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1060
标签:
苏教版
高一
上册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0]
高中全新课时优化训练第一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测试
说明: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第一卷60分,第二卷90分,共150分(作文50分,其余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第I卷(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寥廓(liáo) 遏制(è) 百舸(gě) 漪沦(yī)
B发酵(jiào) 青荇(xìng) 稻穗(suì) 纤绳(xiàn)
C漫溯(shù) 长篙(gāo) 屏息(bǐng) 枯槁(gǎo)
D脊髓(suǐ) 颓圮(pì) 渲染(xuàn) 粗糙(cāo)
2、下列词语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原弛蜡象 深邃 胚芽 B姹紫嫣红 绿荫 疲惫
C高瞻远瞩 隐秘 汹涌 D彪炳青史 峻峭 佝偻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C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D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
①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水深而清)
②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山势高峻)
③像我一样,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来回不停地走)
④我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
⑤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拿、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5、下列各句,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世界教育史上,中国的文字和学校是最早出现的一个国家。
B六月廿日,英模报告团来到新星集团,恰巧是这个集团被评为国家一级企业的大喜日子,双喜临门,人们喜气洋洋。
C省教育委员会与省电视台于四月一日将在第四套节目中联合开办中小学英语教材分析课。
D读者是否认识到诗的艺术感觉是进入诗的王国的第一张通行证呢?
6、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表现了作者的愤恨、迷茫和不解
B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奥秘的寻求与探索
C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怀疑和挑战
D表现了作者对自己和革命前途的担忧
7、对《再别康桥》一诗的艺术特色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
A整首诗诗行长短构成一种参差错落、舒缓有致的声调,而诗的开头和结尾采用重叠、复沓,加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旋律美,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B这首诗写离别别出心裁。诗人告别的是“西天的云彩”,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诗人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C这首诗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七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出的画面,而色彩鲜明,富有动态感。
D浓艳、富丽、重雕琢是这首诗的语言风格,伤感、沉痛是全诗的感情基调。
8、下列几个句子,排列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 )
①它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②因为主流是精华 ③我们的文化传统也并非尽善尽美 ④精华与糟粕搀杂,彼此渗透 ⑤所以中华文明才能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向前推进 ⑥总的说来,精华始终居于主导地位 ⑦如同世界其他文化体系一样
A⑦③①④⑥②⑤ B⑦③⑥④①②⑤
浏览完整试题
C⑦①④③⑥②⑤ D⑦①④②⑤③⑥
9、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新诗是现代诗歌的主流,而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旧体诗,也被认为是现代诗歌。
B新诗是1919年“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反映新的生活,表现新的思想感情,运用白话。
C惠特曼是美国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是伟大的民主诗人,他的代表作《草叶集》创立了自由诗体,对我国“五四”以来的新诗有重大影响。
D华兹华斯是德国“湖畔派”诗人,他的浪漫主义诗风对欧洲后来的诗人如雪莱、拜伦、济兹都有影响。
10、对下列意象的内涵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你们是大自然并肩生长的/两棵树,在平原的晚风中相对招摇
用“两棵树”比喻女声二重唱相和相生的美妙
B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胚芽”和“笑涡”这些意象代表了重压之下的希望的产生,代表了摆脱劫难后的无比喜悦,描绘出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形象
C篱笆那边/有草莓一棵/我知道,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草莓,真甜
“篱笆那边”可以指代思想的禁区,草莓可以指代异类的思想,或心中渴望的理想
D我愿意是草屋/在深深的山谷底/草屋的顶上/饱受风雨的打击……/只要我的爱人/是可爱的火焰/在我的炉子里/愉快地缓缓闪现
在“草屋”的意象中,作者形象、优美地抒发了他对真正爱情的理解。
二、(9分,每小题3分)
鉴赏下列两首诗,完成11—12题。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1、下列对诗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胜败兵家事不期”,“事不期”是说胜败之事,不能预料。
B“包羞忍耻是男儿”,是说项羽遭挫折不灰心,是真正男儿。
C“卷土重来未可知”,是说如若重振旗鼓,是大有可为的。
D“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是说人要有骨气,不管是活着还是死去,都要顶天立地。
12、对两首诗的鉴赏,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 )
A杜牧诗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对项羽的自刎持否定态度。
B杜牧诗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对项羽的自刎持肯定态度。
C李清照充分肯定项羽的英雄气节,赞扬项羽的高风亮节。
D李清照诗与杜牧诗,对项羽的看法是迥然不同的,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作者的态度。
13、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欢 乐
何其芳
告诉我,欢乐是什么颜色?
