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职高试题
阅读:1384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职高试题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84]
广东省3+证书招生统一考试模拟测试(二)
广东省“3+证书”招生统一考试模拟测试(二)
语文试题
命题人:刘凡珍 2006/05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制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透明胶、涂改液、改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共26小题,每小题3分,共78分)
一、基础知识(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选项中,每组词语“/”前后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裨益/偏裨 空洞/空头支票 间不容发/挑拨离间
B、妊娠/宸章 刊载/一年半载 东渐于海/熏陶渐染
C、哄逗/哄骗 磨房/经受磨练 意志薄弱/薄物细故
D、散打/散漫 省亲/反躬自省 螳臂当车/独当一面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网球运动员李婷和孙甜甜一路过关崭将夺得金牌,响誉海内外。
B、“指使”是出主意,差谴别人去从事某种活动,多指暗中进行的不正当的活动,如“他装模做样提着鱼竿,其实是想指使我偷瓜!”“指示”是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项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如“领导的 指示,我一定照办。”
C、已故巴勒斯坦民族机构主席阿拉法特曾说过:“为了国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变为有用的一生,纵然只能效绵薄之力,我也会热血沸腾。”
D、抚州市“汤显祖纪念馆”假如能够仿照《牡丹亭》里那个后花园的格调来建,也许会给人还来梦换般的感觉,也许会游客迎门。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上级既然下达了任务,虽然时间紧,我们也只能____为之。
②老先生深有感触地说:“叶落要归根,那____他乡的滋味实在不好受呀!”
③民族区域____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A.勉力 作客 自治 B. 勉励 作客 自制
C.勉力 做客 自制 D. 勉励 做客 自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陈水扁当政4年,台湾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发展环境恶化,这是陈水扁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所带来的恶果。
B.能不能到西部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是当代青年学生的正确选择,也是光荣而高尚的选择。
C.一个有德性的人,别人和社会总会需要他,也只有当别人和社会需要他时,他的身上才会放射出吸引人的力量和人生价值的光芒。
D.我们可以理解,铁路部门出巨资更新路轨、更新列车,不仅为了社会效益,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铁路部门的经济效益。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虎林县农民范景才说:“政府给咱创造了多好的增收条件,说啥也要种粮增产好好干。”
B.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浏览完整试题
C.避讳之风可谓源远流长,“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宗,其历史垂二千年”。(《史讳举例·序》)
D.还有不少因素使铁容易生锈,如水中有盐,铁制品表面不干净,表面粗糙,铁中杂有其它金属……等等。
6.把下列几句话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是奥运会会徽设计史上一座丰碑。中国印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即是传统的,又是创新的。________把庄严和浪漫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中国人民以其海纳百川的胸怀,张开双臂热情地拥抱奥运,拥抱世界,拥抱地球。
①它以“中国红”为底色
②同时又富有新意地运用中国笔墨写出古朴与现代气息相融合的“Beijinɡ2008”
③同时配以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和奥运五环图
④它采用中国传统的印章形式
⑤融合了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篆刻等古老艺术
A.①⑤④③② B.④③①⑤②
C.①⑤②④③ D.⑤④③①②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小巨人姚明进入高手如林的NBA不久,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相信他将越战越勇,成为NBA的明日黄花。
B.他与张明是大学同班学友,同一个宿舍睡觉,同一个食堂吃饭,彼此相敬如宾,互相帮助。
C.本·拉登传出奇制胜风声说要行刺美国总统布什,美国又几乎没有获得有关本·拉登下落的任何有价值的情报,因此美国人陷入“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恐怖之中。
D.青年拥有青春,但不等于青春,对青春流逝的任何喟叹都无济于事。
8.选出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格不同的一项( )
A、人们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来花。
B、看见这样嫩绿的麦苗,就嗅到白面馍头的香味了。
C、方圆型的下巴颏,有短的黑胡子楂子,要是仔细看,那里已经是掺杂着银白色的松针了。
D、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9.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一年前在北京一家意大利餐馆偶尔与米卢结识的意大利人胡里奥,不曾想后来成为了米卢最最贴心的左膀右臂。
B.各高校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十分重视,通过减免部分学费,给予临时生活困难补助,安排勤工助学岗,联系助学贷款等方式帮助解决困难。
C.不符合规定的费用一律不能报销,由于我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不是我个人的。
D.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挑战来自人才、信息等方面。由于能源通常是不可再生的,所以,人才势必成为21世纪各国展开激烈较量或争夺的焦点。
10.下面是根据所给情境作出的四种回答,选出回答最为得体的一项( )
情境:
你的一位朋友送你一张电影票,约你一同去看,不巧你因故不能前往。
A、很不凑巧,今晚有事,不能与你同去看电影,你另约他人罢!
