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中考模拟卷
阅读:972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2]
哈尔滨市2006年中考模拟试题十二
"2006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十二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5题各2分,6~7题各3分,第8题每空1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返囊幌钍牵? )
A.嗤笑(chī) 倔强(jué) 获益匪浅(fēi)
B.赫然(hè) 窘相(jiǒng) 风雪载途(zài)
C.颈子(jìng) 揩油(kāi) 单枪匹马(pǐ)
D.抚摩(mó) 请帖(tiě) 冉冉上升(rán)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麻木不仁 屈尊迂贵 谈笑风生
B、 重峦叠嶂 侍才放旷 忧心忡忡
C、 枯燥无味 司空见惯 根深蒂固
D、 徇情枉法 沁人心脾 艰苦卓绝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
A、平时不努力,临考前的加班加点终究无济于事,我只有自咽苦果。
B、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民健身活动方兴未艾,蓬勃发展。
C、在这次政协会议上,各界代表济济一堂,畅所欲言。
D、郭敬明小说的故事情节浮光掠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
4、填入――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人更聪明,由木桶而提出了著名的“木桶理论”,即: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怪不得人们常常大声疾呼要补缺补差抓落后环节,原来其意盖出于此。
A、只有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够长,那桶才能装满水。
B、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反之,只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C、 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长短一致,那桶才能装满水。
D、只有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够长,那桶才能装满水。反之,只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会流出去。
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格列佛游记》表面上运用浪漫主义的形式,记叙了主人公格列佛的奇妙经历,但实际上是在影射当时英国社会的黑暗现实。
B、《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我国古代著名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故事。
C、《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之一。主人公是保尔 柯察金。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
6、毕业晚会上,张影同学把下面的话说了一半,便哽咽了。请你仿照他的话续写两句。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分别在即,老师,我如何才能报答您?当我靠近您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您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原想 ;我原想
浏览完整试题
7、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有个行伍出身的人参加议员竞选,经过一番激烈的唇枪舌剑之后,最后败北落伍了。
“真是可惜!”有人替他抱不平。
“我已经竭尽全力了,没有什么可后悔的。”他回答说。
“战争和政治比起来,战争更难吧?”那人又问。
“不,战争比政治容易多了。”他回答道,“在战场上,你只要看服装,就能知道是友军还是敌人。”
请问,这人最后一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8、按课文原文填空。
(1)浊酒一杯家万里, 。
(2) ,身世浮沉雨打萍。
(3)何当共剪西窗烛, 。
(4) ,西北望,射天狼。
(5)《书湖阴先生壁》中描写院净人洁、山水有情的神来之笔是 , 。
(6)马致远在《天净沙 秋思》中写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崔颢在《黄鹤楼》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境相似,这两句是 , 。
(7)《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鲁国之所以一击而成的原因是 。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回答10~13问题。(9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解释加点词语。(2分)
