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888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88]
2006年福建高三模拟试卷10
"2006年福建高三模拟试卷10
第1卷(选择题共24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伦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在《伦理学与经济学》一书中,对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他认为,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经济学本来就具有两种根源,即两种人类行为的目的:一种是对财富的关注,一种是更深层次上的目标追求。由此产生两种方法,一种是“工程学”的方法,也就是数学、逻辑的方法,一种是伦理的方法。这两种根源或方法,本来应是平衡的。但不同的学者重视的方面有所不同。从亚里士多德到亚当•斯密,比较注重伦理问题,而威廉•配第、大卫•李嘉图等更注重工程学方面。现代经济学则大大发展了工程学方面,却忽略了伦理方面。 
科学研究总是把人们当做完全理性的对象,这样逻辑的方法才能有效。但具体的人,都是活生生的,有情感的,有许多非理性的东西。单纯的理性的逻辑方法,难以避免现实上的失误。人们的感情、人们的意志、人们的理想和道德,在经济行为中,也会起到巨大的作用。单纯的工程学或逻辑方法,是不够用的。亚当•斯密指出,人们的活动是受自利引导,市场则以互利为原则。这一点被现代经济学家继承和发展了。但人们却忽略了他的另一些观点,即人们的同情心、伦理考虑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一般来讲,个人有或至少应当有追求自利的自由,但并不意味着这种追求就一定有伦理正当。当这种追求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时,就违背了伦理正当,从而成为应受谴责的不道德行为。离开伦理学的经济学只能使经济学贫困,正如离开经济学的伦理学,只能使伦理学空洞一样。 
经济学和伦理学的结合,其中也包括借助经济学所使用的各种方法和应用程序,使伦理学问题得到进一步的说明和解释。关于道德权利的分析便可证明这一点。人们常常从义务论的角度来看待权利,即表现为他人必须遵守约束。这类义务论结构可能不大适用于对道德中普遍存在的相互依赖性等复杂问题的解释。例如,甲侵犯了乙的权利,那么丙有义务去制止吗?丙有权利,但不一定出于义务。如果借助经济学的一些原理去解释丙的行为,可能更有利。用福利主义的根据事物状态的好坏来判断行为的原则,又用结果主义的根据效用结果来判断事物状态好坏的原则,那么丙去制止甲,因其结果是好的,他便有道德权利去行事。评价一个道德行为,不应只看内在价值(自我完善),还要看结果(与人为善)。显然,用结果主义的逻辑推理来分析道德权利,不见得完全充分,但却十分必要。 
由此可见,经济学应具有伦理的方法,伦理学也可引进经济学的方法。伦理学与经济学之所以有相通之处,可以相互联系相互引进,是由人们的经济行为和道德行为本身相互关联决定的。例如在工业生产中,人们的创造能力不仅取决于知识和技术水平,也取决于是否肯于奉献的道德水平。任何人的行为都带有社会性,不管你是否自觉到这一点。而这种社会性既包含经济因素,也包含伦理因素。 
1.下列表述,与第一段中阿马蒂亚•森的看法不相吻合的一项是  (    ) 
A.人类研究经济学,既是由于对财富的关注,也源于更深层次的目标追求。
B.理性的逻辑方法和伦理的方法,都是研究经济学的有效方法。
C.现代经济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研究者却不能像那些经典的研究专家那样,始终注意两种根源和方法的平衡。


