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046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6]
2004—2005学年初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
"2004——2005学年度初中二年级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科期末水平检测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2分)
根据要求填空。(8分)
 (1)一封朝奏九重天,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3)我欲乘风归去,                      ,                           。(苏轼《明月几时有》)
(4)风烟俱净,             。              ,任意东西。(吴均《与朱元思书》)
(5)优秀教师耕耘四十载,创造了许多骄人的业绩,培养了许多出色的人才。退休后,义务当学校的德育辅导员,在教坛上继续发出自己的光和热,这真是“                   ,                    。”(用李商隐《无题》中相关诗句填空)
2、修改下面一段话中的四处错误。(4分)
          国庆节那天,我班举行了一次“祖国万岁”的演讲活动,校长也参加了。会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上台演讲。(A)演讲会上高潮叠起,掌声不断,(B)气氛非常热烈得很。特别是班长的演讲,博得全场一片喝彩声。(C)他的演讲,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在比赛中把它评为一等奖。(D)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1)A处有一错别字                  ,应改为                   。
(2)B句应改为:                                                   
(3)C句应改为:                                                                                                                                        
(4)D句应改为:                                                                                                                                       


浏览完整试题二、文言文阅读(9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 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故虽有名马:___________     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3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                                                                                 
5、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
6、 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做“食马者”,将人才比做“千里马”,而“伯乐”喻指            ,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                              。(2分)
三、现代文阅读(39分)
(一)(13分)
动物的奇特语言
⑴人类的信息交流离不开语言。那么,动物有没有“语言”呢?常言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所谓动物的“语言”,一般是指同一种动物之间为了种群的生存和发展传递信息的动作、气味和声音。
⑵动物的动作是一种常见的“语言”。例如,鹿科动物的小尾巴反面是白色的,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就会把尾巴撅起,露出反面的白色,像摇动着白色的“信号”,在绿色丛林地带非常显眼,可以告诉自己的同类:跟我来,快逃跑。工蜂发现蜜源后,会通过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把蜜源的距离和方向告诉自己的同伴。
⑶气味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昆虫体表的腺体能分泌信息激素,这是一类挥发性的有独特气味的化学物质。在昆虫释放的信息激素中,最普遍、最灵敏、最专一的,是吸引异性的“性引诱素”。例如,一种雌蛾在交配产卵前,能分泌只有0.1微克的“性引诱素”,但雄蛾依靠头部的触觉,甚至在1公里外都能收到这种信号,几乎只要一个气味分子作用于雄蛾的触角,就足以引诱雄蛾与雌蛾“约会”。蚁、蜂、蚜虫受到伤害或惊扰时,会放出一种“警戒素”,以告诉同类赶快逃避或奋起自卫。
⑷高等脊椎动物也有气味“语言”。例如,人们在小狗身上抹上母猪的尿液,母猪凭着这种体味信号,会把小狗当作自己的孩子进行哺乳。雄羚羊求偶时,也要靠嗅觉来识别雌羚羊。
⑸当然,动物的声音更是一种重要的“语言”。根据动物学家研究,猪有23种声音信号,狐狸有36种声音信号,而阿拉伯狒狒发出的声音信号竟然不少于40种。在模拟声音能力方面,一种叫库科尼亚的鹦鹉会“说”上百个单词和几十句话。  
7、本文的中心语句是                                                                                                                             ,     下文都是围绕这一中心句来写的。本文采用的 说明顺序是                                      。(3分)
8、动物的“语言”除了有“报警”、“避敌”等作用外,还有哪些作用?各用两个字回答。(2分)
   答:                                                                                         
9、文中画线句举出的两个数据,有什么作用? (2分)
 答:                                                                                                                                                               
10、下列哪些现象是通过动物的“语言”起作用的?哪些不是?逐一简述理由。(3分)
(1)蜜蜂只有在受到侵害时才会蜇人;而人只要挨了一只蜜蜂的蜇,便很快会遭到群蜂的围攻。


展开余下试题(2)《射雕英雄传》中欧阳锋将一条灌了蛇毒的鲨鱼砍死后扔入海中,不一会儿,海面上便漂满了中毒而死的鲨鱼。
(1)                                                                                                                                                  
(2)                                                                                                                                                      
11、请你利用动物间的“语言”,设计一个不用农药而能消灭害虫的有效办法。(3分)
 答:                                                                                                                                                              
                                                                                                                                                                      
