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070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0]
《考试报》2006年高考模拟试题(湖南卷9)
"2006年高考模拟试题(湖南卷)
第Ⅰ卷(共36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信笺   歼灭   监控   草菅人命   流水浅浅
B.扁舟   蝙蝠   鞭挞   韦编三绝   朔风砭骨
C.拊掌   青蚨   哺育   惊魂甫定   釜底抽薪
D.稽首   嫉妒   脊梁   开门揖盗   亟待解决  
2.下列各组词语(含熟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惯例   喧宾夺主   歉收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B.防范   班师回朝   寒暄   一着不胜, 满盘皆输
C.陷阱   委曲求全   盅惑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D.缥缈   出奇致胜   揣摹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毛泽东在青少年时期,经常借书读。为了按期归还,他往往连续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地读书,连数九寒冬也不例外。
B.著名作家魏明伦指出,为什么孩子们连自己的父母生日都不管不问,而一厢情愿地把所有热情寄托在一个与己无关的超女身上?这是所有人都该深思的问题。
C.在这次“我爱家乡”征文比赛中,一篇名为《橘子洲头晚霞红》的作品以其深入浅出的构思获得了大赛一等奖。
D.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顽固僵化,不思进取,甚至阻挠别人的孜孜探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时代虽然变了,但日月星辰、草木虫鸟发出的生命信息是久远不变的,我们必须找到新的方式来传承先民的智慧和宝贵的文化。
B.汉语的魅力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壮大,开放度的日渐扩大而广为辐射,汉语热正遍及全球许多国家。
C.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现代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了社会文明。
D.谁也不会否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然而,我们会经常忘记这一点,而导致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甚至破坏自然。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乙醇燃料将是绿色能源的最终出路
乙醇燃料的迅速应用改变了巴西的经济结构,由于巴西不再需要进口石油,光这一项费用就为国家节约690亿美元的外汇,这些资金留在巴西国内,使一些农村因种植甘蔗而迅速致富。目前,巴西已经在东南部地区建造了250个乙醇燃料生产工厂,还有50个工厂正在建造当中。
  巴西的经验给很多国家带来了众多启示,特别是美国的一些风险投资开始深入研究乙醇燃料的未来真正价值,他们通过论证多种模型试图否定乙醇燃料,并将乙醇燃料同多种绿色能源进行比较,其结果令专家大吃一惊,他们的研究发现乙醇燃料将会最终取代汽油成为未来燃料,这个现实不仅会在美国实现,而且在很多国家都会实现。 
  然而即使是最专业的风险投资也不会认为我们在近期内能够彻底抛弃汽油,以石油为基础的产业链实在太有效了,它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换句话说,我们很难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另一方面,很多人还对通过谷物进行发酵获得的乙醇是否足够满足人类对燃料的需求表示怀疑,很多人担心,以谷物为原料大量生产乙醇将会改变人类的膳食结构,有些批评家认为从谷物中获取乙醇将消耗更多的能量。美国能源部的最终报告使所有争吵者平静了下来,美国政府认为:就关键能源和对环境的正面影响,通过谷物生产的乙醇明显领先通过石油生产的燃料,而未来通过纤维素生产的乙醇则会做的更好。 


浏览完整试题  通过纤维素生产的乙醇使用秸秆、草皮和树皮,这些纤维素人类并不能食用,根本就不会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研究人员通过使用特定的酶将纤维素进行分解获得简单的糖类物质,再把这些糖类物质转化成能量使用。纤维素在自然界是大量存在的,通过纤维素所获的乙醇是非常洁净的,可以和汽油一样有效驱动汽车行驶,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我们不再需要重新发明汽车,这将使我们的汽车工业继续发展下去,不会造成巨大的浪费。目前,可以消化纤维素的酶已经可以在工业上大量应用,像汰渍洗衣粉中就添加了可以分解纤维素的酶,这样洗出来的衣物更加干净。专家估计,酶已经使纤维素乙醇的成本从5年前的5美元/加仑降低到0.2美元/加仑,现在生产乙醇的工厂需要做的唯一工作是摸索出大规模生产的经验。 
  光靠企业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在新能源的推广上力量非同小可。为加快乙醇燃料的迅速应用,美国政府要求到2013年纤维素乙醇燃料的年使用量要达到2.5亿加仑。除此之外,专家们还建议美国政府消除高达54%的从巴西进口乙醇汽油的关税,由于甘蔗更适合制造乙醇,因此巴西生产的乙醇燃料更便宜。降低关税将使更多的人能够使用乙醇燃料,同时会促使更多的加油站进行改造,以供应乙醇燃料,进一步促进乙醇燃料的大量应用。很多专家还认为,一些石油公司巨头还应加大绿色能源的投资力度,壳牌公司仅在俄罗斯的投入就高达200亿美元,而绿色能源的投入与之相比就显得小巫见大巫了。 
