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994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4]
学海乐苑06届高考第三轮综合能力测试题(四)
"学海乐苑06届高考第三轮综合能力测试题(四)
语文学科     命题人:命题人:蕲春一中 毛嘉喜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共12分,每小题3分。)
①最近,有两位科学家发现,在大脑的发育期,人脑内部的神经细胞经常游动,行程遥远。这些神经元在某处安居落户后,是依靠周围细胞的信号指令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不是根据遗传纲要行事。这跟以往科学家们的看法不同。这项新的研究成果有力地证实,作为哺乳动物大脑最发达的部分的人脑皮层;并不是按照基因蓝图的模式固定下来一成不变的,而是对环境具有极其灵活的适应性。
②最新的理论认为,一个神经元之所以在人脑视觉区域落户而成为视觉神经细胞,并不是基因就是如此规划的,而是因为该细胞接受了附近的视神经细胞的发出信号。假如它当时驻留在大脑的听觉区域,它可能就发展成了听觉细胞。
③早些年就有一些生物学家赞成神经元具有可塑性的观点,而新近的研究报告为该观点提供了翔实有力的证据。
④塞寇博士和沃尔士博士证实,在大脑发育过程中,从一个母细胞分裂出来的完全相同的神经元,只因漫游到截然不同的皮层区域,它们定居后就从事截然不同的职业。
⑤研究人员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决定着新生细胞何时停止在皮层之间的游动,然后驻留在大脑一个特定的地点,但它们认为,比起它们自身携带的基因指令,一块外部空地吸引的作用可能更关键。
⑥塞寇博士说:“母细胞并不给它们的子女传授将来从事什么职业之类的具体信息,它们不会对一个子女说,你去视觉皮层,你去运动皮层。”
⑦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技术手段来监测细胞游动规律。他们把具有记录作用的分子标签注射到胎鼠发育期的大脑中,然后通过屏幕监测,确定哪个神经元到哪里安家落户。
⑧神经生物学教授莎兹博士说:“我想这个研究报告是我所看到最棒的之一。做这种实验好比攀登珠穆朗玛峰。”神经细胞的适应能力。
⑨几十年来,对于胚胎神经元究竟是一张白纸,还是预测的带有某种命运趋势的神经单位,神经生物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有些研究曾经显示,在发育期,神经元是沿着固定通路,以紧凑的步伐向一个个皮层区域移动,似乎是在执行基因指令。在此以前,科学家们不能理解细胞的移动,无法对这种现象作出明确解释。
1.本文主要讲的是神经元具有可塑性,根据“最新理论”以下哪一项不符合“可塑性”这一特性?(  )
A.在大脑发育期,神经元自身携带基因指令,沿固定通路向一个个大脑皮层区域,从而发展成为某一区域的神经细胞。
B.在大脑发育过程中,从一个母细胞分裂出来的完全相同的神经元,将来有可能在大脑中履行不同的职责。
C.新生的神经细胞在皮层之间游动,当它接受了附近视神经细胞发出的信号,就可以在大脑皮层区域落户而可能成为视觉神经细胞。
D.在大脑发育期,漫游在大脑皮层区域的神经元驻留在大脑某一个特定的区域,就可以成为该皮层区域的神经细胞。
2.两位科学家的研究被称为“最新的理论”的理由是哪一项?(  )
A.它第一次提出了神经元具有可塑性的观点,并为该观点提供了证据,是一个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
B.它证实了在大脑的发育期,大脑内的神经细胞经常游动且行程遥远,而且极具适应性。
C.它攀登上了神经生物学的珠穆朗玛峰,是神经生物学领域最棒的科研成果之一。


浏览完整试题D.它对大脑神经细胞的移动及其驻留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作出了明确而科学的解释。
3.文章第4段说:“在大脑发育过程中,从一个母细胞分裂出来的完全相同的神经元,只因漫游到了截然不同的皮层区域,它们定居后就从事截然不同的职业。”决定它们从事不同职业的因素是哪一个?(  )
A.遗传纲要影响            B.周围细胞的信号指令
C.基因指令使然            D.外部空地吸引的作用
4.依据“最新理论”,以下的推断合理的一项是(  )
A.一个三十岁的成年人的大脑内部的神经细胞可以游动到人脑的嗅觉区域落户而成为嗅觉神经细胞。
B.两位科学家的报告对细胞的移动现象作出了明确的解释,根据这个报告我们就可以对新生细胞游动及驻留的原因作出合理的解释。
C.不久,我们就可以通过某些技术手段克服人类神经系统先天性缺陷,使人类不再产生盲人,聋子。
D.我们可以通过屏幕监测到胎儿脑神经细胞的游动情况,将来我们也许可以进一步了解大脑神经细胞的秘密。
二、(共18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9题。(共12分,每题3分)
