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竞赛试卷
阅读:931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竞赛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1]
初四创新考试模拟题
"初四语文创新能力竞赛模拟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卷面 总分
(一) (二) (三)
说明:卷面分按照3、2、1、0、-1、-2、-3七个档次。
一、 语言积累及运用 (18分)
1、 一手漂亮的汉字,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还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你的文化素养。请你将下面的这首诗用正楷字工整地写出来。 (2分)
赤 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2分)
蔽帚自珍 徇情枉法 不屑置辩 自鸣不凡 众志成城 真相必露 负隅顽抗 怡笑大方
错别字
改正
3、填空。(7分)
⑴、作为青少年的学生,有自己的抱负,诗人李白在《行路难》中就表达了这样的壮志:“ , ”。
⑵、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诗中原句为:“ , ”。
⑶、惧怀逸兴壮思飞, 。
⑷、须晴日, , 分外妖娆。
⑸、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描写了人物活动的诗句是:“ , ”。
⑹、请写出三句含有写“风”的宋朝的诗词名句,并注明作者。
①、 作者是 。
②、 作者是 。
③、 作者是 。
4、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生活中种种苦涩, ,历程中多少挫折, ,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 。但由于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地向上望,坚韧的生命终能超越所有的忧患与磨难,而从生活自身获得智慧。( )
a、 曾催人衰老憔悴,曾使人失望流泪,曾给人痛苦沉思。
b、 曾催人衰老憔悴,曾给人痛苦沉思,曾使人失望流泪。
c、 曾使人失望流泪,曾给人痛苦沉思,曾催人衰老憔悴。
d、 曾使人失望流泪,曾催人衰老憔悴,曾给人痛苦沉思。
5、根据成语写出作品名称,根据诗句写出有关人物名字。(1分)
①乐不思蜀 ( )
②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 )
浏览完整试题
6、仿句:要求句式相同,语言连贯。(2分 )
体谅是友情中的清风一缕;微笑是交往中的礼物一份; ; 。
7根据要求续写下列句子。(2)
月儿上来了, 。(运用比喻、拟人、或排比三种修辞中的两种)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①……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 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下列个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亲贤臣,远小人
B 然则何时而乐耶
山水之乐
C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D 或异二者之为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2、甲文中画线的句子可以翻译为:
乙文中第一段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用来比喻 。(2分)
3、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以 为主,乙文以 为主。甲文表达了作者 的政治抱负,乙文表达了作者 的政治思想。(4分)
4、想一想,两位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地方是值得肯定和继承的?(2分)
(一)牵着母亲过马路 (10分)
①周末下午携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母亲说:“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②到菜场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母亲年龄大了,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爱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
③穿过马路,就是菜场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④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颠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⑤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
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掌心,牵着走到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有车来就别过马路”,“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⑥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公路已改造成混凝土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
⑦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时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鱼网着沉甸甸的鱼网……
1、如何理解第①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2分)
2、 第②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是 (2分)
