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414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14]
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练习(二)
"八 年 级(上)期 末 文 言 文 练 习 (二)
一、积累与运用
1、一词多义
自:自非亭午夜分( ) 仅: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
自三峡七百里中( ) 仅如银线( )
寻:寻张怀民( ) 与:念无与为乐者( )
寻病终(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为: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 绝:湖中人鸟声俱绝( )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 转久绝( )
海涌银为郭( ) 绝 多生怪柏( )
佛印绝类弥勒( )
观:天下之伟观也( ) 能:以此夸能(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焉: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余:余住西湖(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
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并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 ( ) ( )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 ) ( )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
(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 ) ( )
(5)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 ) ( )
(6)未复有能与奇者 ( )
浏览完整试题
(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 ( )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 ) ( )
(9)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 ) ( )
(10)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 ) ( )
(11)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 ) ( )
(12)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 ) ( )
(13)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 ) ( )
(14)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 )
(15)则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 ) ( ) ( )
(16)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 ) ( )
(17)雾凇沆砀 ( )
(18)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
二、文段阅读
(一)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三峡》选自《 》,三峡是 、 和 的总称,作者 ,字 , (朝代)的 学家。
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
3、用原文回答:
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
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
表现春冬清流缓的句子是
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
4、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
5、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展开余下试题
6、翻译文句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4)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二)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本文选自《 》,作者 ,字
号 ,“书”即 ,是一种 文体。谢中书,即
字 。
2、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3、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
4、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说说其作用。
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2、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哪一句
13. 全文分几层,请用“/”划分,并写出层意
从表达方式看,作者先 ,再 ,最后 。
14.文中哪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在原文中画出)。
15.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四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1、第一段首句全文结构和内容上各起什么作用?
2、第一段作者对潮水的描写由 而 ,对潮水从 、 、 、 四个方面进行描绘,请用原文回答:
a)写“形“的句子是
b)写“色”的句子是 &
上一篇:
九年级语文期中检测试题
下一篇:
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练习(一)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
关于“人教版八年”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1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课程名称:
高中议论文快速构思(40分钟写满800字)
课程形式:12节课,14个word文档打包下载
是否收费:收费
有需要的,请添加尹老师微信13958889955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