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模拟卷

阅读:1024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24]
九年级语文二诊考试题
"2005-2006年度下期九年级语文二诊考试题
温馨提示:仔细审题,认真作答。祝你成功!
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  共16分)
一、 基础知识(共10分,每小题2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
A.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xuán);十几个别的少年大悟,立刻撺掇(cuān)起来
B.或者是重峦(luán)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大殿廊下,鸣钟击磬(qìn),乐声悠扬。
C.然而,在众目睽睽(kuí)之下决不能就此作罢,遭人哂(sěn)笑,到了最后关头,就会显示你的仁慈恻隐(cè)来。
D.都说阳光是公平的,在这里都不,不!它沉湎(miǎn)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欢呼致意。              一丈青大娘早就腻(nì)歪了老秀才。
2、下面句子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 我可以使它渡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禄一生。
B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C 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斑斑驳驳,生意葱笼。
D 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决,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剧减。
3、依次填往下列句子横线外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    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   可以一帆风顺了。
(2)掌柜         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东西了!”
(3)他少年外出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        !
(4)它们(大雁)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      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A 只要   就    依然   荒唐   匍匐   B  只要    就    仍然   颓唐  穿行
C   只有   才    突然   颓废  穿行  D 尽管     总   仍然   拮据   盘旋    
4、下列病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能否根除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  每一个有志青年都要提高和充实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修养。
C  信息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任务。
D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要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5、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B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C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D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共10分,6-8每小题2分,9题4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浏览完整试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6、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肉食者谋之  (这件事)               B 何以战?(凭)  
C 小惠未徧(通“遍” ,普通)          D 一鼓作气 ,再而衰(表顺接) 
7、下列加点词含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欲穷其林                     必以分人
  A                     B      
吾视其辙乱                   以君为长者
     弗敢加也                     彼竭我盈,故克之
C                      D    
     万种于我何加焉               既克,公问其故
8、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
A 两国交兵的战争场面,可写的东西很多。但在第二段中,作者有意识地略去了战场的其他情况,写曹刿只写了“论战”和“将鼓”两件事,以此来表现曹刿的军事才能,这正是作者在文章剪裁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高超技巧。
B 本文以曹刿为主、庄公为宾,通过他们关于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所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等。
C 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仅五十来字,以写鲁方战术决策为主。正面描写战争的只有三句话:“战于长勺”点明战争地点;“齐师败绩”简述胜负迹象:“遂逐齐师”交代大获全胜的结果。
D 本文运用对比衬托法,通过人物的对话和动作,描写了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曹刿与鲁庄公。写出了鲁庄公这个“肉食者”的“鄙”:无知无谋无能,鲁莽草率;反衬出了曹刿的深谋远虑、从容镇定,有政治远见,也有高超的军事才能。
9、翻译下列句子
(1)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第Ⅱ卷 (其他类型题  共80分)
二 名言名句填空(共8分)
10、下列名句填空,请任选4句填写(4分)
○1                       ,恨别鸟惊心   ○2                   ,
○3乡书何处达?                           ○4                      ,人迹板桥霜。
○5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6                                ,玉垒浮云变古今
11、根据提示填空(4分)
(1)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传达了人们在节日时对亲人、朋友浓浓的思念之情。在古诗词中,有关节日(元旦、中秋、七夕等)的名句还很多,请你写出其中一组(上下对句)。
                               ,                         
(2)陶渊明《饮酒》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
                                                                    