像白鸽的羽翅?鹦鹉的红嘴?
欢乐是什么声音?像一声芦笛?
还是从簌簌的松声到潺潺的流水?
是不是可握住的,如温情的手?
可看见的,如亮着爱怜的眼光?
会不会使心灵微微地颤抖,
或者静静地流泪,如同悲伤?
欢乐是怎样来的?从什么地方?
萤火虫一样飞在朦胧的树荫?
香气一样散自蔷薇的花瓣上?
它来时脚上响不响着铃声?
对于欢乐我的心是盲人的目
但它是不是可爱的,如我的忧郁?
A 这是一首柔美的小诗,其最大特色是:诗人用通感的手法,借助各种感官知觉,以具体的比喻意象,呈现了自己对欢乐这一高度抽象情感的层层体验。
B 第一节,诗人借助听觉和色彩视觉,将欢乐的深层美及其深层体验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欢乐是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轻松明丽的一种心象景观。第二节,诗人则调用触觉和视觉,敏锐地抓住欢乐沁人心脾、暖人身心地表层审美特质及其体验。欢乐是一份能够使心灵“微微颤抖”的慰藉、关怀和呵护。
C 第三节,诗人将动态的视觉、嗅觉和听觉,交替使用,勾勒了欢乐如水中花、雾中月的飘忽不定,倏忽即逝和清香郁沽的美及其与人若即若离的距离和关系。
D 诗人把自己从欢乐的沉思冥想中突然拉回铁一般冷酷的现实,这陡然而转的笔锋,暗示了现实中没有乐土以及诗人内心的忧郁,孤独和彷徨。
三、(21分,每小题3分)
阅读毛泽东的一首律诗,完成14—15题。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4、对这首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钟山”指南京城东的紫金山,这里代指南京。“苍黄”本指青色和黄色,古人有“苍黄反复”之语,引申为巨变。
B “虎踞龙盘”来源于诸葛亮的“钟阜龙盘,石城虎踞”,这里比喻南京的险要、雄伟。
C “霸王”指西楚霸王项羽。秦汉之交,项羽为博取仁义的空名,在鸿门宴上曾放走刘邦,自己最终兵败,自刎乌江。
D “沧桑”原意为沧海桑田,意即桑田变为沧海,比喻发展变化之大,发展内容广阔无限。
15、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项是 ( )
A 颔联抚今追昔,实质上是说黑暗耻辱已经过去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到来,可谓欢欣鼓舞,豪情满怀。
B 诗中借用“霸王”的典故意在申明立场:绝不沽取什么虚名,不能使全国的解放半途而废,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C “天若有情天亦老”是借用唐代诗人李贺的句子,是说大自然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那么“人间”的发展也要合乎社会发展的规律。
D 这篇诗作与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那篇新闻,写作事件相同,写作时间相同,都展示了我人民解放军空前的巨大胜利。
16、对下面一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菩萨蛮 黄鹤楼
毛泽东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镇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注]九派:水的支流叫派。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叫九派。
A 作者在上阕从茫茫奔腾的大江,写到了贯串南北的铁路。由西到东,由南到北,气象雄伟。
展开余下试题
B “烟雨莽苍苍”给眼前的景象布上了一层朦胧的诗意,使词的意境显得幽深、耐人寻味。
C 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生情,最后以乐观高昂的情调收束。
D 词中“酹滔滔”来自苏轼“一尊还酹江月”,苏轼“酹江月”是凭吊“千古风流人物”,诗人这里“酹滔滔”也是来凭吊古人。
17、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我 爱 这 土 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A 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 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18、对下面诗歌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载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A 诗成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从压抑中释放出来的热情化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B 诗中的“我”是冲破樊篱挺然而现的真理,是振兴祖国的不可遏止的活力,是可望更可及的理想。
