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1161  
标签:通用 高三 下册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61]
南京考一2007年高三总复习现代文阅读单元卷
"南京考一2007年高三总复习现代文阅读单元卷
2007届高三总复习一轮通关卷
编审:南京考一教育文化有限公司语文研究室
第十九单元  文学作品阅读(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田园哪有风光美?
刘红旗
    一次聚会上,唯一来自农村的我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一大群我深深仰望的城里人纷纷问我,农村的空气有多新鲜,农村的天空有多湛蓝,农村的野菜有多淳香,甚至有人想去租种一片土地……他们对农村的田园生活“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的神情明明白白写在了脸上。
    一心向往都市生活的我被一群生活在都市的人向往着,我仿佛是从挑花源走出的那个渔人。
   而我这人偏偏心笨嘴拙,直来直去实打实一句:你们有谁愿意去农村住一辈子?像是给本已熊熊燃烧的火焰泼了一盆冷水,众人面面相觑,最终长吁短叹,短暂的小憩尚可,长期的居住不行。
    对田园生活的倾心,不过是对令人紧张浮躁身心疲惫的都市生活的一种厌倦和回避的自然流露,而绝不是否定与放弃!正如农村的新鲜空气湛蓝天空和淳香野菜是植根于落后贫穷和苦难的土壤,都市里的紧张浮躁和喧嚣的背后链接的是便利繁华和舒适,忙碌和辛苦是享受和挥霍的成本也是代价,追名逐利是过程也是结果,他们当然不会为了一片蓝天几缕白云小桥流水斜风细雨一时冲动而拒绝荣华富贵和车水马龙。
   可以想像的是,如果能把这些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带到城里去,他们绝不会俯首屈身长途颠簸到乡下来,哪怕只是片刻的停留,这种判断远远不似在鱼和熊掌之间进行的选择那样艰难。这简直是一定的,因此我也暗自庆幸,这些东西不会被都市掠夺走,真是我们农村的一大幸事。
    古时有个笑话,媒婆为一家女儿寻找婆家,一个小伙子貌美而家贫,另一个则是家富而面丑,这家小姐羞羞答答地说,那就白天去富家吃饭,晚上在穷家睡觉吧。都市人何尝不是如此,一方面拥有现代化的各种先进设施穷奢极欲,一方面心里却又梦想占有农村的恬淡和宁静。两者都是所欲,于是陷入又一轮的不能兼得的遗憾和迷茫,徒增烦恼。
    原来,貌似放松身心的优雅活动的深处,隐藏着的竟是都市人的贪婪,所谓纵情自然愉悦山水,也不过是做一次心情的奖赏和刷新,为进入下一次争名夺利的熙熙攘攘所做的刻意的调整和精心的准备。
    在大自然的青山秀水面前,你突然感到的美不胜收心驰神往,其实这是一种心境为环境所转换的最原始最本能的审美体验,山水云烟花草树木,不过是激活你内心美感的那只鼠标轻轻的点击,是唤起你内心情趣的那声悄悄的暗示。是先有你放松的心才有的山水的美丽,而非是因为山水的美丽才有的你心灵的放松。真正美丽的是你的心灵,而非山山水水本身。明代有一位文化大师王阳明说过:“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设若在此时此地,你接到上司下达任务的电话,或是收到下属汇报工作的请示,这些公务的纷争一旦侵入你的心里,山水便非山水,风光亦无风光了。
    田园哪有风光美?美,其实就在你的心里。
    人对了,世界就对了,这句话说得太对了。
    苏东坡在被贬黄州期间,写过一则小品《记承天寺夜游》:


浏览完整试题“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
只要有一颗坡老般的“闲”心,则夜夜有月明,处处有松柏!又何须苦苦寻觅到农村到田园到山山到水水?
(《散文百家》2006年第5期)
1.作者为什么觉得自己是“仿佛从桃花源走出的那个渔人”?
答:
2.文章第6段叙述了古代一个笑话,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
3.文章后面引用王阳明的话和苏轼的小品文,说明什么?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
答:
4.本文标题“田园哪有风光美”表达了作者独到的思考,请通览全文,简要分析它的丰富含意。(请分条概括)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杏花开,燕子来
席星荃
公元1959年的冬天,家里让我辍学了。
    为了剜野菜。
    我知道父母心里很难受。我的成绩不错,有一回有人拿几个很难猜的字谜考我,被我—一猜中,很引起村人的惊奇。又一回,大队会计在小学草房外捡到我的一张作文纸,读后大加赞赏。这样,我这个二年级小学生就出了名,成了村里最有希望的孩子。
    谁曾想遇到了大饥荒呢?