(3)                   ,金石为开        (4)                     ,水滴石穿                                     


展开余下试题五、阅读说明文。(12分)    
    ①常常能听到这样的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脑细胞”、“人脑多用了会笨”,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②事实上,人的机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经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了。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适,经常运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90%的脑神经细胞没有动用。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的事情。
    ③“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基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外国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
    ④除了懂得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这对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我们常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迟钝了,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然也不会旺盛。所以,保持大脑的活力,就能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大脑如早衰,也会影响其他机体器官的早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往往是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老年人保持着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就会有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⑤“勤于用脑,延缓衰老”,这个道理是很科学的。老年人如此,何况我们青少年呢?
让我们大家养成勤于用脑的良好习惯吧。
12把全文分为两个部分,请用“‖”划出,并简要说说理由。(2分)
 ① ② ③ ④ ⑤
理由:
13对第②段画线部分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人的大脑皮层里有很多神经细胞   B人的脑神经细胞数量很多
C人的脑神经细胞大部分可不动用   D人的脑神经细胞足够一生运用
14第③段画线部分综合运用了作比较、打比方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请任选其中一种说说其在文中的作用。(2分)
15第④段从哪两方面说明了“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2分)
16“人的机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这句话中“几乎”一词可以删去吗?为什么?(2分)
17到了初三,肯定比初一初二时用脑更多。在用脑习惯或用脑知识等方面,本文一定给了你一点帮助,请把它言简意赅地表达出来。(2分)
六 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文。(60分)
  1 航天英雄杨利伟驾驶神舟五号,遨游太空,胜利返回地球,是超越;著名学者钱钟书潜心治学将名利拒之门外,是超越;中国女排17年后重夺世界冠军,是超越……超越有时是一种能力,有时是一种境界,有时是一种精神……人最难超越的是自己。超越了怯懦,你会更加自信;超越了挫折,你会更加进步;超越了狭隘,你会更加豁达……
   请以“超越”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题目自拟。④文中不得出现透露自己信息的真实名字。
2             触动我的心灵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或短语,如:他的笑、那本书、大自然、是你……
②我手写我心,言之有物,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中不得出现透露自己信息
的真实名字。⑤不少于600字.
B卷(50分)  
一、赏析下面的古诗。(4分)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惶恐”和“零丁”有哪两层含义?
2、诗的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为什么会受到后人的大力称道?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的问题。(13分)
晏子解左骖赎贤
晏子之晋,至中牟(1),睹敝冠反裘负刍(2),息于途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子何为者也。”对曰:“我越石父”。晏子曰:“何为至此?” 曰:“吾为人臣,仆于中牟,见使将归。”晏子曰:“何为为仆?”对曰:“不免冻饿之切吾身,是以为仆也,”晏子曰:“为仆几何?”对曰:“三年矣。”晏子曰:“可得赎乎?”对曰:“可”。遂解左骖(3)以赠(4)之,载而与归。至舍,不辞而入,越石父怒而请绝,晏子使人应之曰:“吾未尝得交夫子也,子为仆三年,吾乃今日睹而赎之,吾于子尚未可乎?子何绝我之暴(5)也。”越石父对之曰:“臣闻之,士者诎(6)乎不知已,而信(7)乎知已,故君子不以功轻人之身,不为彼功诎身之理。吾三年为人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子为忘;今又不辞而入,是与臣我者同矣。我犹且为臣,请鬻于世。”晏子出,见之曰:“向者见客之容,而今也见客之意。婴闻之,省(xing)行(8)者不引其过,察实者不讥其辞,婴可以辞而无弃乎!婴诚革(9)之。”乃令喷洒改席,尊醮而礼之。越石父曰:“吾闻之,至恭不修途,尊礼不受傧。夫子之礼,敢不敬从。”晏子遂以为上客。
[注释](1)牟:地名,在山东。(2)刍:柴草。(3)骖:车前三或四匹驾马中辕马边上的马。(4)赠:这里是“赎”的意思。(5)暴:猛、急。(6)诎:通“屈”,屈服。(7)信:通“伸”,伸展。(8)行:德行(9)革:改过,改正。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1)越石父怒而请绝(       ) (2)故君子不以功轻人之身(     ) (       )
(3)省行者不引其过(          ) (           )(4)是与臣我者同矣(     )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不免冻饿之切吾身,是以为仆也。
译文:
(2) 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子为忘。
译文:
3、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颇为传神。请分别概括晏子和越石父的性格特点。(4分)
    答:
4、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领悟到什么样的道理?(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17分)
心中的芦苇
①在我的记忆中,有一片茂密的芦苇。她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江畔一方瘠土,潇洒倜傥。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地挑亮,密密的芦花像一片片灿烂的微笑,将野地的清苦和宁静浓缩成永恒的沉默。
②芊芊芦苇,在滩涂上扎根,无拘无束;在纤桥旁摇曳,蓬蓬勃勃。从苍翠的湖绿,渐渐化作凝重的黑色,却依旧亭亭玉立,倩影婆娑。即使翻越季节的山峦,静候白露降临,那满目的芦花与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绵延至月光不能触及的地方,也依旧洁白,充满蓬勃的张力,然后在冰冷的纯洁里面画上生命的句号。
③这白发苍苍的芦苇,是樵夫柴担上悠然飘起的一缕秋光,是村姑眉宇间挥之不去的一抹苍凉的妩媚。像衣香鬓影的女子涉水而来,从古代,从《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遂成千古绝唱。洄流中,弄蒿荡舟的少年水手,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映衬着茂密的芦苇,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最优美的诗行。


