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作文专题训练
阅读:2217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作文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17]
高一语文必修(1)期中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沁(qìn)园春 寥廓(guō) 飞翔(xiáng) 橘(jú)子
B.携(xié)手 峥嵘 (zhēng) 彷徨(huáng) 泌尿(mì)
C.惆怅(càng) 毋庸(wù) 斑斓(lán) 青荇(xìng)
D.漫溯(shuò) 瓦菲(fēi) 忸怩(ní) 团箕(j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正襟危坐 舳舻相接 村墟夜舂 多思曩昔
B.华众取宠 漆黑一团 瞬息万变 刚健质朴
C.情随事牵 为之一新 有的放矢 消魂钩魄
D.明珠投暗 恼羞成怒 娇揉造作 一览无遗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今年春天的气候反复无常,有时气温__________下降,让人防不胜防。
②刘老师要出差,他把工作向胡老师_________了一下。
③保持香港的繁荣,我们希望取得英国的合作,但这不是说,香港继续保持繁荣必须在英国的_________之下才能实现。
A.急剧 交代 管辖 B.激剧 交代 管理
C.急剧 交待 管辖 D.激剧 交待 管理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王羲之字逸少,其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故有“书圣”之称。《兰亭集序》被世人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
B.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选自杂文集《华盖集》,文中叙述了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的刘和珍君等人的遇害经过,表达了鲁迅强烈的愤慨和悼念之情。
C.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不仅在词上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散文的发展史上也有杰出的贡献。《赤壁赋》中表现了两种人的两个观点,一是消极,一是积极,是一篇优美的文赋。
D、王维是唐代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对道家学说颇有研究。晚年常把道家学说掺到文中,无心进取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5、下列各句中语法现象正确的一句是 ( )
A.亦将有感于斯文——定语后置
B.而今安再哉?——宾语后置
C.举酒属客——属通假字,通“嘱”,劝人喝酒
D.侣鱼虾而友麋鹿——侣为使动用法,以···为伴侣
6、对下面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浏览完整试题
一片冰心在玉壶。
A.第一句写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
B.第二句写清晨辛渐即将登舟北归,想到行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C.三、四句是作者以冰壶赠勉,寄望于友人日后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
D.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具有“即景生情,情蕴景中”的特点。
二、(18分,每小题3分)
认真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并完成后面的题目。
长乐公主将出降,上以公主皇后所生,特爱之,敕有司资送倍于永嘉公主。魏征谏曰:“昔汉明帝欲封皇子,曰:‘我子岂得与先帝子比!’皆令半楚、淮阳。今资送公主,倍于长主,得无异于明帝之意乎!”上然其言,入告皇后。后叹曰:“妾亟闻陛下称重魏征,不知其敌,今观其引礼义以抑人主之情,乃知真社稷之臣也!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妇,曲承恩礼,每言必先候颜色,不敢轻犯威严;况以人臣之疏远,乃能抗言如是,陛下不可不从。”因请中使赍钱四百缗、绢四百匹以赐征,且语之曰:“闻公正直,乃今见之,故以相赏。公宜常乘此心、勿转移也。”上尝罢朝,怒曰:“会须杀此田舍翁。”后问为谁,上曰:“魏征每廷辱我。”后退,具朝服立于庭,上惊问其故。后曰:“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上乃悦。
7、对下面四句话中加点字的解释,依次正确的一项是: ( )
①长乐公主将出降 ②上然其言 ③妾亟闻陛下称重魏征
④今观其引礼义以抑人主之情
A、下嫁 认为……是对的 器重 援引
B、离宫 认为……是对的 尊敬 引出
C、下嫁 这样、如此 敬重 援引
D、离宫 对的、正确 重视 引出
8、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特爱之 ②乃知真社稷之臣也 ③且语之曰
④乃今见之 ⑤由陛下之明故也
A、①③/②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①④/②⑤/③ D、①④/②③/⑤
9、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
①皆令半楚、淮阳 ②得无异于明帝之意乎
A、①全部命令只给楚王和淮阳王封地的一半。
②恐怕和汉明帝的想法不一样吧?
B、①全部命令给楚王和淮阳王封一半地。
②能不与汉明帝的想法相同吗?
C、①全都命令只给楚王和淮阳王封地的一半。
②能不与汉明帝的想法相同吗?
D、①全部命令给楚王和淮阳王一半封地。
②恐怕和汉明帝的想法不一样吧?
