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职高试题

阅读:995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职高试题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5]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北京卷)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
语   文(北京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淤积   迂回   愚昧无知    长吁短叹
B酬谢   绸缪   踌躇满志    平畴千里
C韧性   烹饪   色厉内荏    万仞高山
D偏方   骈文   翩跹起舞    一叶扁舟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老师和家长应该怎样辅导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呢?我想从读精典起步,或许是有道理的。
B云南丽江奇异的山水使人流连忘返,当地人的醇朴与热情好客叫人乐不思归。
C假酒能毒死人,假药能害死人,内容不健康的出版物对读者也是遗害无穷的。
D中国历史上有多少志士仁人,在国家危难关头挺身而出,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3选择下列一组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      。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     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     的基本手段。
A素养  情境  沟通B修养  情境  勾通
C素养  环境  连通D品质  情形  沟通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作为一名演员,最大的快慰莫过于自己的表演能与观众的情感融会贯通。
B在这次比赛中,中国队运用灵活的攻防转换战术,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早早奠定了胜局。
C这部历史小说围绕着明末的内忧外患展开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扣人心弦。
D他善于读书,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教育工作者对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畔的“国立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公共图书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晋文公当上了晋国国君后,治理政治,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成为北方一大强国。
C居里夫人艰辛地在简陋的工作室里经过漫长地研究,后来就在那里发现了镭。
D贺岁剧不仅要有笑料,也要有思想,让观众笑过之后有所收获。
 
二、(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明季吴县洞庭山乡,有樵子者,貌髯而伟,姓名不著,绝有力。每暮夜樵采,独行山中,不避蛇虎。所得薪,人负百斤而止,髯独负二百四十斤,然鬻于人,止取百斤价。人或讶问之,髯曰:“薪取之山,人各自食其力耳。彼非不欲多负,力不赡也。吾力倍蓰①而食不兼人,故贱其值。且值贱,则吾薪易售,不庸有利乎?”由是人颇异之,加刮目焉。
髯目不知书,然好听人谈古今事,常激于义,出言辩是非,儒者无以难。尝荷薪至演剧所,观《精忠传》。所谓秦桧者出,髯怒,飞跃上台,摔桧殴,流血几毙。众咸惊救。髯曰:“若为丞相,奸似此,不殴杀何待?”众曰:“此戏也,非真桧。”髯曰:“吾亦知戏,故殴,若真,膏吾斧矣!”其性刚疾恶类如此。
洞庭有孤子陈学奇,聘邹氏女为室,婚有期矣。女兄忽夺妹志,献苏宦某为妾。学奇泣诉于官,官畏宦势,无如何也。学奇讼女兄,宦并庇兄不得伸。学奇窘甚。一日,值髯于途,告之故,且曰:“若素义激,能为我筹此乎?”髯许诺:“然需时日以待之,毋迫我也。”学奇感泣。髯去,鬻身为显者舆仆。显者以其多力而勤,甚信爱之,得出入内闼。邹女果为其第三妾。髯得间,以陈情告。女泣如雨,诉失身状,愿公为昆仑②。髯曰:“毋迫。”一日,显者夫人率群媵游天平山,显者不能禁。髯嘿贺曰:“计行矣!”于是密具舟河干。众妾登舆,髯舁第三舆,乃邹氏也。出门,绐③其副,迂道疾行,至河干,谓女曰:“登舟!”舟遽开,帆疾如驶。群仆骇变,号呼来追。髯拳三人仆地,不能出声。徐去,则女舟已至陈门矣。学奇得室忻感,谓古押衙④不是过也。髯谓学奇,亟宜鸣之官以得妻状。官始不直显者,至是称快,询知义由于髯,赐帛酒花彩以荣之。显者惭,杜门若不闻者。自是义樵名益著。


