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144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44]
江宁高级中学200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江宁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教师版)
   江宁高中   巫秀美     2006-5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12分,每小题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浸染   痉挛   觐见   情不自禁   噤若寒蝉
B.船舷   娴静   弓弦   玄妙绝伦   垂涎三尺
C.臆断   驿站   肄业   神采奕奕   络绎不绝
D.闪烁   回溯   硕果   媒妁之言   数见不鲜
答案:C
2.下列各组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A.声名雀起   精兵减政   闲情逸志   黄梁一梦
B.嘻笑怒骂   明查秋毫   心有旁鹜   专心致志
C.手屈一指   过尤不及   开源截流   老羞成怒
D.循私舞弊   婷婷玉立   火中取粟   缘木求鱼
答案:A中“雀”应为“鹊”,“减”应为“简”,“志”应为“致”,“梁”应为“粱”;B中“嘻”应为“嬉”,“查”应为“察”,“鹜”应为“骛”;C中“手”应为“首”,“尤”应为“犹”,“截”应为“节”;D中“循”应为“徇”,“粟”应为“栗”。
3.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普京表示,尽管“统一俄罗斯党”在新一届国家杜马选举中独树一帜,但他不会因此修改宪法以谋求三次连任或延长总统任期。
 B.不管如何描述姚明,都不算言过其实,因为姚明的文化意义已远远超过体育本身,他已经成为推动美国人了解中国和亚洲的一面镜子。
 C.这所学校向家长发了一封关于收取学费的公开信,虽言“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可实际收费额却步步攀升。首鼠两端,堪称奇文。
 D.对待野生动物,我们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为渊驱鱼,为丛驱雀”,赶尽杀绝,只顾眼前利益。
答案:B 独树一帜比喻自成一家,此处应为“独领风骚”;言过其实―说话过分,不符合实际;首鼠两端,犹豫观望,迟疑不决,而不是自相矛盾;“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原意是水獭想捉鱼吃却把鱼赶到深渊里去了,鹞鹰想捉麻雀却把麻雀赶到从林去了,后比喻不善于团结或笼络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不少设计师只在乎技术精熟,却对设计缺少深刻理解,雕琢过度,缺乏艺术格调,远远谈不上平面设计中真正的“创意”。
   B.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不论王公贵族、学术泰斗,和奴隶百姓、瘪三小偷,都得遵守社会的语言习惯,谁都不能垄断。
   C.我们要寻找并最后判断诗人提供的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情感,欣赏活动不可停留在表面意思的掌握上。
   D.作为一个厂长,你把工人们提出来的建议应该认真考虑一遍,怎能看也不看,就束之高阁呢?
 答案:C(A项“成分残缺”,最后一个句子缺主语;B项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和”改为“还是”;D 项语序不当,将“应该”调至“把”前。)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5~7题


浏览完整试题直觉通常是指对某种情况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领悟或理解,也就是突然跃入人们意识中的一种使问题得到澄清的思想。诸如灵感、启示、预感等都是用来形容这种现象的。直觉在科学发现和发明当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美国,化学家普拉特和贝克从对一些科学家的有关“你是否得益于直觉”的调查中得知,经常得益、偶尔得益和从未得益的比例分别是33%、50%和17%。据他们的调查,7%的科学家说他们的直觉一贯正确,其余的人则说有10%—90%不等的直觉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即使如此,这也可能是比实际情况乐观的估计,因为成功的例子往往比失败的例子容易被记住。
