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日常综合训练
阅读:1478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日常综合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78]
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训练题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蹲踞( ) 譬喻( ) 蜿yán( ) 镶 qiàn( )
2、根据文意,依照画线句(1)的句式在横线上填写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0
阅读古典诗词,你可以一一品位诗人们的思想感情 ,继而有所思,有所悟。(1)读王维、孟浩然,你懂得了什么是寄情山水;(2) ,你懂得了什么是忧民情结;(3) ,你明白了什么是爱国情怀。读着,品着,渐渐地,你已经和诗人融为一体,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的思想修养和审美情趣。
A、(2)读李白、白居易 (3)读李清照、陆游
B、(2)读李白、白居易 (3)读陆游、苏轼
C、(2)读杜甫、白居易 (3)读陆游、辛弃疾
D、(2)读杜甫、杜牧 (3)读苏轼、辛弃疾
3、名句积累:(3分)
(1)《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涵人生哲理,给人鼓舞的句子是:
(3)《行路难》中,满怀信心地展望未来,并坚信理想抱负终究会实现的句子是:
(4)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按照下列要求,各写一句我国古代诗文名句:
吟咏山水的:
咏叹花草的:
抒发惜别深情的:
4、将下列短文的主要信息用一句话概括出来:(2分)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母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社会中的特殊作用,全国妇联、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单位,决定联合开展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评选表彰活动。
浏览完整试题
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评选活动拟评选表彰100名“中国优秀母亲”,其中前10名为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
5、认真阅读下面的长句,按照要求回答问题:(3分)
“中国母亲能力网”是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以构件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为基础,以关爱母亲、呵护家庭、服务社会为理念,为全面提高妇女素质、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事业的发展而自主创新的多媒体网络。
(1)以上这个长句的内容包括了网站名称、主办单位等五个要点,请各用一个短语对其他三点加以准确的概括。
答:(1) ;(2) ;(3)
(2)上面长句可以改写为四个短句组成的一段话,请你在所给的句子后面写出另外的三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包含一个要点,句与句之间要求连贯:
“中国母亲能力网”是一个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主办的多媒体网络, , , 。
6、自己选择角度赏析下面两句话。(2分)
(1)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2)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
7、根据提供的情景按要求答题: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先哲用精辟的语言道出了他们对大千世界的洞悉,对人生万象的彻悟。吟诵这些妙语,可以使灵魂得以烛照,使智慧得以开启。为此,立志中学八年级(1)班班委会决定搞一次“名言接力赛”。
(1)请你以对联的形式为这一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词:(2分)
上联是: 下联是:
(2)分别以“友谊”“科学”为主题,分别写出你要与同学交流的一句名言:(2分)
8、在“中国水周”到来的时候,班里开展了一次“珍爱环境•节约用水”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现在请你就下列问题作好准备:(3分)
(1)写出四个含有“水”字的成语:A、 、B、 、C、 、D、
(2)水是生命之源,人们对它怀有深厚的感情,请回忆你所学的诗歌散文,写出古今文人写水的诗文名句:(不少于两句)
①
②
(3)请你为宣传节约用水活动,写一句公益广告词。(2分)
(4)A、邻居家小弟弟用水,没有关水龙头,你关好了龙头,并且对他说:
(2分)
B、 村子里有户人家在建新房,水哗哗乱流,就是没有人管,你想让他们停止这种行为,可是他们却说你多管闲事,水又不值钱,你该怎么说服这些人?(2分)
展开余下试题
三、阅读•欣赏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14分)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腰白玉之环( )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 )
③录毕,走送之( ) ④媵人持汤沃灌 ( )
10.请用“/”为下面两个句子标朗读停顿。(2分)
①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手指不可屈伸
③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④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11.翻译下列两个句子。(2分)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译: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
12. 简答题。(2分)
①宋濂在极艰苦的条件下,成就了自己的学业,请用一句名言对此点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觉得宋濂求学的经历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中国古代像宋濂这样刻苦读书的例子还有不少,请举出其中一个:(2分)
(二)阅读《 三 袋 米》完成题目(19分) 王恒绩
大约十五六年前,湖北省某县一中有这样一个真实故事。
这是个特困家庭。儿刚上小学时,父亲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溘然长逝,留下两间残破不堪的瓦房给娘俩。当苍白冷清的夕阳滚下山崖,刺骨的北风推着枯黄发白的草浪起伏摇曳时,娘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
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过着“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的孤寂生活。
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母亲拿着针线,轻轻、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涨满了笑意。
当满山的树木在黛绿中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重点一中。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裹腹之粮都没有。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三十斤米交给食堂。儿知道,母亲拿不出,便说:“娘,我要退学,帮你干农活。”母亲摸着儿的头,疼爱地说:“你有这份心,娘打心眼里高兴,但书是非读不可。放心,娘生你,就有法子养你。你先到学校报名,我随后就送米去。”儿固执地说不,母亲说快去,儿还是说不,母亲挥起粗糙的巴掌,结实地甩在儿脸上,这是十六岁的儿第一次挨打……
儿终于上学去了,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母亲在默默沉思。
没多久,县一中的大食堂迎来了姗姗来迟的母亲,她一瘸一拐地挪进门,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间就锁紧了,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你看看,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还有细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这位母亲臊红了脸,连说对不起。熊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收了。母亲又掏出一个小布包,说:“大师傅,这是五元钱,我儿子这个月的生活费,麻烦您转给他。”熊师傅接过去,摇了摇,里面的镍币叮叮当当。他开玩笑说:“怎么,你在街上卖茶叶蛋?”母亲的脸又红了,支吾着答个谢,一瘸一拐地走了。又一个月初,这位母亲背着一袋米走进食堂。熊师傅照例开袋看米,眉头又锁紧,还是杂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没给这位母亲交待清楚,便一字一顿地对她说:“不管什么米,我们都收。但品种要分开,千万不能混在一起,否则没法煮,煮出的饭也是夹生的。下次还这样,我就不收了。”母亲有些惶恐地请求道:
“大师傅,我家的米都是这样的,怎么办?”熊师傅哭笑不得,反问道:“你家一亩田能种出百样米?真好笑。”遭此抢白,母亲不敢吭声,熊师傅也不再理她。
第三个月初,母亲又来了,肩上驮着一袋米,她望着熊师傅,脸上堆着比哭还难看的笑。熊师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几乎失去理智的语气,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说你这个做妈的,怎么顽固不化呀?咋还是杂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样背来的,还怎样背回去!”
