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010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0]
兴隆中学高一语文第三月考题
"安岳县兴隆中学高2008级第三月考试题
语 文
第Ⅰ卷(选择题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树冠guān 蝙蝠bián 札记zhá 戛然而止jiá
B. 土坯pī 檄文xí 贮藏zhù 含混蕴藉jiè
C. 记载zǎi 俯瞰kàn 憎恶zēng 早缫而绪cháo
D. 付梓xīn 兴会xìng 剔除tī 正身黜恶chù
2.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羞涩 时弊 薄荷 俯首帖耳 出神入画
B、衷爱 脉搏 红缯 锱铢必较 不可思议
C、取缔 斟酌 回溯 精美绝伦 毋庸赘言
D、怄气 疏朗 弛骋 融会贯通 惴惴不安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比如说“烟”的直指意义好理解,但是它的联想意义就有些迷离不易 。
②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_______日本侵华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③对李广射虎一段的修改,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 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
A. 琢磨 篡改 简捷 B.捉摸 窜改 简捷
C.捉摸 篡改 简洁 D.琢磨 窜改 简洁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B、有的部门或是人浮于事,或是人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地方不精兵简政行吗?
C、他平时无论在什么场合说话都是咬文嚼字的,这种认真的态度是值得提倡的。
D、每当听到造假者花样翻新、无孔不入的钻营手段和造假危害的报道,都让我们这些消费者叹为观止,瞠目结舌。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鸟类的迁徙习惯,往往是受到外界各种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
B.现在我们的领导干部的表现是不是都让群众满意了呢?从媒体的报道来看并不是这样。
C.他们认为尽管卫星照片的真实性毋庸置疑,但弗兰克就该现象作出的解释值得商榷。
D.为了确保边远和异地网上录取工作顺利进行,我省加大了投入,积极做好各项硬件配备、软件开发和技术保障。
6、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是
A、读诗,他推崇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称为“诗中极品,千古绝唱。”
B、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赢——这是竞赛的辨证法。
C、我们非发明机器不可,切肉的、切菜的、轧面条的、……
D、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要贡献。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
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的特产。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可为我国是原产地的明证。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足见当时广东已有荔枝。它的栽培历史,就从那个时候算起,也已在二千年以上了。唐代对四川荔枝多有记述。自从蔡襄的《荔枝谱》(1059)成书以后,福建荔枝也为人所重视。广西和云南也产荔枝,却很少有人说起。
浏览完整试题
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十三种,以记福建所产的为多,尚存八种;记载广东所产的仅存一种。清初陈鼎一谱,则对川、粤、闽三省所产都有记载。蔡谱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的果树志中,著作年代最早的一部。内容包括荔枝的产地、生态、功用、加工、运销以及有关荔枝的史事,并记载了荔枝的三十二个品种。其中“陈紫”一种现在仍然广为栽培。“宋公荔枝”现名“宋家香”,有老树一株,尚生长在莆田宋氏祠堂里,依然每年开花结实。这株千年古树更足珍惜。
荔枝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成都、福州是它生长的北限。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植到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他们施以极刑。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实际上不过当年成熟一次而已。明代文徵明有《新荔篇》诗,说常熟顾氏种活了几株,“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但究竟活了多少年,并无下文。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我国幅员广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产。因地制宜,努力发展本地区的特产,是切合实际的做法。盛产荔枝的地区,应该大力发展荔枝的生产。苏轼有诗云:“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但日啖三百颗,究竟能有几人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荔枝生产,应该能够逐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
7、作者运用汉武帝把荔枝移植到长安,没有栽活的事例,其用意是
A、荔枝喜欢在一个地方生长,不能移植到其他地方生长。
B、荔枝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有生长的北限。
C、荔枝自古便是权要非常喜欢的一种名贵植物。
D、违背了事物的规律,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8、文章引用苏轼诗作的主要目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借苏轼诗来说明荔枝不仅味道特别鲜美,而且能够让人忘却官场失意的痛苦,唤起对生活的热爱。
B、借苏轼诗来表达他对岭南风物的无限留恋之情,表现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依然达观开朗的性格。
C、 借苏轼诗来说明目前的荔枝生产还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应大力发展荔枝生产。
D、 借苏轼诗来说明罗浮山下、岭南地区自古就重视荔枝的生产,今天应大力发展此地的荔枝生产。
9、第四自然段所表达的观点,正确的一项是
A、努力发展本地区的特产,是切合实际的做法。
B、发展荔枝生产大家不能一哄而上。
C、盛产荔枝的地区,应该大力发展荔枝的生产。
D、发展荔枝生产前景可观。 (222.213.217.34)"
上一篇: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下一篇:
2006年语文会考模拟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兴隆中学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