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126  
标签:苏教版 九年级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26]
《成功》随堂练习
"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1、给红色的字注音。(3分)
    浩劫(  )  日晷(  )  言简意赅(  )  
    兀兀(  )  饶舌(  )  阑珊(  )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4分)
  A、话不多,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
  B、形容头绪多,情况复杂。(    )
  C、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
  D、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
  3、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3分)
  A、囊萤、映雪、悬梁、剌股等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
  B、小朋友矫揉造作的表演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C、晚上,我辗转反侧,高兴得睡不着觉。
  D、湖水平静,宽阔无垠,令人心旷神怡。
  4、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不知道这个人是谁?
  B、什么叫成功?顺手拿过来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道,“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
  C、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D、已登上敌岸的战士,踏着反动派的旗子,向国民党反动派的老巢——南京城冲去。
  5、下面句子含有讽刺意味的一项是(  )(3分)
  A、但是,谈到“预期”,则错综复杂,纷纭混乱。
  B、我除了羡慕这些人“自我感觉过分良好”外,不敢赞同一词。
  C、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
  D、我不敢说这是他的疏漏,因为写的角度不同。
  6、在“秋风一阵阵地吹来”的后面,接下去最顺当的一组句子是(  )(3分)
  A、树枝摇曳着,月光和树影也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
  B、树枝摇曳着,发出沙沙的响声,月光和树影也一齐晃动起来。
  C、月光和树影一齐晃动起来 ,发出沙沙的响声,树枝摇曳着。
  D、月光和树影一齐晃动起来,树枝摇曳着,发出沙沙的响声。
  7、请写出三句有关勤奋的名言,并写明作者。(3分)
  二、阅读理解(18分)
  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下功夫。在这里,古人的教导也多得很。还是举韩文公。他说:“业精于勤,荒天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两句话是大家熟悉的。
  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_____________。’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此第二境也。‘_____________。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静安先生的第一境写的是预期。第二境写的是勤奋。第三境写的是成功。其中没有写天资和机遇。我不敢说这是他的疏漏,因为写的角度不同。但是,我认为,补上天资和机遇,似更为全面。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终不悔的精神来从事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8、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宋词原句。(3分)
  9、作者认为“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这是他的体会,你能对这两句话作一些说明吗?(3分)


浏览完整试题  10、“业精于勤,荒天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是什么意思?引用韩愈的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3分)
  11、作者为什么说勤奋是成功的最根本条件?(3分)
  12、王静安是谁?作者引用他的话的目的是什么?(3分)
  13、请概括以上文字的中心。(3分)
  参考答案
  1、jié  guǐ  gāi  wùwù  ráo  lán  
  2、言简意赅  错综复杂  家喻户晓  实事求是
  3、B  4、D  5、B  
  6、题目要求中的“顺当”就是连贯。因此,B项正确。
  7、例: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8、望尽天涯路  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  
  9、作者说“无能为力”是说人不可能决定自己的天赋,人也不可能随意创造机遇。但是人不甘于落后,只要经过后天的努力,一样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自己的素质;而机遇虽然说“不期而来”,但是机遇不可能垂青不努力的人,有了机遇,还有一个能否抓住、把握的问题,一样要靠主观努力。 
  10、学业靠勤奋才能精湛,如果贪玩就会荒废;德行靠思考才能形成,如果随大流就会毁掉。  为了说明勤奋是成功的最根本条件。 
  11、在成功的三个条件中,作者认为人无力决定“天资”,而机遇也没有办法预期,人在这两个方面无能为力。既然如此,就只剩下一条路——勤奋。
  12、王国维  作者基本赞成“预期——勤奋——成功”的“成功之道”,但是对此也有保留,认为自己公式中的“天资”与“机遇”也是重要的,抓住王国维“三种境界”中最重要的一条“衣带渐宽终不悔”,提醒人们,必须以勤奋精神去做学问或干事业。
  13、勤奋是成功的根本条件,希望人们能以勤奋的精神治学工作,走向成功。
  三、课文学习
  1、作者如何对“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中的“预期”进行说明?作者提出的成功的公式是什么?