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也。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辞不受。性恬静乐道,忽于荣利,征命无所就。弟承,字公先,亦知名,以方正征,拜议郎,迁伊阙都尉。董卓作乱,承欲合徒众与天下共诛卓。承弟昭时为议郎,适从长安来,谓承曰:“今欲诛卓,众寡不敌,且起一朝之谋,战阡陌之民,士不素抚,兵不练习,难以成功。卓阻兵而无义,固不能久;不若择所归附,待时而动,然后可以如志。”承然之,乃解印绶间行归家,与范避地扬州。袁术备礼招请,范称疾不往,术不强屈也。遣承与相见,术问曰:“昔周室陵迟,则有桓、文之霸;秦失其政,汉接而用之。今孤以土地之广,士民之众,欲徼福齐桓,拟迹高祖,何如?”承对曰:“在德不在强。表能用德以同天下之欲,虽由匹夫之资,而兴霸王之功,不足为难。若苟僭拟,干时而动,众之所弃,谁能兴之?”术不悦。是时,大祖将征冀州,术复问曰:“今曹公欲以弊兵数千,敌十万之众,可谓不量力矣!子以为何如?”承乃曰:“汉德虽衰,天命未改,今曹公挟天子以令天下,虽敌百万之众可也。”术作色不怿,承去之。
太祖平冀州,遣使迎范。范以疾留彭城,遣承诣太祖,太祖表以为谏议大夫。范子陵及承子戬为山东贼所得,范直诣贼请二子,贼以陵还范。范谢曰:“诸君相还儿厚矣。夫人情虽爱其予,然吾怜戬之小,请以陵易之。”贼义其言,悉以还范。大祖自荆州还,范得见于
陈,以为议郎,参丞相军事,甚见敬重。大祖征伐,常令范及邴原留,与世子居守。太祖谓文帝:“举动必谘此二人。”世子执子孙礼。救恤穷乏,家无所余,中外孤寡皆归焉。赠遗无所逆,亦终不用,及去,皆以还之。建安十七年卒。
                    ——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乃解印绶间行归家  间:(得)机会。
B.欲徼福齐桓,拟迹高祖  拟:比,比拟。
C.若苟僭拟,干时而动  干:冒犯,冲犯。此处可译为“背离”。
D.赠遗无所逆,亦终不用  逆:迎,迎接。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且起一朝之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B.昔周室陵迟,则有桓、文之霸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今曹公挟天子以令天下,虽敌百万之众可也虽大风浪不可鸣也,而况石乎 
D.不若择所归附,待时而动是吾剑之所从坠 
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范“忽于荣利”的一组是(  )
①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辞不受  ②征命无所就③乃解印绶间行归家  ④袁术备礼招请,范称疾不往⑤范以疾留彭城  ⑥救恤穷乏,家无所余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    )
A.董卓作乱时,张范与张承想要集合徒众与天下豪杰一起讨伐董卓,后在其弟张昭的劝阻下作罢。
B.张范让张承去见袁术,由于张承在言谈之中没有曲意逢迎袁术,致使见面不欢而散。从中可以看出张承“方正”的性格。
C.张范与张承的儿子同被盗贼劫持,张范前往贼穴营救,最终盗贼被他的仁义之言所感动,把两个孩子都还给了他。
D.太祖每当出兵征战,常常让张范和邴原辅助世子曹丕一同留守,并告诫曹丕若有所行动一定要向两人咨询,足见张范深得太祖器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6分)
三、(共20分)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7分)
(1)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辞不受。(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救恤穷乏,家无所余,中外孤寡皆归焉。(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贼义其言,悉以还范。(1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0.默写:(共7分)
(1)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2分)
①试使山东三国与陈涉长挈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
(2)根据下面的问题,用课文原文回答。(共5分)
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②杜甫的《兵车行》中的描写人民生离死别的悲惨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共6分)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所写的一首诗。简析第二联是如何做到情景相生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余下试题(2)有人认为这站诗洋溢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
走出地平线
贾宝泉
记得少年时节,自己刚刚懂得一些世事的时候,就常常这样问自己:我能够走出地平线吗?