母亲似乎早有预料,双膝一弯,跪在熊师傅面前,两行热泪顺着凹陷无神的眼眶涌出:“大师傅,我跟您实说了吧,这米是我讨、讨饭得来的啊!”熊师傅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圆,半晌说不出话。
母亲坐在地上,挽起裤脚,露出一双僵硬变形的脚,肿大成梭形……母亲抹了一把泪,说:“我得了晚期风湿病,连走路都困难,更甭说种田了。儿子懂事,要退学帮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学校……”
她向熊师傅解释,她一直瞒着乡亲,更怕儿子知道伤了他的自尊心。每天蒙蒙亮,她就揣着空米袋,拄着棍子悄悄到十多里外的村子去讨饭,然后捱着天黑掌灯后才偷偷摸进村。她将讨来的米聚在一起,月初送到学校……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熊师傅早已潸然泪下。他扶起母亲,说:“好妈妈啊,我马上去告诉校长,要学校给你家捐款。”母亲慌不迭地摇着手,说:“别、别,如果儿子知道娘讨饭供他上学,就毁了他的自尊心。影响他读书可不好。大师傅的好意我领了,求你为我保密,切记切记!”
展开余下试题
母亲走了,一瘸一拐。
校长最终知道了这件事,不动声色,以特困生的名义减免了儿子三年的学费与生活费。三年后,儿子化蛹成蝶,以627分的成绩翩翩飞进了清华大学。欢送毕业生那天,县一中锣鼓喧天,校长特意将母亲的儿子请上主席台,此生纳闷:考了高分的同学有好几个,为什么单单请我上台呢?更令人奇怪的是,台上还堆着三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此时,熊师傅上台讲了母亲讨米供儿子上学的故事,台下鸦雀无声。校长指着三只蛇皮袋,情绪激昂地说:“这就是故事中的母亲讨得的三袋米,这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下面有请这位伟大母亲上台。”
儿子疑疑惑惑地往台下看,只见熊师傅扶着母亲正一步一步往台上挪。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给他的那份震动绝不亚于惊涛骇浪。于是,人间最温暖的一幕亲情上演了,母子俩对视着,母亲的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一绺有些花白的头发散乱地搭在额前,儿子猛扑上前,搂住她,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
儿子现在在中国外交部工作,母亲前些年作古了,不过,她是在北京逝世的。
多年过去了,母亲的故事还在传说。
13.本文记叙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20字以内)(2分)
14.将文中“三年后,儿子化蛹成蝶,以627分的成绩翩翩飞进了清华大学。”改成“三年后,儿子考取了清华大学。”好不好?为什么? (2分)
15.儿子理解母亲,决意停学帮助母亲维持生计,母亲却为什么第一次狠狠地打了他一巴掌? (2分)
16.根据下面对母亲的描写,分别用一句话摹写母亲的心声。(3分)
母亲臊红了脸,连说对不起。
母亲心想:“ 。”
②遭此抢白,母亲不敢吭声。
母亲心想:“ 。”
③母亲望着熊师傅,脸上堆着比哭还难看的笑。
母亲心想:“ 。”
17.本文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亲的形象,本学期我们学习了胡适的《我的母亲》试比较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分)
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18.文章的结尾为何要交代母亲是在北京逝世的?作者说“多年过去了,母亲的故事还在传说。”这说明了什么? (2分)
19.毕业典礼上,儿子得知了母亲讨饭供自己读书的事情。作者说:“我们不知儿子那一
刻在想什么。“你觉得儿子在想什么?想象一下,将儿子的心理话动写出来。(80字左右) (4分)
上一篇:
奇峰镇第一次双月测试题及答案.doc
下一篇:
九年级语文竞赛选拔试题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日常综合训练
相关:
关于“八年级语文”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7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