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007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7]
张家港市2006届高三期中考试
"张家港市2006届高三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2005.1l
注意事项:
    l、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第I卷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  (选择题共36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沏茶    栖息    休戚相关    期期艾艾
  B、余暇    裴葭    闻名遐尔    白璧微瑕
  C、饯行    践诺    图穷匕见    从谏如流
  D、殷红    荫翳    万马齐喑    绿草如茵
2、下列各句中没的错别字的一句是
  A、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原。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B、在一些触境生情的场合,往事历历,那风雨不蚀的记忆,实在是人性一种根深蒂固的表    现。
  C、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有了一两棵在清风夜吠中    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D、孟子说:“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可以说是他对当时国君草菅民命的一    种控诉。
3、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春秋战国间剧烈的变化.百家争鸣,最后又以暴力完成统一,在世界历史上是无独有偶的现象。
  B、他别出心裁地把那些光怪陆离的货物陈列住霓虹灯下,以此来吸引人们的眼球。
  C、他在文学上造诣很深,所以才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论文来。
  D、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宣直布:出类拔萃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于今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这场抢救海啸受害者的过程中,我国政府派遣出国援救的广大医护人员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凭借伟大的爱心,展现了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B、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C、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的情况,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增加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D、考古学家清理墓穴时,搜集到大量的石制工具,其中有砍刀器、石斧等是用石英沙岩打制而成的。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随着淡水供应如今已达到极限,五大洲50多个国家或许很快就将因争夺水资源而发生冲突,除非他们就如何分享流经国际边界的河流迅速达成协议。
    目前全球各地都在谈论夺水战争。2001年3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对淡水的激烈夺很可能成为未来的冲突和战争的根源”。美国国家情报委会最近一份报告得出的结论认为,在未来15年内,“随着各国可利用的水达到极限”,国际之间冲突的可能性将增加。
    一些人认为这些警告是杞人忧天,而历史似乎站在他们一边。唯一记录在案的夺水战争于4500年前发生在两河流域,即我们如今所称的伊拉克南部地区的两个城邦拉格什和乌玛之间。相反,从805年到1984年,各国签署了3600个与水有关的条约,其中许多条约在处理这种至关重要的资源方面显示出极大创造性。对过去50年间1831个与水有关的国际事件的分析表明,这些事件的2/3具有合作性质。例如,一些国家商定进行科技合作,并签署了157个用水条约、


浏览完整试题然而,另一些人认为,就淡水而言,过去将不是未来的可靠指南。淡水作为一种可再生但并非无穷的资源,正在变得日益稀缺。即使全球需求已稳定地增加,世界可利用淡水总量几乎与4500年前一样多,仅仅从1950年以来,随着世界人口从25亿增到60亿,人均可再生淡水供应量已下降了58%。此外,与石油以及其他大多数战略资源不同,淡水的大多数用途是无可替代的淡水对种植粮食作物、制造商品和保护人的健康来说都必不可少的。而且,虽然历史表明,与水有关的合作是一种规范,但并非规律。在过去50年里,1/4与水有关的事件是敌对的。尽管这些敌对事件的绝大多数只涉及口头对抗,但是,对立国家在37次记录在案的事件中不仅仅彼此辱骂,而且开了抢,炸了水坝,或者采取了其他形式的军事行为。
5、第三段中说,“一些人认为这些警告是记人忧天”以下不能支撑这些人所持见解的一项是
  A、伊拉克南部地区的两个城邦之间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夺水战争。
B、从805年到1984年,各国签署了3600个与水有关的条约。
  C、在处理至关重要的水资源方面许多条约显示出极大的创造性。
  D、过去50年间1831个与水有关的国际事件2/3具有合作性质。
6、以下不能证明第四段中“另一些人”所持的观点的一项是
  A、各国可利用的水已达极限。
  B、淡水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
  C、淡水的大多数用途无可替代。
  D、与水有关的敌对事件并不鲜见。
7、对原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安南的讲话和美国国家情报部门的报告结论都意在指出淡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B、认为爆发夺水战争的警告是“杞人忧天”的人目光短浅,幼稚可笑。
  C、“过去不是未来的指南”的意思是:过去不短缺,不等于将来不短缺。
  D、淡水“无可替代的用途”指种植粮食作物、制造商品和保护人的健康等。
8、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使各国就如何分享流经国际边界的河流迅速达成协议,也未必能防止和消除争夺水资    源的冲突发生