B、谢谢你的好意!不过这部电影我已看过了,你自己去看吧!
C、很对不起!今晚我有点事情要办一下,改换明天吧!
D、听说电影很不错,只可惜我有点事不能与你共赏了,谢谢你!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5题。
非典型性肺炎
2003年,有一个词语让中国人听起来曾一度感到恐慌,那就是“非典”。这种疾病并非今年才新出现,也并非中国才有。在此之前,人们对“非典”十分陌生,加之此次在中国流行的“非典”的病原体是以前从未见过的新病毒,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流行疾病,人们显得束手无策。没有现在的治疗方案;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传统的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没有有效的预防手段,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隔离。
“非典”是非典型性肺炎的简称。开始发作时有流感一样的症状,如发烧、咳嗽、头痛等;但体温一般超过38度,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有时伴有畏寒。感冒一般没有肺炎的迹象,而“非典”有明显的肺炎迹象。但它又不同于由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的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等典型性肺炎,它主要是由流感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腺病毒或其他较不寻常的微生物所引起的肺炎,它的传染力强多了。除了上述症状外,“非典”还伴有关节酸痛、乏力、腹泻,有时胸闷、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等症状。
经过各国科研人员的通力合作,终于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此次流行的“非典”的病原体。这种病毒能在人体内繁殖,伤害自身组织,破坏免疫系统,也可能引发无数并发症,致使患者的病情急剧恶化。它可以在体外存活3—6小时。现在的证据显示,“非典”是经飞沫传播的,病毒在飞沫(口水珠)内。由于水珠比空气重,所以病毒只会停留在三尺范围内的物体表面;另外,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或接触已有病毒的物体表面,然后接触自己的黏膜(眼、口、鼻),也会感染。“非典”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2—12天(通常为4—5天),潜伏期的患者一般不会传染;病症一般会维持10—14天。
“非典”并非无法可疗。事实上,现阶段医学已有新突破,在治疗过程中已获很高的成功率。专家认为,保持环境空气的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心情愉快;加强锻炼,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尽量不与病人接触,是可以有效的预防“非典”的。
对未知的恐惧,莫过于人群对流行疾病的反应那样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疾病流行的原因不明时尤其如此。随着对“非典”的深入了解,人们的恐惧感会慢慢降低,正如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一样。
11.“非典”曾一度让中国人感到恐惧,下列不属于恐惧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它的传染力很强,三尺范围以内的人可以直接受到感染。
B.此次流行的“非典”的病原体是以前从未见过的新的病毒。
C.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传统的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的效果。
D.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是隔离,而人们害怕隔离的孤单。
12.下列对“非典”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非典”也是一种肺炎,它主要是由流感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腺病毒或其他较不寻常的微生物所引起的。
B.“非典”发作时既有流感的一般症状,也有典型性肺炎的迹象。
C.流行感冒引起的咳嗽多带痰,而“非典”引起的咳嗽不带痰;典型性肺炎没有传染性,而“非典”有很强的传染性。
D.“非典”病毒是经过飞沫传播的,它的潜伏期一般为2—12天。
展开余下试题
13.有关“非典”治疗和预防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非典”是可以治疗的,而且治愈率很高。
B.与患者保持三尺以上的空间距离,就完全可以免遭感染。
C.尽量不接触病人,保持空气流通,勤洗手可以有效地阻止病源的传播。
D.保持心情愉快,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可以有效地预防“非典”病毒的感染。
14.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如果有发烧、咳嗽、头痛、乏力、腹泻、胸闷等症状,一定可以确诊为“非典”。
B.健康人进入“非典”病人呆过但离开超过6个小时以上的房间,一般不会被感染。
C.“非典”病毒不会浮游在空气之中,所以一般不会通过空气传播。
D.“非典”患者在15天内病情没有恶化,一般不会有生命危险。
15.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令人恐慌的“非典”除了中国出现过,也有其他国家、地区出现过。
B.“非典”有多种表现症状,具有传播感染性。
C.不要接触“非典”患者,接触了就会被感染而死亡。
D.人们对“非典”的恐惧感会象曾经对艾滋病的恐惧一样慢慢地减少。
(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
