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1047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7]
邯郸市一中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邯郸市一中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 一 语 文 试 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21分,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多音字读音一致的一项( )
A、扎:扎辫子 扎根 扎煞 扎挣 B、更:不更事 打更 更迭 更加
C、笼:打灯笼 鸟笼 牢笼 笼统 D、干:动干戈 干犯 干支 干将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寒喧 诡秘 咀嚼鉴赏 膏腴之地 揭竿为旗
B、缠绵 悲悯 翼蔽沛公 崇山峻岭 游目骋怀
C、惦记 一齐 咀嚼赏鉴 耦断丝连 窥伺效慕
D、祈祷 通宵 哀声叹气 钩心斗角 正身黜恶
3、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B.“爷爷,你不快乐了吗?生我的气了吗?”
C.水生嫂:“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
“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D.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虽然看来跟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闷闷不乐。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神舟五号”在辽阔的宇宙空间遨游21小时10分, 了大量珍贵的科学数据。
②我们同台湾分裂势力斗争的 ,绝不是不要民主、实行哪种制度的问题,而是要统一还是要分裂的问题。
③当您发现有人偷税或逃税时,您有权利也有义务对这种行为进行举报。因为他偷税、逃税 是在损害国家利益, 是在损害您的利益;少数人的偷逃税款,实际上增加了他人的负担。
A. 收集 实质 既/又 B. 搜集 性质 不但/也
C. 搜集 性质 既/又 D. 收集 实质 不但/也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他夜以继日,辛勤笔耕,手不释卷,终于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十余万字的小说创作。
B.老师上课,如果只是自己一味地讲解,不给学生留些思考的余地,就难免有越俎代庖之嫌。
C.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想发展现代化的高科技生产,必须先培养大量的高科技人才。
D.在展览会上,该市的小商品订货量大减,而高科技产品却倍受欢迎,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6.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A.上海市公布的《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明确规定,在对外开放方面具有新的突破,即着眼于“享有同等国民待遇”,鼓励外商在沪投资高新技术产业。
B.在旧有的医疗体制下,经常有一人享受公费医疗、全家免费看病吃药的情况,这给国家不但造成极大的浪费,同时也给病人自己造成危害。
浏览完整试题
C.《条例》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周密而深刻的说明。
D.与建国初期相比,目前我省人均期望寿命已由37岁提高到74.13岁,跃居全国各省第三位。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是生活容量最大的一种叙事文学形式。它的主题思想不能直说,好的小说总是把思想隐蔽在形象深处的。
B、短篇小说往往不甚讲究故事的首尾完整,而是采用横截面或纵截面的方式,截取生活中几个精彩的片断,进行精心地描绘。
C、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是一部表现自然美的最突出的作品。
D、契诃夫最擅长于在平静的生活中看出事物的本质,因此被称为“日常生活的现实主义”。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依托于信息技术革命的网络社会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空间和时间感受、空间和时间都不再是固定的,成为了“流动的空间”和“压缩的时间”。利用高速传播的音像信息,人们可以立刻进入到一个不同的空间,并参与其中;凭借强大的信息存储能力,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都能集中为同一个瞬间。
这种变化导致了更为高速有效的经济活动,同时也使得经济组织彻底国际化;人们的交往活动进一步加速,满足生活需要的各种活动更为方便快捷;由于减少了面对面的接触,人们也就变得更为独立自由,产生了一种普遍的解放感。