站在故乡原野上向周遭望去,有一个灰蒙蒙的大圆环绕着我;向天宇望去,也有一个灰蒙蒙的大圆环绕着我。这两个大圆本是重合着的,是天和地热吻时留下的唇痕。自己作孩童的时候,看见这个大圆就有了一种庇护感、安全感;后来年岁渐长,便以为它是鸟之笼、骥之辔了。反正少年人有的是烂漫的奇思和憨倔的气力,在一个红花黄叶点缀秋光的清晨,我忽然异想天开:走,到地平线外看世界去!   
在村头的土丘上向南眺望,有一个小村子正好坐落习在地平线上。及至我走进那个村子,并没有看到一条灰蒙蒙的线从街中穿过;原来,它还在遥远的天边上。我又继续向它走去,它也继续向后退去,它和我就这样不离不弃,如影之于形。我感到了地平线对人的愚弄。它实在是刺痛了一个无知而自尊的少年的心。
越是诅恨它,就越要揣摩它。我发现,在平地上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高山上就不是;在晴朗天气中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阴雨天气中就不是;孩子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大人眼里就不是;在视力正常人眼里是地平线的地方,在视力不正常者眼里就不是。原来,地平线并不是可以触摸的实体,只不过是一种视感罢了。再往深处去想,它竟是大地对人类的一种安慰呢!球形的大地使每一个人都以为自己的立足点高于别的地方,与这种居高临下的心态相适应,就出现了在你zhōuzāo的地平线。
诅恨一个原来没有的事物,其实是在诅恨你自己。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平线。都有属于自己的封闭的圈――由自己建构的环形山,谁想让自己的“环形山”里面积大些,谁就得站得高些。视界越开阔就越看得清地平线。然而,不少在大城市长大的孩子,连地平线也不曾见过。他们平素里放眼环睹,见到的无非是重楼千尺,高墙四壁,人车争路。把地平线还给孩子吧,人只有感到了圈子的存在,才有可能走出圈子。
随着视野的延展,当我把视点移向别人,移向身外的无边广大世界,我郁闷的心似乎八面来风了。原来,地平线竟是以自我为中心览世阅人的产物,是一个人远眺世界的目力jíxiàn,只要这个立足点不变,就永远也走不出自已的圈子,以自我为中心,即使你的身躯很魁伟,看到的也仍然是一个圈子;而当你想到身外还有别人,想到别人也在审度这个世界,你就会知道,在别人目力不及之处,你就在他的地平线之外,当你想到这星球上的芸芸众生每一个人都有视物极限,你又会知道,我们脚下的大地每一处都是地平线;当你懂得任何事物都是功与过的双面体,想到儿时虽然没有追上地平线,却凭借它的诱惑,它的前导,走出了父母温暖的怀抱,看到了别处的村落,看到了吹蒲公英的牧童和收获太阳花的村姑,河上人家的粗布帆和缓缓转动的风车木轮,还知道了太阳花又叫望日莲,你又会对地平线表示百倍的谢忱了。
人之所以感觉到世界环闭,人生于世如藏身巨蚌之一隅,或许,是他的思想还没有冲破牢笼?