故乡的榕树(节选)
黄河浪
①我深深怀念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的夏夜。有人卷一条被单,睡在光滑的石板上;有人搬几块床板,一头搁着长凳,一头就搁在桥栏杆上,铺一张草席躺下。我喜欢跟大人们一起挤在那里睡,仰望头上黑黝黝的榕树的影子,在神秘而恬静的气氛中,用心灵与天上微笑的星星交流。要是有月亮的夜晚,如水的月华给山野披上一层透明的轻纱,将一切变得不很真实,似梦境,似仙境。在睡意朦胧中,有嫦娥驾一片白云( )飞过,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 )洒下来。而桥下的流水( )地唱着甜蜜的摇篮曲,催人在夜风温馨的抚摸中( )沉入梦乡……有时早上醒来,清露润湿了头发,感到凉飕飕的寒意,才发觉枕头不见了,探头往桥下一看,原来是掉到溪里,吸饱了水,涨鼓鼓的,搁浅在乱石滩上……
②那样的日子是不会回来了。我仿佛刚刚从一场梦中醒转,身上还留有榕树叶隙漏下的清凉;但我确实知道,这一觉已睡过了30年,而人也已离乡千里万里外了!故乡桥头苍老的榕树啊,也经历了多少风霜?听说那棵“驼背”,在一次台风猛烈的袭击中,挣扎着倒下去了,倒在山洪暴发的溪水里,倒在故乡亲爱的土地上,走完了自己生命的历程。幸好另一棵安然无恙,仍以它浓蔚的绿叶荫庇着乡人。而当年把驼背的树干当船划的小伙伴们,都已长大成人。有的像我一样,把生命的船划到遥远的异乡, 甲 有的还坐在树下的石板上, 乙 但那像榕树一样垂着长长胡子的讲故事老人已经去世了;过年时常叫我攀折榕树枝叶的老祖母也已离开人间许久了;只有桥栏杆上的小石狮子,还在听桥下的溪水潺潺流淌吧?
③“爸爸,爸爸,再给我做几个哨笛。”不知什么时候,小儿子也摘了一把榕树叶子,递到我面前,于是我又一叶一叶卷起来给他吹。那忽高忽低、时远时近的哨音,弥漫成一片浓浓的乡愁,笼罩在我的周围。故乡的榕树啊,我是在你绿阴的怀抱中长大的,如果你有知觉, 丙 如果你有思想, 丁
④故乡的榕树呀……
16.第①段四个括号内缺的叠词,依次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悄悄 轻轻 静静 慢慢
B.偷偷 悄悄 快快 轻轻
C.轻轻 静静 悄悄 快快
D.快快 偷偷 慢慢 悄悄
17.第②、第③段甲、乙、丙、丁四条横线上分别缺问句,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你会像慈母一样,思念我这漂泊天涯的游子么?
②却仍然怀念着故土的榕树么?
③会知道我在这遥远的异乡怀念着你么?
④讲着那世世代代讲不完的传说么?
A.④ ③ ① ② B.① ② ④ ③
C.③ ① ② ④ D.② ④ ③ ①
18.对文中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睡意朦胧中,有嫦娥驾一片白云( )飞过,……催人在夜风温馨的抚摸中( )沉入梦乡……”这段话中,作者运用形容动作轻盈、描写环境幽静的词,刻画了“似梦境”“似仙境”的优美意境。
B.“但我确实知道,这一觉已睡过了30年,而人也已离乡千里万里外了!”这句话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作者既悔韶光易逝,又恨自己糊涂嗜睡。
C.“那忽高忽低、时远时近的哨音,弥漫成一片浓浓的乡愁,笼罩在我的周围。”这句中作者把听觉感受到的“哨音”,用视觉感受“弥漫”“笼罩”表达出来,这实际上是运用移用(通感)的修辞手法。
D.“故乡的榕树呀……”结尾呼告,真挚诚笃。表现了对养育恩、故乡情将永志不忘,永远是生活力量的源泉。
19.“用心灵与天上微笑的星星交流。”主要是写夏夜的( )
A.神秘 B.恬静 C.愉快 D.凉爽
20.对这几段文字所用修辞手法的归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喻 拟人 B.通感 反复
C.反复 呼告 D.借代 比喻
三、古诗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8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21-22题。
红 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拭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2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酒晕”旬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2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3—26题。
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也,为郡族姓。堪早孤,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及即位,中郎将来歙荐堪,召拜郎中,三迁为谒者。使送委输缣帛,并领骑七千匹,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在道追拜蜀郡太守。时汉军余七日粮,阴(暗地)具船欲遁去。堪闻之,驰往见汉,说述必败,不宜退师之策。汉从之,乃示弱挑敌,述果自出,战死城下。成都既拔,堪先入据其城,检阅库藏,收其珍宝,悉条列上言,秋毫无私。慰抚吏民,蜀人大悦。在郡二年,征拜骑都尉,后领骠骑将军杜茂营,击破匈奴于高柳,拜渔阳太守。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率数千骑奔击,大破之,郡界以静。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帝尝召见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蜀郡计掾樊显进曰:“渔阳太守张堪昔在蜀,其仁以惠下,威能讨奸。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帝闻,良久叹息,拜显为鱼复长。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下诏褒扬,赐帛百匹。
(选自《后汉书》)
展开余下试题
2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见堪志操,常嘉焉。 嘉:赞许
B.在道追拜蜀郡太守。 拜:授予官职
