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其他类型

阅读:1094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其他类型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94]
初三语文月考试题wps
""初三实验班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一、积累·赏析(25分)
(一)语言积累·赏析(15分)
1、古诗文默写、填空。(4分)
(1)、《论诗》(赵翼)写出了历史在不断向前发展,必然一代胜过一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写出了粗犷的边塞景观。(用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诗句填空)
2、文学常识积累·扩展·运用(6分)
(1)、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普天之下离人的心愿。
(2)、杜甫《春夜喜雨中》,常被后人用来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教育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联想美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下面诗句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以警句的形式道出封建统治者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本质。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诗人顾月而舞,连自己是在天上还是在人间也分不清了。
C、“断肠人在天涯”道出了因相思而寸断肝肠的人的悲凉。
4、一直以来,月亮诗人笔下的尤物,如:明月几时有。请写出2~4句有月亮、月光字眼的诗句。(2分。2句可得满分,多一句加1分,总加分不得超过2分)
(二)、口语交际及语言的实际运用。(10分)
5、下列情景或场合中表述最得体的是:( )(3分)
A、饭店里的标语:请勿随地吐痰。
B、公共场合:吸烟有害健康。
C、交通安全标语:为了避免车祸,请遵守交通规则。
D、患者病愈后,写给医生的锦旗: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6、某同学生病了,正在医院住院,你去看他,了解到他正为赶不上功课而发愁,这时你会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7、仿照下面两句的格式,发挥想象,在写出两个关于书的比喻句(字数可比例句略多)。(2分)
例: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书是阶梯,能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下面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或短语,使前后语义连贯。(2分)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夏日炎炎,满眼葱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飘瑞雪,新年在望。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青糁之。
1、把选文中横线上的句子填完整,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文句理解错误的是(             )(3分)


浏览完整试题A、中轩敞者为舱:中间高起而宽阔的部分是船舱。
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船身长约有八分多一点。
C、盖大苏泛赤壁云:船的顶层刻着大苏游赤壁时的云彩。
D、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能用一寸来长的木头雕刻成宫室、器皿、人物。
3、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是( )(3分)
A、第一段概括介绍了雕刻家王叔远的精湛技艺,点明了雕刻品“核舟”的主题。
B、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
C、“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是介绍核舟体积的。
D、介绍王叔远能用体积很小的原材料表现很广的主题,目的是说明雕刻家有多方面的成就。
3、对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是( )(2分)
A、尝贻余核舟一(贻,赠)
B、能以径寸之木(径,直径)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巧,惊奇)
D、石青糁之(石青,一种矿物质制成的蓝色颜料)
4、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术精湛的话是什么?(用原文中的一句话回答)(3分)
三、现代文阅读(55分)
一、三十年的重量(20分)
①时至岁末,要我参加的多种社会文化活动突然拥塞在一起,一时我也变得“重要”起来,一位朋友甚至夸张地说,他几乎能从报纸的新闻上排出我最近的日程表,难道真是这样了?我只感到浑身空荡荡、虚飘飘。
②实在想不到,在接不完的电话中,生谔(è)地插进来一个苍老的声音。 待对方报清了名字,我不由自主地握着话筒站起来:那是我三十年前读中学时的语文老师穆尼先生。他在电话中说,三十年前的春节,我曾与同班同学曹齐合作,画了一张贺年卡送给他。那张贺年片已在“文化大革命”初抄家时遗失,老人说:“你们能不能补画一张送我,作为我晚年最珍贵的收藏?”老人的声音,诚恳得有点颤抖。
