李大伯一家就在客厅看电视,他竟然登堂人室,把几个房间里的首饰和现金一扫而光。
D、大部分的欠款必须由上市公司以计坏帐的方式来支付,而大股东已是泥菩萨过河,最终遭受损失的仍然是广大中小股东。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
B、通过“机遇”号火星车对一块火星岩石的分析,科学家发现了硫酸盐等一些必须在有液态水存在的条件下才会形成的矿物质。
C、寒流侵入我国的路径,不是每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D、据资料记载,生长在野外的长尾鸡的尾羽,每年能增长一米左右,而长尾鸡的寿命能活至八至十年,所以最长的尾羽能够超过七米。
浏览完整试题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问题。(共12分 每小题3分)
大凡喜好运动、热爱健康的人都知道,“有氧健身”、“有氧操”等运动早巳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种健身方式了。然而,如今又有些专家反其道而行之,建议应大力普及低氧健身。
低氧健身,就是用人工的方法使健身房的氧气含量低于正常状态的一种健身方式。研究发现,低氧空气对人体具有良好的保健治疗作用,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氧的运输和肝脏的解毒作用,提高运动员的训练能力等。有关专家说低氧健身的好处起码有两点。首先,人体处于“低氧状态”,这是对人体正常状态的一种挑战。人体为了适应低氧、低气压的生活环境,心率相应加快,心脏的排血量增多,血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也随之增多,这使血液对氧的运输能力增强,血液扩散到人体组织的功能也必然随之加强。结果,人体对氧的利用率便会相应增加。还有,当健身者在低氧状态下锻炼时,肺的活动量变大,可以使动脉血管扩张,使全身的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因此,低氧条件下的健身与一般自然状态下的健身相比,有增加红细胞数量,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强化脑组织和肌肉对氧的利用等好处。其次,低氧能使人体内蓄积必要的二氧化碳,这对健康是十分有益的,因为人的生命是既要靠氧气也要靠二氧化碳来维持的。人体血液中不仅要有2%的氧气,同时还必须要有6.5甲。的二氧化碳。如果人体二氧化碳含量过低,就会引起体内气体失衡,造成酸多碱少的碱血症。这将会破坏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和免疫机能,最终导致丧失对疾病的自我防御能力。
其实,低氧健身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在美国,低氧健身已成为一种最受欢迎的健身运动,许多以往习惯于户外运动的人都转到健身房对此进行经常性的锻炼。比如以前那些喜欢滑冰、爬山和乐于冒险,通常也到低氧健身房进行锻炼。另外,前苏联医学专家还曾发明过“缺氧疗法”:让患者反复吸入只有10%氧含量的低氧空气,以启动人体缺氧自卫系统的潜能,从而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此法不仅对治疗心血管、呼吸及神经系统疾病均有明显疗效,时还有缓解疼痛、消除疲劳等作用。
看来,“低氧”挑战“有氧”似有不可逆转之势,现在的问题是,低氧健身必须要在人工特制的低氧健身房内进行,所以其价格自然会偏高。一般来讲,低氧运动的费用是普通健身的一倍左右。有关人士称,随着参加低氧健身A数的迅速增加和健身范围的不断扩大,低氧健身的成本摊薄,费用应该会下降。也许,这一天真的为期不远。 (选自2004年第8期《青年科学》)
7.下列对“低氧健身”这一概念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用人工的方法使健身房的氧气含量低于正常状态的一种健身方式。
B.低氧空气对人体具有良好的保健治疗作用,如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氧的运输、肝脏的解毒作用和提高运动员的训练能力等。
C.人体处于“低氧状态”是对人体正常状态的一种挑战。
D.有些专家认为“有氧健身”、“有氧操”等运动已经过时,建议应大力普及低氧健身。
8.按照文意,以下关于“低氧健身”好处的说法,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使血液对氧的运输能力增强,血液扩散到人体组织的功能也必然随之加强,人体对氧的利用率便会相应增加。
B.在低氧状态下锻炼时,健身者的肺的活动量变大,可以使动脉血管扩张,使全身的血液循环速度加快。
C.低氧条件下的健身与“有氧健身”相比,具有增加红细胞数量,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强化脑组织和肌肉对氧的利用等好处。
D.低氧能使人体内蓄积必要的二氧化碳,如果人体二氧化碳含量过低,就会引起体内气体失衡,造成酸多碱少的碱血症。
9.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如果人体二氧化碳含量过低,就会造成酸多碱少的碱血症,将会最终导致丧失对疾病的自我防御能力。
B.低氧健身在美国已成为一种最受欢迎的健身运动,许多以往习惯于户外运动的人都转到健身房进行经常性的锻炼。
