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870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70]
2006年吉林一中高三试题
"说明:1.本试卷共 6 页(1——22题) 。
2.所有试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台历 怠工 鞭笞 贻笑大方 春风骀荡
B、分解 汾酒 氛围 粉墨登场 忿忿不平
C、复辟 巨擘 躄进 穷乡僻壤 习性癖好
D、卑贱 偏裨 睥睨 纵横捭阖 稗官野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意志 闲情意致 风声 谈笑风声
B、委屈 委曲求全 烂掉 陈词滥调
C、拙见 真知卓见 致富 推心置腹
D、碑志 关怀倍至 缉查 稽查走私
3.下列各句中括号里的成语使用得当的一项是( )
A.节日里中山路百货商场人来人往,挤得(不可开交)。
B.(巧夺天工)的大自然刺激了她的感官,也抚慰了她的心灵。
C.振兴中华是伟大的事业,要靠全国人民长时期地艰苦奋斗,不可能(一挥而就)。
D.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本书记载了小平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斗争业绩,刻画了他可敬、可爱的音容笑貌,再一次激起了人们对这位革命老前辈的深切怀念。
B.“心连心”艺术团到来的消息传开后,街道里的妇女、老人和孩子许多都跑了出来。
C.国家公务员和在职教师应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
D.在创作《李清照》时,作者细腻地渲染和抒发了李清照在燕尔新婚、惨遭离乱、忧国伤时几个不同环境中的思想感情。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5一7题。
现代都市的标志之一就是密集的高层建筑群,正是这些密集的高层建筑群给城市带来“风灾”。据气象学家介绍,低空平均风速随高度增大,而且越近地面,增值越明显。距地面10--100米之间的风速增值相当于距地面100--300米的增值。高层建筑一般高度均在100米左右,这正是风力增强最“有力”的阶段。因此建筑行业按照建筑物高度、形状、地面状况以及所处地区30年一遇大风的标准,制定了高层建筑的风压负荷系数。比如架设高度在20米以上的广告牌,它的风压负荷系数应约为200千克每平方米,如果广告业主没有按这一规定施工,则要承担因风倒塌所造成的伤害损失的责任。另外城市中的街道之间和大厦之间,就像大山里的风口,顺风的街道或大楼之间的风速将明显增加。如果一座大厦底层设有风道,那么它的出口处的风速可以比背景风速大3倍。这就是令人烦恼和生畏的“楼宇风”。研究者发现,楼宇风是由“文杜里效应”造成的。“文杜里效应”指的是:当管道中流动的气体或液体途中遇到突然收径的狭窄处时,流速会急剧加快,内部压力减小。同样道理,当阵风从开阔地带穿进大楼间的小夹道时,也会产生这种效应。如果在楼宇设计时,适当做一些收径处理,并尽量减少楼房下面的露天空地,就可以削弱这种效应。再有由于地表障碍物可能会迫使风速减缓,进而导致风向改变。风速虽然小了,但湍流却更厉害了。研究者发现,稳定的风在风速达到35千米/小时才会妨碍步行,而紊乱不定的风只要有16千米/小时的风速就会造成同样的麻烦。行人虽然受得住稳定的强风,但遇到风向风速变化不定的阵风湍流时,尽管风速不大,人也很难站稳。
浏览完整试题
如果不能让行人免遭令人难受的、甚至是危险的狂风袭击,那么所处位置的建筑规划就不是出自一个合格建筑师之手,起码是设计上存在隐患。一些发达国家有关行业已经做出规定,凡高层建筑施工前都要进行有关试验,力求排除或尽量减轻气流工程涉及的风能对地表物体、行人的影响。比如研究者发现,从塔楼顶下冲的气流速度要比开阔地的风速快3倍,如果对塔楼外墙面做一些阶梯形变化设计,使沿墙体向下的气流中途一再受阻,其落到街面时就会大幅削弱,行人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许多摩天大楼选择宝塔形错列式设计方案正是出于这种考虑。
5.第一段中,不属于作者所说的“风灾”的一项是
A.高层建筑正处在风力增强最“有力”的位置,会因强风造成倒塌伤害。
B.由于建筑行业制定了高层建筑的风压负荷系数,会使广告业主受损失。
C.由于“文杜里效应”而导致顺风的街道或大楼之间的风速有明显增加。