③放下电话,我立刻断定,这将是我繁忙的岁末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④我呆在书桌前,脑海中出现了六十年代初欢乐而清新的中学生活。那时候,中学教师中很奇异地隐藏着许多出色的学者,记得初中一年级我们自修课的督课老师竟是著名学者郑逸梅先生,现在说起来简直有一种奢侈感。到高中换了一所学校,依然学者林立。我的英语老师孙钰先生对英语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双重造诣,即便在今天的大学教师中也不多见。穆尼先生也是一位见过世面的人,至少当时我们就在旧书店里见到过他在青年时代出版的三四本著作,不知什么原因躲在中学里当个语文教师。记得就在他教我们语文时,我的作文在全市比赛中得了大奖,引得外校教师纷纷到我们班来听课。穆尼老师来劲了,课程内容越讲越深,而且专挑一些特别难的问题当场向我提问,我几乎一次也答不出来,情景十分尴尬。我在心中抱怨:穆尼老师,你明知道有那么多人听课,向我提这么难的问题为什么不事先打个招呼呢?后来终于想通:这便是学者。半点机巧也不会。
⑤哪怕是再稚嫩的目光,也能约略辨识学问和人格的亮度。我们当时才十四五岁吧。一直傻傻地想着感激这些老师的办法。凭孩子们的直觉,这些老师当时似乎都受着或多或少的政治牵累,日子过得很不顺心,到放寒假,终于有了主意,全班同学约定在大年初一到所有任课老师家拜年。那时的中学生是买不起贺年片的,只能凑几张白纸自己绘制,然后成群结队地一家家徒步送去。说好了,什么也不能吃老师家的,怯生生地敲开门,慌忙捧上土土的贺年片,嗫嚅地说上几句就走。老师不少,走得浑身冒汗。节日的街道上,一队匆匆的少年朝拜者。
⑥我和曹齐代表全班同学绘制贺年片。曹齐当时就画得比我好,总该是他画得多一点,我负责写字。不管画什么,写什么,也超不出十多岁的中学生的水平。但是,就是那点稚拙的涂划,竟深深地镌刻在一位长者的心扉间,把三十年的岁月都刻穿了。
⑦今日的曹齐,已是一位著名的书画家,在一家美术出版社供职。我曾看到书法选集乃至月历上印有他的作品,画廊上也有他的画展。当他一听到穆尼老师的要求,和我一样把手上的工作立即停止;选出一张上好宣纸,恭恭敬敬画上一幅贺岁清供,然后迅速送到我的学院。我早已磨好浓浓一砚墨,在画幅上端满满写上事情的始末,益上印章,再送去精细裱装。现在,这卷书画已送到穆尼老师手上。
⑧老师,请原谅,我们已经忘记了三十年前的笔墨,失落了那番不能复制的纯净,只得用两双中年人的手,卷一卷三十年的酸甜苦辣给你。在你面前,为你执笔,我们头上一切名号、头衔全都抖落了,只剩下两个赤诚的学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超拔烦嚣,感悟到某种跨越时空的人间至情。
⑨凭借着这种至情,我有资格以三十年前的中学生的身份对今天的青少年朋友说:记住,你们或许已在创造着某种永恒,但是你们每天所做的事情中,有一些立即就会后悔,有一些却有穿越时空的人间至情。
1、第3段加点的“这”指代的是什么?做这“立即断定,这将是我繁忙的岁末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的原因是什么?(4分)
2、第4段中与加点词“奢侈”相呼应的是哪个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3、第5段中“亮度”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2分)
4、第5、6段主要写了什么事?(4分)
5、第8段在叙述的人称上发生了哪些变化?人称变化有什么作用?(3分)
6、你怎样理解“有一些却有穿越几十年的重量”这句话的含义?它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是什么?(4分)
二、彩色的风暴(15分)
    如果你在朔风凛冽,雪花飞舞的冬季到内蒙古草原作客,淳朴殷勤的主人会同你谈论起草原上的白毛风。居住在白毛风卷起的雪浪中的小屋,仿佛是在大海的浪尖上颠簸的独木舟。那满耳的山呼海啸,实在惊心动魄。其实,这寻常所见的白毛风,只不过是风吹雪,是强风吹舞地面上的积雪,积雪飘舞空中的天气现象。
真正的白毛风学名叫雪暴,是由西伯利亚寒潮引起的。
白毛风除了在内蒙古草原出现外,我国的新疆、黑龙江以及西北的坝上高原也有出现。如1962年2月在坝上的康保县曾发生过一次严重的白毛风天气。白毛风和风吹雪达10天之久,淹没了道路、公路,积雪最深处达1米以上,交通断绝。不少房屋被埋没,羊群因缺草、严寒而大批被冻死。
除了发生在冬季的白毛风,在大地春意正浓的4—5月,当你兴致勃勃地在著名古丝绸之路的甘肃河西走廊旅游时,有时会突然遇到挟着大量砂石和尘土的狂风。顿时,太阳失去了光辉,天空一片黑暗,伸手不见五指。所以,人们把这种风暴叫做“黑风”。


展开余下试题黑风是中纬度内陆戈壁沙漠地带的一种特殊天气现象。
黑风的发生过程是这样的:在睛朗的午后,远眺西方,有一抹抹的黑云,过了2—3分钟,再抬头看时,就会发现黑云已变成一条十分宽广的黑幕。
接着,它迅速地膨胀扩展着,犹如无数条烟龙所组成的灰褐色烟幕。烟幕的前锋好像由众多的龙头拥挤在一起翻滚着,并不断从原有的龙头爆发出新的龙头,以惊人的速度争先恐后地窜过来。
令人惊奇的是,如此巨大的烟幕移动和激烈的烟龙翻滚,人们却丝毫听不到它的声响。当你觉得凉风扑面而来,树枝摇曳起来时,高数千丈的烟幕犹如高山倾倒,铺天盖地压来。黑风愤怒地吞噬着空间的一切,室外伸手不见五指,这时离最初看到的一抹抹黑云一般不超过5分钟。
黑风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黑色妖魔。1977年4月22日,甘肃省张掖市发生了一次黑风,翻滚的尘幕前呼后拥,狂风在耳边呼啸,令人胆颤心惊。10多名小学生被吹落水渠不幸丧生;上万亩良田的表层沃土被刮得一千二净,顷刻间砂石满天飞舞。
黑风的破坏力如此巨大,能量来自何方?原来,冷空气从新疆北部翻越天山向南疆盆地倾泻时,由于冷空气迅速下沉,锋面坡度急剧减小,使大量位能转化为动能,发生了黑色风暴。
1、形成黑风的条件是什么?(2分)
2、本文用了大量的比喻。说明文中运用比喻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本文那个比喻句用的最好?(3分)
3、比较”白毛风”与“黑风”有哪些异同?(5分)
4、第一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1分)
5、文章为了说明“彩色风暴”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写出一处,并谈谈由“彩色风暴”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4分)
三、比较阅读(20分)
