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966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6]
瑞昌一中(九江学院附中)
"瑞昌一中(九江学院附中)
06年高三第十二次周考语文试题
命题人:胡奇   柯常春   审题人:邓国华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坎坷       沉疴        百舸争流          苛捐杂税
   B.高档       跌宕        倾家荡产          安步当车
   C.信笺       饯行        明修栈道          草菅人命
   D.妊娠       赈灾        饮鸩止渴          不治之症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双赢     搏客       蒸馏水      秀外惠中      挟天子以令诸侯
  B.家私     联袂       保玲球      莺歌雁舞      丁是丁,卯是卯
  C.当作     感喟       遥控器      异彩纷呈      文武之道,一张一驰
  D.砂糖     般配       酒吧间      俯首帖耳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人们意识到,用一种发展模式、一种政治主张来        多彩世界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②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为我国经济的繁荣        出更加美好的发展远景。
③人,可以抛舍许多,却绝不可抛舍养育自己的土地。失却了对它的        ,便也失却了良知。
④打着民主旗号搞“台独”的分裂活动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        是对台海地区        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构成的巨大威胁。
A.制约    勾画    眷念    更/和 B.制约   勾勒    眷恋    更/乃至
C.规范    勾勒    眷恋    也/乃至 D.规范   勾画    眷念    也/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神六”发射和回收是一项要求相当精确的技术,每一个步骤都要认真核对,否则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后果不堪设想。
    B. 面对民俗展览会上展出的秦淮扎灯、桃花坞年画、惠山泥人、扬州漆器等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很多观众交口称赞,感叹相见恨晚。
    C.发生在约旦首都安曼三家豪华酒店内的自杀袭击事件造成了重大伤亡,现场尸体横陈,惨不忍睹,令人叹为观止。
D.著名导演李安凭借一部《断臂山》获得78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配乐、最佳改编剧本三项大奖。一个华人导演能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电影节上获此殊荣,真是匪夷所思。


浏览完整试题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日本《每日新闻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70%以上的日本民众认为,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改进目前日中、日韩紧张关系问题上“努力不够”。
B. 中国选手张丹/张昊2月13日晚在都灵冬奥会双人滑比赛中,虽然没能夺得金牌,但是,这对年轻的“龙的传人”实践了诺言,用自己的顽强表现征服了现场观众。
C. 红色旅游期间,前往井冈山的游客中有上了年纪穿着毛式服装的老者,也有很多带着孩子和摄像机的夫妻、大学生和中小学生。
D. 明后两年要扩大医疗试点范围,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多为群众着想,完善相关政策,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健忘——记忆随时光流失而忘却——也有其正面的效果。想不起事情会令人沮丧,但忘掉一些不再需要的信息记忆,比如旧的电话号码或昨天我们将车停在哪儿了之类,通常对人是有益的,甚至是必要的。正如心理学家罗伯特和伊丽莎白•比约克所指出的,不重要的或不再需要的事情,可能会不被想起或不被复述,因此它们就失去了对事后回忆的强化性影响,经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就会将之慢慢忘掉了。
