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1076
标签:
苏教版
九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6]
九年级(下)第一单元检测题.doc
"九年级(下)第一单元检测题
检测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怜悯(mǐn) 逞强(chěng) 情不自禁(jīn) 贪婪(lǎn)
B、刽子手(kuì) 祈祷(qí) 针黹(zhǐ) 积攒(zǎn)
C、闭门羹(gēng) 蚌埠(bèng bù) 打量(liáng) 腼腆(tiǎn)
D、侃侃而谈(kǎn) 埋怨(mán) 癖好(pǐ) 偌大(ruò)
2. 选出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 “夜雨剪春韭。”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
B. “这不是我们的狗,”普洛诃尔接着说,“这是将军的哥哥的狗。”
C. 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钾等……,另外还有嗅、锶。
D. 叶绿体吸收了太阳的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含有高能的有机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从他的发言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B.我们要尽可能地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C.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D.大家都讲究卫生,我们的健康就有保障了。
4.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B、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C、生活中,人们往往因立场和角度不同而对事物的看法有所不同乃至完全不同,这种情形是屡见不鲜的。
D、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是悄无声息的气候。
5.填人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 ① ,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 ② !
A.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B.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C. 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D.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一、 按要求答题:
6.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一一找出打“”,然后按顺序改正在方框内。
与时俱进 金榜提名 充耳不闻 深居简出 秉烛夜谈 异口同声
浏览完整试题
胸有成竹 陪礼道歉 鸡毛蒜皮 天真无邪 亲顾茅庐 痛心疾首
百废待举 礼贤下士 分庭抗理 中流砥柱 忍气吞声 才疏学浅
心灰意冷 德高望众 敝帚自珍 招是搬非 口蜜腹剑 志同道合
改 正
7.按要求默写:
⑴陶渊明的《饮酒》一诗中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⑵李白的《行路难》反映他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赏析陶渊明的《饮 酒》一诗,完成下列题目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并说说二句景物描写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口语交际:
1969年7月21日,美国三名宇航员代表全人类首次拜访月球,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了足迹。2007年12月,中国宇航员将乘神州8号载人飞船登陆月球,月球上也将留下中国人的足迹。请你展开想象,写出你采访中国宇航员时与他们的简短对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阅读下面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有一个人去应聘工作,随手将走廊上的纸屑捡了起来,放进了垃圾桶,被路过的口试官看到了,他因此得到了这份工作。
一位青年在自行车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部坏的自行车,这位青年将车修好,还把车子擦拭得漂亮如新,其他的学徒笑他多此一举。车主将自行车领回去的第二天,这位青年被挖到他的公司上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完成下列广告语创作。
(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在公园草坪边写一块爱护花草的标语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旅客最愿接受的语言为某车站写一块禁烟告示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终 不 知 车
越①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②腐而轮败,輗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③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④。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⑤己,不顾。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
注:①越:越国。②“辐(fú)”与下文的“輗(ní)”、“辕(yuán)”均是古代大车上的部件。③诸:相当于“之于”。④相属:—个接着一个。⑤绐:dài,欺骗。
12.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义。(2分)
