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日常综合训练
阅读:1154
标签:
粤教版
高一
下册
日常综合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54]
潮阳一中2004—2005学年度高一级学段考试
"潮阳一中2004—2005学年度高一级学段考试
语文必修4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1至6页,第II卷7至10页,作文纸另附。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9分)
一、(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嘹亮(liáo) 孱头(cán) 笏板(wù) 丰腴(yú)
B、气氛(fèn) 匀称(chēng) 迥然(jiǒng) 高擎(jìng)
C、捋虎须(luō) 顷刻(qǐng) 漩涡(xuán) 鞭笞(chī)
D、脉络(mò) 徘徊(huí) 中伤(zhòng) 蠹虫(d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矫揉造作 出神入化 饶有兴趣 顺理成章
B、贪图安逸 销魂钩魄 精美绝仑 艰苦卓绝
C、不可思意 标新立异 礼上往来 冠冕堂皇
D、身先士卒 如坐针毡 语无伦次 以逸代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陈水扁的台独观点一出笼,便被两岸正义之士批得体无完肤,对此陈水扁既无招架之功,又无还手之力。
B、台独分子吕秀莲数典忘祖,竟公开宣称日本对台湾的侵略乃是台湾人的大幸,台湾和大陆是“远亲”和“近邻”的关系。
C、如果台独势力一意孤行,彻底背弃一个中国的原则,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我们将不得不义无反顾地采取果断措施,决不姑息。
D、李登辉、吕秀莲之流不断散布台独言论,干着分裂祖国的勾当,这些危言危行总有一天会成为套在他们脖子上的绞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两会”当然要开好,但开好“两会”并不是非要干扰首都市民的正常生活为代价的。
B、如今的月饼一改简单、纯朴的传统样式,不仅让人眼花缭乱,而且有点匪夷所思。
C、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
D、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5、填入下面横线的关联词,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只有烟枪和烟灯,________形式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烟具都不同,却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________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可以毁掉的了。
A、因为……所以…… B、如果……那么……
C、虽然……但…… D、倘使……那么……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话未说完,把个贾政气的面如金纸,大喝“快拿宝玉来!”一面说,一面便往里边书房里去。
B、那宝玉听见贾政吩咐他“不许动!”,早知多凶少吉,那里承望贾环又添了许多的话。
浏览完整试题
C、“‘君子动口不动手!’”阿Q歪着头说。
D、“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
二、(12分,每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秦国在战国后期从一个西方小国崛起而跻身七强之列。秦惠王二年(公元前336年)铸半两钱,重12铢。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发布各种法令,使半两钱成为全国统一的货币。
秦半两外圆内方。一般人认为方孔圆钱是表示天圆地方,用绳子穿起来,也有“一贯到底”的寓意。但实际上方孔的作用是便于将钱穿成一串,然后旋转打磨边缘,使不规范的钱币形制接近统一。
五铢钱初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止,但旧五铢钱继续在民间流通。在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曾发现大量五铢钱。由于刘胜薨于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恰是汉政府将铸币权集于中央并铸造上林三官五铢的一年,因而这些五铢钱有很重要的科学价值。
王莽是铸钱能手,他铸的钱很独特,如俗称金错刀的“一刀平五千”,环山“一刀”两字以黄金填饰,柄文中“平五千”的“平”字是“值”的意思。它是我国古代面额最大的金属钱币,也是国家向社会透支的开始。
中国钱币集中表现了东方钱币文化的特征,在铸造技术上,它从先秦时的一钱一范已逐渐发展到重复使用范模和翻砂等几个阶段。由于钱币的广泛流通,社会上产生了对钱币的崇拜,民间利用钱币表达对幸福的追求。当时流行的摇钱树是一种殉葬品,人们希望死者在另一个世界里过得无忧无虑。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高祖李渊废五铢钱,改行开元通宝。通宝即通行宝货的意思。此后中国的金属铸币大都以宝为文,如“通宝”“元宝”或“重宝”,朝鲜、日本等国钱币的创制也大多仿自唐开元通宝。
(选自《中国地理杂志》2001第一期)