    约翰•安德逊和他的同伴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更深入。他们认为经过一段时间而忘记一些事情的现象,反映了人们对周围环境的最佳适应状态。安德逊实验了各种情况,包括回忆往事以及怎样利用过去的一些特殊印象来预测它现在的作用。他观察到与人类健忘情形相似的规律性,即一条使用过的独特信息,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人们就会减少对它的需求。例如,安德逊的研究小组注意到,在图书管理中,近来或过去经常被整理的图书,要比那些最近较少整理的或过去不经常整理的图书,更容易催还。安德逊和他的同伴们检查了《纽约时报》1986至1987年这两年730天的大字标题,他们记录下一个特殊的词语在每一份报纸出现的次数,于是,他们见到了类似的现象,即一个特殊的词语在上一份报纸上出现过之后,它在下一份报纸上出现的机率就会降低。安德逊的研究小组在别的情况下也见到了类似的现象,包括与孩子谈话时使用的词语,或收到一封电子邮件之后再次收到电子邮件的可能性这样的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后,记忆系统放弃一些不太需要的信息,因而提高了它的工作效率。因为信息在大脑中闲置的时间越长,那么将来使用它的可能性也就越小。总的看来,记忆系统将那些无关紧要的信息放置一旁是较为明智的。安德逊说遗忘的一般形式已经被大量的实验所证实——遗忘的速度经过一段时间会减慢——这反映了人们叙述过去的和现在的信息的相似性。依安德逊所言,我们记忆中的东西按照这种规律被选择,并在实质上下了一个赌注,即我们近期没有使用过的信息将来也可能不需要它。对这个赌,我们肯定赢多输少。但是,我们对损失——遗忘所造成的挫折比较敏感,因此永远也无法体会到我们赢得了什么。
这种基本观点与那些研究在自然环境中动物行为的科学家们所说的“平衡”相类似。例如,在一群野餐者附近,一只松鼠勇敢地抓起一点面包碎片,然后跑到附近的树下吃它。这样反复几次,每一次只抓起一点碎面包,把它带到树下后才狼吞虎咽地吃。尽管这不是吃饱肚子的最有效方法,但是,这确保了松鼠较少暴露在敌人面前的可能性。研究人员发现松鼠在拿碎面包片时——更可能拿的不是大片的而是小片的面包——吃大片面包片的时间比吃小片面包片的时间长,因此会使松鼠面临更多的危险。在吃到更多食物和减少遇到敌人的风险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衡”。松鼠的行为表明它在平衡二者的关系。同样,人类的记忆中也存在着平衡。
6.对第三段划线句“对这个赌,我们肯定赢多输少”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忆系统放弃的信息未必是将来不需要的,这种记忆的选择就像下赌注。
B.“赢多”意味着记忆系统放弃了一些不太需要的信息,就能提高它的工作效率。
C.肯定赢多输少的结果表明,我们近期没有使用过的信息将来也不会再需要它。
D.记忆选择的结果告诉我们,记忆系统将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放置一旁是较为明智的。
7.文章最后说:“人类的记忆中也存在着平衡”,这种“平衡”是
A.遗忘更多的有效信息和减少遗忘的负面效应之间的平衡。
B.遗忘更多的有效信息和记住更多的信息之间的平衡。
C.遗忘更多的近来不用或经常不用的信息和减少遗忘的负面效应之间的平衡。
D.遗忘更多的近来不用或经常不用的信息和遗忘更多的有效信息之间的平衡。
8.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常整理图书有助于及时催还图书,这告诉我们,对那些有用的信息,要经常复习,强化记忆。
B.随着时光的流逝,很多事终将被遗忘,并且,容易忘事的人往往是工作效率更高的人。
C.不要为想不起一些事情而沮丧万分,事实上,遗忘使我们得到的要比失去的多。
D.为了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人类与别的动物都在不断调整,使自己的行为尽可能达到平衡。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顺  民
先王先顺民心,故功名成。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得民必有道,万乘之国,百户之邑,民无有不说。取民之所说而民取矣,民之所说岂众哉?此取民之要也。
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①,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翦其发,枥②其手,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说,雨乃大至。则汤达乎鬼神之化、人事之传也。
文王处岐事纣,冤侮雅逊,朝夕必时,上贡必适,祭祀必敬。纣喜,命文王称西伯,赐之千里之地。文王载拜稽首而辞曰:“愿为民请炮烙之刑。”文王非恶千里之地,以为民请炮烙之刑,必欲得民心也。得民心则贤于千里之地,故曰文王智矣。
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耳不听钟鼓。三年苦身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有甘肥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味禁珍,衣禁袭,色禁二。时出行路,从车载食,以视孤寡老弱之渍病、困穷、颜色愁悴、不赡者,必身自食之。于是属诸大夫而告之曰:“愿一与吴徼天下之衷。今吴、越之国相与俱残,士大夫履肝肺,同日而死,孤与吴王接颈交臂而偾,此孤之大愿也。若此而不可得也,内量吾中不足以伤吴,外事之诸侯不能害之,则孤将弃国家,释群臣,服剑臂刃,变容貌,易姓名,执箕帚而臣其之,以与吴王争一旦之死。孤虽知要领不属,首足异处,四枝布裂,为天下戮,孤之志必将出焉!”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大败,遂大围王宫。城门不守,禽夫差,戮吴相,残吴二年而霸。此先顺民心也。