冲破思想牢笼,就要扩展自己的襟怀,就要想到这星球本是众人的星球,我不敢说.立身于圣洁的珠穆朗玛女神高入云霄的肩上,是否看得见地平线,但是我敢断定,在作茫茫星际飞行的大空船上,是决然看不到地平线的。
12.根据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2分)
zhōu zāo( )( )    jí xiàn( )( )
13.作者少年时为什么会认为地平线是鸟之笼、骥之辔?后来为什么会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根据前四段想一想,地平线有何特性?为什么说地平线是大地对人类的一种安慰?(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根据最后四段想一想,怎样做才能真正走出地平线?(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从线索和地平线的一些特征的启示两个方面做简要的赏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共17)
17.下面这段话有三处毛病,读后完成(1)-(3)题。(3分
①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②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③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④形成了自己的艺术传统和特有的民族特色。⑤许多传世杰作不仅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1)序号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序号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序号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下面的消息,改写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3分
据业内权威人士透露,世界碳酸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即将把北京市场从华北地区独立出来,升级为可口可乐中国市场中的“北京区”。“北京区”专门下设奥运策划部。目前,北京市场有可口可乐散装现调机1600台,自动贩卖机650台。可口可乐、芬达、雪碧等可口可乐系列产品在北京饮料市场占据了2/3的份额。按可口可乐奥运计划,从今年至2008年,“北京区”将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散装现调机可口可乐销售网点,并使价格较低的瓶装可口可乐全面占领“郊区市场”。将出任“北京区”的总经理说,2008年奥运会前,可口可乐产品将在北京“无处不在”,达到“买得到、买得起、乐得买”的局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仿照例句,从生活中任选一个事物,分别从正面和反面立意,写出两个对人生有警示作用的句子。(4分
例:事物――彩虹。
正面:为让别人赏心悦目,献上自己七彩的人生。
反面:只务虚而不务实,决定了它只能昙花一现。
事物――____
正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校“踏浪”文学社社员张平、李文两同学荣获“环保”杯全国作文大赛高中组一、二等奖,请你代文学社写一份贺词。(正文不超过100字)(7分)
21.作文:(70分)
 
借 口(《读者》2005•21)
(1)读图,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200字。(10分)
(2)围绕这幅图画的寓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60分)
 
答案四
1.A 2.B 3.B 4.B 5.C 6.C 7.C 8.A


展开余下试题 [参考译文]: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太傅袁隗想把女儿嫁给张范,范推辞不接受。他性格恬静,乐于道义,淡泊名利,从不接受公荐。其弟名承,字公先,也是知名人士,由于做人方正而被征召,任命为议郎,又升任伊阙都尉。董卓作乱,承想聚合亲信与天下共起讨伐董卓。承之弟张昭时任议郎,恰从长安来,对承说:“现在想讨伐董卓,寡不敌众,而且又只有一些大臣的计谋和百灶,士子没有经常安抚,兵士没有训练,难以成功,董卓如果抵挡天下的讨伐,得不到道义上的支持,其统治本来就不稳固、长久;不如先呆在一个地方等待时机行动,然后才能实现志向。”承同意了张昭的建议,于是他解下印绶,辞官不做,从小路回到家乡,与张范一同在扬州隐居。袁术准备好厚礼招请他们,张范假称有病而不能前往,袁术没有强逼他。然后派人请张承与他相见,袁术问他:“往昔周朝衰落,于是有了称霸的桓、文二帝;秦国丧失法度,汉朝把天下接管过来而以法度治理。现在我拥有广阔的土地.众多的人口,想效法汉高祖主事,称霸天下,你有何意见?”张承回答说:“称霸之资在于道义而不在强大。假如以道义而取天下,即使只有一个人的力量,而成就王业,不足为难。但是如果超越本分,自比在上位者,逆时而行,为人民所弃,谁能使他兴旺发达起来?”于是袁术不高兴。在这时,太祖将要进军冀州,袁术又问他:“如今曹操要以弱兵三千,抗拒十万大兵,真可谓不自量力,你认为结果会是怎样呢?”张承于是说:“汉朝虽然不修文德,但是天命没有改变,而今曹操挟天子以令天下,即使抵抗百万之众也可以了。”袁术于是脸现怒色不高兴,张承就离开袁术回到扬州。
