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962  
标签:语文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2]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2007届初三年第三次质检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卷共25题,满分150+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9分)
1、下面四个四字短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更正后工整的抄写在田字格中。 (4分) 
涸泽的鱼     浮想联篇       揣揣不安      不屑置辩

2、古诗文默写。(11分)
①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
②《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写齐王下令纳谏后齐国出现的讽谏情景是:令初下,
                    ,                ;数月之后,                    ;
 数年之后,                ;                        。
③《十五从军征》写主人公近看的两句是                 ,                  。
④《送别》的名句是             ,               。
3、下面语句非常巧妙的应用某种动物来比喻某种类型的人,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含有动物名称的三字常用短语(任选三小题)(3分)
①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            );②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            )
③代人受过,替人受罪的人:(            );④孤陋寡闻,见识不多的人:(            )
4、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对得不工整的地方,请做改动,使之合乎对联的要求。(2分) 
    登高望远见山青水绿千帆过
放歌纵酒喜暖日融泥万木春   
答:                                                                       
5、下面是某市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统计表,请根据表中数据作分析归纳。(2分)
                 年级
       人数
学校        ( % ) 初  一 初  二 高  二
城  市  中  学 79.4 80.8 83.6
农  村  中  学 20.0 21.7 24.5
从上表可以看出目前中学生对课外书籍的阅读情况是:


浏览完整试题①     
②     
6、名著阅读(7分)
《西游记》中的孙猴子是作品中的灵魂人物,就连他的六个名号,也是有着非凡的来历。请你按名号得来的先后顺序填在下列横线中,并任选一个名号用一句话概括它的由来:
答:         ,        ,       ,       ,        ,          ;(各0.5分)
(        )(1分):                                                   (3分)  
二、阅读(61分)
(一)阅读《孙权劝学》,完成7—11题(15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7.《孙权劝学》选自《        》,它是     (朝代)政治家、史学家         (人名)
主持编纂的一部            (体制)通史。(2分)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蒙乃始就学:                    
③卿今当涂掌事:                 ④见往事耳:                         
9.用原文填空。(2分)
①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                                
②孙权给吕蒙指出的读书方法是: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卿言多务,孰若孤?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1.《孙权劝学》一文给我们什么启发?(可从学习角度去谈),并写出一句与学习有关的名言。(3分)
①启发:                                                         
                                                             (1分) 
②名言:                                                     (2分)
(二) 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有删改),完成12一17题(17分)
⑴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⑵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⑶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⑷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⑸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12、上面语段的敌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3、上面语段的敌论据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上文的批驳方法是                。(2分)
15、“假使这也算一种‘信’”一句中“这”指代                           (2分)
16、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后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3分)                                                                          


展开余下试题17、“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这里的“新生路”指什么?(2分)
                                                                           
