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950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0]
高一上期半期试题
"2006-2007学年度下期高2009级半期考试
语文试卷
命题人:高2009级语文备课组 审题人:罗晓晖
【说明】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第一卷的答案涂在机读卡上,第二卷的答案书写在答题纸上,作文写在作文卷上。
第一卷(42分)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幽咽(yè) 熨帖(yù) 干劲(jìn) 嘀呖啼啭(zhuàn)
B.霉菌(jūn) 慰藉(jiè) 颤栗(chàn) 潜移默化(qián)
C.秩序(zhì) 啜泣(chuò) 祛除(qù) 同仇敌忾(kài)
D.煊赫(xuān) 联袂(mèi) 休憩(qì) 牵强附会(qiá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漂渺 挖墙脚 笔耕不辍 英雄气概
B.座落 金刚钻 翻云覆雨 绫罗绸缎
C.隐秘 明信片 相辅相成 浮想联翩
D.昏旋 唱双簧 满目疮痍 涣然冰释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平易近人,一点儿官架子也没有,在日常工作中时常 群众的意见。
②这里的土壤很适合绿茶的生长,本处出产的绿茶久负盛名,要仔细品尝才能 到它的妙处。
③秉持“生无所息”这一信条的人永远不说“结束”二字,对于他们近乎狂热的工作激情,常人觉得 。
A.倾听 领略 不可思议 B.聆听 领会 不可思议
C.聆听 领会 不可理喻 D.倾听 领略 不可理喻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李迪、钱舜举也好,宗达,光琳,御舟以及古径也好,许多时候我们是从他们描绘的花画中领略到真花的美。
B.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C.记得英国作家史密斯在谈论小品文创作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伦理学在玫瑰丛中,身入其境,芳香扑鼻”。(《小品文作法论》)
D.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
5.对下列语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语句运用拟人的修辞。“含蓄”和“风度”本来是写人的,这里用来写小屋,把小屋写得像人一样有生命,有气质,从中寄托了对小屋的赞美与热爱,也暗示着作者人格中的尊严。
B.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语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既形象地用莲花开落的年复一年,暗示时间无声的流淌,又用“莲花的开落”喻指女子容颜的消退,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C.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语句用通感修辞,用名曲优美、和谐的旋律写光与影的和谐,不仅写出光影的和谐,而且烘托出一种幽雅的氛围,给人丰富的想象。
浏览完整试题
D.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不衰败
语句运用对比,“荒芜”是历史的见证,“并不衰败”则是现在的真实;不衰败的现实使他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促使他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促使他与生命进行抗争。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足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此熟视无睹。
B.有些散文的语言,从表面看来,自然朴素,浑然天成,而细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苦心经营的妙笔。
C.在学校举行的国庆文艺晚会上,我们班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D.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设身处地去闻才能明白。只有你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建设部要求,各地要把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B.提高早餐质量十分重要,早餐营养应提供占人体每天所需总量三分之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因而我们对待早餐一定不要马虎。
C.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
D.有些人以为关于风花雪月、爱情、阶级意识等等或都已被人说完,或将有被人说完的一日,那一日恐怕就是诗的末日了。
二、(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8~9题。
停电之后
太阳最好,但是它下沉了,拧开电灯,工作照常进行。
我们还以为从此驱走夜,暗暗感谢我们的文明。
可是突然,黑暗击败一切,美好的世界从此消失灭踪。
但我点起小小的蜡烛,把我的室内又照得通明:
继续工作也毫不气馁,只是对太阳加倍地憧憬。
次日睁开眼,白日更辉煌,小小的烛台还摆在桌上。
我细看它,不但耗尽了油,而且残留的泪挂在两旁:
这时我才想起,原来一夜间,有许多阵风都要它抵挡。
于是我感激地把它拿开,默念这可敬的小小坟场。
1976年10月
8.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寓意深刻。从表面看,它写的是停电之后的情形;从深层看,它表现的是“文化大革命”对人的摧残以及“文革”之后对这段历史的省思。
B.诗中的意象寓意深刻,“风”寓指“文革”对知识分子的摧残和迫害,“坟场”则暗示当时人们在“文革”的黑暗岁月中充满悲剧性的抗争。
C.“蜡烛”指与黑暗抗争的意志和决心,小小的蜡烛,可以说是在动乱中仍然坚持知识分子自己的文化传统与精神立场的知识分子人格的写照。
D.“次日”指“文革”结束之后。“太阳”指光明的未来,“白日更辉煌”是指“文革”结束后中国前景更加光明,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信心。