D.由于地表障碍物迫使风速减缓,而形成风向风速变化不定的阵风湍流。6.对第一段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增值”:这里指随高度而增大的风速增加值,高度越高,风速增值越大。
B.“风压负荷系数”:指建筑物所能承受的最大的风的压强数,这是个常量。
C.“文杜里效应”:流体流经突然狭窄处时,流速急剧加快,内部压力减小。
D.“收径处理”:“收径”即“收口”,“收径处理”是让楼宇间的距离缩小些。
7.不属于为避免由于密集的高层建筑群给城市带来的“风灾”所采取的措施的一项是
A.制定高层建筑的风压负荷系数,以保证建筑物及相关设施在抗风方面的质量。
B.利用相应法规,对不符合抗风标准的建筑物的业主,实施经济制裁。
C.在楼宇设计时,适当做收径处理,并尽量减少楼房下面的露天空地。
D.适当改变高层楼房外墙面的设计,减缓沿墙体向下的气流冲击速度。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也。初举孝廉,为汉阳长史。时,武威太守倚恃权势,恣行贪横,从事苏正和案致其罪。凉州刺史梁鹄畏惧贵戚,欲杀正和以免其负,乃访之于勋。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勋曰:“不可。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乃谏鹄曰:“夫绁食鹰鸢欲其鸷,鸷而烹之,将何用哉?”鹄从其言。正和喜于得免,而诣勋求谢。勋不见,曰:“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
中平元年,北地羌胡寇乱陇右,使勋别屯阿阳以拒贼锋。时,叛羌围护羌校尉夏育,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必尸我于此。”句就种羌滇吾素为勋所厚,乃以兵捍众曰:“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为负天。”勋仰骂曰;“死反虏,汝何知?促来杀我!”众相视而惊。滇吾下马与勋,勋不肯上,遂为贼所执。羌戎服其义勇,不敢加害,送还汉阳。后刺史杨雍即表勋领汉阳太守。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廪之,先出家粮以率众,存活者千余人。
拜京兆尹。时,长安令杨党,父为中常侍,恃势贪放,勋案得其赃千余万。贵戚咸为之请,勋不听,具以事闻,并连党父,有诏穷案,威震京师。时小黄门高望为尚药监,幸于皇太子,太子因蹇硕属望子进为孝廉。勋不肯用。或曰;“皇太子副主,望其所爱,硕帝之宠臣,而子违之,所谓三怨成府者也。”勋曰:“选贤所以报国也。非贤不举,死亦何悔!”
选自《后汉书•列传第48•盖勋传》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欲杀正和以免其负。 B 鹄从其言。
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余嘉其能行古道。
C众相视而惊。 D幸于皇太子。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故燕王欲结于君。
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盖勋忠于自己的职守的一组是 ( )
①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 ②北地羌胡寇乱陇右,使勋别屯阿阳以拒贼锋 ③勋被三创,坚不动 ④勋调谷廪之,先出家粮以率众,存活者千余人 ⑤贵戚咸为之请,勋不听,具以事闻 ⑥太子因蹇硕属望子进为孝廉,勋不肯用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苏正和敢于审查仗势横行的武威太守的罪行,盖勋虽然与苏正和有私仇,但能公正地劝告梁鹄,使梁鹄不杀苏正和。
B北地羌胡侵扰陇右,盖勋受命带兵抗击,后因救助被包围的夏育,被强敌打败,困境中仍坚持作战,危难时宁死不屈。
展开余下试题
C盖勋任汉阳太守,采取有效的方法救济饥民,带头拿出自家粮食,救活了千余人。任京 兆尹时,能审查恃势贪赃的杨党,并拒绝贵戚求情,因而遭到报复。
D小黄门高望受皇太子宠幸,太子通过皇帝宠臣蹇硕嘱托盖勋让高望的儿子做孝廉,盖勋不怕得罪这三个有权势的人,敢冒生命危险而绝不这样做。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绁食鹰鸢欲其鸷,鸷而烹之,将何用哉?