7、以下不属于作者对五铢钱正确理解的一项是
A、五铢钱在唐代被废止。
B、五铢钱在民间不再流通。
C、刘胜墓中的五铢钱能够表现出中央和地方铸币权的争夺。
D、唐代的金属货币和五铢钱有较大不同。
8、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王莽铸币金额比较大。
B、从钱币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到我国铸造技术逐渐发展。
C、作者对殉葬品和货币崇拜持强烈的批判态度。
D、在钱币发展过程中,以宝为文是借鉴五铢钱的结果。
9、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钱币历史悠久。
B、我国铸造钱币从开始就采用了重复使用范模和翻砂先进的技术。
C、政府控制金属铸币。
D、朝鲜日本钱币的创制的部分受中国的影响。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
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年十二为诸生学于长安,显名太学。更始元年,以延为大司马属,拜会稽都尉。时年十九,迎官惊其壮。时天下新定,道路未通,避乱江南者皆未还中土。会稽颇称多士。延到,皆聘请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椽吏贫者,辄分俸禄以赈给之。省诸卒,令耕公田,以周穷急。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
吴有龙立苌者,隐居太末①,王莽时,四辅三公②连辟,不到。椽吏白请召之,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③之节。都尉扫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遣功曹奉谒,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死备录④。延辞让再三,遂署议曹祭酒。苌寻病卒,延自临殡,不朝三日。是以郡中贤大夫争往宦焉。
建武初,诏征为九真太守。光武引见,赐马杂缯,令妻子留洛阳。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视事四年,征诣洛阳,以病稽留,左转睢阳令,九真吏人生为立祠。拜武威太守,帝亲见,戒之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延对曰:“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帝叹息曰:“卿言是也!”
既之武威,时将兵长史田绀⑤,郡之大姓,其子弟宾客为人暴害。延收绀系之,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人。自是威行境内,吏民安息。
郡北当匈奴,南接种羌,民畏寇抄,多废田业。延到,选集武略之士千人,明其赏罚,屯据要害,其有警急,逆击追讨,虏遂绝。
河西旧少雨泽,乃为置水官吏,修理沟渠,皆蒙其利。又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郡遂有儒雅之士。
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永平二年以为河内太守。视事九年,病卒。
(节选自《后汉书•循吏列传》)
注释:
①太末,县名,属会稽郡,今婺州龙丘县。
②四辅谓太师、太傅、国师、国将。三公,官名,谓大司马、司徒、司空。
③原宪,孔子弟子,鲁人。伯夷,孤竹君之子,让其国,饿死于首阳山。
④备录,请编名录于郡职。
⑤田绀,人名,绀gàn。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署议曹祭酒 署:签署。 B、每致困乏 致:招致。
C、履正奉公 履:实行、做。 D、皆令诣学受业 诣:去、到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敬待以师友之礼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是以郡中贤大夫争往宦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延乃令铸作田器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D、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说明任延培养、任用、尊重人才的一组是
①会稽颇称多士 ②聘请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
③躬德履义,有伯夷之节 ④延自临殡,不朝三日
⑤郡中贤大夫争往宦焉 ⑥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
A、②④⑥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①③⑤
展开余下试题
1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延济困敬老。对贫穷的属官,分出自己的俸禄周济他们;对孝子,经常予以慰问和勉励。
B、任延任地方官注重发展生产。不善农耕的九真之民,在他的指导下制造农具,开垦荒地,逐渐由贫穷变为富足。
C、任延直言敢谏。他认为有着很好声望的上级长官其实一味利己,不是忠臣,因此拒绝了皇帝要求他遵从上级长官的劝告。
D、任延敢于除暴安民。他任武威太守后首先镇压了凶暴为害的田绀父子及宾客多人,又平定了田绀之子田尚策动的暴乱,使官吏民众非常敬畏。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11分)
