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138
标签:
苏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8]
泰州地区九年级月考试卷
"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4分)
一、请将1-7题的答案填入表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返囊幌睿?分)
A.炽(chi)热 拾级(shì) 积攒(zǎn) 纤维(xiān)
B.绵亘(gèn) 差使(chāi) 遐想(xiá) 胆怯(què)
C.打盹(dǔn) 古刹(chà) 跌宕(dàng) 澎湃(pài)
D.家眷(jüàn) 粗犷(kuǎng) 跻身(jī) 栅栏(zhà)
2.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2分)
A.“你怎么还没做好呢,小红?”老师不解地看着她问道。
B.奥运志愿者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C.《十三岁的际遇》选自《精神的魅力》(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D.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2分)
A.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B.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
C.人们一走进教学楼就会看到,所有关于澳门历史的图片和宣传画被挂在走廊的墙壁上。
D.这本书记载了陈毅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斗争业绩,刻画了他可敬、可爱的形象,再一次激起了人们对这位革命前辈的深切怀念。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经他一讲,我茅塞顿开,终于解出了这道难题。
B.张强对老师、同学的劝告无动于衷,老毛病总是改不了,我得帮帮他。
C.班长是主持节目的老手,这次联欢晚会,他主持得特别棒,真是一鸣惊人。
D.有些单位和个人肆无忌惮地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生存,应该受到惩罚。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春》《鼎湖山听泉》《阿里山纪行》都是优美的抒情散文,字里行间都寄托着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B.《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活板》都是事理说明文,《松鼠》《松树金龟子》则是科学小品文,都用文艺的笔调生动地介绍了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C.《故乡》《孔乙己》《社戏》《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都是鲁迅的作品,《背影》《春》《绿》《雪》都是朱自清的作品。
D.《曹刿论战》《陈涉世家》《论语》《〈孟子〉二章》文题中加点词都不是古代文体。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浏览完整试题
A.或王命急宜(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也许,或许) 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B.此乐何极(穷尽) 感极而悲者矣(极点) 沿溯阻绝(断)
C.临溪而渔(连词,表修饰)云归而岩穴暝(连词,表顺接 )黑质而白章(连词,表并列)
D.可以一战(凭) 必以情(根据) 不以物喜(因为)
7.下面的文段中,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饭后在椰林中散步。椰林一眼望不到边,林中遍生青草。_________映在水中,连水也是浓绿色。
①一条莹洁的小河,在林的另一端流淌。 ②在林的另一端,有一条莹洁的小河。
③水平如镜,水上有独木舟静静地横着。 ④如镜的水面,静静地横着一只独木舟。
⑤绿得很浓的树木的两岸郁郁葱葱。 ⑥两岸的树木郁郁葱葱,绿得很浓。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136分)
二、按要求答题
8.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一一找出打“×”,然后按顺序改正在田字格里。(4分)
(1)偏僻 (2) 优扬动听 (3) 危言耸听 (4) 闲情逸致
(5)蓦然 (6) 出谋画策 (7)无动于衷 (8) 井然有绪
(9)清淅 (10)相提并论 (11)陈词滥调 (12)谈笑风生
改 正
9.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1)~(4)每题1分,(5)~(6)每题2分)
(1)安不忘危, 。 (2)了却君王天下事, 。
(3)长风破浪会有时, 。
(4)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5)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中描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
(6)优秀的人才常常需要识才的慧眼去发现,韩愈曾发出“人才常有而发现人才的人不常有”的感叹: , 。
10.阅读苏轼的《浣溪沙》一词,完成下列两题。(5分)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上阕所写之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门前流水尚能西”这句话应怎样理解?这首词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仿句(2分)
请你展开联想,按照下面的示例仿写两个句子。
示例:(1)作家把读者摆渡到精神的彼岸。
(2)“希望工程”把贫穷的孩子摆渡到求知的乐园 。
