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924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24]
2006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2006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 )
A、蒙(méng)骗 卓(zhuó)识 窥伺(sì) 戛(jiá)然而止
B、祛(qǖ)暑 踝(huái)骨 祝贺(huò) 怙(hù)恶不悛
C、讥诮(qiào) 愤懑(mèn) 骷(gǔ)髅 数(shǔ)典忘祖
D、游弋(yì) 蓦(mǒ)然 栈(zhàn)道 草菅(jiān)人命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脉搏 破天荒 闻者足诫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B、仓皇 大拇指 至理名言 盛名之下,其实难符
C、安详 舶来品 食不果腹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D、厮杀 挖墙角 枉费心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今年元月26日,是父亲60岁生日,在美国留学的妹妹、在加拿大工作的弟弟和在北京工作的我 向远在江西老家的父亲送去了诚挚的生日祝福。
②“对接长珠闽,建设新江西”的举措给我省不少经济欠发达的城市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北大门九江焕发出新的生机,南大门赣州则 显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
③一项调查显示,25岁以下的女性,在配带手机时大都喜欢把漂亮的手机以及五颜六色的 物挂在胸前。
A、一起 更加 装饰 B、一齐 更加 妆饰
C、一齐 越发 妆饰 D、一起 越发 装饰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活中的人都不是孤立的,都和整个社会休戚相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为社会的发展作贡献。
B、这个人在就职演说时信誓旦旦,表示决不辜负大的期望,可是一登上官位,就经不起利欲的诱惑了。
浏览完整试题
C、曾几何时,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了四大发明,但今天我们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D、工作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只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这是许多人干不好工作的重要原因。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侵入我国的寒流的路径,不是每次都一样,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来决定。
B.专家们的设计方案令人耳目一新,整座大桥横跨河面的部分,没有一个桥墩,桥身全靠铁索拉起,这在中国还是先例。
C.一些地方产生“电荒”是有原因的,除了冬季取暖用电量上升、江河缺水等原因之外,更与地方煤炭、电力行业长期存在的体制弊端有直接关系。
D.看完中央实验话剧院创作演出的《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又一次使人们增强了对戏剧创新的信心。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森林中的智慧
黑猩猩虽然无法成功地组织一场歌剧,但作为类人猿中的成员,他们的确有一些可以称之为“文化”的东西,这是一些灵长类科学家的最新发现。
动物的大多数行为都是与生俱来并通过基因世代遗传的。除此之外,动物还有另一种获得行为的方式,这种行为可以称为习得性行为。它们通过观察或仿效其他个体而掌握一些技巧。例如同种小鸟在不同的地域唱不同的歌,这表明它们是从上一代学会了这些本领。然而它们的本领看起来也似乎仅此而已,动物学家从未发现有哪种动物的行为可以升华到文化的范畴。但是聪明的黑猩猩给人类制造了一个意外,它们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是如此之多,足以构成一种文化。
分析了长达150年的观测记录,英国的一些灵长类专家找出了黑猩猩的群体间行为的诸多差异。在这些差异中,有些可以用生态学理论来解释,比如某些地区的黑猩猩没有学会砸开坚果,是因为当地没有坚果。
但如此的解释并不适合大多数其他类型的行为。研究人员发现,在坦桑尼亚的马哈勒,有一群黑猩猩会用树叶捕食白蚁,而相同地区的另一群黑猩猩却不会这样做;像 牙海岸的森林中的黑猩猩会用树枝插入蜂巢猎取蜜蜂,而其他地区的黑猩猩群体显然都不知道树枝有如此妙用;能用树枝瘙痒也似乎只是坦桑尼亚贡卜黑猩猩的“专利”。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被记录的七个黑猩猩群体中,有四群在下雨前总要进行一种舞蹈样的仪式,有两群只是随机即兴而发,还有一群则根本不表演。黑猩猩吸引同类的方式也各有不同,有三个黑猩猩群体是通过折断树枝来吸引同类的,而另两个群体则用手指轻轻敲响树干来引起他“人”的注意。
黑猩猩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此类行为共被发现39种。研究人员认为,这表明黑猩猩有非凡的创造发明能力。如此看来,人类的文明并不孤独,无论能否在太空中找到“智慧”,至少它们已经在森林中和我们相伴。
6、“但是聪明的猩猩给人类制造了一个意外,它们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是如此之多,足以构成一种文化”一句的理解,下列各项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行为具有文化意义的动物除了人类,仅有黑猩猩,这使人感到意外。
B、此前人类认为文化只有一种,那就是人类文化。这种文化从行为上看是后天习得的。
C、构成这“一种文化”的条件是:行为必须是习得,这种行为必须是群体性的且必须足够多。
D、黑猩猩“文化”就其产生方式看,与人类文化形似;就其范畴看,与原始人类文化相当;就其发展程度看,与原始人类文化相近。
7、与“某些地区的黑猩猩没有学会砸开坚果,是因为当地没坚果”一例有对比作用的一项是( )
A、有三个黑猩猩群体是通过折断树枝来吸引同类的,而另两个群体则是用手指轻轻敲响树干来引起他“人”的注意。
B、有一群黑猩猩会用树叶捕食白蚁,而同地区的另一群黑猩猩却不会这样做。
C、同一种小鸟在某地发出的是这样的鸣叫声,而在另一地域却发出那样的鸣叫声。
D、像牙海岸的森林中的黑猩猩会用树枝插入蜂巢猎取蜜蜂,而其他地区的黑猩猩群体显然都不知道树枝有如此妙用。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黑猩猩不仅能创造并使用工具,创造表情达意的独特行为方式,还能创造并使用语言,交流思想。
B、凡不能用生态学理论解释的动物群体行为差异,都具有文化意义。
C、人类进化来自灵长类动物,因而黑猩猩文化必然比人类文化历史悠久,故它即使不比人类文化灿烂也至少可与人类文化媲美。只不过人类对其了解不够而已。
D、由于仅观察了150年,观察对象仅是部分黑猩猩群体,因此黑猩猩具文化意义的行为应该远不止已被发现的39种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袁 滋
袁滋字德深,蔡州朗山人,强学博记。少依道州刺史元结,读书自解其义。起处士,进詹事府司直。部官以盗金全下狱,滋直其冤。表为侍御史。刑部、大理罪人,失其平,惮滋守法,因权势以请,滋终不署奏。韦皋始招来西南夷,德宗选郎吏抚循者,皆惮行,至滋不辞,帝嘉之。擢礼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赐金紫,持节位。逾年还,使有指,进谏,议大夫。迁尚书右丞,知吏部选。求外迁,为华州刺史。政清简,流民至者,给地居之,名其里为义合。然专以慈惠为本,未尝设条教,民爱向之。有犯令,时时法外纵舍。得盗贼,或哀其穷,出财为偿所亡。召为左金吾大将军,以杨于陵代之。滋行,耆老遮道不得去,于陵使谕曰:“吾不敢易袁公政。”人皆罗拜,乃得去,莫不流涕。