新的时空感受给很多人带来了解放和自由的感觉,却也潜移默化地使人丧失了历史深度和特殊的地区认同,使人们在虚拟的数码文化中漂泊无依。这样一种虚拟文化严重挑战传统的男女性别关系、家庭亲情关系。表面上看,信息技术使得社会的组织和结合更为紧密有效,个人自由大幅度增加,个人能力也大幅度增强,但个人责任感和义务感却日益淡薄,自我意识日益脱离群体意识,传统的权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关系被无情地消解掉,导致广泛而严重的自恋、孤独和原子化的个人主义,社会面临着解体的危险。
简而言之,网络社会深刻地改变了我们所处的世界的面貌,提升了生产力、文化创造力和传播的潜能,但同时也削弱了社会组织的权威和人际关系纽带。在这样一种“流动的空间、压缩的时间”里,时间节奏突然加快、人际交往抽象化带来了社会普遍失去控制的焦虑和无力感,人们迫切地希望找到一种凝聚的力量,来对抗信息时代所产生的高度风险、无限分散、日益抽象化的总体趋势。
应对网络社会的挑战,新的社会运动、国家和文明共同体理应发挥驾御和控制作用。各种新兴社会运动,如环境生态保护运动、女性运动等等,其实都是一种对抗网络社会的方式。这些运动和社会组织使人们重新认识并加强了自身的责任感、义务感以及性别认同和家庭纽带。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国家的作用。在充满风险的、高度抽象化、分散化的网络时代,国家权威是抵制风险、保障社会生活、维护个人权利和尊严的有效力量;在传统家庭解体、各种社会团体日益消解、文化与信仰遭受冲击的情况下,建立起恰当的认同感受,就有可能驱除人们普遍存在的无力感受,使得每一个体重新焕发出自身的创造力。 (选自《环球时报》2003年7月7日,有删改)
8.下面对“网络社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社会依托于信息技术革命,即信息实现大量储存和高速传播。
B.网络社会的时间和空间都不是固定的,人们感受到的是“流动的空间”和“压缩的时间”。
C.网络社会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时间感受,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可在同一个瞬间展开。
D.网络社会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空间感受,人们在同一时间里,既可以在这个空间,又可以在另一个空间。
9.对“网络社会深刻地改变了我们所处世界的面貌”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社会的经济活动和人际交往速度更快,更方便;人们更加独立自由,个人能力得到更大发挥。
B.网络社会提升了生产力和文化创造力,并使信息的传播更快捷、更广泛。
C.网络社会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方便快捷,故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人际关系纽带。
D.网络社会使人丧失了历史的浓度和地区认同,个人责任感和义务感日益淡薄。
10.下面不属于应对网络社会挑战措施的一项是( )
A.突破时空限制发挥家庭的纽带作用,使人际交往更具体。
B.开展新的社会运动,加强社会成员自身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C.建立恰当的国家认同感,使每一个体重新焕发出自身的创造力。
D.发挥文明共同体的驾御和控制作用,强化文化认同和信仰。
1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面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社会空间是流动的,时间是压缩的,可见网络社会的人们已经不再受到时间的限制。
B.经济活动高速有效,经济组织彻底国际化,这必然会消除世界不同地区的贫富悬殊。
C.文章有较多篇幅分析网络社会的负面影响,可见作者对它持消极态度。
D.应对网络社会挑战有多种方式和力量,只要找到并充分利用好这些方式和力量,人们是能够逐步消除网络社会的负面影响的。
三、(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6题
张巡博通群书,晓战阵法。气志高迈,略细节。开元末,擢进士第。为清河令,治绩最,以节义闻。或以困厄归者,倾赀振护无吝。秩满还都。于是杨国忠方专国,权势可炙。或劝一见,且显用,答曰:“是方为国怪祥,朝宦不可为也。” 更调真源令。 (《新唐书》)
禄山之乱,巡为真源令。说谯郡太守,令完城,募市人,为拒贼之势。巡与单父尉贾贲各召募豪杰,同为义举。
时雍丘令令狐潮欲以其城降贼,民吏百余人不从命,潮皆反接,仆之于地,将斩之。会贼来攻城,潮遽出迎,而反接者自解其缚,闭城门拒潮召贲。贲与巡引众入雍丘,杀潮妻子。数日,贼来攻城,贲出斗而死,巡乃合贲之众城守。令狐潮引贼将李廷望攻围累月,贼伤夷大半。禄山乃于雍丘北置杞州,筑城垒以绝饷路,自是内外隔绝。又相持累月,贼锋转炽,城中益困。巡以雍丘小邑,储备不足,大寇临之,必难保守,乃列卒结阵诈降。