(三)阅读《想讨一本书》,完成17-24题(29分)
⑴我给小有名气的“大款”方先生开车期间,他正追求一位姓申的小姐。
⑵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方先生终于与申小姐有了第一次约会。共进午餐后,申小姐接受了方先生的进一步邀请,坐车来到了方先生的住处——位于龙华的一幢豪华别墅。
⑶下车后,我们看见门柱上斜靠着一个乞丐样的人。他身上裹一件脏兮兮的棉衣,似有所求的望着我们。
⑷心情很好的方先生赶紧走上去问他:“你是不是想吃点什么?”
⑸想不到乞丐回答:“这会儿太阳很好,我吃饱喝足了,只想在您这儿晒会儿太阳。还想……”
⑹“还想什么?”方先生从口袋里掏出100元钱,晃动在乞丐眼前,调侃地追问道,“别难为情,尽管说吧,我会满足你的。”他料定一个乞丐的要求不会特别难以应付。
⑺“我想……”乞丐支吾着,最后鼓起勇气说,“您千万别笑话我。您可以想象我的日子,饭是每天都能吃上的,只可惜好长时间没读书了,总想讨一本看看,可是一直难于启齿。您能不能让我进您书屋里,随意挑一本书呢?”
⑻方先生一下子愣住了。一方面,他惊奇于这个乞丐非同寻常的奢求;另一方面,他羞愧自己满足不了这个乞丐这一简单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让申小姐目睹了自己了窘迫!
⑼乞丐也看透了方先生的尴尬,急忙说:“天底下没书的人很多。只是,我没想到这家房屋的主人也会没有。不好意思,打扰您了。”说罢,抬腿欲走。那溢于言表的鄙薄与不屑令在场的人都很难堪。
⑽一直在一旁不动声色的申小姐急忙走上去,将随身携带的一本文摘读物递给乞丐,和颜悦色地说:“也许,你会喜欢这本书,不妨读读吧。”
⑾乞丐接过,连声道谢,然后席地而坐,旁若无人地读了起来。
⑿这天送走申小姐后,方先生满腹心事。看来,他想博得申小姐的满意尚有一定的障碍。
⒀不久的一天,方先生突然作出决定:“阿伟,送我去书店。”
⒁在书店经理室,方先生将一张2万元的支票拍在办公桌上,对接待他的小姐说:“愿意与我做成一笔大生意吗?”
⒂小姐说:“当然愿意。不过,我们这儿没什么大生意,只有书,您任意选吧。”
⒃方先生将支票扔到小姐面前,说:“我才懒得选,拜托你了。下午两点,我来取货。”
⒄小姐惊奇地盯着眼前这个财大气粗的人,不知如何应付。当方先生准备掉头而去时,她才醒过神来追问:“您想要一些什么呢?”
⒅“只要是书,只要有名气。”方先生头也不回地说。
⒆下午两点,我们驱车来到书店。那位小姐迎了出来,将支票还给方先生,并说:“很抱歉,我们经理不想接受这笔生意。”
⒇方先生再一次愣住了。他咆哮道:“你们的经理呢?让他出来见我。”
(21)“不必了。”小姐笑笑,“我们经理看过支票,就知道您是谁了。他要我一定转告您:本书店没有一本专作摆设的废书。每一本书都是有灵魂的生命,最终总会归属于那些真正爱书的人。
(选自《中外期刊文萃》作者许申高 有改动)
请仔细阅读本选文,然后根据有关小说阅读常识,完成以下各题。
18、本小说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和       ,主人公是      ,全文围绕着         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4分)
19、本小说故事情节经历了两个阶段,请用精炼的语言进行概括。
第一阶段(1-12自然段) (2分)
第二阶段(13-21自然段) (2分)
其中第二阶段中叙述的一个事件           是故事情节的高潮。(2分)
20、小说人物刻画的手段有很多,其中动作描写最能凸显人物形象的特征。仅就文中⑹、⒁、⒃、⒇四个自然段中加点的词“晃动”、“拍”、“扔”“咆哮”进行分析,方先生这个人的特点是      (3分)
在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也有对孔乙己付酒钱的动作的经典描绘: “排”和“摸”,请你分析这两个动词分别表现了孔乙己怎样的性格特征:
“排”                                                         (2分)
   “摸”                                                         (2分)
21、文中第⑻自然段中说“乞丐讨书”这个举动在方先生看来既是“非同寻常的奢求”,又是“简单的要求”。你是如何理解这种貌似矛盾的说法的?请在空白处简要的写下来:
(4分) 22、读了本文后,你认为作者想告诉给读者什么?(      )(2分)
A、男人仅有金钱是不能赢得高尚的爱情的。
B、人的高贵来源于精神上的充实、文化上的丰厚,而读书是充实人精神的最重要的手段。
C、有钱人物质上富有,精神上贫乏。
D、书是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23、小说最后一段标有“     ”的句子的深刻涵义是         (3分)  
24、第⑽自然中“申小姐急忙走上去,将随身携带的一本文摘读物给递给乞丐”句中“随身携带”说明了  (2分)你经常阅读的文摘读物是 (1分) 
三、作文(60+5分)
25、请从下面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道作文。  
(1)阅读下面材料,联系《吴汉何尝杀妻》一文,从不同角度提炼两个观点:并以其中任意一个观点作为写作的中心论点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提炼观点正确并作文可另加5分)
凄美的梁祝故事被戏说成轻佻的言情武打;残忍专制的暴君被戏说成了风流多情的大男孩;凝结着多少人血泪的历史在谈笑间被戏说成了才子佳人的浪漫故事……当现代人在这种轻飘飘的“旧时光”中就这么流连时,屈原究天人之际的上下求索,无数仁人志士为争取民主自由披肝沥胆的悲壮,便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甚至成为嘲讽的对象。
(2)有人说,语文为你打开一扇大门,让你领略多彩的大千世界;有人说,语文可以净化人的心灵,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有人说,语文探究实践点燃了智慧的火花,合作学习荡漾着友情的涟漪;有人说,语文学习有甘有苦,有乐有忧。在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中,你对语文一定也有许多真切的感受或难忘的经历。请以“语文”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定。②文中若需出现校名、人名,请用化名代替。


展开余下试题一、
1、(略)
2、(略)
3、变色龙   铁公鸡     替罪羊    井底蛙
4、登高望远见山青水绿千帆过,放歌纵酒喜日暖泥融万木春
5、①随着年级的增高,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人数比例也增大,但增幅不大。
②城市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比例高于农村中学。
6、美猴王  孙悟空  弼马温   齐天大圣    孙行者    斗战胜佛
(略)
二、
7、《资治通鉴》  北宋  司马光  编年体
8、①推辞②指从师学习③执政④了解、知道
9、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0、①你说你事多,谁能象我(有那么多事)
②兄长怎么认识事物这么晚呢?
11、①学习对健全人格有重要作用(开卷有益)
②(略)
12、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13、①自夸地大物博②寄希望于国联③一味的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14、驳论证(间接反驳)
15、信"地",信"物",信"国联"
16、先确认敌论据的真实性,但这真实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先抬后贬,为后文的驳论证奠定基础。
17、指相信自己的力量,号召全国民众团结起来抗日救亡
《想讨一本书》
    18、一个冬日的下午  不久的一天  方先生  书
19第一阶段:乞丐讨书(乞丐向方先生讨书)
第二阶段:方先生买书  方先生买书遭到拒绝
20摆阔 粗俗 专横 财大气粗
21“非同寻常的奢求”是指乞丐连生活都没有保障,想买本书看这是不可能的。
22、B 。
23、书是为那些爱书、精神世界充实的人而准备的,它不是那些有钱人用来装点门面的。(酌情给分)
24、申小姐爱读书。8、略。
作文(答案)
①从观众的角度: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有时距离很大,不要把看戏当作读历史。     ②从创作者的角度:历史剧不能胡编乱造。
阅读(一)
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列宁 (220.162.88.174)" 
标签:语文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九年级语文”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