当然,乙醇燃料从理想到现实不会一蹴而就,巴西历经数十年在国际原油价格还没有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就开始应用乙醇燃料,才取得现在的成就。专家提示:越早开始推广乙醇燃料,就会越快从依赖石油的泥潭中解脱出来,国际原油价格再也不可能回到每桶20美元的价格,随着世界新兴市场的崛起,能源危机将会越来越严重,乙醇燃料正在表现出唯一可以替代石油制品的独特魅力。(摘自2006年2月16日《科技日报》,有删节)
5.以下是对人类在近期内不能彻底抛弃汽油的原因的解说,欠准确的一项是
A.石油同我们目前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太困难。
B.很多人认为通过谷物进行发酵获得的乙醇不能满足人类对燃料的需求。
C.很多人担心,以谷物为原料大量生产乙醇将会改变人类的膳食结构。
D.有评论家认为从谷物中获取乙醇将消耗更多的能量,可能会得不偿失。
6.以下是对乙醇燃料优势的解说,不合原文的一项是
A.从环保角度看,乙醇燃料明显优于通过石油生产的燃料。
B.通过谷物生产的乙醇根本就不会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
C.自然界中能用来生产高质量乙醇燃料的原料十分丰富。
D.只要各方面认真配合,乙醇燃料的广泛应用就指日可待。
7.以下是有关人士对加快乙醇生产的措施的看法,不合原文的一项是
A.生产乙醇的工厂需要做的唯一工作是摸索出大规模生产的经验。
B.政府应大力推广乙醇燃料的生产并在引进、使用等方面给以政策倾斜。
C.一些石油公司巨头还应加大绿色能源的投资力度。
D.国家有关部门对石油等非绿色能源的市场价格应适当上调。
8.依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关研究证明,乙醇燃料不仅最终将取代汽油,而且它还是绿色能源中的佼佼者。
B.加大绿色能源投资、生产的力度,可以产生连环经济效应,还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C.目前,可以消化纤维素的酶已经可以在工业上大量应用,降低了纤维素乙醇的成本。
D.随着时间的推移,能源危机将会越来越严重,主要原因是能源生产速度太慢。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柳宗元
  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今乃有焚炀赫烈①之虞,以震骇左右②,而脂膏滫瀡③之具,或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
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或将大有为焉,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辽阔诞漫④,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以中而疑也。
  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者,盖无他焉。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有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
  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特负足下也。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仆良恨修己之不亮(“亮”通“谅”,诚实,信实),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几道言而痛之。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显白而不污;其实出矣,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则仆与几道十年之相知,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发策决科者,授予而不栗。虽欲如向之蓄缩⑤受侮,其可得乎!于兹吾有望于尔,是以终乃大喜也。
  古者列国有灾,同位者相吊。许不吊灾,君子恶之。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颜曾之养,其为乐也大矣,又何阙焉!
  足下前要仆文章古书,极不忘,候得数十篇并往耳。吴二十一武陵来,言足下为“醉赋”及“对问”,大善,可寄一本。仆近亦好作文,与在京都时颇异,思与足下辈言之,桎梏甚固,未可得也。因人南来,致书访死生,不悉。宗元白。(选自《古文观止》)
注释:①焚炀赫烈:大火烧得很猛烈。②左右:本指仆役,这里指王参元。③脂膏滫瀡:脂膏,即脂肪;滫瀡,即米汤。④诞漫:荒诞。⑤蓄缩:本指工作消极,此指畏忌人言。 


展开余下试题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群小之愠     愠:怨恨    B.举为灰埃       举:全部
C.宥而彰之       彰:明显    D.斯道辽阔诞漫   道:道理
10.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因人南来,致书访死生/②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B.①或将大有为焉/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C.①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②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哉? 