直觉的产生常常是在对某一问题进行了一段时间专注的研究并渴求解决却放不下工作转而考虑其它事情的时候,这时一个肯定的想法却戏剧性的突然到来,人们会因此感到狂喜甚至惊奇。这种现象的心理原因现在仍未被充分理解。一般的看法认为,直觉产生于大脑的意识活动。这时大脑也许已经不再自觉注意这个问题了,然而却还在通过下意识活动思考它。产生于不自觉思考时的新设想,往往会带来某种情感反应:感到高兴,或许有点兴奋。与此同时,由该问题所引起的一切烦恼沮丧,也顿时烟消云散。
直觉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暂时摆脱争夺注意力的难题或由此引起的烦恼,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这都有助于直觉的出现。爱因斯坦说他有关时间和空间的深奥概括是在病床上想到的,魏格纳也是在病榻上观察地图才产生板块构造的灵感的……贝克认为,最理想的时间,是躺在澡盆中的时间,这也许是由于此时此刻完全不受其它干扰,或许还存在着催人梦幻的条件。还有人证明,悠闲或从事轻松的活动,如在乡间散步,或在花园里侍花弄草,对产生直觉是很有好处的。精神高度集中地考虑一个问题,时间过久可能会造成思想堵塞,就像在竭力回忆一件从记忆中消失的事情时往往出现的情况一样。
华勒欺认为,直觉总是出现在意识的边缘而不是中心。他认为应该花力气去捕捉直觉,密切注意出现在思想的支流和回浪中而不是主流中的有价值的设想。据说,有些人在直觉出现以前有某种预感。他们感到某种直觉性质的东西即将出现,但并不能确切地知道究竟是什么。华勒欺称其为“暗示”,这种现象似乎并不普遍。情感上敏感或许是科学家应该具有的一种可贵品质。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应该被看作是一个创造性的艺术家,把他看成是一个仅仅按照逻辑规则和实验规章办事的人是非常错误的。
5、下列有关“直觉”的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直觉是突然跃入人们意识中的、使问题得到澄清的一种思想。
B.在美国,化学家的调查证实了直觉在科学发现和发明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C.由于成功的例子往往比失败的例子容易被记住,因而对直觉正确率的估计,都会高于实际情况。
D.直觉常常产生在专注的研究没有结果、转而考虑其它事情的时候。
答案:C【注意第一段末句的“也可能”】
6、对产生“直觉”的条件,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暂时摆脱自觉思考的难题或烦恼,休息或从事轻松的活动。
B.借助于大脑的下意识活动,让大脑处在无自觉注意的状态。
C.必须有某种情感反应,或高兴、或兴奋,以排除烦恼沮丧。
D.同回忆一件从记忆中消失的事情一样,清除思想的堵塞。
答案:A【依据是原文中这样的表述:“直觉的心理研究表明:摆脱争夺注意力的难题或由此引起的烦恼,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这都有助于直觉的出现。”“还有人证明,悠闲或从事轻松的活动,如在乡间散步,或在花园里侍花弄草,对产生直觉是很有好处的。”  B项中“大脑的下意识活动”只是人们对直觉产生“原因”的一种分析,并不能称作“条件”。原文说“这时大脑也许已经不再自觉注意这个问题了”,其中用“也许”表示并不一定;“不再自觉注意这个问题”,不排除正在注意其它问题,如魏格纳的直觉就是“在榻上观察地图”时产生的,因此“让大脑处在无自觉注意状态”之说不妥。  C项不是“条件,而是直觉解决了中心问题之后使人产生的心理情绪,且“必须有”的表述也不妥。 D中“清除思想的堵塞”不是条件,而是结果;且用“回忆一件从记忆中消失的事情一样”作类比,与原文意思不符】
7、综观全文,以下分析与推断不符合作者看法的一项是                   (     )
A.直觉又被作灵感、预感等,它的产生带有突然性和戏剧性,可能与头脑下意识活动有关。
B.虽然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有过直觉的体验,但直觉产生的心理原因仍需进一步深入地研究。
C.直觉是一种客观现象,情感上敏感的科学家定能捕捉到突如其来的直觉,从而使他们在科学发现和科学发明中得益。
D.对直觉现象的研究告诉我们,伟大的科学家也应该是有创造性的艺术家,而不应仅仅按照逻辑规则和实验规章办事。