10、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
况以人臣之疏远,乃能抗言如是
A、何况他作为人臣处于疏远的地位,这才能如此直言
B、何况他作为人臣处于疏远的地位,于是能这样直言
C、何况他作为人臣处于疏远的地位,竟然能这样直言
D、何况他作为人臣处于疏远的地位,就能这样直言
11、下列几句话中,构成“因请中使”去赏赐魏征原因的一组是: ( )
①敕有司资送倍于永嘉公主
②今观其引礼义抑人主之情,乃知真社稷之臣也
③每言必先候颜色,不敢轻犯威严
④以人臣之疏远,乃能抗言如是
⑤闻公正直,乃今见之
⑥魏征每廷辱我
A、①②⑥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③④⑤
12、对这段文字的思想内容,解说得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段文字说明臣下要效忠国君,秉持忠心不转移。
B、这段文字深刻地说明了要善于发现人才,更要尊重人才。
C、这段文字使人们可以看到魏征的风貌,他是一位敢于直谏的臣子。
D、这段文字深刻阐明了封建时代君臣之间的关系应是君主英明、人臣正直。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4分)
三、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楼”这个富于诗情画意的字是中国文学的专利品,尤其是专属于诗的。同一“楼”字在法文或英文中便只是建筑学上的名词,平凡庸俗,仅仅意味着平房或楼下的反面,不蕴涵任何美感,而“楼”字在中国文学里是富于诗意的,会引起诸多美丽的、奇妙的联想。楼是凌云的建筑,所以会引起空灵飘忽的感觉。如“楼阁玲戏五云起”或“山外青山楼外搂”。
在昔日,女孩子们的闺房常常设在楼上,所以楼又是富于浪漫色彩的。它是名门闺秀的寓居“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它是歌妓们的寓居:“美人一笑搴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它是宫女们的居所:“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楼是高出地面的建筑,所以视野辽阔,宜于远眺。李后主在思乡的时候便登上他谪居的小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游子远行的时候,留在家里的思妇便在楼头忧郁起来:“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楼是触及重霄的建筑,所以气象万千。月明风静的夜间,楼提供一个空灵的境界:“小搂回首,明月自纤纤。”伤春时节,楼提供一个凄楚的意境:“子规啼月小楼西。”而在欲雨还晴时刻,楼上又是另一番景象:“山雨欲来风满楼。”
楼是古典,楼是东方。假如我是一位音乐家,我要以搂为主题写出一套组曲表现搂的各种意境、景象和情调。我要以小提琴的幽雅奏出(“ ”)的静夜,我要以横笛吹出(“ ”)的凄清,我要以喧哗的小鼓和喇叭响出(“ ”)的萧瑟,我要以肖邦式的夜曲在钢琴的键子上弹出(“ ”)。的幽怨。假如柴可夫斯基住过中国古典的小楼,他可能写出比“胡桃夹子”更空灵的作品;假如蒙内住过中国古典的小楼,他会留下更多印象派的画面。啊!“楼”这个字,太美了。
(节选自台湾胡品清《我藏书的小楼》,有修改)
13、依次填入上文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展开余下试题
①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②山雨欲来风满楼
③子规啼月小楼西 ④十二楼中月自明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14、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说“‘楼’字在中国文学里是富于诗意的”,试说出“富于诗意”在本文中的具体内涵。(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为什么说“楼是古典,楼是东方”?(4分)
① 说:“楼是古典”是因为(不超过18个字)
②说“楼是东方”是因为(不超过25个字)
四、基础运用(15分)
16、下面给出了一个句子,请以“友谊”为开头,仿写一句话(3分)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智慧之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默写(每题3分,12共分)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3)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4) ,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五、作文(40分)
十六七岁正是人生多梦时节,这些梦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有对丰富多彩生活的渴望,也有对理想目标的拼搏与追求……这些梦都是美好的,它体现了一名中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认识,请围绕上述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结合自己人生的阅历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与认识,有真情实感。
② 题目自拟。
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一、(30分,每小题3分)
1.B(A间应为ɡuō;B炫应为xuàn;D隘应为ài)
2.A(A“意”应为“异”;C牵应为迁,钩应为勾;D娇为矫)
3.A(急剧:急速或迅速而剧烈;激剧:激烈。交代:把经手的事务移交给接替的人;交待:把错误或罪行坦白出来。管辖:统辖;管理: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
4.B(A指有些事情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C激动得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D多用作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的劝解、教育)
5.C(A搭配不当;B否定不当;D重复罗索)
6.A(抓住“各有所长”)
7.D(倡导者没有杜牧)
8.D(A分号改为逗号;B句号在引号里;C理论后的逗号改为句号,括号改为破折号)
9.C
10.C
二、11.B 12.A 13.D 14.C 15.B 16.C
三、17.B 18.C 19.A 20.C
四、
21.B
22.①楼能引起空灵飘忽的感觉②楼富于浪漫色彩③楼视野辽阔,宜于远眺④楼气象万千
23.①“楼”字与中国古典诗词有着密切的联系
②“楼”字是中国文学的专利品;在西方只是建筑学上的名词
24.AF
五、
25.(略)
26.(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秋水共长天一色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一、选择题:30%(1格1.5分) 1、C 2、B 3、A 4、D 5、A 6、B 7、B 8、D 9、A 10、C 11、A 12、A 13、B 14、B 15、B 16、C 17、C 18、D 19、B 20、B二、填空题:10% 21、(略) 22、(略)三、阅读题:20%(9+6+5) (一)23、A 24、C 25、B 26、D 27、A 28、C 29、D 30、C 31、D (二)32、C 33、D 35、C 36、B 37、B34、懂得了向子期当年不能直书其事的原因,因为现在中国也处于白色恐怖之中, 作者身临其境。 (三)38、D 39、D 40、C 41、C 42、C (202.100.209.34)"
上一篇:
阜宁县实验初中初二语文月考试卷
下一篇:
白洋中学八年级(上)九月份考试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作文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高一语文必”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1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