四、(12分)
14、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吏使相望于道。(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空缺的部分。(任选三小题)(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苟子《劝学》)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五、(19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20题。
江南古镇
杨国民
要研究江南的文化历史,就不能不读江南的古镇。假若把整个江南比作一曲委婉柔丽、行云流水般的乐章,那么古镇就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乐段。
当你参观了一座座江南的古镇后,就会惊异地发现:这些古镇的设置是那么的规整,一条清流从远处飘逸而来,又从这里委婉流去,缱绻缠绵处就是一座古镇。假如说长江黄河是孕育华夏文明的摇篮,那么一条条委婉曲流就是滋养古镇文明的清泉。穿梭往来的舟舸,举帆落帆,扬桨收桨之间,就把一座古镇同整个江南人文大背景勾织得异常和谐熨贴。
街道一律临河铺筑,两排挤挤的房屋把天空夹出细长一条,有一排房屋干脆就是半间建在河面上的吊脚楼,足见其对水的依傍。青石板的街面,被千万双脚打磨得发亮,把一段邈远的历史融凝进去,却不留一丝痕迹。古街虽窄小,却并不失之于平直简约,一条条幽深的小巷细弄,一头勾联着古街,一头曲折曲折地延伸过去,把整个一座古镇引宕得一波三折,有了音乐的节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那绵长清丽的诗意就该由古镇的小巷里抽绎出来。而夜卧古镇的吊脚楼上,听“欸乃”橹音从远处飘来,又从你枕下飘向远方,载去你的遐想和憧憬。一座座“如虹饮水”的古拱桥,巧连妙构,宛若一帧行草书法,笔墨淋漓之间,有一缕墨韵衔接着,构成了整体的韵律和完美。
对一条条漂泊的远舟来说,那古镇就是一处驿站。白天,他们在河道里经历了风与浪的搏斗,在夕阳西下,落霞铺彩之时,挟着唱晚的渔歌,沾着浪尖的飞沫,泊进古镇平静的港湾里。那掌舵的老大或拉纤的汉子便循着窄窄的石级缓缓地走上来,在古街上溜达一下,舒张舒张疲乏的身躯。然后在临河的一片小酒店里坐下来,沽一壶酒,买两碟菜,慢悠悠地喝,把余下的一丝精力蘸着酽浓的酒液,直喝到酥酥的微醉,然后枕着古镇的恬静酣睡一夜,蓄养出勃勃的精力,再供明天的风浪去销蚀。明天路程的终点也许还是一座古镇,就那么山一程水一程地漂泊过去,一座座的古镇就钩连着他们的今天、明天和后天,在时空的坐标轴上,古镇就勾画出他们一条条生命的曲线。古镇的性格异常温顺,就如羞于表达的朴实纯正的村姑。眉宇举止间却还是掩饰不住那脉脉的柔情。吊脚楼下笼着的一片幽水,正是她那诚挚的的情怀,临河的一扇扇木窗,启阖之间,纳下片片匆匆去来的帆影。
在古镇的人流里,你若驻足细听一听,就会发现许多还没有完全同化的口音,他们的祖先或许来自戈壁瀚海,漠漠黄土,因为那贫瘠的土地难以负载他们生存的沉重叹息,遂逐一脉弱水,在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后,终于择定将古镇作为自己的永久居地。只是用保住那方故土的语言,来寄托对它的永久思念。江南的许多古镇,你别看它貌不惊人,它或许就孕育过一代名震寰宇的文人墨客,一派流芳百世的学者教授。你看,古镇的四周是广袤的田野,一带萦纡的清流,一抹起伏的山影,就凸现出这么一个恬静的处所……在一条幽深的小巷里,在一处青藤垂垂的院落里,隔了外界的喧嚷,避了市井的诱惑,面壁十年,精研邃思,而一旦出露,怎不叫世人惊愕瞩目?!一部部煌煌巨著,一幅幅珍奇墨韵,蕴足了文化底气,就从这里展开它的册页。
16、“要研究江南的文化历史,就不能不读江南的古镇”,这是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最能体现江南水乡特色的景物有哪些?(列举5种)(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江南古镇文明最突出的成就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写在古镇的人流里,有许多是从外地迁来的,其用意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本文如一曲远方飘来的古老的歌,热情紧凑的节奏之后,悠悠的余韵徐徐而来,显得意境深邃,令人回肠荡气。
B、“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是王安石《临安春雨初霁》中的诗句。
C、第3段中,作者把“如虹饮水”的石拱桥比作行草书法,这样写显得生动形象。
D、文中村姑的形象就是古镇人的形象;村姑的性格就是古镇人的性格。
E、本文语言精巧,虚实相生,言简意赅,增强了文章的情趣美和情韵美。
六、(9分)
21、把下列句子填在后面的横线上,组成前后衔接的一段话。(只填句子的序号)(3分)
①它们好像在外面等候了多时。
②在这里看星星,星星在你眼前亮起,一直亮到脑后。
③满天的星星肃然排列,迎面注视着你。
午夜走出帐篷,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 、 你仿佛把头伸进一座古钟里面,内里嵌满活生生的星星。我顿时明白了《敕勒歌》中为什么有“天似穹庐”的句子。
22、仿照画横线处仿写两个句子,要求贴近诗意,与划线句的句式相似。(6分)
啊,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公交车上,有甲乙两人的对话:
甲:听说某地火灾烧死了几十个人。
乙:是呀,那天我在现场还看到有人跳楼,摔死了,真好看!