    每顿都是野菜汤,只在锅里撒几粒米星。黑汤又苦又涩,但人已经不再有味觉,机械地往口里填,直填到肚子鼓起来为止。后来村里连可怜的几捧谷子也没有了,就分饼渣。这原本喂牲口的东西石头一样硬,啃起来牙巴骨发酸。晚上喝罢黑菜汤,母亲给每个孩子塞一把,黑暗里就响起一片欢快的咯咯嘣嘣。这个重要节目过后孩子们就悄然睡下,连油灯也不用点。那是一些黑暗而沉寂的夜晚,村子里听不到孩子们的笑闹声。
    不久,男人们便得了浮肿病,脸肿得像土盆,透亮的黄,仿佛一碰就要流水;男人一浮肿就离死亡不远了,后来,得了浮肿病的男人被叫到公社的诊所里,啥药不给吃,就喝几顿稀粥,人就消肿,然后再回家吃野菜树皮糠粑粑。
    我每天都在跟自己的孱弱搏斗。剜野菜须不停地行走,可是我没有力气,常常跪在地上,用膝盖往前挪。遇到田埂,就拄着镰刀半爬半跪地翻过去。但是,我竟然没想过不坚持下去。从早晨到夕暮,从月头到月尾,从十月到旧历年,到了春天,我一直都在田野里缓慢地移动脚步,像一个疲惫的灵魂,像一个飘忽的影子。竟然一天也没有退却。我想,当时我是一个多么听话、多么懂事、多么努力的孩子啊!
    那年我九岁,瘦弱又矮小,每天喝野菜汤;可我用钝了两把镰刀。——谁说人是脆弱的呢?人会思想,但不是脆弱的苇草。不过那时我的大脑功能变得十分简单,那就是野菜,野菜,野菜!不再有儿童的顽皮和幻想——饥饿使一个儿童成为一架力求维持最低生存可能的机器,还说什么读书识字?
    好在还有美丽的大自然。每天我都行走在大自然的深处,冬天旷野上的落雪,宁静优雅地飘坠;春天烂漫的野花,点染沟畔溪头;天上白云无言,却悠然会心;草丛里藏着斑斓的野鸟,水沟里依然有快乐的小鱼……这一切足以使一个饥饿的儿童暂开心颜——尽管他失去了热爱的书本……
    然而有了那一个冬夜。
    我通常早睡,但那个晚上我来到了下房的二奶奶家,二奶奶的独生子上三年级,没有辍学。课文里有两个生字他认不得,就喊我过去帮他,于是我的命运里有了读到两篇新课文的幸运。一篇叫《千人糕的故事》,讲一个老爷爷给孙子讲述馒头从播种、生长:收割到磨面、制作的全过程,要经过千百人的手,所以叫它“千人糕”,教育孙子要珍惜粮食。我早已忘记了世上还有“馒头”一物,眼睛一接触这个词儿,强烈的食欲就扑上来,无法自制,仿佛要坠入可怕的深渊。
    然而我很快获得了拯救,救我的是另一篇课文,它描绘了春风里燕子翩然归来的美丽景色,还有一幅优美简洁的插图,在屋檐下有一只飞舞的燕子,一二枝盛开的杏花。黑色的燕子,粉红的杏花,似有春风拂动,花香微沁;再读读那简简单单的课文:“春天到了,杏花开了,燕子飞来……”生活的美丽人生的希望,在封闭了许久之后,一下子在我眼前打开,闪现着明丽的光辉。我激动起来,话也不说了,只在油灯下发呆。呆了一气,迷迷糊糊回了家爬上床,进人梦乡……
    到了夏天,接上新粮,我回到学校,接着上小学三年级,功课很差。算术作业得一回鸭蛋那个姓李的男老师就拧一回我的耳朵,他的手很重,拧一回就火辣辣的疼半天。半年后李老师不拧我的耳朵了,再后来考上了乡高小。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忘记了那个冬夜,但几十年后的一天我忽然记起了它,再次清楚地看见小叔家的油灯的光芒,觉得它有一种非同凡俗的光明,灯光底下,是一幅美丽的杏花燕子图,美好极了……
(选自《散文》2006年第3期)
1.1959年冬天“我”辍学了,为什么“父母心里很难受”?
