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011  
标签:浙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1]
初三第四次语文练习
"初三第四次语文练习
2005年4月16日
一、书写展示(第一题书写2分,全卷书写3分,共5分)
1、书写能反映一个人语文素养的一个方面,请你正确、端正、工整、清晰地把下边的文句抄写在格子内。
心的窗里,装满了无数个梦的憧憬。你若追寻我心的方向,那是窗外一望无际的蓝天。


2、卷面评估分(3分)
二、语言积累和运用展示(30分)
3、填空(第(1) ~ (10)题任选 8题,第(11)、(12)题必做,每处1分,共12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2)蝉噪林逾静,                    。(王籍《入若耶溪》)
(3)疏影横斜水清浅,                      。(林逋《梅花》)
(4)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5)青箬笠,绿蓑衣,                      。(张志和《渔歌子》)
(6)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若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8)               ,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9)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10)填写下面一条谚语的后半句。(例: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疾风知劲草,                        。
(11)刘基在《卖柑者言》中讽刺那些统治者中看不中用的句子:         ,       。
(12)仿照加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两个句子。
生命因追求而美丽。生命中如果没有了追求,就好像天空中没有了太阳,就好像大地上没有了群峰,就好像                          ,就好像                      。
4、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附和(hè) 玷污(zhān) 恐吓(xià) 大腹便便(pián)
B、挑衅(xìn) 嗜好(shì) 抖擞(sǒu) 安然无恙(yàng)
C、酝酿(niàng) 剽悍(piāo) 粗糙(zào) 面面相觑(xū)
D、恬静(tián) 徜徉(cháng) 校对(xiào) 拈轻怕重(niān)
5、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肆虐    暑名    户枢不蠹    津津计较
B、凯旋    渊博    满院狼藉    心矿神怡


浏览完整试题C、修葺    腹诽    逞强施威    一挥而就
D、戳穿    伶仃    再接再励    弱不经风
6、在公共汽车上,甲踩了乙的脚。下面四组对话,比较得体的一组是(    )(3分)
A、甲:对不起,可我不是故意的呀。
乙:什么对不起,你知道我被你踩得有多疼?
B、甲:你干嘛挤过来,踩到怪谁?
乙:你没长眼?明明是有意踩我,还嘴硬?
C、甲:对不起,把你踩疼了。
乙:没关系,这车上也够挤的。
D、甲:我可不是故意踩的,请别见怪。
乙:不要紧,我说不定也会踩到你的。
7、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②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
③莫非它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
④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
A、比喻    拟人    反问    排比    B、反语    夸张    设问    反复
C、比喻    拟人    反问    反复    D、反语    夸张    设问    排比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五一”长假期间,滔滔不绝的游客使风景区热闹非凡。
B、同学们在考场上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C、万里长城的各个游览点,每天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旅游者。
D、这篇小说情感细腻,文笔生动,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把它誉为一曲难得的爱国主义颂歌。
9、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初中三年来,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好书。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3分)
书  名 作 者 印象最深的人物 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能力展示(共35分)
(一)不能委屈你(12分)
①父亲小心翼翼地开启那封粘得牢而又牢的信封,用昏黄的眼睛仔细地搜索着每一个讯息。看到最后,痛苦的自责便深深地淹没了父亲先前涌起的宽慰和放心——又没及时给儿子寄生活费。
②忙完了一天的农活,没来得及吃晚饭,父亲便披上了摞满补丁的旧外套,找来火把。母亲把两个冷馒头塞进了父亲的衣兜——母亲知道,他又要四处求借去了。每次儿子来信,父亲都要连夜奔波,东拉西借——不能委屈了儿子。
③夜已经很深了,母亲仍坐在火堆边,就着昏黄的油灯,“窸窸窣窣”的声音上下起伏,但愿丈夫不会空手而回……
④半夜时分,门“吱”地响了一声,扑进一股阴冷的寒风,母亲赶紧站起身,急切地问:“借到了?”父亲轻轻点了点头,扔掉手中已熄灭的火把,重重地坐到椅子上。他实在无力再动一下。母亲走进里屋,摸出一支5厘米左右的铅笔和一张皱巴巴的信纸,放到桌上说:“你来写吧,赶明早就给他寄去。”
⑤“嗯!”父亲展开信纸,几滴浑浊的老泪洒落在纸上,洇开来,幻化成儿子中榜时的笑脸。
⑥放下沉重的笔,鸡已叫3遍了。躺在床上,父母亲却依旧无法入睡,他们在仔细地盘算着要寄去的数目,盘算着儿子的开支,盘算着独生子的钱够不够用。突然似乎有了重大的决定,父亲一骨碌坐了起来,推着身边迷糊的母亲:“还是送吧,省点儿寄费。”
⑦翻越了五六十里的山路,带着一路风尘,满脸疲惫的父亲到达学校以后,他没有看到儿子,他看到的是布告栏上因通宵未归而被点名批评的名单,那熟悉的名字像一把利剑,刺得父亲的心生疼……
10、小说讲究情节,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你认为本篇微型小说的高潮在哪一节?并说说理由。(3分)
答:           。
理由:                                                                     。
11、当你知道这一切后,请你对文中的“儿子”说一句话。(2分)
                                                                           。
12、你读了这篇微型小说后有何感受?文字不要超过30个。(3分)
                                                                           。
13、请你展开想象,给小说结尾加上一段父亲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字数50左右。(4分)
                                                                           