宪宗监国,进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刘辟反,诏滋为剑南两川、山南西道安抚大使。半道,以检校吏部尚书、平章事为剑南东、西川节度使。是时,贼方炽,又滋兄峰在蜀为辟所劫,滋畏不得全,久不进。贬吉州刺史。未几徙义成节度使。渭,用武地,东有淄青,北魏博,滋严备而推诚信,务在怀来。居七年,百姓立祠祝祭。性宽易,与之接者,皆自谓可见肺肝,至家人不得见喜愠。薄居处饮食。
展开余下试题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读书自解其义 解:领会、理解
B.耆老遮道不得去 遮:遮住
C.人皆罗拜 罗:围绕
D.是时,贼方炽 炽:气焰嚣张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德宗选郎吏抚循者,皆惮行 然专以慈惠为本
A. B.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或哀其穷,出财为偿所亡 滋严备而推诚信
C. D.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11.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说明袁滋“以慈惠为本”的一组是 ( )
①流民至者,给地居之 ②未尝设条教,民爱向之
③有犯令,时时法外纵舍 ④滋行,耆老遮道不得去
⑤或哀其穷,出财为偿所亡 ⑥滋畏不得全,久不进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⑤⑥ D.①③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袁滋是蔡州朗山人,学习勤奋刻苦,记忆力强,读书能自解其义。他从小依靠道州刺史元结,因为这,在朝廷征用民间有才能的人士时,他被举荐为詹事府司直。
B.袁滋为人正直,恪守法律,不仅为含冤的人洗涮冤情,而且拒绝别人的说情疏通,但后来因为哥哥在四川被反贼刘辟劫持,他担心不能保全哥哥的性命,很久不敢进军,为此被贬为吉州刺史。
C.为了安抚西南各少数民族部落,德宗选派部里的郎吏前去安抚,大家都因为害怕而不敢去,只有袁滋毫不推辞,得到皇帝的赞赏,这说明袁滋是一个有胆气的人。
D.袁滋担任华州刺史,为政清明简约,深受老百姓爱戴,仰慕。他被调任临行时,人们不让他走,当接任他的刺史向大家承诺不改变袁滋的治政措施后,大家才流泪让袁滋离去。
第Ⅱ卷(共114分)
四、(22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部官以盗金全下狱,滋直其冤。(2分)
译文:
(2)刑部、大理罪人,失其平,惮滋守法,因权势以请,滋终不署奏。(4分)
译文:
(3)性宽易,与之接者,皆自谓可见肺肝,至家人不得见喜愠。(4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1)有人说,这首诗除诗题标有“怨”外,全诗不见一个“怨”字,但却怨情很深,请联系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答:
(2)“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中的“却”字,以虚字传神,请分析它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
答: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庄生晓梦迷蝴蝶, 。 ,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2)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
(柳永《雨霖铃》)
展开余下试题
(3)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
(苏轼《赤壁赋》)
16.填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一小题)(2分)
(1)古代文人在游历山水之后,往往有所得,例如宋代的 ,在其作品 中由游山而得到了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的思考。
(2)伟大作家的作品对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被马克思称为“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的作品是法国作家 的
五、(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7题。
石缝间的生命
林希
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撷的种籽撒落到海角天涯。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它们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一线石缝里。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中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湿润,而唯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
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的生命。
或者就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因为它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那细微的叶脉告知你生存该是多么艰难;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又自己生长出根须,只为了少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这就是生命。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扼制。
或者就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的乳白色的浆汁,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们挖去作野菜。而石缝间的蒲公英,却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它们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它们因山石的贫瘠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只有它们的根竟似那柔韧而又强固的筋条,似那柔中有刚的藤蔓,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它们已经不能再去为人们作佐餐的鲜嫩的野菜,却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拚搏。
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的面前显得苍白逊色。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扭曲地、旋转地,每一寸树衣上都结着伤疤。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地艰难。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它们耸立在悬
上一篇:
浙江高职语文模拟考试(56)
下一篇:
2005-2006上期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06高考语”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2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