译文:
(2) 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为负天
译文:
(3) 选贤所以报国也。非贤不举,死亦何悔!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1)尾联语意双关,表面上说风何时能为我拂去琴上积埃,而言外
意是(4分)
(2)诗中“凝”字深得评家推崇,请简析“凝”字的妙处(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5分)
(1) 青冥浩荡不见底,
霓为衣兮风为马,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二十四桥仍在,
念桥边红药,
(姜夔《扬州慢》)
(3)盘飧市远无兼味,
(杜甫《客至》)
展开余下试题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
凤凰女子
彭荆风
山峦、树林,村庄全被白茫茫的浓雾遮没了,我们的汽车穿行于雾中,只隐约听见鸡的啼声、河水搅动水车的吱嘎响声,还有洗衣少妇时缓时急的捣衣声和轻柔的笑语声,她们笑得那样甜而开朗,我仿佛见到了一群“白脸长身见人善作媚笑的女子”,赤着脚站在清澈冰凉的溪水中……
“山高水急,地苦雾多”,这是沈从文先生对凤凰的描述,他还告诉我们,这地处湘、黔、川三省边境的小城,人民一向崇尚武侠,好勇善斗,从前“地方居民不过五六千,驻防各地的士兵却有七千”,再加上“五百左右的碉堡,二百左右的营盘”,也就终年鼓角烽烟、战乱频仍了。
那样多的男子从军、修碉堡、守营盘去了,家事农作只能依靠妇女来撑持,这山高水急的地方,怎能不“地苦雾多”!凤凰女子生活的艰难也就可想而知了!
时过多年,那历史的创伤还在么?凤凰人是怎样在男丁减少、土地贫瘠的条件下奋发劳作的?浓雾逐渐稀薄,我却怕大雾消散后,看到的是一个贫穷颓败的小城,那是多么不愉快!
小城很安静。不是假日又不是四乡群集的赶街天,街上的人也就不怎样拥挤,像许多既经历了岁月和沧桑又进入了新的时代的边远小县城一样,城区也是由老街和新街组成,宽敞的新街表达了这地方的发展,老街弯曲的小巷、古旧的房屋、光滑的石板路,则纪念着那过往的辛酸岁月。听说,凤凰人很珍惜这些老屋,舍不得拆去,特别是那些妇女对旧居更是充满依恋,一砖一柱令她们回味的事太多了。我住了几天,穿城走巷几次之后,也觉得为了扩建,拆去了有过多少神秘故事的天王庙、充满商业竞争意味的万寿宫,以及那诞生了一代文学大师沈从文的宅院,非常可惜,那还有什么特色呢?
凤凰女人的怀旧,实际是深含对历史和美的审视。凤凰人珍惜旧城,还珍惜那傍城而过,河水清澈,多鳜鱼、鲫鱼、鲤鱼的沱江。春季水浅,江底大石块凹凸可见,浮游的小鱼也清晰可数,江上有小船,渔人在默默撒网,矫健又从容;听说,沈从文先生在1982年以八十高龄最后一次返回凤凰时,就是乘着一只水木船漂游于沱江,深情眺望他眷恋着的故乡山水,对江水的洁净深感欣慰;他去世后,凤凰人远去北京把他的骨灰迁回葬在沱江边上,他们知道沈先生爱水,他生前说过:“我情感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都不能和水分离。”
但我却觉得明丽的沱江给凤凰女子的影响更多,她们的温柔、柔弱中的强韧,与这长河是多么相似。
凤凰的朋友们同意我这看法,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万千苦难都能承受的凤凰女子,有什么不能包容呢!人们还记得在日寇入侵、国家危难的时刻,这个当时的人家不过六千户、人口不到两万的凤凰城,却出动了一个师的兵力,仅在1937年的“八•一三”松沪战役,凤凰籍士兵就付出了伤亡两千八百人的代价。八年抗战,几乎家家有寡妇,户户有哀声,那艰难的年月,小城的劳作大多由这些善良、温柔的妇女来承担!
因为小城的军伍人家多(解放前,凤凰出了七名中将、二十七名少将,团、营、连、排长更是不计其数),既有荣光,也有灾难,特别是“文革”时期,不少家庭都再次受到冲击,温柔的凤凰女子又陷入了忧伤、恐惧之中……
尽管这小城有过花翎闪
上一篇: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古典诗歌自测题
下一篇:
高考全真模拟卷详析及古诗文详解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06年吉林”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7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