答案:C(“定能”在原文中没有根据)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陈群,字长文,颖川许昌人。祖父实,父纪。【陈群,字文长,颖川郡许昌县人。祖父陈实,父亲陈纪。】群为儿时,实常奇异之。【当陈群还是小孩子的时候,陈实就常常觉得他不同凡俗。】鲁国孔融高才倨傲,年在纪、群之间,先与纪友,后与群交,更为纪拜,由是显名。【鲁国的孔融才学很高,生性高傲,年纪在陈纪、陈群之间。他先和陈纪是好朋友,以后又与陈群交往甚密,(于是)改视陈纪为长辈,(陈群)从此声名显扬。】刘备临豫州,辟群为别驾。【刘备担任豫州刺史的时候,征召陈群为别驾。】时陶谦病死,徐州迎备,备欲往,【当时陶谦刚刚病死,徐州的佐吏迎接刘备,刘备打算前往,】群说备曰:“袁术尚强,今东,必与之争。【陈群劝他说:“眼下袁术的力量不可低估,若现在东取徐州,一定与袁术发生争斗。】吕布若袭将军之后,将军虽得徐州,事必无成。”【如果吕布袭击我军后方,那时即使将军得到了徐州,事情也一定不会有好结果。”】备遂东,与袁术战。【刘备(最终不听劝告,就)带着人马东进,和袁术交战。】布果袭下邳,遣兵助术,大破备军,备恨不用群言。【吕布果然乘机袭取了下邳,然后又派兵去支援袁术,大败刘备的军队,刘备这才悔恨当初没听陈群的劝告。】随纪避难徐州。属吕布破,太祖辟群为司空西曹掾属。【他便跟随陈纪一起到徐州避难。适值曹兵大破吕布,曹操征召陈群为司空府西曹椽属。】时有荐乐安王模、下邳周逵者,太祖辟之。【当时有人推荐乐安的王模、下邳的周逵,曹操便征召二人。】群封还教,以为模、逵秽德,终必败,太祖不听。【陈群把征召的教令原封不动地退还给曹操,认为这两个人品德不好,早晚会败亡,曹操不听。】后模、逵皆坐奸宄诛,太祖以谢群。【后来王模、周逵(果然)都由于为非作歹而被杀,曹操因此向陈群道歉。】群荐广陵陈矫、丹阳戴乾,太祖皆用之。【陈群推荐广陵的陈矫和丹阳的戴乾,曹操都任用了他们。】后吴人叛,乾忠义死难,矫遂为名臣,世以群为知人。【后来吴人叛乱,戴乾坚守忠义为国而死,陈矫则成为名臣,(因此)世人都认为陈群能慧眼识人。】


展开余下试题    青龙中,营治宫室,百姓失农时。【青龙年间,朝廷营建宫室,致使百姓耽误了农时。】群上疏:“禹承唐、虞之盛,犹卑宫室而恶衣服,【陈群上疏说:“大禹继承了唐、虞的盛世,尚且只建低矮的宫室,穿粗陋的衣服,】况今丧乱之后,人民至少,比汉文、景之时,不过一大郡。【何况当今自灵帝死后,天下大乱,老百姓数量剧减,与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相比,现在的户口还比不上那时的一大郡。】加边境有事,将士劳苦,若有水旱之患,国家之深忧也。【再加上边境上有频繁的战事,将士辛苦,如果再遇到旱涝灾害,这是国家的大患啊(国家的忧患可就深重了)。】且吴、蜀未死,社稷不安。【况且吴国、蜀国尚未消灭,国家还不安定。】宜及其未动,讲武劝农,有以待之。【应该乘他们还没有兴师进攻,加紧训练军队,鼓励农耕,做好准备反击侵略。】今舍此急而先宫室,臣惧百姓遂困,将何以应敌?【现在陛下舍弃这些当务之急,反而先忙于兴建宫室,臣下恐怕老百姓终会日见困乏,将来拿什么来抵抗敌兵呢?】今中国劳力,亦吴、蜀之所愿。【如今中原地区像这样耗费劳力,正是吴国、蜀国所乐意看到的。】此安危之机也。惟陛下虑之。”【这可是国家安危的关键,希望陛下慎重考虑。”】
初,刘廙坐弟与魏讽谋反,当诛。【当初,刘廙因为受弟弟参与魏讽谋反一事的株连被判斩首。】群言之太祖【陈群向太祖讲了自己的看法】,太祖曰:“廙,名臣也,吾亦欲赦之。”【太祖说:“刘廙,是一代名臣,我也正想赦免他。”】乃复位。【于是恢复了他的官职,】廙深德群,【刘廙十分感激陈群】群曰:“夫议刑为国,非为私也;且自明主之意,吾何知焉?”【可陈群说:“议论刑罚是为了国家,并非为了私情;况且决定来自明主,我又知道什么呢?”】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陈群传》)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刘廙坐弟与魏讽谋反           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①犹卑宫室而恶衣服             ②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兵不至
C.①今东,必与之争               ②东割膏腴之地,北取要害之郡 
D.①今舍此急而先宫室             ②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答案:D(都是名词作意动用法:以……为先,把……放在前面考虑)【A 动词,参与/ 连词,和。B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连词,表示转折关系。C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军/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陈群“知人”的一组是【C ③句为“忧民”,⑤句说的是“太祖”】