C.前苏联医学专家发明过的“缺氧疗法”不仅对治疗心血管、呼吸及神经系统疾病均有明显疗效,同时还有缓解疼痛、消除疲劳等作用。
D.低氧健身很多时候要在人工特制的低氧健身房内进行,所以其价格自然会偏高,低氧运动的费用是普通健身的一倍左右。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参加低氧健身人数的迅速增加和健身范围的不断扩大,低氧健身将会因价格低廉而迅速普及。
B.低氧健身也必须使健身房的氧气含量既要低于正常状态,也要保持一定的含量,否则会危及健身者的健康。
C.前苏联医学专家发明过“缺氧疗法”,启动的是人体缺氧自卫系统的潜能,所以也是属于“低氧健身”的范围。
D.“低氧健身”挑战“有氧健身”似乎具有不可逆转之势,但是“有氧健身”也不会很快失去市场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共12分 每小题3分)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为之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兴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1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展开余下试题
A、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瞬:眨眼
B、丰犒而优游之 优游:悠闲自得的样子
C、欲不尽则有余贪 贪:追求
D、彼固有所侮而动也 侮:侮辱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B、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而后可与之皆死。 而吾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
D、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13、下面四个选项中,强调的是为将的谋略计策的一项是( )
①、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忽动 ②、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③、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④、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⑤、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以百战。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14、对上面这段文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议论的中心是“治心”,第二段议论的中心是“上义”,这两个问题是治理军队、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
B、第三段通过黄帝百战不懈怠、士兵不厌恶打仗的事例,阐述不养其心,只能打一次胜仗的道理。
C、第四段援引蜀后主刘禅在邓艾偷袭时仓猝出降的事例,用以证明“智”的重要性。
D、全文是针对“将略”而谈的,以此证明古人对“心术”十分重视。
卷II 非选择题(共108分)
15、翻译文言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9分)
(1)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
译文: 。
(2) 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
译文: 。
(3) 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译文: 。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塞下曲
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注释:乌孙,西域少数民族。据说曾两度与汉和亲。
(1)这首诗歌的诗眼是 ,诗歌表现的主题是
。(2分)
(2)边塞诗大都以词情慷慨、景物恢奇、充满报国的忠贞或低徊的乡思为特点。这首诗独辟蹊径,弹出了不同寻常的异响,赋予了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请你简要分析。
答:
。(4分)
17、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
(曹操《长歌行》)
(2)、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 ,
(李清照《声声慢》)
(3)、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使我不得开新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贾谊《过秦论》)
(5)、 ,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6)、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