浏览完整试题D.历史上某些著名经济学家的经典论述,尚未能引起现代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
2.以下不属于单纯工程学方法缺陷的一项是  (    )
A.把人当作单纯的理性对象来看待,因而难以避免现实的失误。 
B.常常忽略人的感情、意志、理想和道德的巨大作用。
C.常常运用经济学的方法与应用程序,来解释和说明伦理学问题。
D.常常只看到追求自身利益的合理性,却忽略应有的伦理约束。
3.关于伦理学对经济学的作用,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承认同情心、伦理考虑等非理性因素对于经济行为的影响,要求人们在追求自利时不违背伦理正当的原则。
B.使伦理不离开经济学,因而避免空洞;使经济学不离开伦理学,因而避免贫困。
C.使人们提高乐于奉献的道德水平,从而发挥其知识与技术水平的潜能,提高创造能力。
D.发掘出人的社会性中属于伦理因素的一面,使人在经济活动中不仅能实现自利,还能达到互利。
4.依据原文的论证分析,以下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从全文看,第一段所说的“更深层次上的目标追求”,应当包括注重经济活动中理想、道德的影响,注重人在内在价值方面的自我完善等项内容。
B.我们还不大习惯借助经济学原理来阐释伦理学问题,仅仅从义务的角度来分析道德权利问题,就是其中的一例。
C.依据某人的行为可能产生好的结果,因而肯定他具有完成这一行为的道德权利,这是将经济学原理引入伦理行为判断的一个尝试。
D.因为人的社会性既包含经济因素,也包含伦理因素,因此用经济原理来分析道德权利,也是理由充分、十分必要的。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5——8题。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①, 
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候、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②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③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 
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④,多逋负⑤。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大守。数岁,以官卒。 
郑庄始列为九卿,廉,内行修洁。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 
大史公曰: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戏,交情乃见。”郑亦云,悲夫!                                  (《史记》一二O卷《汲郑列传》) 
注:①洗沐:官员休假  ②算:竹器    ③推毂:推荐 ④僦人:这里指承揽运输的人    ⑤逋负:拖欠款项 
5.对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    存:问候 
B.每朝,候上之间说              间:空闲时 
C.至其明旦,常恐不遍            不遍:不周全 
D.及晚节,汉征匈奴              晚节:晚年节操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及陷于毒,然后从而刑之 
B.与官属言,若恐伤之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C.请治行者何也?                其妻问其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 
D.数岁,以官卒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至于泰安 
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明郑庄“廉,内行修洁”的一组是 
①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②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 
③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    ④尝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 
⑤中废,家贫,宾客益落            ⑥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当时曾经担任过项羽的将军,项羽死后,不久也就归顺了汉朝。 
B.郑当时以行侠仗义为自豪,解救了张羽,名声传扬在梁楚一带。他喜欢结交朋友,常常夜以继日邀请拜谢宾客。 
C.郑当时喜欢黄帝、老子的言论,仰慕年高有德的人;他年轻,官位卑微,但交游的朋友都是与他祖父同辈的人。 
D.郑当时曾位列九卿,中途罢官回家,家境贫寒,门庭冷落。晚年,担任汝南郡太守且在任上去世。 
第Ⅱ卷(共126分)
三、(20分) 
9.把文言文阅读理解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展开余下试题(1)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2分) 
译文:                                                                 
(2)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3分) 
译文:                                                                 
(3)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3分) 
译文: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待储光羲不至     [唐•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要欲:好像。了自:已经明了。空复情。自多情。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2分)
答:                                                                         
(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4分) 
答:                                                                         
11.默写。(6分) 
(1)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②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贾谊《过秦论》) 
(2)根据语境,填写下列空缺。 (只选一小题)(2分) 
①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特点被评价为“诗中有画”,《山居秋暝》的颔联“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②诸葛亮故居建有武侯祠,内有一联云:“布衣吟啸足千秋,草庐频顾,收起潜龙,蜀丞相尽瘁鞠躬,非得已也;竹帛勋名垂两代,汉祚将终,霄沉羽鹤,杜少陵酸心呕血,有由来哉。”这里面暗含杜甫《蜀相》里的两句诗,这两句是             ,            。 
四、(20分) 
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 
空山鸟语 
郭  枫 
①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 
②当然,山上有的是娇艳的花、婆娑的树,有的是奇崛的岩石、爽飒的风、飘逸的云朵;在山上,每一片风景,都会使你神迷。但,我说我还是最喜欢听山里的鸟叫。到山里来,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躺在铺着落叶的土地上,这时你的心灵便贴紧了山的心灵,别动也别想,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 
③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你不懂得鸟的语言吗? 
④你不懂得鸟的语言吗?我想你应该懂的。在山上,谁都喜欢鸟的鸣叫,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谁都懂,清风懂,白云懂,流泉更懂,连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也懂。鸟的语言永远叙述着动人的爱情。 
⑤在朝来金色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dì(   )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鸣叫。他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我在小时候就很熟悉这种鸟,绿背红纹有一只小巧的红喙。我喜欢它们灵活的体态,更喜欢它们的样子,依偎着,厮磨着,总是分不开啊!那时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现在仍然不知道,它究竟是哪种鸟呢?想着想着,自己却不禁失笑了。真是太傻!名字有什么用?人们喜欢各种好听的名字,鸟不一定喜欢,鸟喜欢唱的歌,人不一定能听懂;其实人爱不爱听都是一样,鸟是唱给鸟听的。 
⑥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阴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不是么?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谁,没有山雀子一样的欢乐时光呢?可是,少年的好时光,总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谁又能永远像山雀子那样的欢乐呢?想想看,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类啊!但山雀们却不管这些,不管你快乐不快乐,不管你忧伤不忧伤,不管你有多少无聊的思想,山雀们,什么都不想管;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嗳!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 
⑦过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时刻。高照在千山之外的秋阳,朦胧的光线竟灵空得如同饮醉了的月华:透着微醺,透着温柔,敛起那份耀眼的光彩,任凭幽谷去制造秋日的奥秘了。山林睡了,鸟儿们静默了。踏一坡金黄的落叶,踏一地斑驳的树影,也踏着一份薄薄的寂寞。在众鸟的默默之中,“咕——咕——”,从哪里传来的几声鹧鸪呢?忽断、忽续、忽近、忽远,那缥缈的鸣声,竟有些不可捉摸了。真的是鹧鸪吗?在台湾很少听到鹧鸪呢!鹧鸪该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的化身吧!就那缥缈的几声,便会把人拉回到一个古老的世界。“咕——咕——”,我回到了江南;“咕——咕——”,我沐着淡烟疏雨。石头城的苔痕,更加暗绿了哪!长檐飞角的小街,更加寂寥了哪!江畔的落日更苍凉了哪!“咕——咕——”,奔驰在石板路上得得的马蹄声突然隐去了。这是梦境,呵!这是在海角孤岛上奇幻的梦境。——是的,我知道这是梦,可是我多么喜欢重温! 


展开余下试题⑧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欢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涧谷间。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cāng sāng(    ) (    )了吗?那么,除了敞开自己的心灵,还要做些什么呢? 
还要做些什么呢? 
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 
[注]郭枫,原名郭少鸣,出生于徐州,台湾著名诗人和散文家。 
12.根据文中的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2分) 
( 1 )dì(   )          ( 2 )cāng sāng(    ) (    ) 
13.第⑤~⑦段,作者从“朝来的阳光”写到“过午之后”,从不知名的鸟儿写到山雀,再写到鹧鸪,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答:                                                                           
                                                                               
14.第⑥段,作者发出“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类啊!”这一感慨的原因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5分) 
答:(1)                                                                   
                                                                               
(2)                                                                     
                                                                               
15.作者为什么说“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5分) 
答:                                                                       
           &nbs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06年福建”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8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