    (甲)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别是盲从,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育从或迷信。
(乙)记得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座右铭是“思考一切”。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中需要思索。
翻开中外历史画卷,不难发现,大凡有过卓越成就的人,都与“思索”结下不解之缘。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牛顿提出了天体运动方面的定律之后,经过自己反复思索和实验,终于创立了震惊世界科坛的“狭义相对论”。爱迪生在试制电灯的过程中,经受了上千次试验的失败,终于,他成功了。他的成功就是思索的结晶。很难想像,他在每一次失败之后,停止了思索,而最终还能发明电灯来造福人类。《论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思索是何等的重要。
1、(甲文)什么是怀疑精神?请用横线在文中准确地划出。(2分)
2、在甲文加点“基本”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3、甲文论证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论证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文论点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乙文论点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意。(4分)
4、甲、乙两段文字都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甲文第2段还先从______面,再从______面进行论证。(4分)
5、甲文加△的“它”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甲文第二段中,“怀疑”、“思索”、“辨别”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4分)
7、请你从自己的生活或读书实践中举出一个例子,表明你对“尽信书不如无书”一语的理解。(2分)
四、作文(55分)
读完《三十年的重量》,你一定会有许多联想,你可能联想到自己类似的经历,想起某位师长、亲人、朋友等对自己的谆谆教诲、亲切的关怀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请你以“深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把你的这种感动写出来吧。
参考答案附后
附参考答案:
一、积累·赏析
(一)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C 4、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月下飞天镜,云生接海楼。合(乎要求即可)。
(二)5、B 6、语言得体,考虑到病者的心情。 7、如:书是思维的翅膀,带领人们在知识的太空翱翔;书是青春的源泉,使人生永葆活力等。 8、如:秋风送爽,硕果盈枝(语义连贯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
1、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2、C 3、C 4、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三、现代文阅读
一、1、给三十年前的语文老师穆尼先生补画一张贺年片。三十年前的语文老师至今还牢记学生那稚拙的画,令“我”感动,感动这种人间的至情胜过一切。
2、是“竟”。既为郑先生大材小用而惋惜,又为自己能遇到那样的老师而庆辛。
3、学问的深浅和人格的高低。
4、主要写了三十年前的两件事:(1)、全班同学大年初一到老师家拜年。(2)、“我”和曹齐代表全班同学绘制贺年片。
5、有第一人称变成第二人称;能够更直接地向老师倾诉思念之情。
二、1、黑风是中纬度内陆戈壁沙漠地带的一种特殊天气现象;冷空气从新疆北部翻越天山向南疆盆地倾泻时,由于冷空气迅速下沉,锋面坡度急剧减小,使大量位能转化为动能,发生了黑色风暴。
2、运用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如:居住在白毛风卷起的雪浪中的小屋,仿佛是在大海的浪尖上颠簸的独木舟。
3、相同点:都是自然灾害;都是彩色风暴。
      不同点:颜色(携带物)不同;发生的地点不同;形成的条件(原因)不同;发生的时间不同。
4、打比方、下定义。
5、如:1962年……冻死;1977年4月22日……满天飞舞。
想到风暴给人带来的危害。
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保护环境等。
三、1、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
2、基本表示是基础,根本、首要的意思。这里强调了怀疑精神的重要性。
3、甲文的观点是:怀疑是从消极方面变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乙文的观点是:生活中需要思索。
两文论点都含有不盲从、不迷信(书本知识或前人的成就)。
乙文论点还含有努力探求新知、不断创新。
4、例证法;正,反
5、“它”指代传说的话;“这”指代怀疑的精神。
6、不能。三者之间有一种逻辑关系:先持怀疑态度,在认真的加以思索,这样才能准确地辨别是非、真伪。也可根据前文内容: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
7、只要举例恰当,说明即要“信书”又不能“尽信书”的道理,言之成理即可。
四、作文(评分规则) (222.242.200.65)" "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其他类型
相关:关于“初三语文月”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9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