①辐腐而轮败 败: ②以为车固若是 固:
③效而为之者相属 效: ④越人以为绐己,不顾 顾:
13.翻译下列句子。(3分)
①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译文:
②及寇兵侵其境
译文:
14.读了这则故事后,你从越人身上吸取了哪些教训?(2 分)
答:①
②
(二)人类水资源现状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展开余下试题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5.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 ,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 。(2分)
16.这篇说明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分)
17.从③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3分)
(1)_________________ 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第③段“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句中的“仅”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④段中,作者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区的用水情况,是为了具体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0.针对我国目前水资源现状,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与父亲抬担子
(1)很小的时候,家里生活十分艰难,我们几个半大的孩子经常被当作“全劳力”使用。印象最深的是我与父亲抬担子。我个儿矮,走在前,父亲个儿高,在后。担子的绳子离父亲的肩膀很近。我从小就肯吃苦耐劳,担子可能不很重,但因为我太小,几次下来,嫩小的肩被粗糙的扁担压出一块血红,血珠子快要淤出来。扁担好像钢板一样硌得辣疼,我只好佝偻着,用上背部来支撑感觉越来越沉的重量。父亲看到了,伸手将担子的绳索又往他那边一捋,我的脚步轻而快,而劳累一天的父亲却蹒跚起来。我对父亲说,我能行。父亲说:“小孩子的肩嫩,压得太重,长大骨头会变弯的。”
(2)不知不觉中长大了,父亲在我眼中变矮了,读书放假时给家里帮忙,我个儿高,走在后,父亲个儿矮,在前。十多年过去了,生活的重担早压得父亲有些佝偻,父亲像我小时候一样用上背部来支撑担子的重量,看着父亲吃力的样子,我的心有点酸,但强忍着不让眼泪盈出眼眶。父亲一生最见不得眼泪。阳光下父亲的背影不再是挺直着的,而是“缩”成一团。上坡时我装成漫不经心地用手往我边捋担绳,将担子的重量尽量往自己的肩上压。这回父亲没有发觉,脚步迈得更稳健了。我对父亲说,你太累了,歇会儿。这回轮到父亲用手背揩拭额头沁出的汗说:“我能行。”说着他脸上的皱纹拉直了,露出一个表情平板的笑容。
(3)到达目的地后,父亲才发现担子后移了许多。他上下打量我一会儿,只轻轻地说一句,阿铭懂事了,那一天夜里,我的肩膀肿得老高,血淤成青色,疼得睡不着觉,但我不叫痛,因为我真的懂事了。
(4)工作以来回家的次数少了,父子相对,没有什么话可讲,我极少谈自己的境况,怕给他再增加心头的负担,父亲除了劳动还是劳动,也没有太多的闲话。好几年过去了,父亲的背越发佝偻。上星期回家帮父亲打煤饼,天不热,但他很快就大汗淋漓,脱掉外衣,父亲的背再一次呈现于我的跟前。这是怎样的一个背影啊,肩上的骨骼垂成两个弧形,背部佝偻成一个前倾后拱的弧形,而腰部又有点前拱后倾。背部的肌肉有点松驰,原来我以为皱纹只长在人的脸上,现在才明白,老了的人,背部甚至躯体各部都会长起皱褶。我们两人一起将袋装的煤抬到埕场,父亲在前,我在后,父子体高相差10多公分,担子的重量倾向父亲那边。这一次我不再掩饰,用手直接将担绳捋到我这边。父亲看在眼里,还是那句话,我能行。但他不再推让了,毕竟是60多岁的人了。
(5)父亲稳健地走着,我心头忽然涌起许多回忆,但很快就收住思想野马的缰绳,现实的生活是实在的,根本就无须抒情。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着……
21. 这篇文章的中心事件是_______________。(不超过7个字)
22. 用“/”标出这篇文章的层次。
(1)(2)(3)(4)(5)
23. 这篇文章写小时候的“我”与强壮的父亲抬担子,父亲步履蹒跚;而长大以后和参加工作以后的“我”与体弱、年老的父亲抬担子,父亲却能稳健地走着,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表现了父子之间的一种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这篇文章写父子之间的爱是通过哪一个动作来表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这篇文章用细节描写的方法两次写父亲的背影,“我”是在什么时候观察到的?“我”当时的心情怎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这篇文章三次写“我”与父亲抬担子,小时候的“我”说“能行”,后来体弱年老的父亲也先后说“我能行”,这三次说的“我能行”的意思是否一样?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27.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知识,拥有青春,拥有激情,然而有时我们又会埋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太累。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值得我们珍惜的有许多许多……请以“珍惜所拥有的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③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200
200
500
600
700 (61.177.238.115)"
上一篇: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
下一篇:
苏教版八年级上期中试卷
标签:
苏教版
九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九年级(下”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