3.结合全文,分析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2分)
4、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写出了母亲的“惊喜”,试作简要分析。(2分)
5、根据第⑦段中加点的特点,仿写一个句子,要求前后语意关联。(2分)
(二)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 (11分)
①中国西部是什么概念?中国西部通常是指黄河与秦岭相连一线以西,包括我国西北和西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这片广袤的土地面积为54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7%;人口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
②西部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华夏祖先的脚步是顺着水边走的。长江上游出土过元谋人牙齿化石,距今约170万年;黄河中游出土过蓝田人头盖骨,距今约70万年。这两处古人类都比北京猿人(距今约50万年)的资格更老。
③西部地区不仅有广阔的地域和悠久的历史,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
④西部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秦皇汉武以后,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从而有了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佛院深寺的暮鼓晨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它在继承汉晋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 的恢宏气度,展现出 的艺术形式和 的文化内涵。秦始皇陵兵马俑、西夏王陵、楼兰古国、布达拉宫、三星堆、大足石刻等历史文化遗产,同样为世界所瞩目,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象征。
展开余下试题
⑤西部地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祥地。遵义、延安、红岩村等革命圣地孕育了深厚的革命文化传统。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为革命文艺发展的一面旗帜。,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在短短的几年里,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这些宝贵的财富,奠定了西部文化遵循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坚实基础。
⑥西部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集萃地。这里生活着50多个少数民族,几平包括了我国所有的少数民族。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和交通的闭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贫困,却也使这些地方保留下了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珍贵的“活化石”,如纳西古乐、戏曲、剪纸、刺绣、岩画等民间艺术和宗教艺术。它们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犹如一个巨大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宝库。
⑦西部地区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重视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强对它们的抢救、保护、涵养和合理利用,建立良好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为推进西部大开发做出贡献。
1.第①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中国西部”的概念?(2分)
2.选择恰当词语将其序号分别填在横线上。(2分)
A.精美绝伦 B.博大精深 C.兼收并蓄,
形成了自己 的恢宏气度,展现出 的艺术形式和 的文化内涵。
3.第②段中“华夏祖先的脚步”指什么?把元谋人、蓝田人与北京猿人的年代作比较,是为了说明什么?(2分)
4.西部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简要概括。(2分)
5、你怎样看待西部地区人们经济生活的贫困和艺术成就的“富有”?(3分)
(三) 钱的极点 (11分)
毕淑敏
①小时候猜一道智力题,问:从地球上的什么地方出发,无论往哪里走,都是朝向南?
②答案是:北极。
③现在无论同谁聊天,无论从哪说起,都会很快谈到钱。钱成了当今社会的极点。
④钱给人的好处是太多了,而且有许多人由于钱不多,而享受不到钱的好处。人对于得不到的东西就需要想像,想像的规律一般是将真实的事物美化。比如说我们看到一位大眼睛戴口罩的女士,就会想她若摘了口罩,一定是美丽动人。其实不然,口罩里很可能是一对暴牙齿,人家原是为了遮丑的。
⑤我当过许多年的医生.,虽是无钱之人,却凭医疗常识,想像钱的功能是有限的,理由从人的生理结构而来。
⑥钱能买来山珍海味,可再大的富豪也只有一个胃,一个胃的容积就那么大,至多装上两三斤的食物,外加一罐扎啤,也就物满为患了。你要是愣往里揣,轻则是慢性胃炎,重了就是急性胃扩张,后者有生命危险呢。更不屑说,长期的膏粱厚味,引起高胆固醇糖尿病等等。所以说那些因公而需长期大吃大喝的人,得了肥胖症,真是要算“公”伤的。
⑦钱能买来绫罗绸缎,可再娇美的妇人也只有一副身段,一次只能向世人展现套在身体最外层的那套衣服。穿得大多了,就会捂出痱子。要是一天老换衣服,变成工作,就是时装模特,和有钱人的初衷不符了。
⑧人和动物在结构上实在是大同小异,从翩飞的蝴蝶到一只最小的蚂蚁,都有腹腔和眼睛。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思想,而恰恰在这一面钢铁盾牌面前,金钱折断了蜡做的枪头。