答:
2.文中说“我每天都在跟自己的孱弱搏斗”,那么他是如何与孱弱搏斗的呢?这样写旨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
3.第9段中作者满含情愫地描绘大自然的美丽,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4.文章最后一段再次提到那个冬夜的灯光以及灯光底下的杏花燕子图,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鱼,飘在空中
江飞
很长时间了,我的脑海里总浮现出这么一句生动莫名的话,仿佛一条顽固而狡黠的鱼,时不时地钻出水面,似是引诱,又像是提醒,告诉我这样的一个真相:曾经或者将来,鱼,飘在空中。
    飘在空中的鱼,是从母亲的竹篮里逃脱的那一条吗?从水里直接上升到空中,再在空中完成难度高超的自由转体,像一只灵巧异常的风筝。我从湖边经过,从它的身旁经过,它曾经是一尾活蹦乱跳的鱼,现在却是一具尸体。幸运的是,它最终死在水的怀里,水是鱼的情人,它应该感到幸福。
    我不知道,这条鱼,是否从不远的老家游来,从母亲的竹篮里逃脱,选择这里死去。
    我准确地向它扔了一颗石子。
    石子很快沉了下去,浮起来的却是长久的思念。我想起跟鱼关系最密切的我的母亲。她在乡下日复一日地卖鱼。她对鱼充满感情。她的鱼从不轻易死去。


展开余下试题    我能感受到的每个相似的冬天,都渗透着刺骨的寒意,和阵阵逶迤而来的鱼腥的气息。昏暗中的清晨,最先看见的是已坐起身的母亲,而在她看不见的几十里之外的养鱼场里,无数条鱼也在整装待发了。母亲把手伸进冰冷的水里,整个冬天便因此而奠定寒冷的基调。
    母亲的鱼一个挨一个地匍匐在地上,母亲也就蹲在鱼的身旁。蹲得久了,母亲就随意地抬起头来,看来来往往的过路人,也只是随意地看。街道实在是太小了,跟大城市没法比。母亲是去过首都北京的,人多得就像整筐整筐的鱼。现在回想起来,我和母亲都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一向安分守己、谨小慎微的母亲,怎么敢在北京的许多街道上兜售空白的黄色录影带呢?母亲知道那是犯法的事,她也曾为此被便衣警察带到派出所,两次。有一次,是一个很年轻的小伙子,把她关在一间封闭的小房间里,手被铐在固定的桌脚上。夜深了,他们都去吃夜宵,只剩下母亲一个人坐在黑漆漆的夜里。母亲并没有告诉那个年轻的警察,她有两个儿子,和他一般大,都在读大学,为了高昂的学费,她铤而走险。后来,母亲跟我们说起这些的时候,也总是轻描淡写的,就像是在天黑之前去了一趟菜地,顺便割了点韭菜而已。就在今年七月,我第一次去了北京。站在陌生的胡同街头,首先想到的便是若干年前我的母亲就是站在这样的地方左顾右盼,小心翼翼。我痴痴地立在那里,想象着母亲那谨慎卑微的笑脸,直想哭。
    母亲拿起塑料瓶,不时地给鱼洒点水。街上的人越来越少了。浙江义乌的深夜好像也只有那么少的人。那一年,母亲跟老家的一对夫妇到那里打工,洗盘子,洗碗,洗菜,收拾里外。最让母亲难受的,是连续地熬夜。她们必须等,一直等那些从酒吧舞厅里散场的人,到她们那里吃点馄饨、水饺。母亲那时已经有四十多岁了。她的脚和胳膊都浮肿了。母亲累到极点的时候,就想家里的男人,想两个儿子,想着想着,就一个人偷偷地哭。坚持了大半年,母亲终于还是回来了。转来转去,还是卖鱼好啊,一回来,母亲就对父亲说。
    在外奔波多年之后,母亲又重操旧业了,仿佛是一条漏网之鱼,在城市的大江大海中艰难游渡之后,最终又回归到乡村的小河小溪里。有时候,我喜欢胡思乱想,常常在心里完成这样的自问自答:为什么母亲的鱼从不会轻易死去?那是因为在她的内心深处,鱼,就是她的第三个孩子。有一天从市里回来,远远地望见鱼市上的母亲,蹲在那里,就像是一条失去光泽的鱼。我能料想到母亲会继续这样的与鱼为伴的生活,却无法预料,是否有一天,我也会走出她以及村庄的视线,像一尾柔软的鱼,从她的竹篮里获得新生,或在寻找新生的途中悄然死去。
波纹层起,水藻繁盛,白色的鱼浮在其间若隐若现,然而我却能轻而易举地提起一条又一条鱼来。只是那一夜的梦里,风很大,鱼儿很小。咬在鱼钩上的轻飘飘的小鱼,我散乱的衣裳,塘埂上齐膝的野草,以及来寻我回家的母亲的发梢,都一起飘向我身后倾斜的天空。
1.“石子很快沉了下去,浮起来的却是长久的思念”,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到底思念什么?请通览全文后加以概括。
答: 
2.“她的鱼从不轻易死去”这句话该怎样理解?请结合文意加以阐释。
答: 
3.为什么“一向安分守己、谨小慎微的母亲”,敢在北京街头兜售空白的黄色录影带?请结合上下文加以回答。
答: 
4.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本文标题“鱼,飘在空中”,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出现这一意象,请问作者到底想借以表达什么意思?