  B、历史经验证明,国家之间缔结条约进行合作是解决用水争端,防止发生冲突和战争的有    效途径
  C、淡水稀缺是由于世界可用淡水总量减少,而人口增长导致全球需求量增加,从而使供求比例失调引起的
  D、石油资源同样存在短缺的问题,但它可以通过用其他能源替代的方式解决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一12题。
    王杲,字景初,汶上人。正德九年进士。授临汾知县。擢御史,巡视陕西茶马①。帝遣中官②分守兰、靖。杲言穷边饥岁,不宜设官累民,不报。
    嘉靖三年,帝将遣中官督织造于苏、杭,杲疏谏,不纳。久之,擢太仆少卿。改大理,再迁左副都御史,进户部右侍郎。河南大饥,命杲往振。杲请急发帑金③,诏赉临清仓银五万两以行。既至,复请发十五万两。全活不可胜计。事竣,赐银币。寻以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故事,缮运艘,军三民七。总兵官顾寰以军民用敝,请发两淮余盐银七十万,户部尚书李如圭不可,杲请改折两年漕运十之三,以所省转输费治运艘,勿重困军民,报可。
    踰年,入为户部尚书。后父安平侯方锐乞张家庄马房地。杲言此地二千余顷,正供所出,不可许,宜以大恩寺入官呀二十顷予之。帝从其议。时国储告匮,诸边请增饷无虚月,四方多水旱,给事中李文进请议广储蓄。杲列九事以献,已又上制财用十事,帝咸纳之。旧制,岁漕四百万石。杲以粟有余而用不足,遇灾伤率改折以便民。一日,帝见改折者过半,大惊,以诘户部,杲等引罪。敕自今务遵祖制,毋轻变。
    杲掌邦计,事无不办,帝深倚之。后有诏买龙涎香,久不进,帝以此不悦。给事中马锡劾杲及巡仓御史艾朴受贿,给事中历汝进言仓场尚书王炜亦然,并下狱。杲、朴遣戍,炜斥为民。杲竞卒于雷州戍所。隆庆初,给事中辛自修等讼杲冤。诏复官,赐祭葬,赠太子太保。
    [注]①茶马,即茶马司,主管榷茶,买马。  ②中官,宦官,太监。  ③帑金,公款。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不宜设官累民    累:劳累    B、勿重困军民,报可    报:回答
  C、再迁左副都御史  迁:调动    D、杲等引罪    引:引发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杲竞卒于雷州戍所               B、  以所省转输费治运艘
得复见将军于此                      公亦以此自矜
C、  杲言此地二千余顷,正供所出     D、  杲以粟有余而用不足
秋毫不敢有所近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ll、下列各组,全都能够直接表明王杲体恤百姓的一项是
  ①杲言穷饥岁,不宜设官累民  ②帝将遣中官督织造于苏、杭,杲疏而谏  ③请发两淮余盐银七十万    ④杲请改折两年漕运十之三,以所省转输费治运艘    ⑤呆言此地二千余顷,正供所出,不可许  ⑥后有诏买龙涎香,久不进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⑤⑥
12、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分析或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王杲对中官出任地方官吏,一直持反对态度;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却由此深获信任得以加官进爵。


展开余下试题  B、赈济河南大饥,王杲得到朝廷支持,先后发放赈济灾银二十万两,使用很多灾民避免了饥饿致死的命运。
  C、在户部尚书任上,针对社会边穷库虚的实际,王杲献言献策治国,深得信任;积极治政安民,却不尽合乎帝意。
  D、阻止安平侯请地一事成功,被劾受贿下狱而又无力自雪其冤,王杲命运的起伏,反映了封建人臣仕途难以自主的社会现实。
第II卷(共114分)
四、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授临汾知县,擢史,巡视陕西茶马
  (2)故事,缮运艘,军三民七。
  (3)时国储告匮,诸边请增饷无虚月。
1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品一品白诗黄词中具体寻觅春天的句子,说一说,在写法上有何主要不同之处?(3分)
   (2)通读诗、词,说一说以上诗词所反映的作者的感情,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5分)
15、补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二题)(4分)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枯松倒挂倚绝壁,                                                         (李白:《蜀道难》)
(2)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3J故曰:                  ,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  每战必败。                                                  (《孙子兵法•谋攻》)
五、(20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一19题
柳永简论
    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很多人不知道他,或者碰到过叉很快忘了他。但是近年来这根柳丝紧紧地系着我,倒不是为了他的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也不为那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只为他那人,他那身不由己的经历和那歪打正着的成就,以及由此揭示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柳永是福建北部崇安人,他没有为我们留下太多的生平记载,以至于现在也不知道他确切的生卒年月。那年到闽北去,我曾想打听一下他的家世,找一点可凭吊的实物,但一川绿风,山水寂寂,没有一点的音息。我们现在只知道他大约在三十岁时便告别家乡,到京城求功名去了。柳永像封建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总是把从政作为人生的第一目标。其实这也有一定的道理,人生一世谁不想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的光热?有职才能有权,才能施展抱负,当作家,当歌星、球星,当富翁,要成名只有一条路——去当官。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在从政道路上跋涉着的而被扭曲了的人:像李白、陶渊明那样求政不得而求山水;像苏轼、白居易那样政心不顺而求文心;像王维那样躲在终南山里而窥京城;像诸葛亮那样虽说不求闻达,布衣躬耕,却又暗暗积聚内力,一遇明主就出来建功立业。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尤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泣,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
