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092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92]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期末检测题(含答案)
2005——2006学年度(下)八年级语文
期 末 检 测 题
一、语文基础检测(30分)
1、下面字形没有错误的一组成语是( )(3分)
A、油光可鉴 轻而易举 草长鹰飞 随机应变
B、心安理得 名门望族 盛气凌人 搅尽脑汁
C、相辅相成 争先恐后 粗制滥造 相形见绌
D、沧海桑田 不容置辨 引经据典 截然不同
2、为下面句中空白处选择合适的词语(3分)
⑴1925年至1927年,国民党政府一声令下,塔里木河改道向北流入孔雀河汇入罗布泊,______塔里木河下游干旱缺水。 (A、以致 B、导致 C、致使)
⑵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______,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A、和睦 B、和气 C、和蔼)
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______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健壮的处子的皮肤。 (A、隐约 B、隐藏 C、隐瞒)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入夜,城市里路灯齐放,流光溢彩。
B、《哈利·波特》以其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引人入胜
C、在南京市几条繁华的商业街上,观光者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D、我们对别人的成功之处固然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
4、把下面的语句填入句中空白处,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吃荤 ②发蔫 ③亮堂 ④吃素 ⑤靠边呆着 ⑥站在大街中央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能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
A、④②⑤①③⑥ B、①②⑥④③⑤ C、①④⑥②③⑤ D、①③⑥④②⑤
5、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拟人)
B、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比喻)
C、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所期待的吗?(设问)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偶)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中国人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B、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
C、他学习普通话很认真,一有机会就纠正和学习发音不正的地方。
D、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在不断改善。
7、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与我们的生命联系得最紧密的人,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感情。请写出一首(或一首中的两句)你最喜欢的有关母爱的诗歌,指出其题目和作者,并作一点分析。(3分)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走遍祖国的大地,哪里有山水、寺庙、园林,哪里就有诗词对联,这成为我国名胜古迹的一大特色。请指出下面的对联各是哪个名胜古迹处的。(2分)
⑴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 )
⑵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


浏览完整试题9、仿写句子。(2分)
例句: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坎坷;选择了宁静,你也就选择了孤单。
仿句:选择了______,你也就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了______,你也就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___。
10、写出下面诗句的上句或下句(⑴——⑹每两空1分, ⑺ ⑻各1分,共5分)
⑴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⑵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⑶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⑷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⑸_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⑹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⑺《岳阳楼记》给我们留下了一些至今仍在使用的成语,其中形容国泰民安的是__________,形容建设事业发展的兴旺景象的是___________, 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是____________,表示心胸开朗、精神愉快的是____________。
⑻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把北国大雪比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各题。(12分)
(甲)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 ⑴ 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①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 ⑵ 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②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B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③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乙)这一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个紧要事,凡是愚昧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 ⑶ 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11、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填在文中的⑴⑵⑶处,依次是( )(1分)
A、必然  B、当然  C、果然  D、自然  E、诚然  F、定然
12、文段乙中的“那一回”是指哪一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刺耳”的原因是(  )(2分)
A、声音很大    B、给“我”刺激很大
C、伤害了“我”的自尊心    D、伤害了“我”的民族自尊心
14、“……也无怪他们疑惑。”“——呜呼,无法可想!”这两句分别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1分)
A、愤慨——失望  B、愤恨——苦闷 C、愤怒——痛恨  D、激愤——悲愤
15、文段乙画线部分作为一个结论,请在上面文字中找出形成这个结论的依据,并找出能证明结论正确的实例。(2分)
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从表达方式上讲,文段甲以_____________为主,文段乙以_____________为主。(2分)
17、文中回忆藤野先生部分的组材顺序是(  )(2分)
A、以时间为组材顺序
B、以地点为组材顺序
C、以藤野先生优秀品质的几个方面为顺序
D、以“我”的学习经历为顺序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按要求完成各题。(共分)
清塘荷韵 季羡林
(1)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几颗洪湖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_______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______壳而出,不至永远_____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______入空荡荡的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
(2)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3)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我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颜色虽极惹人喜爱,但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凄清的秋天又降临人间,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
(4)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在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真是惊人地快。几天后,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5)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的这个局面。
(6)接下来的日子,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它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它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