答:
⑵“我”第一次上北京,“站在陌生的胡同街头”,为什么“直想哭”?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木村的月光
范晓波
  虽然弹了十余年的吉他,但我仍然无法想象,有人居然可以用同样的10根手指弹拨出月光和岁月的风声。它们弥散在我的心脏后侧,暗香浮动,令人晕眩,不能自拔。拥有巫术般手指的这个人名叫木村好夫,他使我武功全废,从一个奏者沦为一名虔诚的聆听者。他的另一个名字是日本吉他天皇。 
  实际上,我迄今无法完整地读出木村演奏的任何一个曲名,因为CD碟上的介绍全部是似曾相识的日文。但毫无疑问,那都是些日本风味纯正的曲目,因为所有的曲子都散发着自省式的感伤,樱花的暗影、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情怀在每个主题中萦回,但它们绝不上升为悲怆,阴柔而内敛的美更接近月光,不管是白昼还是深夜,散淡地投射着一段平凡如歌的时光。 
  它们属于像我这种有一些经历却有许多感慨的人。
  刚买到木村的这盘精选天碟时,我正经历着一种过去只愿远远旁观的生活。窄小的二室一厅里居住着我的母亲、爱人、6个多月的女儿,还有我——一种一地鸡毛的庸常生活,同这个城市的近百万个家庭一样,在炊烟中体味忙碌的意义。每天傍晚是我们的幸福时光,母亲在厨房做韭菜炒蛋,我爱人刚刚上完课回来,换上绒拖鞋,为了清理女儿虫虫制造的混乱在房间和客厅间走来走去。我抱着虫虫坐在墙角的小椅子上听木村好夫弹吉他,两只柔软的小手在我脸上抓来抓去。
  我并不是一个脚踏实地过日子的人,对现实保持怀疑和警惕,但是在木村的音乐照耀下,夕阳中飞舞的尘埃都变成了黄金的颜色。我坐在木村的吉他曲里,很神奇地获得了几十年后的视角,我坐在干瘪的藤条椅中,对长大成人的女儿回忆这些普通的黄昏,还有整天在7层楼上守着她的祖母。这种电影式的联想很容易感动了自己,它使得一地鸡毛的生活显得如此温暖和弥足珍贵。
  为了照顾我写作,两个月后,我爱人放弃工作同母亲一起回老家带虫虫。我重新回到了我一直习以为常的独居生活中。是的,我恢复了孤独,却并不感到美好。这令我伤心并且充满了担心。我怀疑自己已被亲情泡软了骨头,泪水比翅膀更重,所以只适合在距亲人3尺高的低空盘旋,而无法拥抱遥远的湛蓝。有很久,我厌倦了下楼,厌倦了与人没心没肺地交往,也厌倦了读书和一些过于华美的钢琴及萨克斯音乐。我成了一个矛盾重重无所事事的人,既无法像过去一样自私,也不可能安于仅仅在平淡中寻求诗意。
  依旧是亲爱的木村先生,温柔的手指安抚着一颗狂躁的心。不管是闲坐还是小睡,从未谋面的木村好夫先生都按照我的需求静坐在音响里为我的心情伴奏,从傍晚直到深夜。循环反复。这段时间我更偏爱CD中那些灵魂独白似的乐段,没有其他乐器协奏,清冷的琴音如月光蹑足走过午夜的水泥地一般在我的胸膛上独舞。它的冷艳与尊贵令我无法自持,令我重新享用到孤独的美,令我不断地想呼喊:让我在音乐和比音乐更庄严的情感中拔剑自刎。
  木村的音乐就是这样,既美化浮生光影,又帮助你认真忏悔。
CD的包装上没有木村的人像,我想他应当比较老吧,因为一个没有看透人生的人是无法接近月光的宁静和纯粹的。除了这点推理,我对木村好夫一无所知。然而正是这个生活在遥远国度的陌生人,却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我的生活——他使我心灵安宁,又经常辗转难眠。
注:作者范晓波系江西省优秀青年作家。该作品曾获得2002年中国散文排行榜提名奖,2006年元月获得第二届“冰心散文奖”的“单篇散文奖”。
1.根据文意,解释“木村的月光”的含义。
答:
2.作者说他想在音乐中“拔剑自刎”,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想表达什么意思?请谈谈你的理解。


展开余下试题答: 
3.文章最后说:“他使我心灵安宁,又经常辗转难眠。”请结合文意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
4.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第1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木村好夫“使我武功全废”?
