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1045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5]
海门市2005——2006学年高三第一次质量调研
"海门市2005——2006学年高三第一次质量调研
语文试题
命题人:江苏省海门市教育局教研室陈永平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6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狂飙 镖局 骠勇善战 分道扬镳
D. 胆怯 惬意 提纲挈领 雕栏玉砌
C.臭氧 铜臭 臭味相投 遗臭万年
D. 给养 给予 自给自足 家给人足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艺术既要极丰富地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提练,去粗存精,提高,集中,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
B.数学和其他任何学科不同,它几乎是任何科学所不可缺少的。没有任何一门科学能像它那样泽被天下。
C.我们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采,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这恼人的矛盾是建筑师们应该认真琢磨的问题。
D.所谓得体并不是矫糅造作,更不是虚伪,说些言不由衷的话,那样根本谈不到得体与不得体。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一地区恶劣环境的形成,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在明末清初时期,随着人口入迁和矿业开发,这一流域的植被就渐遭破坏。
B.读者读了欧•亨利的世界名著《麦琪的礼物》后,总会觉得一股人生的苦味猛地涌上心头,使人对这对苦难中相濡以沫的夫妻充满了同情。
C.近年来,世界各地局部的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的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D.不改变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而企图通过教材的修订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这种“新瓶装旧酒”的做法对于改变语文教学的应试现状是毫无裨益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本来是为社会捕捉热点,剖析焦点的大众传媒,由于竞相改革,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B.照片拍得是否好,诗歌写得是否有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修养的高低所决定的。
C.他对公司被评为“百佳企业”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赞颂。
D.采用各种办法培养现代企业人员的水平,尤其是青年一代的水平,是我国许多企业的当务之急。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即将到来的时代交战
我们无需前往瑞士的世界经济论坛,只需阅读每天的报纸,就能认识到,全世界正面临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这个问题推动着我们在国内外所见到的所有文化和政治的冲突,而且将给即将到来的更大冲突火上浇油。这个问题就是时代之间的冲突——一个不断老化的发达世界的利益和一个年轻而越来越失望的发展中世界的利益相矛盾。
不管是祸是福,西方和他们的盟友看来都参加了同伊斯兰教极端主义之间的战争;以色列的犹太人和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仍然陷入殊死的斗争;亚洲一些国家的领导人不时地谈论着用所谓“亚洲方式”解决问题,而这些方式总是与西方的偏好或偏见不相吻合。但是要更加深入地认识在新闻中占主导地位的恐怖主义:不论恐怖分子是在阿富汗、伊拉克、哥伦比亚还是印度尼西亚,一个事实使他们联合起来,即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是从这些地方招募而来——在那里,不断膨胀的年轻人口把希望看作是一种嘲弄,而不是保证。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论其政治或军事目的如何,宗教信仰如何,都抨击“富人”——就是他们认为剥夺了他们机遇的那些人。如果我们试图结束恐怖主义,我们就需要认识和消除这种紧张关系,而刺激这种紧张关系的正是南方心灰意懒的穷人与北方占据主导地位且即将步入老龄的人口之间相互冲突的利益。
浏览完整试题
