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968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8]
2007届高三级月考试题
"陇南一中2007届高三级月考试题
           语文试题    命题制卷:唐军文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第I卷(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喧 大拇指 额手称庆 再接再厉
B.班点 水笼头 人情世故 旁征博引
C.赝品 名信片 出奇不意 走头无路
D.脏款 入场卷 娇揉造作 迫不急待
2.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人们的好奇心胜过了恐惧,因为这次吉卜赛人操起各种乐器,大吹大擂地走遍了全村,喧闹之声振聋发聩。
B.高老头给了两个女儿许许多多的钱,结果自己死在一个阁楼上时却不名一文。
C.可又一想,他陈奂生是个堂堂男子汉,一生干净,无冤无仇,死了也口眼不闭;活在世上多种几年田,有益无害,完全应该提供宽裕的时间,没有任何匆忙的必要。
D.于是胡思乱想:“我要坐船上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的小说,也和世界各国一样,是起源于神话传说从神话传说开始的。
B.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
C.金瓶梅开辟了一条写平凡人和日常生活,显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长足发展。
D.来这里聚会的无论老少,都被他清晰的思路、乐观的情绪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
4.与下面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                        ,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A.你们让我冒着大雪出去 B.我让你们逼着早冒着大雪出去
C.我被你们逼着冒着大雪出去 D.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夜郎古国的确切位置在哪里
“夜郎自大”这个成语来自司马迁的《史记》。原文是:“夜郎与汉使曰:‘汉孰与我大?’”这样,“自大”的坏名声也就落在夜郎头上,一戴就是2000多年。然而,有关它的历史情况,了解的人并不多。
夜郎古国,不管它是一个阶级社会的产物——国家也好,或者仍然不过是一个原始部落联盟也好,至少在战国时期至西汉河平年间,实实在在存续了250多年。“夜郎王”虽因说了“汉孰与我大”的话,以致贻笑近2000年,不过,从当时“西南夷君长以百数,夜郎最大”,“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等情况看,他确实是有自大的理由的。
不过,“夜郎古国”距今毕竟2000年了,在中国正统史家的笔下,对这样一个“南夷”小国的事迹,虽有记载,却往往语焉不详。加上以后以“夜郎”为地名者,时过境迁,远非当年旧地。这就使后来的学者众说纷纭,连“夜郎古国”的确切位置,也无人能道其详了。
一种看法则认为:“夜郎国”及其中心区应在今黔西南州六盘水地区,其东南境到贞丰、望谟、册亨一带。有人还依据《安顺府志》和《威宁县志·夜郎县考》上的论述推断:西汉成帝河平年间,牂牁太守陈立斩杀“夜郎王”兴的时候所到的且同亭,就是“夜郎国”的政治、军事中心所在地,它约在今贞丰、望谟一带。
不过,围绕古代典籍有限记载进行考订的传统方法,已经难以有新的突破,即如上述几种观点,大都只是沿袭明清学者的说法而已,且其中多有难以自圆其说之处。解放以来,贵州、云南等地的考古发现,则为探索夜郎故地打开了新的局面。特别令人振奋的是,《史记》《汉书》都提到过的“西南夷君长以百数,独夜郎、滇受王印”中的“滇王”之印,早在1985年已从云南晋宁石寨山六号墓中发掘出来。我们可以期待,随着越来越多的古夜郎遗物、遗址重见天日,将为我们提供更多、更有说服力的有关材料。


浏览完整试题此外,从民族学的领域切入,是解开“夜郎”古国之谜的又一突破口。因为,在夜郎这块土地上生活过的越人、濮人及少数氐羌人等,他们或是今天仍生活在贵州、云南、四川、广西一带的彝、苗、侗、布依、水、仡佬族的先民,或与这些民族的先民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对数以百计的古彝文典籍和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古歌、传说的翻译和研究工作的全面展开,也为我们传递来不少有关夜郎古国的信息。如解放后贵州毕节地区翻译的水西彝文巨著《恩布散额》及《水西制度》《洪水泛滥史》等等,就有关于彝族六祖后裔约在战国时期迁入夜郎地区的记载。
考古工作者为探求夜郎古国投入了大量心血,遗憾的是,由于未能找到夜郎王族或主体臣民的墓葬群,所以一直以来难以获得圆满的答案。笼罩在夜郎古国身上的重重迷雾,何时才能拔开呢?