展开余下试题                                                         《吕氏春秋》
注:①桑林:古地名,传说是汤祭祀神的场所。②枥:压挤:枥手是古代的一种刑罚。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王载拜稽首而辞曰 辞:辞谢
B.得民心则贤于千里之地 贤:胜过
C.释群臣,服剑臂刃 释:放走,遣散。
D.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 甘:甘甜。
10.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下养百姓,以来其心 ②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B.①以视孤寡老弱之渍病 ②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
C.①残吴二年而霸 ②城入越而璧留秦
D.①得民心则贤于千里之地 ②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君王顺依民心的举措的一组是英才苑
(1)汤乃以身祷于山林
(2)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
(3)文王载拜稽首而辞曰:“愿为民请炮烙之刑。”
(4)得民心则贤于千里之地
   (5)三年苦身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
(6)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
A.(1)(2)(5) B.(2)(4)(6) C.(1)(3)(5) D.(2)(5)(6)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历史上商汤以自己的身体作牺牲为民求雨的事例,说明汤通晓鬼神的变化、人事转移的道理。
B.文王辞去纣封给他的千里之地,为民请炮烙之刑,一心要换取民心,其目的在于得到民心。因此说,文王是非常聪明的。
C.文章重点描述了越王勾践“内亲群民,下养百姓,以来其心”,终于“残吴二年而霸”的事例,旨在说明只有“先顺民心”,方可“功名成”,以及“以德得民心”的道理。
D.本篇文章继承了孟子、荀子重视民众的思想,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对民心的重视,在今天仍很有现实意义。
第II卷(114分)
四、(21分)
13.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3分)
   (2)文王非恶千里之地,以为民请炮烙之刑,必欲得民心也。(3分)
  
   (3)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3分)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玉阶怨                             吴声子夜歌①
李 白                               薛奇童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①此诗一作《古意》,作者为崔国辅。
   (1)这两首诗的开头两句写白露、飞霜,对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2分)
   (2)著名学者俞陛云在《诗境浅说续编》中提到《吴声子夜歌》时说:“此与宫怨词‘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词异而意同。”请比较这两首诗,说说内容上的“同”和写法上的“异”。(4分)
15.补写出下面一段话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一小题,6分)
(1)我国古代骚人墨客的诗文中,“路”的内涵异彩纷呈。比如,屈原的《离骚》:“  ①  ,
吾将上下而求索。”李白的《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  ②  ,    ?”王勃的《滕王阁序》:“  ③  ,等终军之弱冠。”  ④  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辛弃疾的《  ⑤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冯梦龙的《醒世恒言》:
“  ⑥  ,日久见人心。”
   (2)细草微风岸,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抒怀》)
           很多古代文人曾在庐山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篇,如李白、白居易,尤其是苏轼的《题西林壁》:“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很富有哲理意义。
         19世纪80年代在欧美出现了现代派文学,其中《变形记》作者卡夫卡是    (派别)作家,而荒诞派作家萨缪尔•贝克特的代表作是《          》。
五.(21分)
午门外
祝勇
在中国的古迹中,没有一处像故宫这样拥有显赫的位置。
对于从来没有进去过的人来说,故宫是他们想象中的天堂。在很长的时间里,只有少数身份高贵的人才能走近它,才能目睹它的华丽与神圣。绝大多数普通人,只有蹲在故宫外的筒子河边,通过高于树梢的城堞,揣测它的细节。宫墙保守着宫廷的秘密。即使站在合适的角度上,他们也只能看到故宫上面的白云。