9.对这首诗的解说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没有繁复的意象与结构,看似浅易,实则显示出历经人生磨难之后内心的平缓,一种在困境中依然坚持与抵抗的无言的壮烈。
B.这首诗寓意深刻,通过停电之后的情形,象征性地表现了对“文革”的痛恨,对“文革”抗争的创痛,对美好的正常生活的向往。
C.这首诗语言朴实,没有繁复的修饰;散文化的句法,也使各诗句之间的衔接平稳流畅。朴实的语言背后,却隐藏着诗人深沉的感慨。
D.这首诗中,诗人情感沉郁,意志坚定,既表现了对黑暗的痛恨,也表现了对光明的憧憬,光明终将战胜黑暗的信念,构成全诗的基调。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①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②藏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注】①筐箧:筐和箧,都是竹器。②宰:家臣。
10.下面句子中的字词意义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曰,何坐?曰,坐盗 坐:犯罪
B.寡人反取病焉 病:弊病,害处
C.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其实:实际上
D.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再拜:拜两次
11.下面句子加点字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①以君之赐,泽覆三族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①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 ②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展开余下试题
D.①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②吾其还也
12.下面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A.徐公何能及君也 B.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C.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13.下面句子直接表现晏子才能和美德的一项是
①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②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③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④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
⑤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
⑥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
A.①⑥ B.②④ C.③⑤ D.⑤⑥
14.下面句子对文段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楚人设“辱”。通过简短的对话活画出楚王及群臣的形象。楚王的刁蛮好胜,群臣的阿谀迎合,通过一问一答的近于滑稽的描摹而呼之欲出,跃跃欲动。这一段写楚国的精心布局,为下文写晏子的机敏做了必要的铺垫。
B.第二段写晏子面对楚王的恶意羞辱从容镇定,应对自如。楚人“辱”人反被“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作者让愚人们在自以为聪明的表演中自呈其愚,字里行间波荡着无声的嘲讽,在人物智愚的喜剧性对比中显出幽默。
C.第三段写晏子辞“千金”的原委。其中,晏子的清贫是由来已久,清贫的原因主要还是晏子将所得俸禄用来振兴百姓家业和宴请“交游”,而“交游”是泛指众多的贤才,可见晏子是尽力为国君分忧和为国家发现和培养人才。
D.第四段写晏子面对齐景公的亲自劝说,不为所动,坚辞“千金”。此段以管仲为衬托,进一步突出晏子的俭朴美德。晏子尊管仲为“圣人”而以“愚人”自比,自谦而深得应对之妙,谦虚的态度中也含蓄地表达了对管仲的批评。
第二卷(108分)
四、(18分)
15.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一个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 (4分)
(2)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2分)
1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诗后的试题。(6分)
暮 江 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试结合诗意予以说明。 (3分)
答:
(2)第三句诗中“可怜”一词是什么意思?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答:
17.默写。(6分)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 似的。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不武。
(4)令初下,群臣进谏, 。
(5)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
(6)破帽遮颜过闹市, 。
五、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8-21题。
草腥味 黎晗
①门前的野草眼见得已长了尺把高,在城中,这几乎成了一个不小的奇迹。朋友来访,走过这片枝蔓疯长的草地,总是十分惊讶:“哇,你们的青草居然这么茂盛!”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本来一块空地由于管理人员的疏忽,显得零落不堪,现在长出了一大片参差不齐的乱草,居然让我们这样如野草一样懒散潦草的主人沾了风雅的光彩。听到那些惊叹,我有时也暗地里猜想:是不是缘于纵容放任,我们却意外获得了一份难得的情趣?
②有时我枯坐窗前,仿佛听到了草籽悄然破壳的声音,这让我常常陷入这样的冥想:空气中弥漫着的新鲜、幽微的青草味,是否已经融入了我平淡无奇的生活细节,使我在那些走神的时光里,感受到了回忆带来的温馨与迷惘?