C.赏罚必信。 信:坚信、相信
D.劝民耕种。 劝:鼓励、劝勉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吏民皆乐为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B.汉从之,乃示弱挑敌。 良乃入,具告沛公。
C.击破匈奴于高柳。 因击沛公于坐。
D.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2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张堪“为政贤能”的一组是( )
① 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
②收其珍宝,悉条列上言,秋毫无私。
③使送委输缣帛,并领骑七千匹,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
④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⑤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
⑥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⑥
2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堪年少时品行超群,把父亲留下的数百万家产让给侄子,自己来到长安受业,受到诸儒的称赞。
B.张堪受命协助大司马吴汉征伐公孙述时,献奇策,以示弱挑动敌人出战,打败公孙述,攻占了成都。
C.张堪率兵入成都,首先派兵加固了城防,检阅军队,清查仓库,收其珍宝,并一一和皇上说明,没有半点儿占有。
D.张堪任渔阳太守时,不仅捕击奸猾之人,抗击匈奴入侵,力保边疆太平,而且还辟田劝家,使百姓殷实富足,其乐融融。
第II卷
四、(共12分)
27.联系第一部分地文言文段,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时汉军余七日粮,阴具船欲遁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仁以惠下,威能讨奸。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默写(任选三题)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
(2)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
(3) ,莫使金樽空对月。 ,千金散尽还复来。
(4)不积跬步, ; ,无以成江海。
五、作文(60分)
2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退路什么时候都很重要。就像老鼠在嘲笑猫的时候,它身边一定要有个鼠洞;否则,它就会一败涂地,甚至惨死猫口。
有人说,没有退路,自断退路,成功的机会就更大。例如,项羽当年破釜沉舟,自断退路,一鼓作气,取得了巨鹿之战的伟大胜利。
你觉得要不要退路呢?请你以“退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广东省“3+证书”招生统一考试模拟测试(二)
语文试题
命题人:刘凡珍 2006/05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共26小题,每小题3分,共78分。
1.答案D。A项“裨益”读bì,“偏裨”读pí ,“间不容发”和“挑拨离间”读音不同;B项“妊娠”读shēn“宸章”读chén;C项“磨房”读mò,“经受磨练”读mó。
2. 答案C(A崭—斩,响—享 B谴—遣,做样—作样,鱼竿—渔竿;C无错字;D换—幻,迎—盈)
3.答案A。 勉力:努力、尽力的意思。勉励:鼓励、劝人努力的意思。第一句是“我们”在表示自己的态度,应用“勉力”。作客:寄居别处。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做客人,是一种社交活动。第二句应用“作客”,是作客他乡的意思。自治:是一种政治制度,指民族、团体、地区等除了受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外,对自己的事务行使一定的权力。第三句讲的就是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自制”有克制自己和自己制造的意思,和本句的意思毫无关联。
4.答案A(B句中双面词对了单面词,“能不能”缺了照应;C句中“放射出”与“力量”不搭配;D句中成分残缺,应在“重要的目的是”后加“提高”一词)
5.答案A。(B句中“看”后应用逗号,“梨花”后应用惊叹号;C句中括号前的句号应放置在括号后;D句中用“等等”因而不能用省略号)
6.答案B(抓住代词“它”,“传统的”“古老”“现代”“同时”“同时又”等词语)
7.答案D(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A、“明日黄花”出自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节后的黄花都将逐渐枯黄,纵然蝴蝶来了也没有什么值得玩赏的了。现用“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B相敬如宾:指夫妻间互相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C对象错误,“庆父”指制造内乱的人)
8.答案C。(ABD是夸张,A是夸小,B是超前夸张,D是夸大;C是比喻。)
9.答案B(A项改为“偶然”;C项改为“因为”;D项改为“和”)
10.答案D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30分)
11.答案D(人们害怕隔离的孤单是错的);
12.D.“非典”病毒是经过飞沫传播的,它的潜伏期一般为2—12天。
上一篇:
高二(上)语文期中考试题(附答案)
下一篇:
诗歌鉴赏综合训练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职高试题
相关:
关于“广东省“3+”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8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