人口统计学清晰地表明,今天世界上的一半人年龄在24岁以下,其中9/10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今后10年,他们当中有10亿人需要就业岗位——其中60%生活在亚洲,15%在非洲,对他们来说,选择是简单的:要尊严还是绝望?要工作还是饥饿?发达国家的公民尽管比较富裕,但是他们面临的挑战同样令人望而却步。他们的人口比任何时候都要老,但他们的寿命比穷国的要高50%。今天在欧洲,相对于每个退休者来说,有四名工人为之付账,不出几十年,这样的工人将只有两个。在意大利、西班牙、日本和法国,到2040年,对老年人发放的公共福利救济金将超过GDP的27%。这一系列汇聚起来的问题造成了两场十足的风暴,一场席卷赤道以南,另外一场在赤道以北,他们决定了全球的命运,决定了未来将要进行一场更加激烈而且旷日持久的战争,一场所谓新的“南北战争”,而这场战争的根源就是交战双方各自不同的需要。
令人担忧的是,现在交战双方又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了更加针锋相对的战略。发展中国家要求获得就业岗位的新工人浪潮,以及与此相类似的、汹涌澎湃的移民浪潮,使得发达国家的工人感到惊慌失措,这导致了保护主义——保护就业岗位,以支付医疗保健和社会保险等计划的费用,并且这已经成为北方各国利益攸关的问题。而在南方,重要的则是赋予生命以涵义和尊严,以及简单地提供生存的基本条件。
但是战争也并非无法避免,我们都有一个机遇。北方拥有资本和技术,需要用这两者所产生的回报来支付社会老龄化所需的福利救济金;南方则拥有大量人力和自然资源,并需要资本和技术。简言之,北方应当伸出友谊之手、和平之手,跨越这一鸿沟,北方那些指挥员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把战争双方分开来的东西其实正是双方团结起来的理由。
(选自2004年2月22日《参考消息》,有删改)
5、.关于“即将到来的时代交战”的含义,概括的最准确的一项是
A.西方国家与恐怖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日益尖锐的斗争。
B.北方国家因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对南方国家进行的一场全球化的遏制与打击。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因为各自利益的不同而产生的世界范围内的矛盾冲突。
D.发达国家老龄化人口与发展中国家年轻就业人口之间产生的世界性的矛盾冲突。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宗教信仰差异是产生恐怖主义的一个主要原因。
B.当前,民族矛盾已成为这场交战双方的主要矛盾。
C.恐怖主义分子对他们国家的政府产生失望情绪,从而造成恐怖主义的全球化趋势。
D.消灭恐怖主义的根本方法在于消除南北悬殊的贫富差异。
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目前都面临困难和挑战,也都面临一个发展的机遇。
B.在未来十年内,世界上绝大多数青年人将为生存而争夺就业岗位,而亚洲有可能成为这一问题最严重的地区。
C.欧洲国家虽然经济发达,但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因素。
D.当前,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一系列保护主义措施,尤其注意保护那些医疗保健和社会保险方面的工作岗位。
8、.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未来几十年内,欧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必然造成就业岗位的减少,以致政府必须发放更多的公共福利救济金。
B.防止交战的根本措施在于实行一体化的全球经济战略,结合双方的最佳资源。
C.战场两边截然不同的社会及其不同的经济利益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
D.作者把批判的矛头更多的指向发达国家,因为作者认为他们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郭躬字仲孙,颍川阳翟人也。家世衣冠。父弘,习《小杜律》。太守寇恂以弘为决曹掾,断狱至三十年,用法平。诸为弘所决者,退无怨情。年九十五卒。
躬少传父业,讲授徒众常数百人。后为郡吏,辟公府。永平中,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骑都尉秦彭为副。彭在别屯而辄以法斩人,固奏彭专擅,请诛之。显宗乃引公卿朝臣平其罪科。躬以明法律,召入议。议者皆然固奏,躬独曰:“于法,彭得斩之。”帝曰:“军征,校尉一统于督。彭既无斧钺,可得专杀人手?”躬对曰:“一统于督者,谓在部曲也。今彭专军别将,有异于此。兵事呼吸,不容先关督帅。且汉制棨戟即为斧钺,于法不合罪。”帝从躬议。又有兄弟共杀人者,而罪未有所归。帝以兄不训弟,故报兄重而减弟死。中常侍孙章宣诏,误言两报重,尚书奏章矫制,罪当腰斩。帝复召躬问之,躬对“章应罚金”。帝曰:“章矫诏杀人,何谓罚金?”躬曰:“法令有故、误,章传命之谬,于事为误,误者其文则轻。”帝曰:“善。”后三迁,元和三年,拜为廷尉。躬家世掌法,务在宽平,及典理官,决狱断刑,多依矜恕,乃条诸重文可从轻者四十一事奏之,事皆施行,著于令。章和元年,赦天下系囚在四月丙子以前减死罪一等,勿笞,诣金城,而文不及亡命未发觉者。躬上封事曰:“圣恩所以减死罪使戍边者,重人命也。今死罪亡命无虑万人,又自赦以来,捕得甚众,而诏令不及,皆当重论。伏惟天恩莫不荡宥,死罪已下并蒙更生,而亡命捕得独不沾泽。臣以为赦前犯死罪而系在赦后者,可皆勿笞诣金城,以全人命,有益于边。”肃宗善之,即下诏赦焉。
展开余下试题
