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1139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9]
人教八年级下第六单元作业题(含答案)
2005——2006学年度(下)八年级语文
第六单元作业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布衾(qīn) 觥筹(gōng ) 犬牙参互(cī) 往来翕忽(xī)
B、谥号(yì ) 参差( cēn ) 曝沙之鸟(pù) 蒙络摇缀(zhuì)
C、清冽(liè) 倩女(qiàn) 汗出浃背( jiā ) 树林阴翳(yì)
D、突兀(wù ) 偕忘(xié) 波色乍明(zhà ) 呷浪之鳞(xiā)
2、下列各句中的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百废具兴。 C、或异二者之为。 D玉盘珍羞。
3、下列诗文朗诵停顿标示有误的一项是( )
A、坐/ 潭上,四面/ 竹树环合
B、山回/ 路转/ 不见君,雪上/ 空留/ 马行处。
C、燕地/ 寒,花朝节/ 后,余寒/ 犹厉。
D、峰回/ 路转,有/ 亭翼然/ 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4、选出加点字指代正确的一项( )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③轮台东门送君去
A、①范仲淹 ②杜甫 ③岑参
B、①柳宗元 ②欧阳修 ③武判官
C、①范仲淹 ②杜甫 ③武判官
D、①柳宗元 ②欧阳修 ③岑参
5、对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彻:直透水底。
B、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气象:景象。
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D、泉而茗者 泉:泉水。
6、对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的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卷石底以出 以:连词,相当于“而”。
B、已而夕阳在山 已而:不久。
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快乐。
D、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而:可是。
7、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
A、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每次顶着风快走,走不到一百步就不得不返回来。
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流象北斗星那样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
C、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用泉水来酿酒,泉水甜酒水清。
D、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不因为外物的好就高兴,不因为自己的失就悲哀。
8、课文常识填空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三篇文章的作者,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一位是________________;三篇文章的体裁不属于游记的一篇是:《________________》。
9、课文内容默写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雪上空留马行处。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
⑤《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古代思想家孟子曾经说过:“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宋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把这一思想作了进一步发展,他是这样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游记体散文,虽题为“醉翁亭记”,但用于正面描写醉翁亭的只有六个字,这六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浏览完整试题
⑨“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这两句描写落花的诗充满昂扬向上的精神,但龚自珍《已亥杂诗》中的两句诗在境界上更胜一筹,这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饮酒》诗中体现诗人与物遇,进入物我两忘、心与自然相融合的境界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标出下列诗句分别表现的是哪个季节的物候特征。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后面的习题(6分)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⑴日出而林霏开 霏:___________⑵云归而岩穴暝 暝:___________
⑶野芳发而幽香 芳:___________⑷而乐亦无穷也 穷:___________
12、这段文字写了山间的朝暮和四季变化之美。请分别摘录文中的句子回答。
⑴写“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写“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写“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写“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写“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⑹写“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这段文字中有一句话,后来浓缩成一个四字成语,表示“真相大白”的含义,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四字成语是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后面的习题。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4、这段文字层次清晰,依次所写的四个内容是( )
A、前者呼 太守宴 射者众 弈者胜
B、滁人游 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
C、滁人游 太守宴 射者 弈者
D、前者呼 太守宴 射者 弈者胜
15、以上内容中,________________是核心,其它各层是起________________作用。
16、作者写“太守宴”前为什么先写滁人兴高采烈出游( )
A、为太守宴创设一个欢乐的氛围,也为体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旨意。
B、为太守宴作铺垫,体现了作者娱情山水,以民为本的政治理想。
C、为太守出场作准备,说明作者不愿出人头地,为人谦虚。
D、为太守宴作铺垫,说明作者不愿出人头地,为人谦虚。
17、“至于”又引出另一层意思,由前面写_________(填一字)转到写_________(填一字)。
18、滁人如此兴高采烈出游的原因是 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与文中划线句子相应的句子是( )
A、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B、醉翁之意不在酒
C、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 D、宴酣之乐
20、这段选文写滁州官民同乐,是一幅生动的风俗画,从侧面显示了( )
A、娱情山水的景象 B、疏于政事的景象 C、政治清明的景象 D、国泰民安的景象
21、怎样理解“太守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袁宏道的《满井游记》选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2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冰皮始解,波色乍明(初、始) B、髻鬟之始掠(梳掠)
C、 曝沙之鸟,呷浪之鳞(吸) D、 红装而蹇者(跛足)
23、选出“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A、城居者未之知也 B、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局促一室之内
24、选出“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B、泉而茗者,罍而歌者
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25、文段的主要内容是( )
A、游满井 B、 满井春色 C、游郊田 D、郊田美景
26、文章写鸟、鱼富有人情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的心情。
27、这是一段绝妙的山水画的描写,使山有人的____________,柳有人的____________,鸟有人的____________,水有人的____________。
28、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两题中任选一题)
(1)祖国的山河,无限壮美,家乡的景色,醉人心脾。亲爱的同学,当你游览名山大川,乡土风光时,一定会有一些感慨,或许也会从中领悟到什么。请你模仿本单元几篇散文记游的方法,以“××游记”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直接做在作文本上)。
(2)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让你高兴、欣慰,或让你伤心、沮丧,或让你失望、后悔……请依据上述提示(不限于此范围),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直接做在作文本上)。
(本套题请设四页,不设作文格)
2005——2006学年度(下)八年级语文
第六单元作业参考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30分)
1、 B 谥号(shì)(3分) 2、C(A、“属”通“嘱”; B、“具”通“俱”; D、“羞”通 “馐” )(3分) 3、D(2分) 4、C(2分) 5、D(汲泉水)(2分) 6、C(以……为快乐)(2分) 7、D(2分) 8、范仲淹 《岳阳楼记》(2分) 9、(共10分,每小题1分,每错、漏、添一字,该小题不得分)①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③山回路转不见君 ④野芳发而幽香 ⑤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⑥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⑧翼然临于泉上 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0、(2分)A(冬);B(春);C(夏);D (秋)
展开余下试题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9分)11、(4分)⑴烟雾盛大的样子,这里是“雾气”的意思 ⑵昏暗 ⑶芳香,这里是“香花”的意思 ⑷尽 12、(3分)⑴日出而林霏开 ⑵云归而岩穴暝 ⑶野芳发而幽香 ⑷佳木秀而繁阴 ⑸风霜高洁 ⑹水落而石出 13、(2分)水落而石出者 水落石出
(二)(21分)14、B(3分) 15、太守醉;陪衬(2分) 16、A(3分) 17、景;人(2分) 18、生活安定富足,怡然自乐(2分) 19、A(3分) 20、A(3分) 21、太守不是喝酒醉而是心醉。真正的醉因是滁人生活和平安定的快乐,太守也能与民同乐(3分)
(三)(10分)22、D(骑驴)(2分) 23、C(2分) 24、A(1分) 25、B(1分) 26、悠然自得 皆有喜气 无比快乐(1分) 27、容貌 感情 体态 情意(2分) 28、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1分)
三、作文(30分) (61.188.201.131)
上一篇: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半期考试题(含答案)
下一篇: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期末检测题(含答案)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人教八年级”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