答:
⑵第4段开头,作者说他“正经历着一种过去只愿远远旁观的生活”。请问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答: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滕王阁风景
高昌
  到了南昌,有千万个理由登滕王阁。
  滕王阁矗立在赣江边上,临观之美,心旷神怡。那一望无际的蓬勃风景,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赣菜的“辣”。
  赣菜辣得很直接,很斩钉截铁。而滕王阁的风景,恰便也似这爽快的个性,不用什么曲径过渡,不用什么花树遮掩,只要一抬眼,就干脆是辽阔的水,悠远的山,出岫的云。
  朋友们似乎很替我遗憾,说是来早了。如果晚来些时,再赶上个晴朗的傍晚,就可以欣赏到王勃笔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景色了。可是,能够看到这些靓丽的波浪在苍茫的江面上热烈地舞蹈,能够看到那一片片朴素的渔舟在迤逦的遐思中织出的明亮含蓄的波纹,不也是一种难得的诗意吗?远望是烟波浩淼,近观是碧水荡漾。水远山长,刚柔相济。清人撰联:“目极湖山千里而外,人在水天一色之中”。道的也正是眼前景色。浩荡江河行大地,依然风雨共名山。一登上高阁,视野就开阔起来,胸中满蕴的激情就狂奔起来。
  太阳照在滕王阁上,慷慨地铺开灿烂的热情。下面的江水就绚丽起来,丰富起来。波光粼粼,美丽潇洒。留下一溜儿一溜儿浪漫的浪花。朵朵白帆,慵懒地躺在江面上,展现出各种各样的美好姿态。远处慢慢散步的白云,悠然地在大江上踩出一行行彩虹般的足印。隐隐约约地,偶尔会从那云缝里看见一两只飞鸟,于烟水苍茫处优雅地飞翔着起舞,而那舞台之大,背景之远,还有那翅膀之轻盈,就都留在我的左心房后面的一个小格子里,被小心收藏起来了。
  素负盛名的碧水与长天,映照着暖暖的阳光一江耀眼的亮丽色彩,一片被阳光照耀的波浪,让人无比眷恋……
  我喜欢滕王阁,虽是初次造访,却仿佛早已是旧时相识。那山水胜迹,渔歌帆影,落霞孤鹜,令我陶然心醉。一步步接近天上的蔚蓝,便也一步步接近绚烂。伴随着攀登的脚步,天似乎都有欲坠的感觉了。远处八一大桥的吊索,酷似扇动着的飞鱼翅翼,在那划破时空的飞翔里,我的心灵已经不知不觉地感悟了千百年的沧桑。
  屈指算来,滕王阁前,走过了多少光阴。物换星移,留下了几多感叹。王勃来过,白居易来过,杜牧来过,王安石来过,朱熹也来过。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数不胜数,经历了各自的风景,留下了各自的歌吟,然后下楼去,走向了历史的烟尘。今天登上滕王阁,不会踏到先人的脚印上了。因为这里几经兴废,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古人眼里的风景了。滕王阁,修而又毁,毁而又建,达二十几次之多。留下来没有改变的,仅仅是这个富贵的旧名字而已。阁中序播千秋,江上帆收万里。从感情上来讲,我也希望保留下那旧日亭阁。毕竟记录着沧桑,见证着历史。可是,经过今人的智慧和劳动,而今的滕王阁带给我们的,仍然是这么美好的风景和这么美好的心情,这不也很好吗?