(选自《后汉书•卷四十六》)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固奏彭专擅,请诛之 ②相如奉璧奏秦王
B.①显宗乃引公卿朝臣平其罪科 ②引赵使者蔺相如
C.①躬家世掌法,务在宽平 ②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D.①而诏令不及,皆当重论 ②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
10.文中“躬以明法律,召入议”的“以”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B.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C.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D.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郭躬执法宽容或公正的一组是
①于法,彭得斩之 ②又有兄弟共杀人者,而罪未有所归
③躬对“章应罚金” ④决狱断刑,多依矜恕
⑤事皆施行,著于今
⑥臣以为赦前犯死罪而系在赦后者,可皆勿笞诣金城,以全人命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躬执法公正,坚持原则,又不失灵活。在秦彭一案中,他力排众议,坚持认为虽然从法律的角度看,秦彭该被处死,但理有可恕。
B.郭躬依法断案,是非分明,量刑准确。中常侍孙章宣布判决罪犯的诏书时,出现失误,被判腰斩,郭躬却认为孙章犯法不是出于故意,宜处以罚款。
C.郭躬出身仕宦之家,世代掌法,他秉承家风,执法务求宽容公正。他曾对四十多条量刑过重的法律条文做了修改,后都得到施行。
D.肃宗大赦天下,一些囚犯因此获免死罪,而逃犯却未获减罪。郭躬主张对这两类犯人应一视同仁,赦免死罪,令其戍边。
第Ⅱ卷(各类题型 共114分)
注意: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四、(21分)
13.把文言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诸为弘所决者,退无怨情。(3分)
译文:
⑵彭在别屯而辄以法斩人。(3分)
译文:
⑶兵事呼吸,不容先关督帅。(3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杜甫,字 ,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诗人, 是他诗歌的风格。(2分)
(2)律诗的基本章法是:四句为一层,前后共两层。试归纳本诗前后两层的大意。(2分)
前一层
后一层
(3)颈联中的“万里”“百年”与颔联中的“无边”“不尽”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请作具体的分析。(4分)
答
15、根据要求填写诗句(任选两题)(4分)
(1)《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李白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也流露了施展抱负的愿望。请写出全诗的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旅夜书怀》这首五言律诗是杜甫后期所写的一首感叹身世的作品。其中历来为人所称道,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表面上写雄浑阔大之景,实际上越发反衬出诗人暮年漂泊的凄苦状况)的两句诗是:________ ,__________ 。
(3)《兵车行》是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的传世名篇。其中四句一反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这四句是: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五、(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寂寞的浯溪(有删节)
王青伟
(1)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的冬季,差不多是整整的一个冬季,一帮搞基建的民工到浯溪寻找能够烤火的树枝,靠着块大石壁,然后他们把拣来的枯枝败叶点燃,借以取暖。谁也没有想到,在离他们烤火不到二米远的地方,竟然就是一件稀世珍宝:浯溪三绝碑!
(2)要说浯溪,应该先提提衡阳。衡阳又称雁城,南飞的大雁,到了衡阳便徘徊不前了,雁群在秋风之中飞回低鸣,在云淡天高之下盘旋起落,寻找暂时憩息的归宿,不由人不心生无尽的遐想和莫名的激动!
(3)当雁鸣的声音渐渐远去时,我们突然听见了溪流的潺潺声。
(4)浯溪闻名的是它的碑林,其中称得上傲视千古、独立于世的当是三绝碑,一千三百余年前,唐代古文运动的杰出代表元结将他的不朽之作《大唐中兴颂》雕刻在一块巨大陡峭的石壁上,书写那块碑文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颜真卿,此时的颜真卿书法艺术已臻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大唐中兴颂》应为颜真卿书法之绝响。