    艺术高峰的产生和自然界的名山秀峰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柳永自己也没有想到在他身后的中国文学史上会占有这样一个重要位置,就像我们现在作为典范而临摹的碑帖,很多就是死人墓里一块普通的刻了主人生平的石头,大部分连作者姓名也没有,凡艺术的种子就在这种气候下自然地生根发芽了,柳永不是想当名作家而到市井中去的,他是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从考场落第后走向瓦肆勾栏,但是他身上的文学才华与艺术天赋立即与这里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和多情婀娜的女子发生共鸣.他在这里没有堕落。他跳进了一个社会的陷阱,却成了一个创造的巨人。这再次证明成事成才的辩证道理。一个人在社会这架大算盘上只是一颗珠子,他受命运的摆弄;但是在自身这架小算盘上他却是一只拔着算珠的手。才华、时间、精力、意志、学识、环境通通变成了由你支配的珠子。一个人很难选择环境,却可以利用环境,大约每个人都有他基本的条件,也有基本的才学,他能不能成才成事原来全在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怎么处理。就像黄山上的迎客松,立于悬崖绝壁,沐着霜风雪雨,就渐渐坚挺如铁.叶茂如云,游人见了都要敬之仰之了.但是如果当初这一粒种子有灵,让它自选生命的落脚地,它肯定选择山下风和日丽的平原,只是一阵无奈的山风把它带到这里,或者飞乌将它衔到这里,托于高山之上,寄于绝壁之缝.,它哭天天不应,嘁地地不灵,一阵悲泣(也许还有如柳永那样牢骚)之后也就把那岩石拍遍,痛下决心.既活就要活出个样子,它拼命地吸天地之精华,探出枝叶追日,伸着根须找水,与风斗与雪斗,终于成就了自己。这是它想到多亏我留在了这里,要是生在山下将平庸一世。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创造,是携带着母体留下的那一点信息去与外部世界作最大程度的重新组合,创造一个新的生命、为什么逆境能成大才,就是因为在逆境下你心里想着一个世界,上天却偏要给你另外一个世界。两个世界矛盾斗争的结果你便得到了一个超乎这两个之上的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而顺境下,时时天遂人愿,你心里没有矛盾,没有企盼,没有一个理想中的新世界,当然也不会去为之斗争,为之创造,那就只有徒增马齿,虚掷一生了。柳永是经历了宋真宗、仁宗两朝四次大试才中了进士的,这四次共取士916人,其他915人都顺顺利利地当了官,有的或许还很显赫,但他们早已被历史忘得干干净净,却只有柳永至今享此殊荣。


展开余下试题    呜呼,人生在世,天地公心,人各其志,人各其才,人各其时,人各其用,无大无小,贵贱无分。只要其心不死,不得其用,时不我失,有助于民,就能名垂后世,就不算虚度生命。这就是为什么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同样记住了柳永。
16、首段中说“柳永身不由己的经历和歪打正着的成就”中的“经历”“成就”分别指什么?(5
分)
答:                                                                           
17、联系上下文,解说第三段中提到的“成事成才的道理”。(不超过30字)(5分)
答:                                                                           
18、“逆境下你心里想一个世界,上天却偏要给你另一个世界。两个世界矛盾斗争的结果我便得到了一个超乎这两个之上的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这句话具体指:(6分)
①“一个世界”指                                                               
②“另外一个世界”指                                                           
③“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指                                                     
19、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与本文意思相符的二项(4分)    (    )(    )
  A、文中提到李白、陶渊明、苏轼、自居易、王维、诸葛亮,是为了证明他们虽然在中国文学史上均占有地位,但与柳永是不同类型的。
  B、说柳永“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是因为柳永的词通    俗化,大众化,“凡有井水处都是唱柳词”。
  C、凡艺术上取得成就,是不能只靠个人的主观努力。
  D、如果把社会比做一架大算盘,那么,一个人只是算盘上的一颗珠子,得接受命运的摆弄,韬光养晦,而后追求、抗争,获取成就。
E、黄I、山上的迎客忪,利用了环境,成就了自己,是逆境成才的典型例子
六、(16分) 
2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句,并做到各句子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
    身上飘落过乌鞘岭纷飞的夏日雪花,藏胞敬来的青稞美酒仰头满饮过,俯首接过喇嘛垂献的洁白哈达,铺满轻尘的南疆小路深陷过双脚。离开高原,顺着大河,来到了“天下黄河独富”的河套。
  答:                                                                         
21、依照例句,从下面给出的事物中任选一个,分别从正面和反面立意,写出两个有寓意的句子。(4分)
  例:白雪  正面:不论别人从何种目光对待它,它总是露出清纯的笑脸。
 &nb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张家港市20”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