浏览完整试题【注】①蓰:五倍。②昆仑:即昆仑奴,唐传奇《昆仑奴》中的义士。③绐:欺骗。④古押衙:唐传奇《无双传》中的义侠,押衙为官名。
(清·顾彩《髯樵传》,选自《虞初新志·卷八》)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樵子者,貌髯而伟              伟:身材魁梧
B人或讶问之                      讶:惊讶,奇怪
C彼非不欲多负,力不赡也          赡:赡养
D迂道疾行,至河干                干:岸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髯目不知书,然好听人谈古今事
然需时日以待之,毋迫我也
B 一日,值髯于途
询知义由于髯
C 若素义激,能为我筹此乎
显者惭,杜门若不闻者
D 亟宜鸣之官以得妻状
赐帛酒花彩以荣之
8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言辩是非,儒者无以难(髯樵)
B髯怒,飞跃上台,摔桧殴,(所谓秦桧者)流血几毙
C吾亦知戏,故殴,若真(是秦桧),膏吾斧矣
D学奇泣诉于官,官畏宦势,(学奇)无如何也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其中全部与髯樵设计搭救邹女有直接关系的一组是
①髯去,鬻身为显者舆仆   ②女泣如雨,诉失身状    ③髯曰:毋迫
④于是密具舟河干    ⑤出门,绐其副,迂道疾行    ⑥官始不直显者,至是称快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髯樵胆量过人,常常在夜间独自上山砍柴,不怕碰上毒蛇猛虎。
B髯樵低价出卖自己的柴草,主要是为了更容易把柴卖出去,这样也照样能获利。
C以砍柴为生的髯樵,虽然目不知书,但有勇有谋,疾恶如仇。
D营救邹氏、帮助陈学奇夫妇团圆的义举,使人们对髯樵刮目相看,褒奖有加。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三、(18分)
11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5分)
以是知藏书之难也然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是故藏而弗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占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者而能如是乎
(清·汪琬《传是楼记》选自《尧峰先生文钞》,有删节)
(1)藏 之 之 难 不 若 守 之 之 难 守 之 之 难 不 若 读 之 之 难
(2)是 故 藏 而 弗 守 犹 勿 藏 也 守 而 弗 读 犹 勿 守 也
(3)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
(4)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
(5)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
12读下面的词,完成(1)—(3)题。(7分)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对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描写了秋季天空廖廓苍茫、大地草木凋零的典型景色。
B“黯乡魂,追旅思”是说作者面对秋景更加思念故乡,回首望去,一片幽暗,不禁追忆起旅途行程。
C“夜夜除非”的“除非”两字意为“除此之外,别无可能”。
D这是古代诗词中借秋景抒发离别之情的名篇,情虽悲凉哀婉,气却沉雄刚健。
(2)“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3)这首词在景物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任选其中三题)。
(1)空山新雨后,             。                ,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
(杜甫《登高》)
(3)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                 。
(陆游《书愤》)
(4)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
四、(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中国和西方的悲剧在哪里有着最接近的特征呢?我认为,是在中国古代神话和古希腊悲剧中。例如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精卫填海》和《夸父逐日》就呈现着与古希腊悲剧更相接近的美学特征。


展开余下试题在这里,首先存在着人类为什么会产生悲剧观念的问题。它是在人类感受到自我与整个宇宙、整个大自然、整个世界的分裂和对立中产生的。
在《精卫填海》中,“东海”体现的是宇宙的意志、世界的意志和大自然的力量。精卫为了寻找、享受自己的自由和幸福,被大海溺毙。她对给她带来巨大灾难的东海充满恐惧也充满仇视。精卫无法向东海屈服,她要填平东海,消除产生她的灾难的根源。但她力量的微弱和体现着宇宙、世界、大自然力量的“东海”的浩瀚,使她永远无法达到她的目的。而我们却在她的悲剧性的抗争中感到了她的情感的力量、意志的力量,感到了她的主体性的自我存在。在这里,有人类自我存在的悲剧意识,有贯穿于这个神话故事的悲剧精神。这种悲剧意识是在精卫与“东海”的分裂和对立的意识中产生的,这种悲剧精神是由精卫对带给她灾难的“东海”的始终未泯的恐惧和仇视的情绪构成的,这种始终未泯的恐惧和仇视使她产生了坚定不移的意志,这种坚定不移的意志支持了她始终不懈的填海行动。所以,悲剧精神是人类特定情感、意志和行动的构成体。
在《夸父逐日》的神话中,夸父不自量力,但也正因为他的不自量力,使他要与日竞走,终因焦渴而死,但却使他的生命充满了力量,充满了英雄主义的精神。
我们把中国古代这两则神话故事同古希腊悲剧对照着思考,就会看到她们有极为接近的美学特征。在古希腊的悲剧中首先贯穿的是人和神的对立。在古希腊的文化中,“神”是体现宇宙的意志、世界的意志和大自然的意志的,人和神的对立就是人和宇宙、世界、自然的分裂和对立。在这种对立中,“神”的力量是奇大无边的,“神”的意志是不可战胜的。但是,人类却不可能完全遵从神的意志,他有他不能没有的独立的愿望和追求。比如“神”不把火种交给人类,但人类需要火种,普罗米修斯违背神的意愿,偷了火种交给人类。他违背了神的意志,受到神的惩罚,就被铁链锁在高加索山上。但失败没有使他屈服,他在反抗宙斯的专制权力中表现了自己的力量,表现了自己的英雄精神。他的悲剧得到了人们的同情和怜悯。俄狄浦斯王注定要杀父娶母,这是神的意志。他无法逃脱自己悲剧的命运,但他一直都在努力反抗神的意志,正是他反抗自己命运的努力使他在自己的悲剧中站立着,表现了自己的崇高。悲剧人物之所以是悲剧人物,是因为他反抗的是主宰着整个人类的力量,这力量是他永远无法战胜的。在这种反抗中,人的主体性的力量才被发挥到了极致,人们才在悲剧人物的身上发现了自己所蕴藏的全部能量。
在总体的审美形态上,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悲剧故事与西方古希腊的悲剧有着最为接近的特征,它们都在悲哀与力量的结合中表现出自己的崇高性。从这个意义上看,它们表现的是人在宇宙、世界、大自然面前的命运,是古代人的命运的悲剧。
(节选自王富仁《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
14对人类悲剧观念产生原因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人类对整个宇宙、世界、大自然始终怀有未泯的恐惧和仇视。
B人类渴望拥有撼动整个宇宙、世界的意志和战胜自然的力量。
C人类感受到自身的意志和力量是与整个宇宙、世界、大自然分裂和对立的。
D人类不能完全遵从神的意志,但在抗争中,自己不得不放弃独立愿望和追求。
15作者认为“悲剧精神是人类特定情感、意志和行动的构成体”。你怎样理解?(4分)
答: 
 