十月,城陷。巡为贼所执。巡神气慷慨,每与贼战,大呼誓师,眦裂血流,齿牙皆碎。城将陷,西向再拜,曰:“臣智勇俱竭,不能式遏强寇,保守孤城。臣虽为鬼,誓与贼为厉,以答明恩。”及城陷,贼将尹子奇谓巡曰:“闻君每战眦裂,嚼齿皆碎,何至此耶?”巡曰:“吾欲气吞逆贼,但力不遂耳!”子奇以大刀剔巡口,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巡大骂曰:“我为君父义死。尔附逆贼,犬彘也,安能久哉!”是日被害。(《旧唐书》)
展开余下试题
臣光曰:为人臣者,有死无贰。希烈①等或贵为卿相,或亲连肺腑,于承平之日,无一言以规人主之失,救社稷之危,迎合取容以窃富贵;及四海横溃,乘舆播越,偷生苟免,顾恋妻子,媚贼称臣,为之陈力,此乃屠酤之所羞,犬马之不如。倘更全其首领,复其官爵,是谄谀之臣无往而不得计也。彼张巡之徒,世治则摈斥外方,沉抑下僚;世乱则委弃孤城,齑粉寇手。何为善者之不幸而为恶者之幸,朝廷待忠义之薄而保奸邪之厚邪! (《资治通鉴》) 【注】 ①希烈,李希烈,唐代高官。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气志高迈,略细节。 细节:细小的、无关大体的行为
B.或以困厄归者,倾赀振护无吝。 归:回来
C.又相持累月,贼锋转炽。 锋:攻势
D.及四海横溃,乘舆播越。 乘舆:皇帝乘坐的车子,借指皇帝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或劝一见,且显用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B.①臣虽为鬼,誓与贼为厉 ②竖子不足与谋
C.①禄山乃于雍丘北置杞州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①迎合取容以窃富贵 ②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14.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能表现张巡刚烈性格的一组( )
①以节义闻,或以困厄归者,倾赀振护无吝 ②巡与单父尉贾贲各召募豪杰,同为义举 ③每与贼战,大呼誓师,眦裂血流,齿牙皆碎 ④乃列卒结阵诈降 ⑤臣虽为鬼,誓与贼为厉,以答明恩 ⑥我为君父义死。尔附逆贼,犬彘也,安能久哉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巡任清河县令,很有政绩,任职期满回京,他不满杨国忠的行为,不愿作朝官,又改调到另一个县当县令。
B.张巡与贾贲带领众人冲入雍丘,杀死了安禄山手下令狐潮的妻儿,并坚守雍丘数月,令敌寇伤亡惨重。
C.张巡与敌战,目裂齿碎。城将陷时发誓即使身死为鬼,也要与敌人对抗到底。
D.张巡的一生可用“义、勇、忠、烈”四个字概括,如果说调任真源县令之前主要表现出他的“义”,那么守雍丘的壮举,则是他“义、勇、忠、烈”的集中体现。
16.联系全文看,下列对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那些在和平时期不长善救失,只图窃取富贵,一旦国家动乱,却变节偷生的卿相进行了无情的抨击。
B.他认为对那些变节谄媚之臣,应该给以惩戒,否则正义难以伸张。
C.朝廷对待“缙绅而易其志者”和忠烈之士厚薄失当,对此司马光表达了一种愤愤不平之情。
D.司马光这段话与《旧唐书》《新唐书》的立意相同,目的在赞扬张巡的“义、勇、忠、烈”,同时告诫统治者,忠心者不在高高的庙堂,而在下僚。
第Ⅱ卷 (共102分,直接答在答题纸上)
四、(20分)
17.把下面三段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都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歧,又虎视淮阴矣。于是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①于是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2分)
译:
②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2分)
译:
(2)① “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二过。”(2分)
译:
②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分)
译:
18.写出语段中空缺的句子。(8分)
①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 ,天下云集响应。(贾谊《过秦论》)
②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 。
③ ,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④是故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9.将下列句子的两个“离群句”(不属于该句群的句子)的序号写在横线上(4分)