                                                                           
                                                                           。


展开余下试题(二)指纹的奥秘(10分)
①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指纹就是表皮上突起的纹线。由于人的遗传特征,虽然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伸出你的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小小的指纹也有好几种类型:不同心圆或螺旋形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漩涡的,叫斗型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型纹;有的纹线像弓一样,叫弓型纹。各人的指纹除了形状不同之外,纹线的多少、长短、粗细等也有差别。即使是父子、母女、孪生兄弟或姐妹,即使他们的相貌极为相似,但指纹也有明显不同。据说,全世界的50多亿人中,还没有发现有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呢。更有趣的是,指纹是胎儿从第4个月便开始产生,到第6个月左右就形成了。当婴儿长成大人时,指纹只不过变大增粗,它的形状特征却固定不变。
②你可别小看指纹,它的用途可大啦!指纹由皮肤上许多小颗粒排列组成,这些小颗粒感觉非常敏锐,只要你用手触摸物体,就会立即把感觉到的冷、热、硬等各种“情报”通报给大脑这个司令部,然后,大脑根据这些“情报”,发号施令,指挥动作。指纹还具有增强皮肤摩擦的作用,使手指能紧紧地抓住东西,不易滑掉。我们平时画图、写字、拿工具、做手工,之所以能够那么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这里面就有指纹的功劳。
③正因为指纹的这些特性,它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在古代,人们把指纹当做“图章”,印在公文上。据说,在100多年前,警察就开始利用指纹破案。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指纹在医学上又有了新的用途。有的医生发现,通过检查人的指纹、掌纹,能够查出某些疾病。近年来,指纹又和电子计算机成了好朋友。
④小小的指纹将来究竟还会有哪些新的用途?新的迷宫又摆在我们的面前,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寻求。
14、第一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2分)
A、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     B、下定义、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
C、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     D、下定义、列数字、分类别、举例子
15、指纹的种类有                                       。(2分)
16、用最简洁的话概括本文说明的内容(不超过10个字)(2分)
答:                                         
17、指纹的作用有哪些?(4分)
答:                                                                 
(三)智者无言(13分)
①大海的深处是平静的。
②花朵的一生是无声的。
③巍峨的山峦是缄默的。
④自然中许多蔚为壮观的生命往往以沉默示人,而人的生命是否亦当如此?
⑤这么两个人去应考厨师。甲一开言便说了个天花乱坠,从传统的中国名菜到洋派的西式糕点,从每道菜的用料着色到火候调味,似乎无一不能无一不精。乙则静候一旁一语不发。将问及他时,他只是说:“给我30分钟的时间,我做一桌菜出来看看便是。”
⑥不用说,“讷于言”的厨师被录取了。
⑦机智和美妙的语言有时只不过是一种一瞬的智慧和淋漓的表达,但智慧和表达本身并不证明结果。朴实的行动才是开在成功路上的鲜花。
⑧认识一个人,不要光听他怎么说,而应当看他怎么去做,因为有的语言言不由衷,就像认识一棵树,不需急于去看它春天开的什么花,因为有一种事实叫做华而不实。你可以等到秋天,那时候你去看树上的果实,果实是花的语言,也是树的注释。
⑨芸芸众生,那个与你仅有一面之交便一览无余的人,你会觉得他索然无味,因为他说得太多。而那个一直一声不吭以沉默示人的人,你不仅仅对他印象深刻,而且产生了探询他的愿望—— 因为那沉默带给女性的是典雅矜持,带给男性的是深邃练达。你要记住,生活中有些东西藏在心里便是一种真实,一种深刻;说出来,反而索然无味,比如一生一世的爱情。
⑩我小时候妈妈对我说:你看大街上那两个吵嘴的人,声嘶力竭的人往往理屈词穷。因为真理不在他那一边,他想先声夺人来掩饰自己的心虚。而那个沉默者往往一身正气,于是不动声色,因为沉默是强有力的蔑视。
○11一个浅显的道理是:乌鸦和知了无疑是最善叫的,但它们都不是人类的宠物。
○12火山爆发那一声震天的巨响,那力拔山兮的气概,令人叹为观止。但这一奇观不会随时可见,为那一瞬间的壮观,它在地层深处沉寂了千年万年!
○13有两种方法可以使世界变大:登上山峰远眺,闭上眼睛沉思。它们与语言无关。由此看来,世界不是语言描绘得大的。想必人也同此理。
○14智者无言。
18、解释文中三个词语(3分)
①华而不实:                    ②缄默:                ③讷于言: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20、作者讲两个厨师故事的用意是                                         。(2分)
21、⑨⑩两段之间的关系是             ,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4分)
22、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把文章划分为三个部分。在下面序号中用“||”标开(2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1 ○12 ○13 ○14
四、文言文阅读能力展示(共20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第23题至30题。
(一)(10分)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展开余下试题2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B、 汪然出涕曰
是进亦忧,退亦忧                   初闻涕泪满衣裳
C、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D、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出淤泥而不染                       病树前头万木春
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君将哀而生之乎?                                                     
25、本段文字引述的是蒋氏悲痛的哭诉,表明全段答话核心的一句话是:(2分)
答:                                                                          
26、蒋把自己跟乡邻的遭遇作了两次对比,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回答对比的结果。(尽可能利用文中的词语(2分)
答:                                                                          
                                                                              
27、蒋氏捕蛇九死一生,却不以捕蛇为苦,反而“熙熙而乐”。造成这种反常心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回答(不超过10个字)(2分)
答:                                     
(二)(10分)
汉祖至南郑,韩信亡去,萧何自追之。上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至如信,国士亡双,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乃拜信大将,遂成汉业。(摘自《容斋随笔》)
28、解释加点的字(4分)
上骂曰             亡者以十数            国士亡双          追信,诈也          
2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标签:浙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初三第四次”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