D.①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11.下列加横线的词同现在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凡人之言皆曰    B.以公道之难明
C.为文章,善小学  D.然时称道于行列
12.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名为书信,实际是一篇议论文。作者借王参元失火之事,反映了“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这一发人深思的现象。
B.在这封书信中,柳宗元借祝贺王参元家失火,赞扬了王参元的人品才能,抨击了小人当道、积毁销骨、社会积弊丛生的现实,揭示了制度扼杀人才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
C.柳宗元祝贺的其实并不是王参元家失火,而是祝贺王参元可以因失火而得以施展才华,他的“贺”就是“吊”,是对王参元的宽慰和祝福。
D.柳宗元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主将,强调文章要有思想,为社会服务。他的《捕蛇者说》就是典型的例子。而《贺》文除此之外,还渗透了“祸福相倚”等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
第Ⅱ卷(共114分)
四、(21分)
13.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3分)
                                                                                                      
⑵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3分)
                                                    
⑶其实出矣,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3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
⑴但以刘          ,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
⑵老当益壮,           ?         ,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的《锦瑟》)
⑸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⑹碧云天,         ,        ,北雁南飞。(王实甫《西厢记》)
15.阅读下面两首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清平乐 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⑴这两首《清平乐》都是表达感情的抒怀词。晏词通过“金风”“梧桐”“花残”“双燕欲归”等较多的意象渲染了秋意渐深的时令特点,表现出一种淡淡的落寞、忧伤之情;黄词仅仅通过_____、____两个意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艺术技巧上,晏词主要借助横向辐射的景物描写,烘托情感,可谓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那些遥远的读书人
洪烛
坐飞机去长沙,然后乘车去湖南大学,在校门口,我让出租车停下;明明知道离岳麓书院尚有一段距离,但还是选择了步行。我下意识地联想到那些古老的先行者,他们是搭乘怎样的交通工具,带着怎样的心情,投奔这座藏在深山里的学府。是乘着牛车还是骑马?至于出身贫寒的,远足而来时,恐怕还要亲自挑着装书卷和铺盖卷的扁担。据说南宋的朱熹千里迢迢自福建崇安来此讲学,从四面八方赶来听课的人不计其数,马匹将大门外池塘里的水都喝光了,留下了“饮马池”的典故。是什么,在吸引着那些遥远的读书人,像扑火的灯蛾一样云集而来?……应该是梦想。是梦想在吸引着他们,来自世俗而又超越世俗。岳麓书院,一个凝聚了读书人梦想的地方。 
  当我敲响岳麓书院的门环,尽可能地想象自己是一千年前的读书人……一千年来,从这里走出过王夫之、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蔡锷、陈天华……他们从这里直接走进了史册。 
  我在后花园里选择一副石桌石凳坐下,观望着周围的风景,并陷入无序的遐想:若干年前,肯定有一拨又一拨读书人,在这石凳上坐过,要么各自背诵经史典籍,要么意气风发地谈论家事、国事……于是我不仅听见了风声、雨声,还听见了若隐若现的读书声。如果说这是幻听,也是最真实的幻听了。读书声,毫无疑问是岳麓书院的主旋律。况且,岳麓书院的读书声,绝不仅仅是个体的嗓音,而是一个可以超越时空的集体共同发出的。他们在用声音证明自己的存在,预兆自己的价值。 
  在这里,我从花香里闻到了书香,从风声里听见了读书声。我尽可能地沉浸于这在别处寻觅不到的儒雅氛围里,呼吸着那些读书人遗留下的空气……即使是一个人坐着,我似乎也并不孤独。那些遥远的读书人,离我并不遥远。他们的理想、信仰,说不定正遗传在你我的身上。没准我就是他们的影子…… 
  以前想起古代读书人,头脑中总出现《聊斋志异》里落魄书生的形象:神情忧郁,身世漂泊,形单影只,离群索居。寄宿于一灯如豆的野店荒庙,只能靠梦见狐仙来慰藉一番走投无路的寂寥。蒲松龄本人就是如此。他屡试不中,被现实所拒绝,才拒绝现实,在空中楼阁里想入非非,放浪形骸,以弥补或掩饰精神上的失落。 


展开余下试题  然而在岳麓书院,我看见了另一种和现实合拍的读书人。他们胸怀远志,充满自信,对待自己和对待社会都非常清醒,一开始就抱准了“学以致用”的信条……脚下呈现着一条金光大道。 
  我说不清自己更欣赏哪种读书人……