C 含蓄而深刻的诗句——“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这是女诗人的自况,她把个人所受的压抑如蛛丝一样轻轻地抹去。
D “雪白的起跑线”,使我们看到亿万建设者奋力竞先的雄伟场面;“绯红的黎明”,使我们坚信祖国的前程必将辉煌灿烂。
19、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春
穆 旦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A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这里运用比喻的方法,把小草的欲望即洋溢着的春意写成一片绿色的火焰,并运用拟人的方法写出小草勃勃的生机。
B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这里运用倒装的句式说春来了,带来万物苏醒,一个“伸”字,形象地说尽了花朵无穷的欢乐。
C “你们被点燃”以下三行诗写“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从压抑到释放过程的情景,展示了青春在灵魂深处的跃动与诱惑,使人们更感受到春的撼动力量。
D 这首诗第一节主要写客观的春意,第二节主要写主观的感受,全诗将官能的感知与理性的思维交织成为生命的交响乐章,使人们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美。
20、对下面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中 国 的 土 地 刘湛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鹃花嫣红姹紫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蔷薇色的海浪爱抚着砂粒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是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以绽开复兴的契机
(选自《无题抒情诗》,重庆出版社1986年版)
A 这首诗歌颂中国这块神奇土地的秀美山川和既敦厚善良又顽强勇敢的人民,由物及人,又借物写人,结构完整,艺术天成。
B 第一节中杜鹃花、神女峰、冻土层、椰子林,看似写实,实为写意,既写出了祖国山川的广袤壮丽,物产丰饶,又写出了中华古老文化的神奇美丽和历史悠久。
C 第二节写人,由外貌写到性格,再写到内心的精神状态。层次井然有序,思想逐步加深,表现了饱经风雨洗礼的中国人民已经摆脱了幼稚和愚昧,走向了改革开放,祖国正走向复兴与昌盛。
D 这首诗运用了拟人、比喻和象征的艺术手法,创造出了典型新颖的意象。如“神女峰的叹息”是拟人,“微风下的湖水”是比喻,“挂霜的葡萄”“成熟的硬核”则象征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成就巨大,到了秋季收获累累硕果的黄金季节。
第II卷(共90分)
四、(2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杜 鹃 郭沫若
杜鹃,敝同乡的魂,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恐怕任何鸟都比不上。
我们一提起杜鹃,心头眼底便好像有说不尽的诗意。
它本身不用说,已经是望帝的化身了。有时又被认为薄命的佳人,忧国的志士;声是满腹相思,血是遍山踯躅, ……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了爱的象征。这爱的象征似乎已经成为民族的感情。
K1,这种感情还超越了民族的范围,东方诸国大都受了感染,例如日本,杜鹃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并不亚于中国。
K2,这实在是名实不符的一个最大的例证。
杜鹃是一种灰色的鸟,毛羽并不美,它的习性专横而残忍。
杜鹃是不善于营巢的,也不孵卵哺雏。到了生殖季节,产卵在莺巢中,让莺替它孵卵哺雏。雏鹃比雏莺大,到将长成时,甚至比母莺还大,鹃雏孵化出来之后,每将莺雏挤出巢外,任它啼饥号寒而死,它自己独霸着母莺的哺育。莺受鹃欺而不自知,辛辛苦苦地哺育着比自己还大的鹃雏:真是一件令人不平、令人流泪的情景。
想到这些实际,便觉得杜鹃这种鸟大可以作为欺世盗名的标本了。然而,杜鹃不能任其咎。杜鹃就只是杜鹃,它并不曾要求把它认为佳人志士。
