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2259
标签:
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59]
山阳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月质量检测\苏教版
"山阳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月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合计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一、看你基本功(共35分)
(一)积累
1、下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3分)
A、 诠(quán)释 裨(bì)益 呜咽(yān) 半明半昧(mèi)
B、 湍(tuǎn)急 猝(chù)然 肇(zào)祸 郑人买履(nǚ)
C、 蓦地(mù) 折戟(jǐ) 安恬(tiǎn) 茅塞(sāi)顿开
D、 婵(chán)娟 镌(juān)刻 刹(shà)那 摇摇欲坠(duò)
2、订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4分)
走头无路 危言耸听 潜移墨化 明察秋毫
记忆犹新 相题并论 势不可当 井然有叙
错别字
正确字
3、根据课文内容默写(从八道题目中任选七道)。(7分)
(1) ,江春入旧年
(2)门前流水尚能西, 。
(3)东风不与周郎便, 。
(4) ,雪却输梅一段香。
(5)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
(6)成功的花,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7)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 ,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8)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4、名著阅读(5分)
学习了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作家 创作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一书,你觉得汤姆·索亚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你认为当代中学生应该怎样去做?
(二)运用
5、在原句上修改下面两个病句(4分)
浏览完整试题
(1)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2)老师那悦耳的笑声,和蔼的面容,时常回荡在我的耳畔。
6、请分别以“乡村的夜”和“城市的夜”为话题,依照例句的格式各造一句(4分)
例句: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乡村的夜
城市的夜
(三)探究
7、如果让你以“我爱文学”为主题独立编辑一份手抄小报,请为这份小报起个富有文采的报名及4-6个栏目名,并在下面方框内画出你的设计版面。(5分)
8、读下面的一则材料,写出你从中受到的启发。(3分)
在建筑工地上,三个工人在挖沟。一个每挖一阵,就挂着铲子说他将来一定会做房地产老板;第二个嫌辛苦,总抱怨时间长、报酬低;第三个埋头干活,心里想怎样挖好沟让地基牢实。若干年后,第一个仍在挖沟;第二个找了个借口提前病退,每月领取微薄的退休金;第三个成了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板。(摘自《中学生博览》)
启示:
二、阅读与理解(共55分)
(一)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9——13小题 (19分)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A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B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私拟作群鹤舞空( ) ⑵项为之强( )
⑶徐喷以烟 ( ) ⑷怡然称快( )
10、下列“之”的用法和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昂首观之 B、心之所向 C、观之正浓 D、驱之别院
1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A
B
12、上文叙述了3件“物外之趣”,请模仿下面“示例”,写出后两件趣事。(4分)
示例:第1段:观蚊如鹤之趣
第2段: 之趣 第3段: 之趣