展开余下试题(7)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
(8)晚上,我们一家人也常常坐在塘边纳凉。有一夜,天空中的月亮又明又亮,把一片银光洒在荷花上。我忽听扑通一声。是我的小白波斯猫毛毛扑入水中,她大概是认为水中有白玉盘,想扑上去抓住。她一入水,大概就觉得不对头,连忙矫捷地回到岸上,把月亮的倒影打得支离破碎,好久才恢复了原形。
(9)今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而荷花则开得特欢。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
(10)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11)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原文有删节)
18、阅读文章,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是很重要的。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尝试着理清选文的思路(2分)
(种荷)→( )→( )→(祝荷)
19、第(1)段四个横线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1分)
A、敲 脱藏 扔 B、砸 破 埋 投 C、 锤 穿 躺 丢 D、击 钻 没 掷
20、从(3)(4)两段看,第(2)段省略号处写的内容应该是第一年、第二年都不见有荷叶露出水面。请你展开合理想像进行叙述、描写,补写一段文字。(不超过100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第(6)段文字,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作者笔下荷花的外形之美(16字以内)和内在气质(12字以内)(4分)
外形之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在气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7)(8)两段都写到了夏月美丽的荷塘给作者(或其家人)带来的乐趣和美的享受,写得都很美。你更喜欢哪一段?为什么?请你结合所选段落的具体内容谈一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从古及今的文学作品中,不乏写荷的名篇。周敦颐的《爱莲说》以花喻人,表达自己高洁的品格与追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将荷花的美写到了令人心醉的极致。请你想想看,季羡林先生笔下的“季荷”又有怎样的特点呢?他为什么对“季荷”充满特殊的感情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各题(12分)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浩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24、选文第一段描写什么景色?这时迁客骚人有何感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第二段写什么景象?这时登楼者的感受又是什么样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这两段借景抒情,突出览物之情的_____________。为下文发表议论申述抱负做_____________。对表达中心起了重要的_____________作用。(3分)
27、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或“悲”或“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是实写还是虚写?这句应该怎样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写出语段中描写“洞庭月夜图”的句子。(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8分)
楚(1)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2)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谢舟师,椎鼓(3)径进,亟犯(4)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5)。
3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徐:_____ 径:____ 乃: 顾:______
3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的意思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这则文言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33、根据故事内容,联系自己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以“生活是自己创造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最好是记叙文,600字左右。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这个好工人,问他能否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用的是次品材料,干的是粗糙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这是你的房子,”老板说,“我送给你的礼物。”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早知道是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粗制滥造呢?
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
(第七、八页请设作文格)
2005——2006学年度(下)八年级语文
期 末 检 测 参 考 答 案
一、语文基础检测(30分)
1、C(A、草长莺飞;B、绞尽脑汁;D、不容置辩)(3分) 2、⑴C ⑵B ⑶A(正确一个得1分,共3分) 3、 C(3分) 4、D(3分) 5、C(反问)(3分) 6、D(3分) 7、略(本题系开放性试题,诗歌默写正确得1分,标题与作者都写正确得1分,阐述的理由清楚明白得1分,共3分) 8、⑴成都武侯祠 ⑵新都宝光寺(每小题1分,共2分) 9、(略)(2分) 10、(完全正确才能得分,⑴——⑹每两空1分, ⑺ ⑻各1分,共5分)⑴安得广厦千万间 ⑵病树前头万木春 ⑶春蚕到死丝方尽 ⑷不畏浮云遮望眼 ⑸人生自古谁无死 ⑹化作春泥更护花 ⑺政通人和 百废俱兴 气象万千 心旷神怡 ⑻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12分)11、BDB(1分) 12、在日本看枪毙中国人的影片。(2分)  13、D(2分)  14、D(1分)  15、偏有中国人……也是一群中国人;此后回到中国来……酒醉似的喝采。(2分)  16、叙述(记叙);议论(2分)  17、B(2分)


展开余下试题(二)(18分)18、 盼荷(等荷)赏荷(看荷、品荷、观荷)(共2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9、B(2分) 20、(4分) 答案要点:能交代清楚第一年、第二年都不见有荷叶露出水面(2分),能就池塘景色(或作者的心情等)进行描写,想像合理(2分),语言必须简明、流畅。示例:心里总希望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可是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叶落,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水面上还是没有出现什么荷叶。 21、(共4分)外形之美:红艳耀目、与众不同、卓然挺立、迎风弄姿。(2分,能答出其中三个要点,意思对即可)。 内在气质:洁身自好、睥睨一切。(2分,意思对即可) 22、答案略。(共2分。能说出喜欢的段落,并结合具体内容作点简单的分析,可得1分;能说出喜欢的段落,并紧扣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有理有据,可得2分;其它情况酌情给分) 23、(共4分)“季荷”具有美丽、高洁、坚韧、充满生命力的特点。(2分,意思对即可) 作者对“季荷”充满特殊的感情是因为“季荷”因他而得名,是他亲手所种,又苦苦等待四年的结果,每一朵花里都饱含着四年来他对荷花倾注的希望。(2分,意思对即可。学生若从其它角度回答,如“季荷”的顽强、坚韧,给作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灵震撼,“季荷”的精神就是作者精神的写照等,也可视具体情况酌情给分)
(三)(12分)24、阴雨天里洞庭湖上凄凉阴森的景色。满眼都是一片萧条凄凉,因感慨而十分悲痛。(2分)  25、晴和天气里,洞庭湖的明媚景象。精神愉快,喜气洋洋(2分)  26、异(不同);铺垫;衬托(3分)  27、悲:去国怀乡,忧谗畏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与后文的“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主旨。(2分)  28、是虚写。可以理解为傍晚时的风浪声,也可以理解为登楼者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幻觉,这是一种艺术渲染的手法(2分) 29、长烟一空……此乐何极(1分)
(四)(8分)30、徐:慢。 径:径直(一直)。 乃:于是,就。 顾:看。 (2分,每个0.5分) 31、于是就认为(自己)已经完全掌握了驾船技术。(3分) 32、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或学习、工作不能自满,或学习、工作应该不断进取)(3分,意思对即可)
三、作文(40分) (61.188.201.131)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人教新课标”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9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