人的智慧和莺也差不远,全凭主观意象而不顾实际,这样的例证多的是。
K3,过去和观在都有无数的人面杜鹃被人哺育着。将来会怎样呢?莺虽然不能解答这个问题,人是应该解答而且能够解答的。
21、第一自然段的写法特点及其在全文的作用是 (8字以内)(2分)
22、“我们一提起杜鹃,心头眼底便好像有说不尽的诗意。”这是因为(4分)
展开余下试题
答:(20字以内)
23、“望帝”是典故“望帝啼鹃”中的一个人物,指的是( )(2分)
A屈原 B黄帝 C杜宇 D苌弘
24、划“ ”处应填入的八个字是( )(2分)
A可怜 哀婉 纯洁 至诚 B美丽 柔弱 俊伟 刚直
C慈爱 温顺 磊落 神勇 D娴雅 忠贞 谦恭 淳厚
25、从第一自然段到第四自然段,作者写作目的是( )(2分)
A 塑造一个民族乃至东方传统文化观念的象征:杜鹃。点明全文的中心意思。
B 将杜鹃在中国乃至东方所引发的心理情态作了概括性描述,与下文关于杜鹃的实际情况形成鲜明对照。
C 塑造一个民族乃至东方文化传统观念的象征:杜鹃。与下文关于杜鹃的实际情况的说明形成鲜明对照。
D 将杜鹃在中国乃至东方所引发的心理情态作了概括性描述,点明全文的中心意思。
26、为什么说“人的智慧和莺也差不远”?请简答:(可用文中字句,限12字内)(4分)
27、本文K1、K2、K3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2分)
A然而 而且 因此 B而且 因此 然而
C而且 然而 因此 D因此 然而 而且
28、最符合本文特点的分析是( )(2分)
A 本文以象征和拟人的手法,揭露杜鹃一类欺世盗名者的专横和残忍的本性。
B 引用典故,赋予新意,表达对莺一样的人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感情。
C 本文以象征和拟人的手法,分别塑造了杜鹃和莺的形象,歌颂真善美,揭露假恶丑。
D 引用典故,赋予新意,揭露杜鹃之类的欺世盗名者的专横和残忍,启发读者联想世事,催促世人警醒。
五、填空(12分)
29、徐志摩, 主要成员之一。他的诗、散文以及艺术观受英国浪漫主义影响较深,注重意境创造与音律和谐。著有诗集《志摩的诗》《 》《 》等,代表作《再别康桥》。(3分)
30、闻一多,现代著名爱国诗人、学者。著有诗集《 》《 》。1946年7月11日中国民主同盟负责人李公朴惨遭国民党特务杀害,他于15日发表《 》,怒斥刽子手,痛骂反动派,当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毛泽东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3分)
31、普希金,杰出的 (国)民族诗人,十九世纪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富有人民性,被称为“俄罗斯生活百科全书”。他一生写了800多首抒情诗,包括著名的《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致诗人》等;叙事诗《茨冈》、《青铜骑士》;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集《别尔金小说集》和代表作长篇诗体小说《 》。普希金是“俄国文学的始祖”。(3分)
32、默写。(3分)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 ;
, 。 , ,粪土当年万户侯。
六(8分)
33、下面这段文字,在字、词语、语法方面都有一些毛病,请指出并改正4处。(4分)
这些年,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很快,但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是擢发难数的。许多国外的旅游者到中国来,对居住条件要求并不高,只有服务水平高他们才满意。他们来,希望领会的是我们这个古老国家的文明、情调,甚至希望好奇地住一住北京的四合院、东北的热火炕……而我们一些从事旅游业的同志却总认为这些太“土”,不够品位,蹬不了大雅之堂。他们不了解中国的某些“土”在外国人眼里恰恰是难得一见的“雅”。
错处(抄原文) 改 为
34、给下面文句中划线的句子增加修饰成分,使语意丰富并且符合原文语境。(4分)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黑影;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答:  
上一篇:
初三第一次语文月考
下一篇:
初三语文第六单元
标签:
苏教版
高一
上册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高中全新课”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