①以为模、逵秽德,终必败  ②群荐广陵陈矫、丹阳戴乾  ③臣惧百姓遂困  ④群言之太祖⑤吾亦欲赦之。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为官清廉”在文中没有根据。】
A.陈群少年时就被人们所推崇。才高气傲的孔融,也因与陈群交往,而把过去视为同辈朋友的陈纪尊为长辈。
B.陈群慧眼识人,对贤才力荐,对君主力谏,对无德者力阻,对蒙冤者力辩,这些都出于公心。
C.陈群能审时度势,忧国忧民,为官清正,敢于主持公道,讲实话,难能可贵。
D.陈群因为“识人”,而受到太祖的尊重,后来又让同僚深深感激。
第Ⅱ卷(120分)
四、(25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后模、逵皆坐奸宄诛,太祖以谢群。
【译文:后来王模、周逵(果然)都由于为非作歹而被杀,曹操因此向陈群道歉。】(得分点:坐、以、谢)
②乾忠义死难,矫遂为名臣,世以群为知人。
【译文:戴乾坚守忠义为国而死,陈矫则成为名臣,(因此)世人都认为陈群能慧眼识人。】 (得分点:忠义、死难、以为)
③今中国劳力,亦吴、蜀之所愿。
【译文:如今中原地区像这样耗费劳力,正是吴国、蜀国所乐意看到的。】(得分点:中原、劳力、所愿)
1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⑴诗中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山村怎样的景物特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诗人是怎样表现农忙气氛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8分)(1)细雨蒙蒙,几家鸡鸣,小路曲折,溪水潺潺,板桥简朴,这些都写出了山村景物的幽静与和谐优美的特点。(共4分,答到“细雨蒙蒙,几家鸡鸣,小路曲折,溪水潺潺,板桥简朴”意思的得2分,答到“幽静”或“和谐优美”的得2分;不够完整、准确的酌情扣分) (2)诗人一方面从正面以“妇姑相唤浴蚕”来反映山村的繁忙;另一方面又从侧面落笔,借栀子花的“闲”,衬出家忙的气氛。(共4分,围绕“妇姑相唤浴蚕”和“闲”进行分析的,可各得2分;或者围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进行分析的各得2分。其他分析根据要求酌情给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6分)
(1)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柳永《雨霖铃》)


展开余下试题(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           ,侵之愈急。(苏洵《六国论》)
(4)                   ,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五、现代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9题。
诗 化 人 生       王兆胜
①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就是说,人们都要面对着悲伤、怨恨、疾病、绝望和死亡等人生的苦难。那么,为什么在这个世界上有着不同的人生呢?比如有的人忧思百结,总是闷闷不乐;而有的人却笑口常开,充满欢歌。在我看来,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情、不同的心灵和不同的生活态度。    
②天上的月亮每月也不过有几日之圆,天空和大地也不是总充满白昼而没有黑夜,一年四季除了春夏也还有严寒的冬天……自然天地尚且如此,那么,作为它的派生物——人生,也是一样。理解这一点,也就理解了天地人生的根本的悲剧性,理解了这个世界与人生的先验“缺失”。从这个意义上说,佛家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承受苦难”是有几分道理的。如果有了一颗正确对待人生“缺憾”的心灵,以一种审美的态度对待这个世界,那么,这个人的人生将是轻松与快乐的。
③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一生辛苦,却身体健康,精神旺盛,生活幸福;有的人一生虽然锦衣玉食,清闲无事,甚至过着寄生的生活,但他们却身心疲累,一脸愁容。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可能是:他们的“心”累与否。同样,一个人一生是否快乐、幸福,有时主要不是取决于外在有无劳累和不顺,而是主要看他能否有一颗快乐的心,一颗“诗”心。如果能用一颗审美的心灵看待这个世界,那么他的人生将总会如枝头上小鸟的歌唱,如不冻的河水汩汩地流淌。