  明确:作者借助词典,诠释“成功”,就成功定义中的“预期”作了说明。人的预期不同,结果自然不同,因而无法界定也无法分类,所以作者只能凭自己的经验去谈。“预期”不能不说,但是也无法多说,因为“无法界定”,所以有理由不去谈它。但是从作者从下文对“天赋”的分析来看,文章还是谈了“预期”的。作者声明是“大题小做”,既然是“小做”,就可以择其要点而不及其他。然后以自己的治学经验,就这一个论题,用一个公式提出自己的见解:
  天资+勤奋+机遇=成功。
  2、作者如何看待“天资”的?
  明确:作者的态度是承认天资,不惟天资。特别提到“文革”中的“天才”闹剧,对自我标榜唯物主义却大行封建迷信之实的丑陋行为深恶痛绝。对当今一些“自我感觉过分良好”的人,说“我除了羡慕”“不敢赞同一词”,顺带讽刺。作者主张每个人都要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不要脱离实际,不要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这也就照应了“成功”内涵中“预期”的含义。
  3、作者认为“勤奋”在成功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指出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也赞同。作者在分析勤奋的作用时,已经顺便提到天资与勤奋的关系,认为即使天资高,不勤奋也无用,说“事理至明,无须饶舌”,意思是,这已是众所周知的公理,无须证明了。
  4、作者如何看待“机遇”在成功中的作用?
  明确:作者针对机遇“往往为人所忽视”,指出要正视它的存在,而且指出其重要性,并以实例为证,“如果清华不派我到德国去留学,则我的一生完全不会现在这个样子”。作者在说“成功”,但不以成功者自居,这样来阐述一个公式,更能显示出是一种基本规律。
  5、作者为什么说勤奋是成功的最根本条件?
  明确:在成功的三个条件中,作者认为人无力决定“天资”,而机遇也没有办法预期,人在这两个方面无能为力。既然如此,就只剩下一条路——勤奋。这是作者最想告诉读者的内容。文章在前面对“成功之道”作了许多分析,都是为铺垫出这条“成功之路”。然后引用韩愈的“业精于勤,荒天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说明这是公认的真理。
  6、作者引用王维的经典比喻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引用并分析王国维的经典比喻,来说明勤奋是成功之道。王国维是治学的成功者,他的三种“境界说”在学界已经成为一种经典比喻,作者基本赞成“预期——勤奋——成功”的“成功之道”,但是对此也有保留,认为自己公式中的“天资”与“机遇”也是重要的,考虑到角度不同,不再展开论述,而是抓住王国维“三种境界”中最重要的一条“衣带渐宽终不悔”,提醒人们,必须以勤奋精神去做学问或干事业,再次强化了中心论点。
中 考 解 析
  一个人在事业上要想取得伟大的成就,必须有持之以恒的精神。①鲁迅先生说过:“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②赫胥黎说得好:“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24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24小时。”现代书画家齐白石90多岁后仍然每天挥笔作画,一天至少五幅。③他说:“不叫一日闲过。”有一天过生日,客人多,没有作画,他第二天又追画几张,以补“昨日的闲过”。科学家阿基米德一次正在研究数学,敌人冲进了城,他的研究工作还没有做完。他没有逃走,而是坐在那里专心致志地画圆圈,计算着深奥的数学题。当一个罗马士兵持刀向他奔来时,④他向士兵说:“我的朋友,在你杀死我以前,让我先画完这个圆圈吧!” 