(韩愈《师说》)
四、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回答问题。(27分)
回家
许达然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噪着要回家。有乡思的地方就有中国人,连没老家的也要返乡间。
西方人的乡情虽也诗意,却不如中国的丰富深刻。希腊史诗《奥德塞》叙述伟大的回家旅程,但自荷马以后,西方人漂泊更远了。英国作家却斯特顿认为英诗里最美的一行是“遥远的在山那边”。有些诗人,像格雷、朋斯、丁尼生,也写过类似的诗句。一直到当代小说里,海明威的老人在鱼被吃后,想起究竟什么打败他时,他大声自答:“没有,是我走得太远了。”然而走远后,西方人并不一定像中国人感到“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秦观)。这归心在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上,也在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上;无动词,因诗意已被乡思贯通了。乡思扩展了民族与历史意识。英文里的“父土”“母土”,或“家土”,我们叫“祖国”,把时间推得更远,感情拉得更近了。英文里的“生地”或“家镇”,我们叫“故乡”,把时空亲切地连在一起。中国诗人甚至把空间概念“旧家”或“故家”当作时间概念“从前”用,仿佛提到过去就想起家。
家与孝牵住中国人,照礼不许远离。然而留在家有时更要挣扎。唐朝王建有首诗写被官吏差遣的水夫,胸被纤索擦破了,脚被石砾割裂了,曾想溜掉算了,却又觉得“父母之乡去不得”;孝思使他忍痛拉船。离家既然出于不得已,出门前就拜祖宗,保佑早回来;有的还从井里挖出一把土,在异地生病时当灵丹服,想家时当亲人抚,而识字的就写诗了。
开始是离开后,偶尔忆起的浓甘薯香;逐渐是流浪中,时常遇见的薄人情味;后来是泥泞思路上,一踏就滑倒的激情;再后来是拥抱祖乡的意识。结束前,惨的是归不得:“我已无家,君归何里”;悲的是不得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妄的是不敢归,被江南迷住的韦庄甚至还吓别人“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但一般人的肠很有韧性,由于谋生、灾难、做官、放逐、当兵、亡国而离乡的,即使空肠也要回家。
出外谋生的盼望回去团圆。只因拒绝补破网而出去,回来就不愿是补破梦。虽然无地,仍要生儿女,自己只好出去,留下怨妇望君早归,硬望成石头了。即使有地,也不够女儿耕,儿女只好出去,想出头天。同样奋斗,不同遭遇,以至有敦煌抄卷提到的富不归贫不归,再贫下去就死不归了。为生活,甚至不得不出国也已几百年了。在异邦,用筷子,怎样夹都不如家乡味;思想起,怎样卧都不像长城;捧唐诗,怎样吟都不成黄河。再不如,不像,不成也要精神上认同;然而身在国外嚷叫心爱国内,口再响亮头顶的仍是别人的天空。不愿空做烟囱冒烟,袅袅,了了,乡思却变成精神分析家艾利克生所指的自责,责备自己脱离了把自己踢出的土地,良知吵着要回去。
展开余下试题
即使几乎什么都有,做官的也叫不如归。中国的官僚制度一向发达,为了公正防私,不准在故乡当官。当官的在外,因大家不认识反而歪哥。他们被罚怀乡,偶尔圣贤起来学在陈国时的孔子吵着要回家。清朝来台湾当官的大多要尽快捞回家,像凤山教谕吴周祯苦吟“落落竟忘归”是例外,连少数好官像孙元衡都哼“他乡莫望远”。从前好官也被功名误,慨叹“故乡回首已千山”(陆游),但也有不全为功名的被放逐后更发愿回去服务。屈原早就用很多“兮”标点实话了,以后敢说实话建议或抗议的,都不怕到荒野想家。
到比荒野还恐怖的战场打战的士兵数着归期。不像西方个人主义的反战诗很少提起家,从前中国诗反战的一个原因是要回家,早在《诗经》里就表达得很清楚。回乡“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徂东山”归来的士兵,段段“零雨其 蒙”,回到家却发现妻已改嫁了。未婚的木兰从军,听到黄河呜咽,胡骑叫嘶,就听不到父母叮咛;凯旋后天子要把官衔给伊,伊毫无兴趣,因要快回去!人民防守边疆为的不是争功名而是保乡土。唐朝征战繁多,边塞也苍凉了。听到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日日双眸滴清血”(贯休)。战士流血未死还流泪,只因要回家。
既然想家就振作回去。归途心情“百尺风中旗”(孟郊),行路更难,“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宋之问)。终于回到祖地,有的用胡语胡吹,乡人越听不懂,他越得意。有的乡音依旧,但未离乡的孩童不认识老头,“笑问客从何处来?”(贺之章)幸亏仍懂乡音,没被撵出去。从前吴越王钱镠回乡后,也学刘邦把酒给乡亲喝并唱歌;但歌文雅得没人听懂,他改用乡音唱山歌时,大家才欢快的合唱。回乡有的只唱唱,有的要长住。陶潜住下后,比喻自己是失群鸟飞回孤松潜起来,并不想服务乡土;他一大早出去耕种,晚上才“带月荷锄归”,穷得开心。回乡有的满怀壮志,发现早已无家了,但总坚信家是自己创造的,最好在故乡。
18、文章的第二段讲到,西方人与中国人的乡情虽也有诗意,“却不如中国的丰富深刻”。请你结合文段作出简要分析。(4分)
答:
。
19、正确理解文中句子的含义。(4分)
“有的还从井里挖出一把土,在异地生病时当灵丹服,想家时当亲人抚,而识字的就写诗了”
答:
。
20、正确理解下面两处写法的表达作用。(4分)
(1)、文章引用大量古今中外的诗文,从写作的角度看,这样是为表达什么?