1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美国盐湖城冬奥会期间,中国代表团曾参观驻地附近的一所小学。团长送给学校两只极其可爱的玩具小熊猫,要求一只给该校最优秀的男生,一只给最优秀的女生。结果校长收下了这两只小熊猫,将它们陈列在学校橱窗里,在它们的旁边写上:“一只给最优秀的男生们,一只给最优秀的女生们。”
展开余下试题
(1)、给这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不超过5个字) (1分)
(2)、请用30个左右的文字评价一下这位校长的做法,要求语言精当,符合现代教育理念。(2分)
13.名著阅读。(5分)
(1) 你读过《汤母•索亚历险记》全书吗?请联系全书说说汤母为什么向往“海盗生活?(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洞中历险这一情节中,汤母遇到哪些困难?最后是怎么从洞中出来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专题(3分)
我们从小接受的是做个好孩子的教育。这种“好孩子”往往被定位成像羊羔一样温驯,像小鸟一样依人。如果现在我们以强悍的姿态去做一匹狼,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出你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综合实践活动(5分)
在“如果我主办校刊”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你给校刊取名为______________;设置的栏目有: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如果你妈妈怕影响你学习反对你主办校刊,你该怎么劝说?(要求:①必须谈到主办校刊后的收获;②简明、连贯、得体)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
(一)(6分)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句话。(2分)
17、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段文字的内容: (2分)
18、有人认为鲁国胜而庄公竟不知其所以然,可见他完全不懂军事,文中再一次点出了他的“鄙”。你能否从创新思维的角度评述一下文中鲁庄公的作为呢?(2分)
(二)(5分)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非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1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
(1)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 (2)故人来,方与之食( )
(3)恐其自食其言也( ) (4)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
20.下列“之”的用法与另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1分)
A.起不食待之 B.故人来,方与之食
C.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D.渔人甚异之
21.翻译下面句子。(1分)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译: 。
22.故事中,吴起在为人处世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是: 。(1分)
(三)蛛网奥秘新探(13分)
天生蜘蛛是人间的一幸。要是没有那么多的蜘蛛,蚊、蝇及一些令人烦恼的虫子将会异常猖獗。据估计,英国的蜘蛛一年之中消灭的昆虫,总重量要大于全体英国人的体重。
世界上大约有4万种蜘蛛,七大洲均有分布。大多数的蜘蛛以网立世,凭勤劳和猎技度日。蛛网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似笼、似棚、似钟、似吊床的都有;有圆形的网,也有矩形的和三角形的网。蛛丝是一种骨蛋白,在蜘蛛体内呈液体状,排出体外遇到空气后便硬化为丝。最细的蛛丝只有1/l000000英寸粗,然而它并不如人们想像的那般柔弱,和蛛丝同样粗细的钢丝远没有蛛丝结实。
蛛网是一种奇妙的天然艺术结晶,不少研究人员都企望着能透过那晶莹的蛛丝看到一些新的科学奇观。如今,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蛛网研究上又有了突破。
圆蛛是常见的一种蜘蛛,它常在园子里、树木间结网。这种蛛网由两种类型的蛛丝构成,即干丝和湿丝。网的外沿牵引线和放射状的半径线是干丝,它们基本上不具粘性,只是组成一个大框架,用来固定和支撑猎网。牵引线很粗,可称为主导索。在这个骨架上的那一圈一周的螺旋线是湿丝,它们不仅具有很强的粘滞性,而且也极富弹性,这是一种真正的猎网。蛛网正中心的那一小块地方不具粘滞性,那是蜘蛛休息的地方。干丝弹性不大,经过拉长,长度增加约20%时,它就会断裂。湿丝则大不一样,长度增加三倍,它仍然可以弹回,恢复原状。因此,落网的蚊蝇之类是很难破网而逃的。
展开余下试题
湿丝为什么具有那么好的弹性呢?科学家们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蜘蛛的湿丝并不是单丝。湿丝上布有一滴滴细小的珠状胶粘液体,它的成分80%是水,其余为氨基酸、油类、盐的混合物。更令人惊奇的是,每一滴珠状体内都含有一卷丝线。当蛛网上的猎物挣扎时,那一卷卷丝线随之松开伸直,这就大大增加了丝线的长度。当猎物被网征服以后,蛛丝仍会弹回,又成了线圈。
具有独特构造的蛛丝,堪称是一种精巧绝伦的弹簧。可以预料,这一蛛网奥秘的新发现,将会给仿生学带来很大的贡献。
23、介绍对蛛网奥秘新的探索,为什么要以圆珠为例呢?说说你的理解。(2分)
24、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概括蛛丝形成的过程。(3分)
25、蛛网是由哪两种类型的蛛丝构成的?这两种类型的蛛丝分别起什么作用?(5分)
上一篇:
说明文阅读训练专题
下一篇:
2006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标签:
苏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泰州地区九”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