假如你听到上面的对话后,决定针对某地火灾的事所折射出来的有关的社会问题作一番采访调查,然后写一篇议论性文章。请你列出采访调查行动的提纲及所写文章内容的提纲。字数在100~200之间。(11分)
七、(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古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代人说,如何创新,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框框,突破规矩。
请以“规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文体自选,但不要写成诗歌;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展开余下试题
潮阳一中2004—2005学年度高一级学段考试
语文必修4答题卷
题 序 四 五 六 七 总 分
评 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9分)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11分)
四、(12分)
14、(6分)
(1)吏使相望于道。(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任选三小题)(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五、(19分)
16、“要研究江南的文化历史,就不能不读江南的古镇”,这是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最能体现江南水乡特色的景物有哪些?(列举5种)(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江南古镇文明最突出的成就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写在古镇的人流里,有许多是从外地迁来的,其用意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六、(20分)
21、(3分)序号 、 、
22、(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1分)
七、(60分)24、作文(60分)(作文请写在作文纸上)
潮阳一中2004—2005学年度高一级学段考试
语文必修4试卷参考答案
1、C 孱càn 笏hù 氛fēn 称chēn 擎qíng 脉mài 徘徊huái
2、A 销魂钩(勾)魄 精美绝仑(伦) 不可思意(议) 礼上(尚)往来 以逸代(待)劳
3、D 危言危行的”危”指正直,这里说反了;数典忘祖本谓谈论祖上的典章制度或经历的事情时,却忘掉了祖先的职守。后用来比喻忘本,即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事出《左传昭公十五年》:春秋时晋大夫籍谈出使周朝,周景王问他晋国为何不向王室贡献宝器,谈回答说晋国从未受过周王室的恩赐,故无器物可献。周王指出从晋建国的始祖唐叔算起,不断地接受王室的赏赐,并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责备籍谈身为晋国司典的后裔,竟不知祖上经历的事情。
4、C A、“并不是非要”改为“并不是非要以”,B、“不仅让人”改为“让人不仅”,D、“始终”前加上“能否”)
5、C
6、A
7、B “五铢钱在民间不再流通”不属于作者的理解,而且在文中也找不到依据。
8、B A、C、D三项与文中所传达的信息不吻合。
9、B “我国铸造钱币从开始就采用了重复使用范模和翻砂先进的技术”和文中所说“在铸造技术上,它从先秦时的一钱一范已逐渐发展到重复使用范模和翻砂等几个阶段”不符合。
10、A 署,代理、暂任,此为使动用法。
11、C A、①以,介词,用;②以,目的连词,以便。
B、①焉,语气助词,用于句末,可不译;②焉,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可译为“从这里”。
C、两个乃都是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于是”。
D、①者,放在后置的定语之后,相当于“的”;②者,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
12、A “会稽颇称多士”为对当时会稽人才荟萃的情况的叙述,“躬德履义,有伯夷之节”,系对龙丘苌的评价。
13、C “有着很好声望的上级长官其实一味利己”系对“善事上官,无失名誉”和“忠臣不私,私臣不忠”的误
上一篇: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下一篇:
潮阳一中2005-2006年度高二级第二学段试卷
标签:
粤教版
高一
下册
日常综合训练
相关:
关于“潮阳一中20”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5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