(二)(13分)
恐龙灭绝与“核冬天”
①世界各地发现的恐龙化石,描绘了一幅6500万年前恐龙这种巨大的爬行动物统治地球的图景,然而,全盛期的恐龙突然神秘地灭绝了。
②关于恐龙突然灭绝的原因,科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说。有的说。是因为恐龙的食物由蕨类植物变成了被子植物,导致恐龙中毒;有的说是因为全球温度的升高或降低等等,但目前看来,有一种假说逐渐被人们所接受,那就是“灾变说”,即地球突然遭到天外高速飞来的一颗陨石或彗星的撞击。撞击本身并没有杀死多少恐龙,恐怖的是撞击以后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撞击溅起的粉尘冲天而起,一直飞上十几公里高的空中,然后慢慢地弥漫开来,充满天空,阻挡了太阳的光线,大地一片黑暗,地球表面的温度迅速下降,地球成了一个冰雪球。陆地上植物和海洋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停止了,导致了食物链崩溃。即使“天外来客”撞向海洋。结果也相差无几,无非是粉尘换成了水蒸汽……
③恐龙及其他物种就是这样灭绝的。
④如果说这恐怖的一幕险些在地球上重演,或人类险些像恐龙一样成了灭绝的物种,也许有人会认为是      ,其实不然,“核大战”就能做到这一点:冷战期间,人类数次同“核大战”擦肩而过。
⑤也许,人类能够避免“核大战”,避免恐龙悲剧的重演,其中的原因之一是有人及时指出了这一点。
⑥这个人就是美国著名的行星科学家、科普作家卡尔·萨根。也许恐龙灭绝原因的研究和假说启发了卡尔·萨根,还有他十分熟悉的行星知识帮助了他,1983年他和他的几位同事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著名的论文《核冬天》。这篇文章向人们描绘了如果爆发核战争,核爆炸引起的烟尘将遮蔽太阳的光芒,地球将进入数周或数月的黑暗之中,地球表面温度大约会下降到平均—25℃左右,绿色消失,江河封冻。卡尔·萨根十分熟悉九大行星之一的火星,他用火星来比拟“核冬天”:火星因为经常性的尘暴,整个星球被沙尘所环绕,粉尘阻挡了大阳的辐射,使火星变成一个—40℃左右的冰冷世界,一片荒芜凄凉的景象。卡尔·萨根告诫政治家,如果爆发“核战争”,地球就将成为第二个“火星”,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将在地球上消失。
⑦然而在“核冬天”的理论出现之前,核大国的领导人对“核战争”的后果估计得并没有严重到这种程度。前苏联的国防部长布尔加宁说:“核武器并不像帝国主义分子所说的那样可怕。”毛泽东说:“原子弹是帝国主义分子用来吓唬人的纸老虎。”美国一些国防专家最悲观的估计也只是“会死几亿人,但大部分人和国家还会继续存在。”
⑧卡尔·萨根的“核冬天”理论出现之后,引起极大的震动,“核战争”的代价已经从可以对付变成无法接受了。
⑨也许卡尔·萨根的“核冬天”过于悲观了,但是“核战争”一旦发生。人类可能就丧失了“改正错误”的机会。因此,我们最好还是相信“核冬天”而不是“纸老虎”的理论。
⑩卡尔·萨根“核冬天”理论的一个逻辑延伸是:地球上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监督核武器,无论它离我们远还是近,因为核武器事关我们这个物种的生存。
12、给文段④中横线上填一个恰当的四字成语:                         。(2分)
13、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段落是      (写序号即可)。(2分)
14、为什么说“核战争一旦发生,人类可能就丧失了改正错误的机会”?(3分)
答:                                                                                                                                          


展开余下试题15、布尔加宁、毛泽东及美国专家对“核战争”爆发造成的后果估计不足,不足在什么地方?纵观全文,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3分)
答:                                                                                                                                                                     
16、有人说,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结合本文相关知识,举一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答:                                                                                                                                                                        
(三)(13分) 
    改变一生的闪念
 &nb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2004—2005”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