(选自《中国地理快读》)
5.根据文意,下列对夜郎古国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郎古国至少在战国时期至西汉河平年间,实实在在存续了250多年。
B.从一些资料记载看,夜郎古国在当时的西南地区应该是比较强大的。
C.从成语“夜郎自大”的出处看,说夜郎古国是一个原始部落联盟更为确切。
D.后来以“夜郎”为地名者,都已经不是最初的夜郎古国了。
6.下列说法中,与“解开‘夜郎’古国之谜的又一突破口”无关的一项是
A.《史记》《汉书》都提到过“滇王”之印,在1985年已从云南晋宁石寨山六号墓中发掘出来。
B.曾在夜郎土地上生活过的越人、濮人及少数氐羌人等,或是今天贵、云、川、桂一带的彝、苗族的先民,或与这些民族的先民有着密切关系。
C.毕节地区翻译的水西彝文著作中,就有彝族六祖后裔约在战国时期迁入夜郎地区的记载。
D.对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古歌、传说等的翻译和研究工作的全面展开,为我们传递来不少有关古夜郎国情况的信息。
7.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郎王”问出“汉孰与我大”,说明他对当时的汉朝是不了解的,从而被人讥笑近2000年。
B.作者举牂牁太守陈立斩杀“夜郎王”一例,是为了证明今贞丰、望谟一带是夜郎国的东南边境。
C.考古工作者找不到夜郎王族或主体臣民的墓葬群,因而难以对夜郎旧址确定提供圆满的答案。
D.夜郎旧址的考证过程说明,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证,更有利于考证工作的开展。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蒙骜帅师伐魏,取高都、汲。魏师数败,魏王患之,乃使人请信陵君于赵。信陵君畏得罪,不肯还,诫门下曰:“有敢为魏使通者死!”宾客莫敢谏。毛公、薛公见信陵君曰:“公子所以重于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魏急而公子不恤,一旦秦人克大梁,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卒,信陵君色变,趣驾还魏。魏王持信陵君而泣,以为上将军。信陵君使人求援于诸侯。诸侯闻信陵君复为魏将,皆遣兵救魏。信陵君率五国之师败蒙骜于河外,蒙骜遁走。信陵君追至函谷关,抑之而还。
安陵人缩高之子仕于秦,秦使之守管。信陵君攻之不下,使人谓安陵君曰:“君其遣缩高,吾将仕之以五大夫,使为执节尉。”安陵君曰:“安陵,小国也,不能必使其民。使者自往请之。”使吏导使者至缩高之所。使者致信陵君之命,缩高曰:“君之幸高也,将使高攻管也。夫父攻子守,人之笑也;见臣而下,是倍主也。父教子倍,亦非君之所喜。敢再拜辞!”使者以报信陵君。信陵君大怒,遣使之安陵君所曰:“安陵之地,亦犹魏也。今吾攻管而不下,则秦兵及我,社稷必危矣。愿君生束缩高而致之!若君弗致,无忌将发十万之师以造安陵之城下。”安陵君曰:“吾先君成侯受诏襄王以守此城也,手授太府之宪。宪之上篇曰:‘臣弑君,子弑父,有常不赦。国虽大赦,降城亡子不得与焉。’今缩高辞大位以全父子之义,而君曰‘必生致之’,是使我负襄王之诏而废太府之宪也,虽死,终不敢行!”缩高闻之曰:“信陵君为人,悍猛而自用,此辞必反为国祸。吾已全己,无违人臣之义矣,岂可使吾君有魏患乎!”乃之使者之舍,刎颈而死。信陵君闻之,缟素辟舍,使使者谢安陵君曰:“无忌,小人也,困于思虑,失言于君,请再拜辞罪!” 