答:
。
(2)、文章最后一段中说到钱镠回乡请乡亲喝酒唱歌,但歌文雅没人听懂,他改用乡音唱山歌时,大家才欢快地合唱。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
答: 。
21、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15分)
(1) 从写作方法的角度,分析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
(2) 分析这篇文章的思想主题。
五、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有个故事说,一个小孩认真地跑,因为他想要超过自己的影子。可是,不管他向前跳多远、跑多快,影子总是在他前面。后来,有个大人告诉他一个最简单的方法:“你只要面对太阳,影子不就跑到你背后去了吗?”
是啊,面对光明,阴影永远在我们身后。
请以“面对光明”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之内。
语文参考答案
一、
1 D
2 A 、B、缘木求鱼; C、涣然冰释 D、开源节流
3 C 、A冒号所提示的范围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子中间,删去冒号。B、句内括号注释要紧靠被注释的内容,把前括号前面的逗号移到后括号的后面。D、国家之间、城市之间的排列应同等一致,“洛杉矾”“东京”“巴黎”“伦敦”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4 D、A“释怀”指人内心某种情绪或感情的消解,应改为“忘怀”。B、“衷情”指内心的情感,属名词,应改为动词“钟情”。C、“润笔”指给做诗文书画的人的报酬。
5 C“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人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6 B 、A缺主语,删去“在”与“里”。C、句式杂糅,删去“所决定的”或删去“要看”后改“是由”。D、搭配不当,删去“的寿命”。
二、
7.D(原文并无“‘有氧健身’、‘有氧操’等运动已经过时”的意思)
8. C(应该是低氧条件下的健身与“一般自然状态下的健身”相比)
9.D(“很多时候”应是“必须”)
10.A(“将会因价格低廉而迅速普及”的说法过于绝对化)
三、
11、D“侮”,轻视 12、A 13、C ①⑤强调的是“战争贵在正义”。14、B “殆”是“危险”的意思,不是“懈怠”的意思
15、参考阅读译文
(1)、上、义、利三处翻译准确,各得1分。
(2)、严、委、愚三处翻译准确,各得1分。
(3)、尝、去、决三处翻译准确,各得1分。
16、(1)诗眼是“静” 主题是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
(2)、这首诗称颂和亲政策和弭兵理想。头两句是平述史实,为全诗铺垫。对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友好交往的生动概括,写出了乌孙民族的宾服和归顺,一个“望”字笔重情深,写出了它的眷恋不舍,恩重义侠。三四句顺势腾骞,波涌云飞,形成高潮。一个“静”字下得尤为有力。茫茫大漠,曾经是积骸成阵的兵争要冲,如今却享有和平宁静的生活。这是把今日的和平与昔日的战乱作明暗交织的两面关锁的写法,于无字处皆有深意。诗歌结局,诗人用彩笔绘出了一幅辉煌画卷:战争的阴霾消散净尽,日月的光华照彻寰宇。这种理想境界,体现了各族人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崇高理想,是响彻云霄的和平和统一的颂歌。
17、(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上一篇:
2006年北京市海淀区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下一篇:
2006年初三第一次中考模拟月考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06年高三”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