(5)浯溪,极有可能触摸到了一种中国古代文人内心的隐秘世界,这种隐秘世界可能表达着一种政治和文化的双重反叛。
(6)泰山的雄奇壮观,暗含了中国帝皇的大一统思想,于是历代帝皇为其立封受禅,顶礼膜拜,浸淫到文化领域,儒家思想一统数千年,漫延到文学领域,豪放派永远占主导地位。公元七世纪中叶,一个政治失意、受到牵连的落魄文人元结被贬永州刺史,路途愈走愈逼仄,景物愈行愈荒凉,心地愈来愈灰暗。突然,他先是听见一声清脆的水流声,顺着溪流望去,到处一片姹紫嫣红,树叶成阴、怪石嶙峋,灰暗的心境一下为之明亮,荒凉的景物倏忽为之绚丽,这个小小的地方,溪是小的,山是小的,石头也是被分割为小块小块的,就连奔流的湘江也远没有长江黄河那样大气.那一刻,元结一下子看见了一个大我,面对浩茫的宇宙,他一下又觉得自己也就像浯溪这个小盆景,在天地之间变得那么渺小。
展开余下试题
(7)于是他把那条溪命名为浯溪。浯溪,就是我的溪。古代的文人,以山水来造个字,并公然声称这块山水是属于我的,怕只有元结了,他当时的得意之情因这个浯字而情形毕现!于是,浯溪成为元结另一种文化精神的观照。他在这里感悟和寻找到了人生的另一面。
(8)我总感觉到浯溪碑林的诗书之中,就是这种半归隐文化的典型代表。浯溪这块小小的天地盆景,就是那种寻求半归隐境界的最佳场所,极度得意和极度失意的文人都不大到得浯溪,因为浯溪既不宏大,也不苍凉,得意时需要一个宏大的场所来抒发一下豪情,失意时则需要一个苍凉的处所来哀叹人生的不幸。浯溪就夹在这两者中间,成为一个狭窄的不可言喻的心灵通道,驱使着一帮文人悄然而至,因此,在这样一个不易激起情感大起落的场所,自然也很难得产生惊天动地的诗篇。
(9)每次我去浯溪,除了看它的碑林和山水之外,最令我留连忘返的是两处地方,一处是元结当年弹琴的浯台,那里是浯溪的最高点,每到月夜,元结总是执一把琴,坐在那里对江而弹,琴声激活了浯溪山水,浯溪山水浸润着他的琴声,元结与山水融合在一起,任千古忧愁万古功名顺琴而去,随水而流。我站在那个地方,常常缅怀的只是一种渐去渐远的影子,听见的只是一缕似要消失而又没有消失的古琴曲……
(10)另一处地方是大书法家米芾的拜石地,因为一尊奇石,米芾竟然一见而拜,现代的人似觉有些不可思议,我常常久久地凝视那块石头,觉得不过就是一块普通石头而已,然而,是一种什么样的灵性突然触动了米芾的内心深处?一块石头竟值得他跪地一拜呢?
(11)有一点却是可以坚信的,在现代文明铺天盖地的裹挟之下,我们是愈来愈找不到那种人与自然一触即发的大灵性了,这不仅是一种灵性的退化,更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消亡。
(12)每次我走进浯溪,总抱着一种敬畏之心,不敢多说一句话,因为每一块石碑上似乎都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在着着我,那一刻,我觉得,在那些燃烧的火把之中,一丝苍凉和无边的寂寞叩击着我的心灵。
16.作者说:“要说浯溪,应该先提提衡阳。”结合文章内容,分两点概括作者先提及衡阳的作用。(6分)
①(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从文中找出与“人生的另一面”含义相同的两个短语,并用简要的语言概述“人生的另一面”的精神状态。(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有人认为,本文以“寂寞的浯溪”为文题与文章内容有不合之处。请写出你的看法并简析理由。(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以叙述的笔调开篇,用稀世珍宝三绝碑的发现引出浯溪,写元结为浯溪命名,充分表现了元结作为封建失意文人的归隐情怀。
B.作者对浯溪抱有“敬畏”之心,这既有浯溪山水的自然之美的原因,也有元结、米芾等大家在浯溪的遗迹的人文之美的原因。
C.元结作为当时的政治上失意的文人,在浯溪找到了他的心灵归宿,他的《大唐中兴赋》成为三绝碑,就是因为它真实地抒写出自己的这份衷肠。
D.文中对泰山的雄奇壮观和历代帝皇为之立封受禅的叙述是为了反衬浯溪的小巧而别致,进而为元结的感悟张目。
E.作者对米芾拜石地的叙写,既是为了照应前文元结对浯溪的感悟,又暗合后文现代人应有一种与自然一触即发的大灵性的人文精神。
六、(13分)
20、假如中国旅游电视频道想要在第一时间、以滚动标题新闻的方式向中国国内旅游爱好者通报下面一则材料中所包含的出游信息,那么,标题可以拟作 (4分)
“未来你只要持有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以及乌兹别克斯坦五国其中一国的旅游签证,即可自由畅游这五个国家。“这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制定的丝绸之路区域项目所包含的具体设想。该项目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和中亚四国政府联合发起,其宗旨在于复兴丝绸之路沿线区域在贸易、投资和旅游三个重点领域的经济合作传统优势。有评论说,丝绸之路区域项目一旦启动,必将开启丝绸之路区域项目实施阶段的战略对话机制。同时,为了实现这个设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对于这
上一篇: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下一篇:
楚雄州2006年高考模拟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海门市2005”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