王使人行万金于魏以间信陵君,求得晋鄙客,令说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复为将,诸侯皆属,天下徒闻信陵君而不闻魏王矣。”王又数使人贺信陵君:“得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乃使人代信陵君将兵。信陵君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日夜以酒色自娱,凡四岁而卒。
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六》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王患之。                             患:以……为患。
B.使使者谢安陵君曰。                     谢:道歉。
C.吾已全己。                             全:使……保全。
D.乃使人代信陵君将兵。                   将:将军。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信陵君“悍猛而自用”的一组是
①信陵君色变,趣驾还魏。    ②有敢为魏使通者死。     ③信陵君率五国之师败蒙骜于河外
④ 无忌将发十万之师以造安陵之城下   ⑤信陵君大怒,遣使之安陵君所。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展开余下试题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在魏国难当头之际,信陵君力排众议,挺身而出,抑蒙骜于关内,救魏国于水火。
B.子守管城的安陵人缩高因信陵君的命令而进退两难,但最终因安陵君而化险为夷。
C.信陵君复为将后,又自恃功高,日夜以酒色自娱,终被魏王“不信”而遭废黜。
D.信陵君重于诸侯,是因为他能为国纾难,而再度被黜,则因为魏王之不明不察。
  第II卷(120分)
四、(23分)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公子所以重于诸侯者,徒工以有魏也。(4分)
答:                                                                    。
②岂可使吾君有魏患乎?(2分)
答:                                                                      。
③王又数使人贺信陵君:“得为魏王未也?”(4分)
答:                                                                      。
1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1)“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4分)
 答:                                                             
                                                                 
(2)请结合全诗来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①             ,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②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王勃《滕王阁序》)
③韩愈,字退之,唐代散文家、诗人,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            ,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2)①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李白《将进酒》)
②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                。(杜甫《客至》))
③ “初唐四杰”的       、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从台阁走向关山和寒漠,显示出雄伟的气概和开阔的胸襟。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读书养气
李建永
1人究竟为什么读书?或者换一个角度设问,读书对人到底有什么作用?
2童年时的读书,说不出个为什么来,无来由地爱书,喜欢读书。
生在穷乡僻壤,没有多少书可读,就愈觉得书之宝贵了。用“如饥似渴”来形容此时的读书,真是再确切不过了。半拉子的“小人书”,没头没尾的古今小说和话本,见着就读,反复地读。饥不择食,什么“三六九日王登殿,文武人臣摆两边,一旁闪出个白虎官。……”之类的破旧书,在今天的小朋友们看来,是些什么东西!然而在当时,它之于我,简直就是厅书美文、精神大餐了!
3读书,使我贫穷的童年生活变得色彩斑斓。
4书给了我闯荡世界的动力和勇气。
5转眼年届不惑。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但是“野孩子”的脾性未改,喜欢读书的“积习”亦未改——恐怕今生今世也改不掉了。只是在读书之余,脑子里不时地冒出“读书究竟有什么作用”之类的问题。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提高修养,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均无不可。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汲取气,汲取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
6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你我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吗?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趣味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便是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贯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7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言宜”——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谓“气”者,分为两个层面,先天为禀赋(本气),后天为学养(养气)。自身气弱的人,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故世上多有食书不化的“两脚书橱”。而自身气足的人,不仅读书可以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也。正因如此,“野孩子”们的身上虽有侠气、野气和不驯之气,可是经过书卷气的浸染,其笔下之文,便多有杀气、霸气和蓬勃之气,别有手眼,异光灿烂!


展开余下试题 8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养气,却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半个时辰,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儿翻白眼儿,简直像个垂死挣扎的瘪三。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
                                                     ( 略有删改)
14.文章谈读书养气的道理,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述的?请根据文意概括说明。(6分)
答:                                                                           。                                                                      
15.请解释第八段中“两脚书橱”的含义。(5分)
答:                                                                             。                                                           
16.文章最后一段中,作者引用庄子的《逍遥游》,有什么作用?(5分)
答:                                                                             。                                                                       
17.“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这一句分别用潮水、大海、泉水、波澜四个形象来比喻韩愈、苏轼、柳宗元、欧阳修四位文学大家的散文中的文气或风格。试就其中的一位,结合曾学过的文章,简要谈谈你对这个作家的“文气”或风格的理解。(6分)
答:                                                                             。                            &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2007届高三”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