(1)良: (2)延: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1.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内容。(2分)
12.用自己的话概括桃源里的特点。(3分)
(二)阅读《想和做》选段,回答13~17题。(11分)
在学校里,有些同学很“用功”,可是不会用思想。他们学习语文,就硬读课文。因为只读不想,同一个语言文字上的道理,在这一课里老师讲明白了,出现在另一课里,他们又不理解了。他们学习数学,就硬记公式。因为只记不想,用这个公式算出了一道题,碰到同类的第二道题就又不会算了。从旧经验里得到的道理,不能应用在新事物上,这就是不会用思想的缘故。另外也有些同学,他们能想出些省力的有效的方法,拿来记住动植物的分类,弄清历史的年代。我们固然不赞成为了应付考试想出一些投机取巧的方法;但是我们承认,在学习各种功课和训练记忆力上,是可以有一些比较省力的有效的方法的。这些方法也得从学习的经验中取得。假如只是埋头苦读,不动脑筋想一想,那就得不到。除了学习功课以外,做做种种课外活动,也要把想和做联结起采。例如开会,演说,办壁报,组织班会和学术团体,这些实际的行动,如果光凭一腔热情,埋头苦干,不根据已有的成绩和经验,想想怎样才能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效果,那么,结果常常会劳而无功。
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论点。(2分)
14.选文是从哪两个角度论述学生应当把想和做连接起来。(2分)
15.结合选文内容,请你说出“比较省力的有效的方法”是如何获得的?(2分)
16.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2分)
17.读完文章,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就你的认识和实际谈谈看法。(3分)
(三)阅读《冬雨》回答18——22题。(12分)
清晨,拉开门迈入楼道,就听到楼顶的木制盖板上“沙沙”、“吧嗒”、“乒乓”的声音。
北国的冬不本是下雪的季节吗?在这“大雪”的节令,在一场瑞雪之后,竟然下了一场小雨!听惯了西北风的呼啸,忽然听到这雨声,让人觉得严冬已过去,又置身于春风春雨中了。那雨声使我不禁联想起广东音乐,“沙沙”声宛然《沉醉东风》中轻缓细切的弹拨乐,“吧嗒”、“乒乓”的大雨点儿声,多像《雨打芭蕉》演奏到一处小高潮之际那美妙的韵律。
楼外,雨小,雾大。雨,淅淅沥沥,如丝如缕,东飘西荡,悄无声息,要不是偶有几个大雨点,你就看不见它。冬雨虽然似乎来错了季节,却也有情,落在你的脸上、脖子里,并不给你寒意,也不让你产生淋漓之苦,只是凉丝丝的,你会顿生一种特殊的轻柔、清新和亲切感。
冬雨会躲进雾里,跟你捉迷藏,神秘兮兮的。雾蒙蒙,隐住村镇,裹住树,笼着一个神秘的世界。近处,雾中房屋、树木、电杆,朦朦胧胧,影影绰绰,似海上若隐若现的山岛,,又如烟波中耸着桅杆的船舰。雾也有情,好似跟你逗戏,给你“画”个“圈”,你往前,她就后退,你退回来,她又悄悄地追过来,你喝喊,声音似落进大海里,杳无回音。
雾缓缓消退,树木从雾的纱幔里走出来。杨树虽已落尽了叶子,然而,那擎在枝头的绛褐色的苞头,经雨水润泽,有些膨胀,像初春欲放的苞蕾。远眺小溪旁那一排排一丛丛年轻的柳树,尚存几许绿色或淡黄的叶子,乍一看还真有几分柳枝鹅黄泛青、“依旧烟笼十里堤”的韵味呢。
雨更小了。人们立在雨中谈笑,小孩子们蹲在如镜的小水洼边,和自己的影子相视而笑,指点着,戏逗着。不少人打了伞,红的、黄的、草绿的、天蓝的……饰着各种图案,远看,仿佛翩翩的彩蝶。此时此景,在许多人的眼中、心中,花伞已远非遮雨的工具,而是艺术品,是生活的装点,是美的一部分,似乎也寄寓了对春的渴望。
展开余下试题
应该说,在北国,冬雨总该是不正常的,而这“不正常”却也令我别有情愫,启发了我的新思维,让我体味到造物主的“不拘一格”、无穷变化。冬雨不是老皇历,老皇历有些页码念不得了。不是吗,这几年,在不少发奋图强、追求高远境界的人们的心里,严寒的冬在缩短着.温暖的春在提前着,火热的夏和金灿灿的秋似乎在延长着。
一位大作家说过,既然冬天已经来临,春还会远吗?
冬雨,你该是春的急先锋、春的精灵,你勾起我对春的向往和呼唤,让我早早地盼起春来。你牵着我的思绪超越了一个严寒而没有绿野和鲜花的季节,让我似乎看到一个万紫千红的季节已经早早来临。
18.“在一场瑞雪之后,竟然下了一场小雨”中的“竟然”二字针对什么而言?(2分)
19.本文依次从哪些方面写雨中的哪些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景物?(3分)
20.摘出第4段中的拟人句或比喻句并说说有何好处。(2分)
21.“冬雨不是老皇历,老皇历有些页码念不得了”一句在文中有什么特殊含义?(3分)
22.加线句在表意上有何作用?(2分)
(四)阅读《家是地球的中心》回答23——27题。(13分)
“回家多好啊!”
这是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临终时说的最后一句话。1907年,威廉辞去了哈佛大学的教职,开始了他计划中的欧洲之旅。所到之处,都会有“欢迎伟大的威廉•詹姆斯教授”的欢呼声暴雨似的淋到他智慧的头上。可是,再了不起的荣誉也替代不了家,替代不了,他太想家了。当他三年后终于乘上回美国的轮船时,他已是疲惫不堪了。就在轮船快要接近终点时,他一下子瘫倒在了坐椅中,瘫倒在了一个越来越明亮的梦想中,从此就再也没有起来。他终于算是把自己给领到接近家的地方了。家,终于定格在他最后的时光里了。
家,这个不是天堂却胜似天堂的地方,谁又不魂牵梦绕呢?
我似乎又一次听到那位阔人的哭泣了。他在野外徘来徊去,泪水涟涟,风怎么也抹不去他脸上的斑斑泪痕……有一位打那里走过的人问他:你这位先生啊,你怎么就不知道回家呢?他感慨万端地说:家?我有家吗?我的家在哪里呢?我虽然有漂亮的房子,可房子是家吗?……那位路人怔住了。
同样,我也怔住了。是啊,荣誉再多,财富再多,可又有什么用呢?当家是“1”的时候,荣誉越多,财富越多,后面的零无疑也就越多了;可是,当家是“0”的时候呢?……真是无法想象,一个人一旦没有了家,他的幸福又将存放在哪里。没有家的灵魂,是孤独的,凄凉的,甚至是悲哀的,无望的……难道不是吗?