 
16为什么说夸父“不自量力”“与日竞走”充满了英雄主义精神?(3分)
答:
 
 
17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悲剧有很接近的美学特征,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悲剧中的人物在顽强的反抗神的意志的过程中,显示出浓烈的悲剧性。
B人本身独有的潜在能量,在与整个宇宙、世界和自然的抗争中,没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和发挥。
C崇高性是在人类的自身意志力量和与神抗争失败的悲哀中充分展示的。
D中国神话故事中的整个宇宙、世界和自然与古希腊悲剧中的神,都是不可战胜的主宰人类的力量。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带着村庄上路
                卢年初
我那时以为这一生大概只会做一件事:离开村庄。
我并非在村庄里过得不愉快,那里的水土很适合我,只不过村里人都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把离开村庄当作出息。我选择一个夏天离开,人们都在打瞌睡,我神不知鬼不觉地走了,不要让他们以为我有什么留恋,以为我带走了村庄的什么东西,我走得要有出息,能留给他们的全留给他们。
后来我发现我是自欺欺人。路上累了歇脚的时候,把行囊打开,里面装的是一整个村庄。我很羞愧,我曾想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把它们抖掉,但人生这段漫长的路上,想要的东西还未得到时,原来拥有的东西你也还无法舍弃。在县城读书,我不能舍弃我的贫穷。在寄宿的同学中,我的伙食比许多人都要差,一般我只买个小菜,另外吃自己带的家乡菜:咸鱼、坛坛菜、鲊辣椒。肚子饿了,就用炒米茶充饥。炒米茶是母亲亲手做的,只要用开水一冲,加点红糖,很香。在省城读书,我以为离村庄越来越远了,但我却无法摆脱家乡话的困扰。在机关里办公,我摆脱不了家乡老土的做派。我常常怀疑同事是不是私下里议论我是个乡巴佬。我常见到来看我的老乡,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我为此忧戚:难道真的就抛不开村庄了吗?
在我尽力掩藏村庄时,村庄却如影子一样照看我,照看着许多像我一样从村庄出来的人。我毕业后被安排到这座城市,在城里我遇到一个叫莲的女子,她的一切都具有村庄的风韵。她不在乎我的家底,却看上了农家孩子的勤劳和朴实;接受她的爱情,我知道又等于接受了村庄的一笔恩惠。后来,我的继父、母亲跟着我进了城,开了一家土菜馆,曾经叫我害羞的家乡菜,全部端上了大桌子。家乡菜全部来自家乡的风水,别有一番滋味。借助土菜馆,我发了一点小财,我真的离不开村庄了。我开始懂得,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人,永远都是村庄的骄傲,也永远都是村庄的累赘;我们把她的善良播撒,也把她的丑陋翻新。
不知何时起,我开始把村庄像糖一样含在嘴里,稍不留神,香甜就脱口而出。我走到哪里,村庄都扑面而来。村庄的竹器、村庄的粮食、村庄的花卉,全都进了城,我感到这一切似乎都是跟着我进城的。我们这些从村庄出来的人,常常聚会,侃起村庄,就好像是在村庄的某个田亩说话,高昂铿锵。当我们贫穷,老把村庄当作羞涩;当我们富有,又拿村庄来调味。我们永远在把村庄当作铺垫,当作背景。
总感觉对村庄有所亏欠,总是不想爽爽快快承认,终于有一天,我的灵魂在不断地拷问中,村庄才真实地凸现出来。走吧,回吧,从村庄出来的人,回去干点什么,或者什么也不干。村庄最初不认识我们,但等我们一开口,就知道我们是谁了,在这块土地上,我们毕竟赤身裸体地摸爬过,村庄还残留着我们的呼吸。其实正是我们想再次缩短和村庄的距离时,村庄似乎在一点点远去。村庄的风物,村人的思维,常让我们寡言少语,我们走近亲近,又走近了陌生。我们对村庄难以有什么回报,因为过去我们带走的太多。我们走的时候,不是带走一把铁锹,而是别的东西,这只有我独自在夜晚书写文字时才真正知道。
而我那时疏忽了的是,我的文字又把村庄打扰了。我这后半生还有最大的一个愿望要实现,那就是什么时候,要让村庄打个盹儿,我要带着我去上路。
18下列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我”一心想离开村庄,但全文却抒发了他对村庄永远无法舍弃的深情厚意。