我看见一片白云停在午门的正上方。红色城墙以蓝天为背景,显得格外夺目。手里攥着一张门票,我迟迟不往里走。我望着午门发呆,想象着很多年前的天朝子民对于故宫的想象。
高大的午门为这种想象确定了最初的比例尺。我们仅仅根据巨人的脚印就能推知巨人的高度。由午门,我们大抵可以知道,这里的度量单位远远超过我们的日常经验。午门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院门,它的意义不仅仅是供人出入,它代表这一种权威、一种信仰,甚至一种宗教。
人门为什么在建筑巨大的宫殿?是与广阔的疆域形成几何上的比例关系,还是与丰富的世界构成视觉上的平衡?无疑,宫殿改变了人与自然的比例尺。即使从远处观看,宫殿依然显得威武和高大,因而与宫殿相比,那些参照物显得那么弱小。帝王站在宫墙上,会看到什么?时间的谜底是死亡。死不是瞬间的事,它永远是正在进行时。从出生那一天起,死亡的进程就开始了,每一天都在靠近那个黑色的终点。但是绝大多数帝王看不到这些。从宫殿中他们看到了基业的永恒。那是他们的错觉。场面宏大的宫殿迷惑了他们,他们往往迷失在自己建造的迷宫里。迷宫的规模越大,丢失自己的可能性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宫殿像是一个欺骗性极强的巨大的谎言。


展开余下试题在一部清廷电影中,有皇帝站在午门城楼上的镜头。那时的他,正沉浸在君临天下的神圣感中。显然,巨大的宫殿改变了皇帝注视世界的视角。是宫殿,使得神圣君主不再像俗众那样,只是匍匐在万物脚下的一只生灵。然而,令我怀疑的却是,那欢腾的万众,是否能看清他们皇帝的身影?宫殿将他托举到最高点的同时,也将他的身影弱化为最小,这并非仅仅取决于物理的法则,更符合哲学的辩证法。也许,这就是城楼的意义,它将一个具体的肉躯抽象为一个符号式的图腾。
注视着午门的时候,我胡思乱想,如果我有选择颜色的自由,我会给午门漆上什么颜色?是土地似的棕黄,还是天空似的瓦蓝?那样的童话色彩无疑会消解帝王的尊严。只有血的颜色,是对权力最恰当的注解。它既诠释了权力的来路,又标明了权力的价值。如果有人对宫殿庇护的权威感到质疑,那么,请你用等量的血来交换。宫殿简单明了地注明了权力的暴力内涵。如果你不进入权力系统,宫墙只是视线中的风景,那大跨度的直线与大弧度的曲线展现着世界上最大胆的设计;如果你对皇权发出挑战,那被残阳照亮的城墙便时刻提醒你,你所准备的勇气和牺牲是否足够。
我曾见过黑色的午门。是在一个风大的夜里,我从午门外走过。天上没有星辰和月亮,午门的广场上没有路灯和行人,只有高高的城楼,寂寞地兀立着。在深蓝的夜空下,午门的剪影轮廓清晰。那是一个无比巨大的黑影,如一个黑洞,看不见里面包容的任何细节。我感到莫名的恐惧,只因那无以复加的空旷和黑暗。我不敢叫喊,我知道哪怕是轻微的呻吟和呼喊,在这里都会被惊人地放大。
16.请结合上下文,解释这两句话的含义。(6分)
(1)从这个意义上说,宫殿像是一个欺骗性极强的巨大的谎言。(2分)
(2)宫殿简单明了地注明了权力的暴力内涵。(4分)
17.作者为什么用“高大的午门”作为“天朝子民对于故宫想象的比例尺”?(3分)
18.第六段中“宫殿将他托举到最高点的同时,也将他的身影弱化为最小”,从物理法则的角度看,它的意思什么?(2分)从哲学辩证法的角度看,它的深层含义是什么?(4分)
19.大家都知道,北京申奥宣传片中开始的镜头是宏伟的故宫建筑群,这表明如今时代已赋予了故宫崭新的象征意义。请简述故宫的象征意义在过去、今天有何不同。(6分)
六.(12分)
 2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划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短语、句子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4分)
        唐玄宗之所以凸现于岁月的浮雕之外,成为一处孤绝的风景,还在于他伟不仅带来了大繁荣,而且带来了大混乱;不仅经历了大失败,而且经历了大成功;他的生命里人生的至喜与至悲均在浓缩,世间的荣耀与耻辱都聚焦在他的岁月里。大与渺小交融,显赫与悲凉同在,这样一个李隆基,难道还不能吸引我们好奇的目光吗?
 修改为:
21.广播稿要求通俗、口语化,一听就明白。把下面一段文字改作广播稿时,有几处非改动不可,请找出来并改正。(4分)
       去年11月26日我省九江瑞昌发生5.9级地震之后,(1)中央领导人温家宝、吴官正……发来慰问电慰问灾民,(2)我省各界对震灾后的人民生活十分关心,(3)积极开展赈灾活动,(4)捐款累计已逾500万元之巨。(5)我市原来已捐款(包括捐赠衣物、物品折款)50万元,昨天又捐款5万元。(6)这些捐款已经转送到了灾区。
22.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栏目第六关让许多高手纷纷落马,请你依据范例组词帮他们过这一关。(任选两小题,4分)
    范例:      感                                                 
    答案:情感情            情感        感情  
  (1)    年                                                     
  (2)    信                                                     
  (3)    人                                         &nbs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瑞昌一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