13、请用现代汉语给上文加上一个30字左右的总结性结尾。(4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17题(16分)
盲女后来看到的
展开余下试题
多年以前,一位40岁的母亲带着失明的女儿沿街乞讨。母亲教女儿用手指感触野花的嫩辩和葳蕤(wēiruí 草木茂盛样子)的春草,帮女儿把大自然的色彩系扎在胡琴的顶端,一路唱去,唱到又一个冬天里的春节。
她们躲在一间废弃的草房中看别人过年。有善良的人送来饺子,但是不多。母亲端给女儿说:“妞儿,吃饺子吧。”“妈,您吃。”“妈这儿还有一大海碗呢!”女儿看不见,但是女儿信任母亲,母亲从来没骗过她。所以她吃得心安,吃得香甜。
女儿没听到母亲吃饺子的声音,就问了,母亲说:“我就吃。”然后细致地出声地咀嚼着女儿剩下的一点饺子汤。
多年以后,女儿被一个业余剧团发现,团长收留了她们母女。不久母亲因长期的生活磨难而病入膏肓。临终前一天,女儿摸索着为母亲包了一碗三鲜馅的饺子,母亲大口地一连吃了十个半,微弱而肯定地称赞女儿:“包得好,真好吃!”女儿留下了这碗饺子。第三天,孤独的女儿重新将那饺子摸索出来,体味着那碗边上母亲遗留的手温,然后慢慢地吃起来,但是女儿发现:饺子放盐太多,咸得没法吃。
女儿失明的眼里流下了泪水。
这个女孩后来成了我的朋友,她从不化妆的脸上时刻荡漾着善良和爱的光芒。
(选自《读者》)
14、盲女是看不见的,可文章却以“盲女后来看到的”为题;那么,盲女到底“看到”了什么?她是怎样看到的?请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加以合理的回答。(4分)
15、简要说出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和作用。(4分)
16、在盲女心目中,母亲从未骗过她。可是母亲在两次吃饺子的过程中却两次没说真话。对这个问题,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17、本文写的人和事都十分感人,相信你也一定喜欢,请用80字左右为本文写一则推荐阅读的建议。(4分)
(三)阅读下面的资料,完成18——22 题 (20分)
赢得尊敬
人生在世,不一定要让别人崇拜你,但最起码要力争别人尊敬你。赢得尊敬,是一种幸福,一种快乐,更是一种宝贵的人生财富。
有位山村教师,先后数次放弃回城调换工作,并常年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上不起学的孩子,把毕生年华都献给了挚爱的教育事业。虽落得家徒四壁、清贫如洗,但他非常满足,即使患癌症晚期,依然默默无闻如一根蜡烛,在深山发着最后的光和热。记得我去采访他,在回答是什么力量支撑他固守大山时,他说出了这样一句非常深刻的话:是人们对我的尊敬!
尊敬,是一种高尚的精神荣誉。它凝聚着人与人之间的钦佩之情,像一面镜子,照射着社会对一个人人品的正确评判。受人尊敬,既是我们人格魅力的彰显与影响,也是衡量自身是否得到他人认可与赏识的一把尺子。它是生活的法则,是人生的荣耀。生活中,有人只要振臂一呼,即会群起响应,甚至肝脑涂地在所不惜。这其中不乏有尊敬的作用。
展开余下试题
赢得一个人的尊敬,其实就握住了一个人对你的信任、拥戴、追随,甚至乐意为你献出生命。然而,这看似平常的尊敬两字,却并不那么容易赢得,更不是靠金钱、权势赚取。这里有则富翁与穷汉的故事,多少能给我们带来些启发。
一天,富翁与穷汉走到了一起,富翁对穷汉说:“我这么有钱,你尊敬我吗?”穷汉回答:“你那么有钱,与我有什么相干,我为什么要尊敬你?”富翁又说:“我把一半财富送给你,你尊敬我吗?”穷汉摇摇头回答:“不,如果这样,我就有了和你一样多的财富,我俩可以平起平坐,我为什么要尊敬你?”富翁不甘心,接着问道:“我把全部财富都送给你,这下你该尊敬我了吧?”穷汉笑了笑,摇摇头又回答:“这样,我成了富翁,你成了穷汉,我为什么要尊敬你?”
富翁自恃有钱,本想在穷汉身上得到尊敬,不想竟这般无奈和徒然。黄金有值,尊敬无价,金钱能换来物质享受,却买不来人心。尊敬是发自人肺腑的真情实感。那些受了金钱诱惑或权势压迫的人,表面对你唯唯诺诺,看似有多么恭敬,其实是装出来的臣服,并非发于真心,是一种物化的、虚伪的尊敬。真正的尊敬,需要我们用真诚、关爱赢得,需要人身上一切美好的、向善的品性获取。而且尊敬是相互的,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只有用博大无私的胸怀、广阔无垠的爱心,才能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道尊敬的彩虹,让我们受益终生。
(摘自《青年博览》)
18、为什么说受人尊敬是“生活的法则”?请结合文中的阐述说说你的理解。(4分)
上一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语文版
下一篇:
《成功》随堂练习
标签:
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山阳中学20”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5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