展开余下试题B无论是在省城读书,还是在机关工作,“我”都曾为受到家乡话和“老土”做派的困扰而自卑。
C离开村庄时,“我”的行囊里装着整个村庄,曾想抖掉它却又不能,他觉得家乡永远是个累赘。
D“我走到哪里,村庄都扑面而来。”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对村庄的亲切感情。
E这是一篇用诗的语言、按时间顺序、以村庄的贫富变化为线索写成的优美散文。
 
19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我们走的时候,不是带走一把铁锹,而是别的东西”中“别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答:
(2)比较下列两个画线的句子在句式、语意、语气方面的不同。
①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人,永远都是村庄的骄傲,也永远都是村庄的累赘;我们把她的善良播撒,也把她的丑陋翻新。
②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人,永远都是村庄的骄傲和累赘,我们把她的善良播撒,也把她的丑陋翻新。
答:
 
20概括说明“我”对村庄的感情变化。(4分)
答:
 
21联系全文,说说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在文章结尾处所说“我要带着我去上路”的。(4分)
答:
 
六、(12分)
22从下面材料中提取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对“转基因棉花”作一解说。(3分)
某公司向市场推出一种崭新的产品——转基因棉花,或称Bt棉。Bt是存在于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一种基因,这种基因合成的一种蛋白质具有杀死某些毛虫的性能。科学家已经从该细菌中分离出这种基因,并将这种基因植入棉花种子中,使棉花获得抗天敌烟草夜蛾幼虫的性能。这一新型转基因棉花的产生,从根本上消除了传统喷洒杀虫剂使害虫产生耐药性的弊端,从而使棉花大量增产成为可能。
答:
 
23仿写。(3分)
要求:①另选题材。②逗号前后句式对应,与原文修辞方法相同,字数可以不等。
原文:修养的花儿                  仿作:                                 
在寂静中开过去了,                                                       
成功的果子                                                                
便要在光明里结出。                                                      
24以“网”为中心续写两段话,第一段描述情景,第二段表达见解。每段不少于40字。(6分)
有形的网,无形的网,
 
 
 
 
七、(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一次国际中小学师生联欢活动中,主持人讲述了这样一件事:14岁的大杰克和小杰克是孪生兄弟,因为就读的学校离家较远,父母为他俩配了一辆轻型汽车,让他们开车上学。有一天他们在路上玩耍,迟到了。当老师查问原因时,他们说汽车在路上爆胎了,在维修店补胎耽误了时间。事后老师发现他们说谎了。
应该采用怎样的方式教育这两个孩子呢?师生们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甲】当面严肃批评并报告家长。
【乙】把兄弟俩分开询问,对承认说谎的给予表扬,对坚持说谎的给予处罚。
【丙】给兄弟俩讲一个关于说谎有害的故事,引导他们自觉认识自己的错误。
【丁】提出三个问题:1.汽车的哪个胎爆了? 2.你们在哪个维修店补胎? 3.你们付了多少补胎费?让兄弟俩分别在两个地方同时作答,使他们从中得到启示。
请结合上述材料,以“教育方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北京卷)
参考答案及说明
一、
1.B(A项“淤”“迂”读音“yū”,“愚”读音“yú”,“吁”读音“xū”;B项全读“chóu”;C项“韧”“饪”“仞”读音“rèn”,“荏”读音“rěn”;D项“偏”“翩”“扁”读音“piān”,“骈”读音“pián”。)
2.D(A项“精典”应为“经典”,B项“醇朴”应为“纯朴”或“淳朴”,C项“遗害无穷”应为“贻害无穷”。)
3.A(素养:平日的修养。修养:①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②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品质:行为、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情境:情景;境地。情形:事物呈现出来的样子。环境:①周围的地方;②周围的情况和条件。沟通:使两方能相通连。勾通:勾结,暗中串通。)
4.C(融会贯通:参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而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5.D(A项语序颠倒。应为“位于……图书馆给中国教育工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职高试题
相关:关于“2005年普通”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