①在清华大学大学生座谈会上,有同学说《归途如虹》这部电视剧以趣味性体现深刻内涵,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大飞跃。 ②弘扬主旋律的片子,要拍得有人情味,这个意见提得非常好。 ③什么是“人情味”? ④就是普通人具有的情感和意味,就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所有的喜怒哀乐。 ⑤优秀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和《归途如虹》的共同之处,不仅在于两剧都在思想内涵上高扬了时代主旋律,而且都成功地塑造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以浓浓的人情味吸引了观众、感染了观众。 ⑥在一定程度上,一部作品是否有生命力,要看它能否吸引青年观众。 ⑦中央电视台播放《激情燃烧的岁月》时收视率超过10%,播放《归途如虹》时收视率也超过9%,按照1个百分点有1100万观众计算,两部电视剧首轮播放都有名副其实的亿万观众。
展开余下试题
答: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
向 日 葵 冯亦代
看到外国报刊登载了久已不见的梵·高名画《向日葵》,以三千九百万美元的高价,在伦敦拍卖成交,特别是又一次看到原画的照片,心中怏怏若有所失者久之;因为这是一幅我所钟爱的画。当然我永远不会有可以收藏这幅画的家财,但这也禁不住我对它的喜欢。如今归为私人所有,总有种今后不复再能为人们欣赏的遗憾。我虽无缘亲见此画,但我觉得名画有若美人,美人而有所属,不免是件憾事。
记得自己也曾经有一幅于此画同名而布局略异的复制品,是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买的。有一天在陕西南路街头散步,在一家白俄经营的小书店的橱窗里看到陈列着一幅梵·高名画的复制品。梵·高是19世纪以来对现代绘画形成颇有影响的大师,我不懂画,但我喜欢他的强烈色调,明亮的画幅上带着些淡淡的哀愁和寂寞感。《向日葵》是他的系列名画,一共画了七幅,四幅收藏在博物馆里,一幅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日本横滨,这次拍卖的则是留在私人手中的最后两幅之一。当下我花了四分之一的月薪,买下了这幅梵·高的画的精致复制品。
我特别喜欢他的那幅向日葵,朵朵黄花有如明亮的珍珠,耀人眼目,但孤零零插在花瓶里,配着黄色的背景,给人的是种凄凉的感觉,似乎是盛宴散后,灯烛未灭的那种空荡荡的光景,令人为之心沉。我原是爱看向日葵的,每天清晨看它们缓缓转向阳光,洒着露珠,是那样的楚楚可怜亦复可爱。如今得了这幅便把它装上镜框,挂在寓所餐室里。向日葵衬在一片明亮亮的黄色阳光里,挂在漆成墨绿色的墙壁上,宛如婷婷伫立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特别怡目,但又显得孤清。每天我就这样坐在这幅画的对面,看到了欢欣,也尝到了寂寞。以后我读了欧文·斯通的《生活的渴望》,是关于梵·高短暂一生的传记。他只活了三十七岁,半生在探索色彩的颠狂中生活,最后自杀了。他不善谋生,但在艺术上却走出了自己的道路,虽然到死后很多年,才为人们所承认。我读了这本书,为他执著的生涯所感动,因此更宝贵他那画得含蓄多姿的向日葵。我似乎懂得了他的画为什么一半欢欣、一半寂寞的道理。
解放了,我到北京工作,这幅画却没有带来;总觉得这幅画面与当时四周的气氛不相合拍似的。因为解放了,周围已没有落寞之感,一切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但是曾几何时,我又怀恋起这幅画了。似乎人就像是这束向日葵,即使在落日的余晖里,都拼命要抓住这逐渐远去的夕阳。我想起了深绿色的那面墙,它一时掩没了这一片耀眼的金黄;我曾努力驱散那随着我身影的孤寂,在作无望的挣扎。以后星移斗转,慢慢这一片金黄,在我的记忆里也不自觉地淡漠起来,逐渐疏远得几乎被遗忘了。
十年动乱中,我被谪放到南荒的劳改农场,每天做着我力所不及的劳役,心情惨淡得自己也害怕。有天我推着粪车,走过一家农民的茅屋,从篱笆里探出头来的是几朵嫩黄的向日葵,衬托在一抹碧蓝的天色里。我突然想起了上海寓所那面墨绿色墙上挂着的梵·高的《向日葵》。我忆起那时家庭的欢欣,三岁的女儿在学着大人腔说话,接着她也发觉自己学得不像,便嘻嘻笑了起来,爬上桌子指着我在念的书,说“等我大了,我也要念这个”。而现在眼前只有几朵向日葵招呼着我,我的心不住沉落又飘浮,没个去处。以后每天拾粪,即使要多走不少路,也宁愿到这里来兜个圈。我只是想看一眼那几朵慢慢变成灰黄色的向日葵,重温一些旧时的欢乐,一直到有一天农民把熟透了的果实收藏了进去。我记得那一天我走过这家农家时,篱笆里孩子们正在争夺丰收的果实,一片笑声里夹着尖叫;我也想到了我远在北国的女儿,她现在如果就夹杂在这群孩子的喧哗中,该多幸福!但如果她看见自己的父亲,衣衫褴褛,推着沉重的粪车,她又作何感想?我噙着眼里的泪水往回走。我又想到了梵·高那幅《向日葵》,他在画这画时,心头也许远比我尝到人世更大的孤凄,要不他为什么画出行将衰败的花朵呢?但他也梦想欢欣,要不他又为什么要用这耀眼的黄色作底呢?
梵·高的《向日葵》已经卖入富人家,可那幅复制品,却永远陪伴着我的记忆;难免想起作画者对生活的疯狂渴望。人的一生尽管有许多波涛起伏,对生活的热爱却难以泯灭。阳光的金色不断出现在我的眼前,这原是梵·高的《向日葵》说出了我未能一表的心思。
20.怎样理解文中“美人而有所属,不免是件憾事”这句话?(4分)
答:&nbs
上一篇:
邯郸市一中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
下一篇:
邯郸市一中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3月月考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邯郸市一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