  应该说,读书人都是怀着种种理想的。理想不能实现,就会痛苦与失落。而书院不仅使这些敏感脆弱的心灵找到新的家,还为他们提供了实现人生理想的捷径。“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荆楚之地之所以英才荟萃,湖湘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不能不说有岳麓书院的功。 
  自唐宋以来,岳麓书院的院长都叫做山长。这浪漫的称谓,使书院带有山林的意味。北宋时,岳麓书院就因当时的山长周式治学有方而声名遐迩,真宗皇帝特意召见了周式,拜为国子监主簿,把他留在京城讲学做官;而周式坚辞不受,执意要回岳麓山跟学生们在一起……他真是一位很纯粹的教书先生。 
  岳麓书院里的白泉轩,还曾记载着两位大学者的友谊。那一年 ,应岳麓主教张栻的盛情相邀,朱熹远道而来,两人在此朝夕相处,促膝谈心达三昼夜。他们谈论的具体话题肯定多是一些做学问方面的事。那次朱熹在长沙停留了两个月,与张栻会讲岳麓,吸引了一千多位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听众,连讲堂外面的院落都挤满了人。至今在讲堂正中高约l米的长方形讲坛,还供奉着两把空空的椅子,作为对著名的“朱张会讲”的纪念。 
  我绕着这神圣的讲坛转了一圈,仿佛又看见那些消失了的读书人。他们都从哪里来,又去了哪里?他们朗读或辩论的声音,又重新演变成窗外的风声与雨声。哦,讲堂很大,世界很小!那些面貌相仿、神情专注的读书人,也许仅仅是世界的过客,可他们永远都是岳麓书院里的主人。 
作为一个当代的读书人,我虽然是第一次拜访岳麓书院,仍然有回家的感觉。是的,这里是读书人的家啊。没有家的读书人是孤独的。(取材于2005年11月3日《中华读书报》)
16.第一段中特别写到朱熹讲学的情形,并点出“饮马池”的典故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按括号中的要求写出下列词句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⑴来自世俗而又超越世俗(用自己的话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最真实的幻听(尽量摘取原文)(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倒数第二段写道:“我绕着这……永远都是岳麓书院里的主人。”(5分)
    ⑴写这一段话的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讲堂很大,世界很小"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是如何评价岳麓书院和那里面的读书人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短文赏析(16分)
20.阅读《那些遥远的读书人》这篇散文,根据以下提供的范围,任选一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
⑴聚四海书生,传先贤斯文
——谈《那些遥远的读书人》的选材特色
⑵纵横驰骋,万流归宗
——谈《那些遥远的读书人》的构思技巧
⑶清纯如山泉,芬芳似老酒
——谈《那些遥远的读书人》的语言特色
七、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个小女孩趴在自己卧室的窗台上,她看见邻居正在埋葬一条小狗。这条小狗很可爱。看到小狗那么可怜,小女孩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祖父见状,便把她带到另一个房间,打开另一扇窗。从这个窗口望去,那是一个阳光灿烂、鸟语花香的玫瑰园。小女孩的愁云为之一扫而空,心情顿时开朗起来。老人托了托孙子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
屋子里的窗和人的心灵之窗都不止一扇,你选择哪一扇打开就可能出现哪一种心情乃至哪一种人生。
请以“开窗的启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所引用的材料,在作文中可以用也可以不用。②只能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A(A均音jiān。B项中“扁舟”的“扁”音piān,其余音biān。C项中“青蚨”的“蚨”音fú,“哺育”的“哺”音bǔ、其余音fǔ。D项中“稽首”的“稽”音qǐ,“开门揖盗”的“揖”音yī,其余音jí)
2. A(B胜—慎;C 盅—蛊;D致—制)
3.B(B“一厢情愿”指:①单方面的愿望;②不考虑实际情况的主观愿望。从句子后面的“与己无关”可以看出这里指①是恰当的。A“通宵达旦”与“几天”意思不符,导致前后矛盾。C“深入浅出”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哲理;这里说“构思”应该用“别出心裁”类,属于不顾对象致错。D“胸无城府”是褒义词,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4.D(A“时代”应放在“虽然”后,因为两个分句主语不同,语序问题。B“国力……壮大”不妥,“壮大”应改为“强盛”,搭配问题。C宾语残缺,“加速了社会文明”后应加“的到来”。)
5.B(A第三段有“我们很难摆脱对石油的依赖”一句;B“认为……不能满足……”欠准确。第三段只是说“很多人还对通过谷物进行发酵获得的乙醇是否足够满足人类对燃料的需求表示怀疑”,并非认为“不能满足”;C第三段有“很多人担心,以谷物为原料大量生产乙醇将会改变人类的膳食结构”一句;D第三段有“有些批评家认为从谷物中获取乙醇将消耗更多的能量”一句。)
6.D(A第三段有“就……对环境的正面影响,通过谷物生产的乙醇明显领先通过石油生产的燃料”一句;B见第四段第一句;C第四段有“纤维素在自然界是大量存在的”一句;D“指日可待” 不合原文,最后一段说“乙醇燃料从理想到现实不会一蹴而就”)
7.D(A见第四段最后一句;B见第五段开头部分;C第五段末有“一些石油公司巨头还应加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考试报》20”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