⑨比如理想,比如爱情,比如自由…… 都是钱的盲点。它们可以因了金钱而卖出,却不会因了金钱而被买进。金钱只是单向的低矮的闸门,永远无法积聚起情感的洪峰。
⑩造物给予人的躯体是有限的,作为补偿,造物给人以无限的精神。人的躯体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是很容易满足的。你主观上想不满足,造物也不允许你。造物以此来制约人对物质的欲望,鼓励思想的飞翔。于是人类在有了果腹的兽肉和蔽体的树叶之后,就开始创造语言、绘画和音乐……积蓄了一代又一代的精华,于是我们有了文学,有了艺术,有了哲学的探讨和对宇宙的访问……那都是永无穷尽的奥妙啊,只要人类存在一天,就会上天入地呕心沥血地寻找与提炼。
⑾我们现在是站在钱的极点上,但我们很快就会离开它。人们在新的一轮物质需要满足之后,回过头来仍然要皈依精神。
⑿精神是人类最大的财富。在远没有金钱之前,人类就开始了精神的求索。人类最终也许将消灭金钱,但毫无疑问的是人类的精神永存。
1、作者是针对什么现象展开话题的?最后得出的观点是什么? (2分)
2、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想象钱的功能是有限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出作者这样说的理由与根据。(2分)
3、本文开头两段文字与后文有联系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4.请结合短文内容,谈谈你对第⑩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并指出该句的作用。(2分)
5、神是人类最大的财富”,但“现在无论同谁聊天,无论从哪淡起,都会很快谈到钱”。你觉得这种矛盾会消失吗?请说说看法和理由。(3分)
四、作文(40分)
我们和青草分享晶莹的露珠,和鲜花分享芬芳的味道,和太阳分享温暖的光芒,和星星分享闪烁的光辉……
我们和亲人分享别离的思念,和朋友分享内心的忧伤……
一路走来,原来我们从不孤单。生命是如此的缤纷和美丽,需要我们去听,去看,去共同分享。
请你以“分享”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初四语文创新竞赛模拟试题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8分)
1、(略)、(2分) 2、蔽—敝 鸣—命 必—毕 怡—贻 (2分)
3、(7分)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⑵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⑶欲上青天揽明月。⑷看红装素裹。⑸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⑹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志南和尚: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苏轼: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4、C (2分) 5、①《三国演义》、②蒲松龄 (1分) 6、(略)(2分) 7、(略) (2分)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1、C (2分)2、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本意不在此,另有所在。(2分)3、议论 记叙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与民同乐 (4分)4、能回答 “关心人民疾苦、与民同乐、把天下人(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等相同意思的,均可给满分。(2分)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一)《牵着母亲过马路》(10分)
1、 只要孩子们能常回家看看,自己即使再苦,也心甘情愿。(2分)2、家庭日常琐事。(2分)3、写出了母亲倍感欣慰,渴望情感交流的激动之情,也写出了“我”对母亲的尊重和理解。(2分)4、母亲对儿女已经长大、成熟,并已懂得用爱心去回报亲人的欣喜之情。(2分)5、例:像一个教师看到成长的学生 ;像一个工人看到优质的产品;像一位将军看到凯旋的士兵。(2分)
展开余下试题
(二)《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11分)
1、 地理位置、行政区域、土地面积、人口数量 (2分)2、C A B (2分)3、华夏文明的发展史。西部是华夏文明的源头。(2分)4、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2分)
5、 (略)(要注意辩证地看问题,全面地分析问题) (3分)
(三)、〈〈钱的极点〉〉(11分)
1、 无论同谁,从哪说起,都会很快谈到钱,钱成了当今社会的极点。精神是人类最大的财富,在新一轮物质需要满足之后,仍需要皈依精神。(2分)2、从生理结构上说,任何人只有一个胃,因此吃的有限;再好的身段也只有一副,因此穿衣有限。从思想精神上说,理想、爱情、自由等,都是金钱无法买到的,所以说钱的功能是有限。(2分)3、有联系。作者由小时候的一道智力题谈起,由“地理上的极点”引出“社会的极点”。地理上的极点都是指向同一个方向,而现在“社会的极点却都聚于钱”,二者的相似性正是激发作者联想的基础。这样写起到了引出中心话题的作用。(2分)4、人的生理结构是一定的,因此用以满足它们需要的物质和金钱也必然有一定的限度,所以说“造物给予人的躯体是有限的”。而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悠久的历史留给人类灿烂的文化、丰富的艺术,能愉悦人的视听,充实人的精神,使人得到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所以又说“造物给人以无限的精神”。该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分)5、本题为开放题,只要联系实际,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理由恰当,表述准确即可。(3分)
四、作文(40分)(略) (202.102.138.42)"
上一篇:
初四语文创新能力试题
下一篇:
初四语文创新能力竞赛预赛题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竞赛试卷
相关:
关于“初四创新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