  1.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子的确切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共引用了四个人的话作论据,其中①②属________,③④属________。 
  4.本文的论点和论据是否统一?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余下试题  【考点】:阅读议论文的综合能力
  【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文段论点的能力。本段的内容都是围绕第一句话来阐述的,因此第一句话是论点。 
  2.本题考查的是对特殊含义的句子的理解能力。这句话的意思是:能利用时间的人,时间给他的就多;不能利用时间的人,时间给他的就少。 
  3.本题考查的是辨别什么是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第①②句完全引用名人的话来阐述一个道理,因此是道理论据。③④句主要叙述一个故事,在故事中引用的人物对话,因此是事实论据。
  4.不统一。论点着眼于“持之以恒”,论据着眼于“珍惜时间”。文中的论据本来可以证明论点的,只是需将“珍惜时间”与“持之以恒”之间的关系阐述清楚。 
  5.讲道理 摆事实
课 外 拓 展 
任人唯“长”
  人都有长处和短处,长与短共存,构成了人的本身。在用人问题上,用其所“长”,就会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避免造成人才的浪费。其实,这跟木匠选择木材一样,取其所长,避其所短。巨木高耸入天,几个人都难以合抱,即便有几尺朽烂,优秀的木匠也是不会弃它而去的。
  任人唯“长”的道理古今皆知。汉高祖刘邦可谓在用人所“长”上是个典范。张良通晓战略,足智多谋,善于___ ,(  )缺少带兵打仗的实践,被刘邦用作“智囊”,让其伴随左右;萧何善于镇守后方,安抚百姓,源源不断地补给军粮,刘邦让其任相兼“后勤部长”;韩信善于统帅大军冲锋陷阵,攻必克,战必胜,刘邦封其为大将。从刘邦用人、成就帝业的史实中,我们可以看出,举大事者必以人才为本,治国治军之道,务在举贤任能。当然,历史上也有忽视唯“长”善用而造成失误的事例。三国时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人人皆知。马谡精通兵书,向诸葛亮献计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致使诸葛亮取得了“七擒七纵”孟获,“南人不复反矣”的战果。可诸葛亮有时却未用其长而用其短,让这个智谋型的人才带兵打仗结果街亭失守。马谡被斩后,诸葛亮也自知用人不当,才“自贬三级,以督厥咎”。
  古语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就像一面镜子挂在我们面前,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究。作为领导干部( )要用有能力、有建树、群众推崇的人,(  )要善于使用有些过失但有一定特长的人,善于把他们放到最恰当的位置上,使之各安其位,各守其职,各尽其才。用人就像一面旗帜,用人不当,不仅影响着群体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而且还必然影响到事业的发展。我们应用人之长;唯才是举,扬长避短,因能而授职。领导干部用人之要诀,不仅在于如何使用人才,更在于如何注意保护人才;不仅在于如何克服他的短处,更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长处。用人问题实质上是领导干部意志和水平的延伸,其作用是随着能力的提高和职权范围的扩大而成正比上升。在当前改革开放、人才辈出的时代,作为领导者,要善于知人,爱而知其恶,俗而知其善,用贤人、正人,远庸人、小人,心胸宽,头脑清。总之要有用人之明。 
  1、选择一个恰当的短语,填在第2段的横线上。(  )
  A、运筹帷幄   B、思索问题   C、深谋远虑   D、集思广益
  2、与“精通兵书”的“兵”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兵不血刃   B、兵强马壮   C、纸上谈兵   D、短兵相接
  3、在第2段与第3段的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4、本文标题的作用是什么?
  5、第1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6、第2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指出并简析其作用。
  7、第3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清指出并简析其作用。
  8、第2自然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9、第3自然段中加点的“其”字指代什么?
  10、文章最后一句话有什么作用?哪一个词有助于我们对论点的理解?为什么?
  参考答案
  1.A 
  2.C(“兵书”与“纸上谈兵”的“兵”都是指与军事或战争有关的,而A与D的“兵”是“武器”的意思,B的“兵”是军队的意思。) 
  3.但 不仅 还
  4.点明中心论点 
  5.比喻论证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 
  6.事实论证  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例子能有力地证明论点(“事实胜于雄辩”)。 对比论证 汉高祖善用人的例子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做对比(或诸葛亮用人方面成功与失败例子的对比)正反两方面的对比,能使作者的观点表达得更明确,给读者的印象更深。 
  7.道理论证(其中“古语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是引证法)说理透彻,有助于读者接受作者的论点 比喻论证“历史,就像一面镜子……”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读者接受作者的论点。 
  8.转折或过渡  
  9.指代前句“要善于知人”中的“人”。 
  10.最后一句起结论作用。“总之”这个词有助于我们对文章论点的理解。因为“总之”是“总而言之”的意思,一般用在段末或文末,表示下文是总括性的话,对前面的分析起总结作用。 (59.33.120.99)" 
标签:苏教版 九年级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成功》随堂”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2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