展开余下试题④倘若寄身本筏,去溯芦苇之源,你也会发现,苍凉凄美的芦花那么轻易就能拨动深藏的沧桑和历史的痛苦。
⑤易水之滨,悲凉的旋律中,荆轲告别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寒风中轻扬。汩罗江边,披发行吟的逐臣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奸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替君分忧。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涌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生命的枝叶包裹起千千万万人民的崇敬和思念,投入历史的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
⑥真正拥有芦苇,是在大学时代。我喜欢在学校后面的江边漫步——那里,茂密的芦苇像无边的绸带,向着远处缓缓铺开。流苏似的芦苇,像云,阵阵清香在如纱似雾的月光中弥散。牛乳般的暮霭流动如烟,小鸟在苇丛中泥喃,还有几声蝉鸣,几声虫唱。宁静,温和,洋溢的诗情触手可及。倘是周日,阳光缓缓地流泻,我用苇叶编一只小船,轻轻放入江中,看它悠悠地随风而去。更多的时候,我一卷在握,于芦花下,和屈原同愤,跟太白同醉,与东坡同发少年狂。在绵绵秋雨和茸茸的芦花织成的透明的心境中,我读懂了字里行间的辛酸、痛苦、孤独、浓醇、率真和苦涩。人世沧桑和历史悲剧熔铸的惨痛,犹如滴血的利刃,我们的前人把它揉碎了,咽下,宁可肝肠寸断,也要噙着泪带着微笑,轻轻地说,往事如烟啊!
⑦人是孱弱的,就像一根芦苇,但人又是坚强的,从柔弱中焕发出无穷的韧性,那种连自已都有可能意识不到的坚韧,陪伴着我们一路向前。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⑧这根能思想的芦苇,就是你,就是我……
1从文中找出与第⑤段内容相照应的两个句子。(4分)
2揣摩下面各句,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6分)
(1)她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江畔一方瘠土,潇洒倜傥。
(2) 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3、请简要概括第⑥段的内容。(3分)
4俗话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而文中作者却热情赞美了芦苇的品性与节气。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赞美?说说你的理解。(4分)
四、名著阅读(4分)
下午放学后,李林同学来到学校图书室,准备借一本文学名著,面对眼前众多的书,李林不知怎么样选择,这时,你走过去热情地向他推荐。请在下列书目中任选一本(部),从作品特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方面来向他介绍。(4分)
备选书目:《童年》《水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格列佛游记》《骆驼样子》
(1)书名:                                             
(2)作品的特点(指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可任意选取一点作简介):                                                
                                                                        
(3)自己的阅读的感受:                                                 
        &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九年级语文”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2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