③早春的草地自然是最有一番好风景看的:斜长开来的细茎柔嫩得像婴儿的小指,摘一片新叶贴在掌心,清晰可见叶脉和掌纹交错的神秘;更别说那些清晨破蕾的小花了,因为繁富与新奇,我们可以随意找一件美好的东西为它们设喻;晃人眼的是那些流淌在草叶间的绿意,有一些清甜,蕴含着小小的欢欣,仿佛与多情人在同一的心潮中荡漾。到夏天,枝繁叶茂,傍晚虽有蚊群狂舞,深夜却听得见细虫的呢喃,有时一声出格的脆鸣,仿佛带了青青绿绿的浓色,让人疑心城市很深很深的内部一直隐藏着一个与乡村有关的秘密。等到天冷雨密,自然风逐叶落,枯叶们约好似的,一夜间堆满了门前狭窄的通道;但是,错眼间又可见到一些固执的深绿,在细雨与秋风中闪闪烁烁,为草地褐黄色的背景增添了一些斑驳,让人疑心这场绵密的秋雨仿佛落在了春天的深处。如果不是因为沁人骨髓的寒意,我常常会因为那些残留的草色而淡忘了转季的悲凉。
④这似乎已是好几个年头的事了。一块草地就像一张有趣的神毯,长时间地铺展在我频繁出入的门前,我目睹了自然的变迁,但更多时候却忽略了它的存在。现在一群园艺工人突然出现在草地的那一端,我感到有些紧张,却更显得呆滞。这片野草遍地的荒园需要整理了吗?在我茫然的疑惑中,割草机的轰鸣声突然响了起来。
⑤割草其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活儿,那些工人的手艺在我看来如同理发师傅。好像是一眨眼的功夫,割草机响过的地方出现了整齐漂亮的草茬。这让我想起十年前我的一次光头经历,满地都是细碎的发屑,摸着光滑滑的头皮,我感到有些滑稽,有些孤独无依,却拥有了一种罕见的自由和舒展。这似乎并不是不妥的事情,野草长得太高太密了,它们需要一个从头再来的过程。我这么想着,空气中那股浓烈、新鲜的草腥味就一阵阵飘了过来。
⑥野草在这天晌午被割除干净了,草腥味飘荡在初秋的风中,阳光下深藏多年的土黄色地皮呈现了出来。这种颜色过于陌生和醒目,我一时显得有些惊异,这就是原色呀,居然在草色下躲藏了这么长时间。
⑦这是一次井然有序、简捷快速的人工大清理,我饶有兴味地观看了园艺工人的表演。一些草腥子从草丛里溅到我的身上。看到草色顿时消失,我心里一阵空茫:我是喜欢乱草疯长、四季满窗清雅的景致,还是喜欢这种整洁疏朗、朴素大方的愉悦?
展开余下试题
⑧草腥味在风中越飘越淡了,我抬头望天,看见秋风已经招来了四合的暮色。
(选自《十月》)
18.本文写野草的味道,用了“青草味”和“草腥味” 两个词,请结合文意,说说两者所指有何不同?以“草腥味”为标题有何好处?(4分)
答:
19.在第7段中,作者说:“看到草色顿时消失,我心里一阵空茫:我是喜欢乱草疯长、四季满窗清雅的景致,还是喜欢这种整洁疏朗、朴素大方的愉悦?”请结合文意,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答:
20.作者目睹园艺工人割草的全过程,他对割草的情感态度有着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4分)
答:
21.文章的结尾有何妙处?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分)
答:
六、语言的实际运用(12分)
22.请仿照下面提供的例子的写法,任选一种事物(如“月亮”“玫瑰”……),写出两句话。上下句字数要大致相等。(4分)
例
题目: 竹
(1)褒扬:每攀登一步,都做一次小结;
(2)批评:过分地虚心,终不能成栋梁。
题目:
(1)褒扬:
(2)批评:
2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顺序是(只填序号,3分)
依中国文化的古老观念,人性犹如天道,是坦诚的,人心之间不是隔绝不通的。 这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块基石,也成为中国文化千年来的一个精神向度。
①孔于说“兴于诗”,就是以诗歌来开发人性人心的根本。
②尽心尽情的精神,就是人心与人心的相通、人性与人性的照面。
③“无邪”就是诚,就是人性与人性的照面。
④孔子主张的仁,就是人心与人心的相通。
⑤“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答:
24. 以“爱心”为陈述对象,续写两个恰当的比喻句,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5分)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 ;
爱心是 。
七、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昂首要有底气,上进全靠志气,做人要讲气节,对人要有气度……我们的一生,涉及“气”的内容太多了。在辞典中,“气”有一个义项为“人的精神状态与作风”,以此能组许多词。
请以“气”的这个义项组一个词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用材料中的词语或另组一词皆可)。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
1,A[颤栗(zhàn)祛除(qū)牵强附会(qiǎng)]
2,C[漂(飘)渺 座(坐)落 昏旋(眩)]
3,A[倾听:细心地听取(多用于上对下)。聆听:听(多用于下对上)。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领会:领略事物而有所体会。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
4. B[A项的第二三个“,”改为“、”;C引文的句号应在引号内;D第二个“,”改为“。”;分号应为逗号。]
5. D[不是对比。]
6. B。[A熟视,细看、经常看;睹,看见;看惯了就像
上一篇:
九年级语文上第二次月考综合试题
下一篇:
吴桥中学2005-2006第一学期素质教学评估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高一上期半”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