  “层楼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1000多年过去了,王勃站在滕王阁的那次抒情,永远让人怀念着。站在阳光灿烂的滕王阁上,想象着王勃的锦心绣口,忍不住也会有握笔为文的冲动。美丽的景色不仅给人美的享受,也包含了无穷的灵思。尽管有王勃恢宏地立在昨天的滕王阁上,今日登临,我仍然有万千的感触想要表达出来。写属于当代的文采风流。
  历史的车轮,碾碎了多少玉砌雕栏,珠帘旧梦,沧桑是不断变幻的,而物华天宝和地灵人杰却是永恒的。古人已远,山水依然,被光阴消磨了千余年的风景,愈发生动和醇香。
在王勃曾经眺望过的地方,我把目光从邈远的历史中收回来,投向未来……
(2006年1月25日《人民日报》)
1.开篇作者便写道:“到了南昌,有千万个理由登滕王阁。”读完全文,你能为作者列出三条理由吗?
答:
2.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赣菜的“辣”?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答: 
3.第5段中作者极力描绘登临滕王阁所见胜景,旨在说明什么? 
答:
4.第9段中,作者说,尽管有王勃恢宏地立在昨天的滕王阁上,今日登临,他仍然有万千的感触想要表达。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
答:
【参考答案】
一、1.在一次聚会上,惟一来自农村的我突然成为一群生活在都市的人羡慕的对象,他们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心向往之”。(大意如此即可)
2.文中插入古代一个笑话,旨在嘲笑城里人的贪婪,他们既想拥有都市现代化的生活,又想占有农村的恬淡与宁静。同时,也为下文拓展议论、深化主题作铺垫。
3.说明真正的美丽是人的心灵,而非山山水水本身。
4.①农村的新鲜空气湛蓝天空和淳香野菜是植根于落后贫穷和苦难的土壤的,并非城里人想象的那般美好与浪漫;②先有闲情逸致再有山水美丽,美丽其实在人们的心里(或,只要有坡老般的闲心,不必到农村去寻觅田园风光)。
二、1.因为“我”的成绩不错,是村里最有希望的孩子,却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去剜野菜。(意思对即可)
2.⑴①“我”常常跪在地上用膝盖往前挪 ②遇到田埂就拄着镰刀半爬半跪地翻过 ③坚持下去,从不懈怠(一天也没有退却)。⑵饥饿使一个儿童成为一架力求维持最低生存可能的机器(如答“说明作者当时很听话,很懂事,很坚强”只能算半对)。
3.一方面说明饥饿虽然使“我”暂时失去了热爱的书本,却不能扼杀“我”对大自然的喜爱;另一方面也为下文写作者有幸读到两篇新课文,重新燃起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作铺垫。(大意如此即可)
4.①呼应标题 ②照应那个冬夜读到两篇新课文的激动情形 ③点明主旨,表达作者对知识的热望和对幸福美好生活的珍惜之情。(能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三、1.⑴作用:过渡作用。主要是引出下文对母亲的回忆(或“为下文回忆母亲作铺垫”)。⑵思念母亲(思念“跟鱼关系最密切的我的母亲”),思念故乡。  
2.“她的鱼”表面上指的是她卖的鱼,实际上象征她对儿子的关爱和对家庭的责任,象征她对生活的期盼以及对未来的信念。“她的鱼从不轻易死去”这话在文中的意思是:她(“母亲”)对孩子充满慈爱与关切,任劳任怨地肩负着家庭的重担,对生活充满着激情,对未来充满着信心。(答“在她内心深处,鱼是她的第三个儿子,是她的生活之本,是她的精神寄托”亦可)  
3.为了解决两个正在读大学的儿子高昂的学费,她(“母亲”)不惜铤而走险。  
4.⑴这个意象含蓄蕴藉,不同凡响,暗示这么一个主题:鱼儿离不开水,孩儿离不开娘,失去根基的游子很难找到精神的依傍。  ⑵因为“我”想到了“母亲”出外赚钱的艰辛,想到“母亲”对儿子的无私无畏的爱心,引起震撼心灵的愧疚和感激之情。
标签:通用 高三 下册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南京考一20”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6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