④其实,人之所需无多,庄子《逍遥游》里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孔子《论瘩》也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看来,最关键的不是物质的多少,而是“精神”与“心灵”的高度和境界。
⑤有了诗心,就可以与挫折对抗。比如苏东坡,他被放逐到荒僻海南,夏天极其潮湿,秋天阴雨连绵,所有东西都发霉,床柱上还有许多白蚁;要什么没什么。六十岁的老人,水土不服,无朋无友,寂寞无聊,但他却没有悲观厌世,更没有失去生活的乐趣和美好的理想。他自己制墨、采药、盖房,同时,抄录《唐书》《汉书》,注释《尚书》,编定《东坡志林》,考订药书,赋诗作词。似乎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将他打倒,因为他总有一颗“诗心”。
⑥有了诗心,人们也可以体悟大自然的规律和心情。天地一年四季,春天繁华,夏天挥霍;当树叶变黄,纷纷飘落,生命就进入了晚秋;而严寒到来,万物将激情收敛珍藏,这就是冬天了。其实,这种更替与人生何异?生命在自然与死亡韵律的和谐上实际上具有一样的节奏。自然生命和人生就如同一首诗,一首有着成长和死亡韵律的和谐诗。通过“诗心”,在发现天地和人生蕴涵的诗意后,我们就会进入一种新境界:人生就是一个进程,天地都有生死、悲欢,而渺小的人还有什么困惑和滞碍呢?   
⑦通过诗心,人们还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并将这种生命与自身的生命贯通起来,那么,个体就会感到自己生命的强大。比如,看到一树绿叶,我们不要对其熟视无睹,而应该用诗心去体会。当你的诗心与绿叶的生命接通,那么,在你的意念中一股生命的泉水就会顺着树叶脉脉络汩汩流出,直流入你的身心之中。可以设想,在与大自然接通时,人不仅进行了生命充电,同时也在进行精神充电。
⑧诗心就如同和煦的阳光,他不仅能消融冰雪,还可以驱尽黑暗,使人生如明媚的春日,其乐融融。      
14、第②段中加点的“这个意义上”具体指什么?(2分)
答案:(1)天地人生具有根本的悲剧性。
(2)世界与人生具有先验“缺失”。
(每点1分。若答“天上的月亮每月……严寒的冬天”或照抄“从这个意义上说”的前两句,只得1分)
15、第③段中画线句子“那么他的人生将总会如枝头上小鸟的歌唱,如不冻的河水汩汩地流淌”是什么意思?(3分)  
答:是指用审美的心灵(诗心)看待人生,(1分) 人生就会充满轻松、快乐和幸福。 
 (“轻松”、“快乐”和“幸福”这三个词出现两个以上得2分,出现一个1分,没有出现零分)
16、作者认为“诗化人生”的关键是要有一颗诗心。请根据文意,分点概括“诗心”所包含的内容。(6分)  
答:(1)正确对待人生的“缺憾”;(2)有一颗快乐的心(笑口常开,充满欢歌);(3)对世界有一种审美的态度(或一颗审美的心灵)。 (每点2分)
17、从全文看,作者从哪些方面说明人生要有一颗“诗心”?请分点简要回答。(4分)
答:(1)人生总是不如意事多(或苦难多,或人生多劳累和不顺);(每点1分)
(2)“诗心”可以对抗挫折;
(3)“诗心”可以体悟大自然的规律和心情,进入一种新境界;
(4)“诗心”可以感受使人们大自然的生命力,感到自己生命的强大,使生命灿烂。
18、细读第⑥段的文字,请结合原文举例具体说明你从大自然的规律中得到的新的感悟。(4分)
答:略。(本题答案是开放的。只要符合文意、题意,有一定的哲理内涵即可。角度示例: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秋收冬藏,“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等。但是答成“人生如四季更替”意思的不能得分。)
六、语言运用与语言表达(16分)
19、请用两个短句将下面的文字概括成标题新闻,不超过20个字。(4分)
  本报讯   一台国产25英寸电视利润仅有20元到30元左右,但长虹研制成功的一块芯片可让整机利润增长3倍。长虹昨天宣布,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虹芯一号”数字自动会聚芯片打破国际技术封锁,并进入整机批量应用阶段。
  长虹技术中心副主任张恩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江宁高级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4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