我曾不止一次地目睹过春节期间火车站和汽车站的热闹场面:长长的从售票大厅一直蜿蜒到车站广场的一眼望不到头的购票队伍……他们等啊等啊,等了一整天甚至几天终于算是轮到他们了……票终于拿到手了!似乎一个家终于攥在了他们的手里一样!他们笑了……他们怀着无比迫切的心情,急匆匆踏上了回家的路──车上再挤,也挤不掉他们结实的渴望。哪怕是单腿站着……对,只要车上能容得下一只脚,就能容下他们对于家的拥抱……在外打工,钱是赚了一些,可钱再多,也不能作为足够的邮费,把整个的家从远方邮到自己身边来的啊!钱终究买不来家所给予的一切啊!回到家里去!只有一种声音在他们的心中反复地播放着:回到家里去!回到家里去!回到家里去!……我理解了他们!
我理解了……家。啊,家,究竟是什么呢?
1995年,台湾举办了一项“公车欣赏,快乐上路”活动,即把一些精短诗作制成海报,张贴在公共汽车车厢内,让诗歌伴随着人们或长或短的旅途,其中就有这么一首题为“家”的小诗──
我的家就像铅笔盒。
爸爸是铅笔,出外帮人写字赚钱。
妈妈是橡皮擦,功课不对就帮我们擦掉。
爷爷是2B铅笔,画个小鸭给我看。
奶奶每天买菜花好多钱,就像自动铅笔每天都要吃笔芯。
我呢?是铅笔爸爸、橡皮妈妈的小铅笔……
这是一位11岁的叫做苏幸的女孩子写的。在这位女孩的眼中,家就像一个铅笔盒。哦,铅笔盒,里面装着她的童话,她的一切。多美好的事情啊。如果拿走了这样一个“铅笔盒”,也便拿走了她心中的诗了。由她心中的诗外化成的这首小诗,我们也就再也读不到了……
在你的眼中,他的眼中,家又是什么呢?
也许,家是你最大的伤疤;也许,家是你最重的行囊;也许,家是你梦想中的梦想,牵挂中的牵挂;也许……你又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它呢?
23.这篇散文开头引用美国哲学家詹姆斯临终时说的“回家多好啊”这句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24.请体会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2分)
也许,家是你最大的伤疤;也许,家是你最重的行囊。
25.结合本文内容简析小女孩苏幸的《家》这首小诗妙在何处。(2分)
26.请你仔细阅读全文,概括出作者对“家”的认识。(3分)
27.你对“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你的家是怎样的一个家呢?请把它说出来。(3分)
三.作文(50分)
28.从下面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A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名公交车司机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做了三件事:
——把车缓缓地停在马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
——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
——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行人的安全。
他做完了这三件事,安详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这名司机叫黄志全,所有的大连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
读了上述材料,你一定感受到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一定体会到什么叫强烈的责任感。
请你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B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一棵梨树,行人纷纷去摘梨,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便问:“何不摘梨以解渴?”他答道:“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这样乱,管他是谁的梨。”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根据以上故事,自选角度,自行立意,完成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B 2.B 3.D 4.B 5.C 6.例句:捧起一簇浪花,您却给了我整个海洋。撷取一片红叶,您却给了我整个枫林。7.在政治上,仅凭外表,你无法判断一个人是友是敌。8.(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6)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7)彼竭我盈 9。肥沃;宴请10。略。11。渔人进入桃源及看到桃源自然环境和社会风尚。12。自然景色富饶优美;人们幸福平等;生活安宁,没有战乱。
13.联系学校实际,论述学生应当学会把想和做联结起来。14.分别从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两方面进行论述的。15.从学习的经验中取得,并由动脑筋想到的。16.对比论证。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突出了不仅要做,更要学会的思考的重要性。17.略。18、“北国的冬不本是下雪的季节吗” 19、听觉、视觉、触觉、雾、树木、人的活动 20、略 21、陈旧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生活实际了。 22、表现了人们的热情和对火热生活的向往。23. ①点题;②抒发感受,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③名人的话更有代表性。24。比喻家给你精神上带来的极大创伤,家给你带来沉重的负担。
25。①运用比喻。②形象地表明了家是和谐、温馨的,充满浓浓亲情或家是小女孩的童话、梦想和美好的一切。26。①家是旅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或家是人们灵魂的归宿;②家是人的精神支柱,支撑人们奋斗并使人的奋斗富有价值;③家是孩子的一切。27.略
28.作文参考05年中考评卷标准。 (218.10.127.206)"
上一篇:
哈尔滨市2006年中考模拟试题十一
下一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正式卷)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哈尔滨市20”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