太祖平定冀州,派使者迎请张范。张范因为得病而留在彭城,他让张承去见大祖.太祖表奏他为谏议大夫。范之于陵和承之子戬被山东强盗抓住,张范直接到强盗住所去要还二子侄,强盗只把张陵放回。范谢道:“诸君把儿子相还,已经十分厚道了。但是以人之常情,虽然爱怜自己的孩子,然而我却可怜幼小的张戬,请把张陵换回张戬。”强盗被他的大义所感动,把两个都还给了张范。大祖从荆州回来,张范得以在陈州见到他,任张范为议郎,参谋丞相军事,范非常得大祖的敬重。每当大祖征伐之时,常让范和邴原留在许都,辅佐太子。大祖对文帝说:“如有什么行动.一定要向这二人咨询。”世予以子孙之礼相待他们。他经常救济穷困人家,家中无多余的资财,远近孤寡都归附到他那里。别人对他的赠遗他从不反对,但也不用它们,等到他们走的时候,都把它们还回。张范在建安十七年去世。
9.(1)太傅袁隗想要把女儿嫁给张范,张范推辞没有接受(要点:“妻”“辞”)
(2)(张范)救济抚恤贫困的人,(以致)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本地和外地的孤儿寡母都来投靠他。(要点:“救恤”,“中外”,“归”)
(3)强盗被他的大义所感动,把两个孩子都还给了张范。(要点:“义”的意动用法)
10.(1)①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②此情可待成追忆。
(2)①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②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11.(1)天上飘着一片云,挂着一轮孤月,看到此景,诗人不禁生发出了孤独落寞漂泊之感。当诗人以孤独落寞的之感再去看片云孤月时,诗人觉得它们也是孤独落寞的(2)自强不息。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出力。
怨恨之情 诗中提到“思归客”“腐儒”“牛云”“落日”等,特别是结尾句,难道我这腐儒连一匹老马也不如吗?表达了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方的怨愤之情。
12.(1)周遭(2)极限
13.因为它限制了少年作者的视野(外因),同时也激起了作者探究外界知识的欲望(内因)。少年作者想走出地平线,看起来也能走出地平线,却永远也走不出地平线,所以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
14.它是因时因地因人而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它也是跟着变化,它让觉得比自己强了是让人觉得自己比别站高;它满足了人们居高临下的心态。它给人们一种安全感,庇护感。
15.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走出自我,改变立足点,从别人的角度,从众人的角度多方面多角度地看问题,站得更高一些,站得越高看得越远。
16.走出地平线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文章先从自然界中的地平线说起,接着写由地平线产生的感悟,从中引申概括出了一些很深的富含哲理的警句,对读者很有启发教育意义。
全文通过地平线的一些特征,我们可以感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世上万事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出的结果也会不一样。
17.(1)①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2)④形成了自己的艺术传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3)⑤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而是人类珍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18.瞄准奥运商机,可口可乐全力打造北京市场。(关键词:奥运。可口可乐、北京)
19.竹子,正面:气节和谦虚的完美结合,使你生机勃勃。反面:既有内心的空虚的不足,又有节外生枝的恶习。
20.贺词格式:①第一行 正中为“贺词”②开头:顶格写被贺的个人的称呼③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贺词的内容④结尾写上表示祝原的话⑤署名。另起一行在右下写发贺词的单位。下面写年、月、日。内容要求简明概括。有热烈褒扬的感情色彩但赞誉要恰当。格式每错一处扣0.5分。 (61.153.139.42)"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学海乐苑06”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